6.3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表格式无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3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表格式无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21 21:1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备课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活动建议:收集交流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法规、珍稀动植物的照片及资料、提出开发保护建议。
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及讨论资料,能够说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威胁及原因。2. 通过角色表演,能够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3.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讨论,能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提高公民意识。
学习重点 探究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过程线(知识结构化) 问题线(结构问题化) 活动线(问题探究活动化)
问题导入 导语:通过阅读这段文字,你收集到了什么信息?除了自然灭绝的因素外,“人为因素”也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那同学们能不能尝试着提出一些你想探究的问题呢?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吧! 教师在屏幕上展示《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的内容: “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为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威胁人类的生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朗读资料——学生思考问题——教师组织交流问题。
一:自主学习 问题:默看课本P84内容,独立思考抢答(时间2分钟)(1)东北美洲狮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的生存现状如何?(2)第一幅图《北京南海子麋鹿园中动物灭绝年代顺序的石碑》说明什么问题?(3)从第二幅图《17世纪以来鸟类和哺乳类物种灭绝的数量》坐标中,你有何感慨?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84页,自主思考问题1-3——教师组织交流问题——教师点评。
二:角色表演三:合作探究 过渡:那我国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也濒临灭绝的边缘,请同学们根据课本P85图文的内容 ,以及同学们平时对生物的关注:问题:请列举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或者就你感兴趣的某种生物向大家进行介绍(每组抽取代表一名,用第一人称介绍。时间:1分钟)过渡:人类活动的加剧,却打破了千古不变的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问题: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到底有些什么原因?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6“资料分析” 的内容,分组讨论P87的讨论题1—5,并归纳: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哪些 ?(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展示。时间: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课本85图文资料并根据自身经验,自主思考——再小组讨论——教师组织交流——教师补充展示我国特有珍稀动植物。小结:世界和我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极大的威胁,这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事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分析资料,自主思考5个问题,再小组讨论,记录疑问——教师挑选小讲师组织交流补充——教师点拨评价(包括小讲师和回答问题同学),通过图文加深生的理解。小结:通过对这4份材料分析,我们明确了,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有:(1)滥砍乱伐 (2)滥捕乱杀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入侵。
四:理论联系实际 过渡: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生物多样性面临锐减的现象?问题:1、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作为初中学生你们打算怎样做呢?(要求:小组讨论,派代表展示。时间:2分钟)2、我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问题——教师评价——学生阅读课本87、88页,找出我们国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采取的措施。
五:总结提升 请同学们将本节课的收获以结构图的形式写出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结构图——再小组讨论完善——组长到台前交流展示,其他小组补充——教师评价总结。小结:“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大家积极参与和集思广益,同学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很多可行的建议或做法。建议大家把所说和所做结合起来,同各国各族人民手拉手,共建人类美好的家园。
达标检测 1、下列未被列入我国珍希哺乳类保护动物的是( )。A.金丝猴 B.白鳍豚 C.藏羚羊 D.宠物狗2、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和中国鸽子树的珍稀植物是( )。A.银杉 B.珙桐 C. 铁树 D. 银杏3、数千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后来却成了荒山秃岭,植被减少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频繁 B.北方寒流长期侵袭C.长年干旱,赤地千里 D.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4、下列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中,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而且正处于灭绝边缘的是( )。A.大熊猫 B.扬子鳄 C.大蟒 D.白鳍豚 教师出示达标检测题——学生自主做题——教师组织公布答案——小组讨论交流,记录疑问——教师组织全班交流疑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