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8讲 世界地理之美国 巴西(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48讲 世界地理之美国 巴西(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1 21:06: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时 美国 巴西
热点国家5 美国
一、认知区域重要地理事物
1.经纬网定位:观察40°N、120°W、100°W、80°W线穿过的主要地区。
2.海陆位置定位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阿巴拉契亚山脉   B密西西比河
C太平洋 D墨西哥湾
E大西洋 F密歇根湖
G阿拉斯加州 H夏威夷州
(2)在图中描绘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3.工业中心和主要城市分布
①纽约  ②华盛顿  ③芝加哥
④休斯敦 ⑤旧金山 ⑥洛杉矶
二、美国区域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要素 特征
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多种多样
地形 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东部以山地为主,海拔相对较低
水文 河湖众多,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
2.人文地理特征
要素 特征
人口 移民国家,世界第三人口大国,老龄化严重
城市 城市化水平高,东北部世界级城市群
产业 工业: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商品化的世界农业大国;发达的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交通 航空发达,沿海航运发达,铁路以东西向为主,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航运价值大,公路网发达
【素能升华】
1.运用整体性综合分析美国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对西部气候影响大
迎风坡 西风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两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背风坡 地处背风坡的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景象
(2)东部山地的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但因东部山地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来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山地,进入内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南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剧烈及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如图所示:
2.美国农业的专业化生产
农业带 分布 发展条件
乳畜带 五大湖及东北部地区 ①气候较冷,无霜期较短,生长期短;②土地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但适宜发展乳畜业;③工业集中,人口城市密集,乳畜产品市场广阔
玉米带 乳畜带以南,中央大平原中北部 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②气候温和,雨量适中;③无霜期约半年;④大豆、玉米轮作
小麦区 中部、北部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雨热同期;③北部是春小麦,中部是冬小麦
棉花带 35°N以南 ①热量充足;②无霜期200天以上;③春季降水较多,秋季干燥,适合棉花生长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西部落基山脉附近高原盆地 ①干旱少雨;②面积广阔,占全国1/3以上;③多天然牧场
3.美国三大工业区
项目 东北部地区 南部地区 西部地区
分布范围 落基山脉以东的北部地区 落基山脉以东的南部地区 落基山脉以西的地区
自然条件 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煤矿,五大湖以西的铁矿;大西洋沿岸的优良港口,五大湖便利的水运系统;内地肥沃广阔的平原 密西西比河以西及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天然气 科迪勒拉山系的多种金属矿,加利福尼亚南部的石油;丰富的水能资源和森林资源
主要工业部门 汽车制造、钢铁、化学以及军事工业 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 宇航、电子、飞机等工业
主要工业城市 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 休斯敦、亚特兰大、达拉斯 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
【对点精练】
下图是沿36°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于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答案 D
解析 首先确定该区域的位置,根据方向标和图中的经度为120°、100°、80°,结合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变化可知该地是沿36°N的北美大陆。①地是山地,海拔高,气温低;②地处在山地的背风坡,地势低,受海洋影响小,降水量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沿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纬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
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答案 A
解析 越靠近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越小,平均气温⑤地比④地低,①地位于沿海,③地位于内陆,因此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①地因海拔高,气温低,等高线向低纬度(南)凸出,相反,③地等温线向北凸出。
3.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
B.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
答案 B
解析 美国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西部的沿海地区,②地与③地为大高原,大盆地,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③地位于中央大平原,为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区;③到⑤位于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草原为主,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的山区;⑤地以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读某区域图,完成4~5题。
4.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十分炎热,冬季则较为寒冷
B.甲、乙两湖泊之间可以直接通航
C.图中P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
D.乳畜产品是图示湖泊附近的主要农产品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美国东北部,受海洋和湖泊的影响夏季并不十分炎热,冬季则较为寒冷;甲、乙两湖泊之间有瀑布,落差大,不能直接通航;图示湖泊为北美五大湖中的一部分,其附近为美国的乳畜带,产品以乳畜产品为主;图中P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故选D项。
5.有关图示区域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城市的兴起主要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B.地势平坦,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C.城镇化起步早,目前发展迅速
D.以水运为主,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a城市所在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的开采是a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该区域是美国的乳畜带;城镇化起步早,目前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该区域位于美国东北部,经济发达,交通运输方式多样,故选A项。
热点国家6 巴西
一、认知区域重要地理事物
1.经纬网定位: 观察赤道、20°S、40°W、60°W线穿过的主要地区。
2.海陆位置定位
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A亚马孙平原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河 D巴拉那河
E圣保罗(城市) F里约热内卢(城市)
G巴西利亚(城市) H伊泰普水电站
二、巴西区域特征
1.自然地理特征
要素 特征
气候 大部分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形 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中部和南部的巴西高原,二是北部和西部的平原
水文 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枢纽——伊泰普水电站
资源 森林、水力、水资源、矿产、石油等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
要素 特征
人口 ①总量:人口大国,总人口2亿多;移民多,混血人种多②分布:分布不均,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
城市 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存在“虚假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城市化过度发展、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产业 工业:体系较完备,工业基础较雄厚,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
农业:耕地、牧场大,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大,是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交通 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公路运力大;铁路以运输铁矿石、农产品等为主
【素能升华】
1.巴西自然特征对经济影响
2.巴西的区域差异
【对点精练】
(2023·甘肃诊断一)Y河流域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下图),该热带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其余时间相对较少,2019年8月底,此地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火灾,烧毁了大片森林。据此,完成6~8题。
6.Y河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广阔,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利于信风深入 ②受暖流影响 ③受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Y河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降水多;东临大西洋,沿海有暖流增温增湿;地势西高东低,信风带来的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而形成降水,从而形成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故B正确。
7.Y河流域热带雨林南部地区每年7、8月多火灾,主要是因为(  )
A.受东南信风和地形影响,7、8月气候干燥
B.西风越过西部山地,形成干热下沉气流
C.受副热带高压带影响,炎热干燥
D.7、8月林区枯枝落叶富集,易起火
答案 A
解析 7~8月太阳直射点北移,雨林南部受南部高原影响,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位置,降水少;加之位于热带而气温高,森林高温干燥而易发生火灾。该处纬度低,不受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热带雨林枯枝落叶分解快而富集量少。
8.关于马拉若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岛上年内日出方位变化较大 ②由河流挟带泥沙冲积而成 ③西侧沿海的海水盐度较高 ④岛上每天日出时间基本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该岛位于赤道附近,每日基本在6时日出,且日出方位变化较小;图示该岛位于河流入海口位置,应是河流挟带泥沙堆积而成;因亚马孙河径流量大,河口因淡水补给多而盐度低。故D正确。
巴西城镇化起步晚、发展快,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下表为巴西与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由30%上升为60%经历的时间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据此完成9~11题。
国家 经历的时间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巴西 30年 增加2/3
发达国家 50年 增加2.5倍
9.表中数据说明,巴西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  )
A.滞后城镇化现象
B.虚假城镇化现象
C.农民盲目涌向城市的现象
D.大城市急剧膨胀的现象
答案 B
解析 城镇化进程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巴西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一倍,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增加了三分之二,明显是虚假城镇化现象。选B。
10.这一现象给巴西带来的城市问题是(  )
①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②就业困难 ③贫富差距大 ④家庭小轿车拥有量增加 ⑤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⑥城区范围不断扩大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⑤
答案 B
解析 结合上题可知,虚假城镇化表现为城镇人口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发展水平,必然会出现就业困难、贫富差距大和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不是城市问题,①错;经济发展滞后,城市范围不会一直扩大,家庭小轿车拥有量也增加不明显,④⑥错,选B。
11.解决巴西城市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B.调整第二、三产业结构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D.促进工业和服务业发展
答案 D
解析 巴西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是虚假城镇化,解决的有效措施应当是加快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选D。
读北美洲西部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温差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A
解析 图示地区位于北美洲,①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④地为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温差最大,A正确。
2.M地有大渔场,其形成原因是(  )
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水障
B.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饵料丰富
C.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泛带来大量营养盐类
D.光照充足,水温较高,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多
答案 C
解析 M地沿岸处在东北信风带内,东北信风从北美大陆吹向太平洋,使沿岸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底层海水便上升形成补偿流。该上升流把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最终形成大渔场,C正确。
3.根据观察,①地的雪松、矮松等植被发育不良或变形,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B.深居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
C.海拔较高,气候寒冷
D.冬季经常受来自北方强劲的干冷空气吹袭
答案 D
解析 ①地位于中央大平原,冬季经常受来自北方强劲的干冷空气影响,植被发育不良或变形,D正确。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市场,巴西红木是制造各种提琴琴弓的重要原料。巴西红木主要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生长极为缓慢,成材大概需要80年,故其原生林面积较小,经济价值高。下图为巴西区域简图。据此完成4~6题。
4.巴西红木最可能生长在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巴西红木生长在临海的高温暖湿环境”,②③居于内陆地区;④地位于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①位于巴西东南沿海地区,受信风、地形、暖流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符合巴西红木的生长环境,A正确。
5.巴西红木成为提琴琴弓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
A.材质稀有 B.运输方便
C.木质颜色 D.木质坚硬
答案 D
解析 琴弓质地坚硬,根据材料巴西红木生长极为缓慢,成材需要80年,可知其木质坚硬,D正确。
6.用巴西红木加工提琴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临近市场 B.运输成本低
C.加工技术先进 D.气候温和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提琴市场,而欧洲生产历史悠久,加工提琴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可以充分利用其先进的技术,保证提琴的质量,A错,C对;原料来自巴西,主要市场为中国和美国,生产琴弓的企业布局在欧洲,增加了运输成本,B错;琴弓生产企业对气候的要求较低,D错。
2019年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截至2019年8月22日,巴西境内森林累积着火点达75 336处,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巴西几个州都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亚马孙平原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大
B.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丰富
C.含沙量小,河口三角洲淤积迅速
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循环旺盛
答案 D
解析 亚马孙平原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A错;河流水量大,但落差小,水能资源并不丰富,B错;区域内地形平坦,植被茂密,河流含沙量小,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C错;热带雨林气候,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循环旺盛,D对。
8.亚马孙雨林大火,会引发当地(  )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沙漠化加剧
C.暴雨过后洪峰延后
D.河流含沙量增加
答案 D
解析 亚马孙雨林大火,使森林资源减少,河流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A错,D对;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B错;森林大火导致植被破坏,植被覆盖率下降,暴雨过后河流水位会异常偏高,洪峰会提前,C错。
9.(经典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见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该地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 (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或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10.巴西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豆喜暖(15 ℃~25 ℃最适宜生长)、喜光、对土壤水分要求高,其生产需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大豆高产条件之一。巴西高原是巴西大豆的主要产区,大豆蛋白质含量较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巴西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大豆进口国之一。
(1)简述巴西利亚的气候特点及成因。
(2)分析巴西大豆主产区集中分布在国土南部高原地区的原因。
(3)与美国相比,分析巴西大豆出口潜力较大的原因。
答案 (1)特点: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成因:纬度低,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2)纬度较高,气候温和,大豆生长周期长,品质好;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国内市场广阔;南部高原比北部平原降水少,光照充足;临近海港,运输便利。
(3)地广人稀,后备耕地资源较多;劳动力价格低;地价低;开发较晚,种植历史短,土壤肥沃;人口少,国内消费需求少,商品率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