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共6份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共6份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3 12:43:05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知识点1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北极星
地轴
赤道
1.概念: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方向旋转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方向旋转
顺时针
逆时针
●S
●N
N
S
2.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自转角度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
自转角度360°59′
昼夜交替的周期
3.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地球自转
同一颗恒星
地球自转
P


P



地球自转
地球

太阳
P
公转轨道
恒星日
太阳日
恒星日和太阳日
恒星日: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
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
地球自转周期和时间
以恒星为参照
太阳
公转轨道
1恒星日
自转角度:360°
时间:23h56min4s
以太阳为参照
59′
1太阳日
自转角度:360°59′
时间:24h
南北极点无角速度
地球自转—角速度
角速度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15°/h
=1°/4min
线速度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地球自转—线速度
赤道为1670千米\小时
旋转半径大,线速度大
旋转半径小,线速度小
南北极点无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最大,极点为0。




南极
北极
地心
赤道
30°N
60°N
V赤道=

≈1670km/h
V30°=

6378km
30°
6371km

≈1447km/h
V60°=

≈837km/h
V90°=
0
1674
1450
837
0
地球自转—线速度
地球自转线速度影响因素和规律
纬度:纬度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
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海拔: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球表面任意一点自转线速度计算方法:
V=1670×cosa千米\小时
自转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赤道向两极)递减
两极地区线速度为0
因素:
规律:
地球运动 围绕中心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运动速度
自 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北极看:
逆时针
南极看:
顺时针
恒星日:
23时56分4秒
太阳日:
24时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
递减,到60°
S、N约减为一
半,两极为0。
角速度:
两极为 0,其
他各地点相等
,约为
15°/小时。
地球自转
黑夜
太阳光
白天
(1)昼夜交替
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
生物形成昼夜节律(生物钟)
(3)时差
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为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
(2)地转偏向力
使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
日出6:00
日中12:00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共17张PPT)
知识点2 昼夜交替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射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是黑夜,即产生昼夜现象。
白天
黑夜
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
地球不停自转与公转,昼夜也不断交替。 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2.周期:
昼夜交替
①周期适中,保证地球上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②生物形成昼夜节律(生物钟)
3.意义:
昼夜交替
晨昏线(圈)形成:白昼和黑夜统称为晨昏线圈,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纬线当成运动轨迹,晨昏线把这些轨道分成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圈)
赤 道
昼半球
夜半球
晨昏圈
构成
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到昼半球
分界线,正值日出(夜—昼)
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到夜半球
分界线,正值日落(昼—夜)
晨线
昏线
晨昏线(圈)
北极点
1.晨昏线(圈)平分地球,
并且是过地心的大圆
2.晨昏线(圈)平面与
太阳光线垂直
3.晨昏线(圈)永远平分
赤道
黑夜
4.晨昏线(圈)上太阳高度始终为0°,晨线上各点正直日出,昏线上各点正直日落
特点:
晨昏线(圈)
北极点
5.晨昏线(圈)只有在春、秋分日与经线圈重合。
黑夜
7.晨昏线(圈)自东向西速度15°\h
6.晨昏线(圈)在二分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特点:
8.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
晨昏线(圈)
A
B
F
E
C
D

线
晨线
昏线

线
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由昼进入夜为昏线。
晨昏线(圈)判断
北极点
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为晨线
由昼进入夜为昏线。
黑夜
晨昏线(圈)判断
读图
ao、bo两线,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ao
bo
晨昏线(圈)判断
北极点
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6时为晨线,18时为昏线
黑夜
晨昏线(圈)判断
ao、bo两线,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读图
ao
bo
晨昏线(圈)判断
北极点
黑夜
方位法:
夜半球
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昼半球
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晨昏线(圈)判断
读图
ao、bo两线, 线是晨线, 线是昏线。
ao
bo
晨昏线(圈)判断
太阳光线
A●
● B
晨线
昏线
读图
A点从 半球越过 线进入 半球;
B点从 半球越过 线进入 半球.






晨昏线(圈)判断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共6张PPT)
知识点3 地转偏向力
指因地球自转而导致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纬度相同时,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大;当物体水平运动速度一定时,纬度越高,
地转偏向力越大
地转偏向力
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
定义:
范围:
大小:
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右侧,使物体向右偏
南半球指向运动方向左侧,使物体向左偏
赤道不受影响,不偏转
规律:
地转偏向力
判断:
地转偏向力
应用:
地转偏向力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己1总纪教肩

2世有
W,27GG⊙
21世纪载言
山山山.
奇冰表金审楼夜也
普通高中教科书
2019
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普通高中教斗书
24小时,即
作用强盛
一个太阳日
3.地转偏向力
(1)地转偏向力的方向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南半球
①地转偏向力始终和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相垂直,北半球
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右侧,南半球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
左侧。
北半球
指向运动方向右侧,使物体向右偏
规律
南半球
指向运动方向左侧,使物体向左偏
赤道
不受影响
般可以应用左、右手法则判断沿水平方向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具体
方法如下:
北半球:伸出右手,大拇指与四指呈30°,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原来的
运动方向,大拇指的指向为物体偏转后的运动方向。(如下左图)
南半球:伸出左手,大拇指与四指呈30°,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原来的
运动方向,大拇指的指向为物体偏转后的运动方向。(如下右图)
北半球
南半球
皇乡吃
水平运动方向偏转方同
网拓展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1)港口、聚落在河流沿岸的选址。
(2)防洪堤坝的选址及建设。
(3)挖沙场地的选址。
(4)炮弹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5)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6)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聚落
挖沙场
海洋
防洪堤坝
港口
北半球河流(共9张PPT)
知识点4 地方时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点,连续两个正午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形成的时间系统。
地方时
定义:
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特点: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秒钟
计算依据:
地方时
地方时的空间概念
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为6:00
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为18:00
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为12:00
与直射点经线相对的经线的地方时
为0:00或24:00
N
S
6:00
12:00
0:00
2:00
4:00
8:00
10:00
A
B
C
B
A、C
直射点
(24:00)
太阳光线
A●
B●
C●
问题
(1)B 时?C 时?
(2)B与C相差 小时?
(3)B、C相隔经度 ?
(4)经度每隔 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0
12
12
180 °
15
地方时
【注意】
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边用“+”,
在已知地点西边用“-”(东加西减)
②两地经度差取小于180°的值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点地方时±
两地经度差×4分钟/1°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点地方时±
两地经度差÷15°/小时
计算公式:
地方时
1、当120 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
2、当20 E为1点时,求40 W为几点?
3、当80 W为16点时,求70 E为几点?
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12点20分
前一天21点
第二天2点
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1、当东经150 为8点,6点在哪儿?
2、当西经120 为9点,15点在哪儿?
3、当东经30 为8点,5点在哪儿?
东经120
西经30
西经15
地方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共12张PPT)
知识点5 时区和区时
时区
①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时区划分: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E到7.5°W为中时区或零时区。依次向东和向西各分12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各跨7.5°,为一个时区
时区划分:
时区
●N

零时区
90°W
90°E
180°
东一区
东二区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十一区
东十二区
西一区
西二区
西三区
西四区
西五区
西六区
西七区
西八区
西九区
西十区
西十一区
西十二区
时区
时区的划分
1.自0°经线开始,分别向东向西各跨经度7.5°
划定零时区(中时区)。
2.自零时区分别向东向西每隔经度15°划分1个时区
向东划分的为东时区,向西划分的为西时区。
3.全球共划分有24个时区,东西十二区合1个时区。

7.5°
7.5°



15°
15°



西


7.5°
7.5°
7.5°
7.5°
180°
180°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15°
15°
西时区
东时区
法则:
相邻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时区相差几个,区时相差几小时
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定义:各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做为本时区统一时间,即区时。
区时
计算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
①所求地点位于已知地点的东边取“+”,
反之取“-”(东加西减)
②时区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A: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即为所求时差值。
B: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即为所求时差值。
区时
区时计算
已知经度÷15°﹦商……余数
余数﹤7.5°或整除,商为时区数
余数﹥7.5°,商+1的和为时区数
④某时区中央经线度数=15°×该时区数
③时区序号数=某地经度÷15(四舍五入保整数)
【注意】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上的地方时。
例:已知A地(40°N,116°E)区时为11:26,求B地(35°N,140°E)、C地(40°S,74°W)区时。
(1)先求A、B、C三地的时区
A地时区=116°E÷15°=7,余11°=7+1 东8区
B地时区=140°E÷15°=9,余5°=9 东9区
C地时区=74°W÷15°=4,余14°=4+1 西5区
(2)再求A、B,A、C之间的时差
A、B之间的时差=东9区-东8区=1小时
A、C之间的时差=东8区+西5区=13小时
(3)求B、C的区时
B地区时=11:26+1小时=12:26
C地区时=11:26-13=-1:34+24:00=22:26
区时计算
1.希腊雅典(东二区)19时向世界现场直播体育比赛,我国体育爱好者在电视中看到该直播的时间是(  )
A.13时  B.次日凌晨1时 
C.次日17时  D.23时
B
解析:我国的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
当希腊(东二区)是19时的时候,
北京时间是19+(8-2)=25时,
即次日凌晨1时。
区时计算
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在帕米尔高原上,据此可知3月21日我国领土最西端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
A.8:18   B.9:08  
C.10:28  D.11:18
解析:3月21日是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各地都是当地地方时6时日出,日落时间都是18时。我国领土最西端(约73°E)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是6时,此时北京时间是6时+(120°-73°)×4分钟/1°=9:08。
B
区时计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共15张PPT)
知识点6 日期和国际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东西12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叫作“国际日界线”,也称“人为日界线”
180°经线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减一天
加一天
国际日界线
定义:
国际日界线
规定:
①人为日界线(理论上为180°经线)
②自然日界线(即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经线
又叫子夜线)
若全球日期相同,则180°经线与地方时0时或24时所在经线重合,此时太阳直射0°经线。除此情况以外的每一时刻 ,地球上都同时具有两个日期。
国际日界线
从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的范围为新的一天;
从0°经线向西到180°经线的范围为旧的一天。
今天
(7月7日)
昨天
(7月6日)
昨天
(7月6日)
0 (24)时
所在经线
(自然界线)
日界线
(人为界线)
加一天
减一天
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判定方法
日期变更
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
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加一天
东加
西减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180°经线至0时所在的经线的范围为旧一天的区域;
逆着地球自转方向,从180°经线至0时所在的经线的范围为新一天的区域。
180°经线与0时(或24时)所在经线重合
N
0°经线

180°
N
旧一天
新一天

0时或24时
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规定
N
N
N
N
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规定
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子夜线与180°经线重合,全球均处在同一天。假设此日为12月14日,则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4日24:00(或12月15日0:00)
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规定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子夜线西移,地球上开始有一部分区域(阴影区)进入新的一天,即12月15日。假设此图太阳直射30°W,则子夜线所在经线为150°E。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5日2:00,则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2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1/12。
150°E
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规定
当太阳直射90°W经线,子夜线为90°E,如图(3)所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5日6:00,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所占时间为6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1/4。
90°E
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规定
当太阳直射180°经线时,子夜线为0°经线,如图(4)所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15日12:00,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所占时间为12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1/2。
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规定
当太阳直射90°E经线时,子夜线为90°W,如图(5)所示。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所占时间为18小时,即进入12月15日的区域占全球的3/4。
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规定
当太阳再次直射0°经线时,子夜线又与180°经线重合,全球全部进入12月15日。
结论: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N个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N个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N小时
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的规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