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 曹冲称象(第二课时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1 22:4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借助关键词句,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表达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思考、讲述、讨论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
结合课后关键词句排序,借助关键词句,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表达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思考、讲述、讨论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学准备
PPT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直观法
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玩一玩字词游戏:搬石头、赶大象。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回顾上节所学。 字词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填空题巩固旧知。
授课过程 二、了解方法,感受聪慧 1.曹冲到底想出来什么办法?自由读、指生分句读第四自然段。 2.链接课后题,概括曹冲称象的步骤,并排序。 【明确:培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3.创设情境,围观称象:学生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 4.根据排序,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说清楚曹冲称象的过程。先同桌交流讨论,后提问学生。 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至画线的地方为止?大象和石头之间是什么关系?先让学生自主思考,再视频演示,最后教师总结。 【明确:等量代换】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果然”,指导朗读句子。 【明确:“果然”表示事情真的如曹冲所料,应重读表示强调,读出佩服,肯定的语气】 对比曹操对两种方法的态度,比较两种称象方法,讨论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先同桌相互交流,后指生提问。 【明确:①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②通过称石头来称出大象的重量,解决了就算有大秤也提不动的问题;③不用砍树,环保,爱护大自然】 7.对比句子:曹冲七岁/曹冲才七岁。体会“才”字的含义,指导朗读,感受曹冲的聪颖,读出对曹冲的佩服。同时,尝试用“才”说句子。 【明确:“才”是仅仅,只有的意思,体现曹冲年纪很小却十分聪颖,应重读表示强调,用佩服,赞叹的语气朗读。同时,学会用“才”说句子。】 8.创设情境,直击现场:如果你是现场的观众,此时你就在曹冲旁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明确:教师提供示范,按照“曹冲你真棒/真厉害/真了不起/真聪明+说明理由”的句式来说】 三、同步链接,提升能力 链接故事《文彦博灌水取球》,检验学习成果。先自主思考,和同桌讨论,后指名提问。 (1)找出文彦博取球过程的段落(第三段) (2)概括文彦博取球的步骤(四步) (3)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用自己的话讲清楚文彦博取球的办法。 【明确:落实“能借助词句,尝试讲述内容”的语文要素。】 四、拓展阅读,启迪思维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山鸡舞镜》《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启发学生遇到难题要善于观察,开动脑筋。 理清曹冲称象的过程。 对比分析曹冲称象方法之妙,感受曹冲的聪颖。 落实“能借助词句,尝试讲述内容”的语文要素。 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课堂小结 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办法,理解了曹冲办法的妙处。同时让我们感受到曹冲年纪尚小却十分聪明,启发我们要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开动脑筋,大胆表达的品质。
作业布置 回家和爸爸妈妈讲一讲曹冲称象的办法
板书设计 4.曹冲称象 赶象上船 称大象 船沉画线 称出重量 象下装石 称石知重
推荐签名 教导处意见: 教导处签名:
听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