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教师以教材为基础,依据课程标准与学情将教材内容分解为问题链,结合事件所处的社会背景环境与相关史料创设情境,拉进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体会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历史人物的行为逻辑与崇高精神品德,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本课以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为主线,结合先前所学近代晚清历史,以时间轴形式,展示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社会背景。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单元地位分析:本课位于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属于中国近代史、中华民国史。一共有四课,本节课为此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以第二单元《近代化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的历史内容为背景,承接晚清救亡图存的斗争,代表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为下一单元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作铺垫。课文内容分析:本课包括两个子目,“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两个子目分别围绕孙中山的思想转变、革命活动与三民主义进行展开叙述。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实践中感悟其家国情怀,理解其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地位。学生情况分析1.已知:学生虽然初次接受中国近代史教育,但学生对孙中山历史地位包括历史活动具有简单的了解,对中华民国有简单的模糊认识。2.未知:对于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缺乏详细认识,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与意义缺乏理解。 3.想知:思维较为活跃,具有一定的探究精神,对于孙中山的人物经历比较感兴趣。4.能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材料的分析讲解、教师课堂上的释疑,学生能简单了解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能够初步运用辩证法认识评价三民主义。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能够在知道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进行的早期革命运动,并在相关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史料解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运用时间轴的形式,感受孙中山等早期革命党人进行革命的复杂的社会背景,感悟革命党人舍身忘死、救国救民的精神品质,进而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运用记录历史年代的基本方式,将正确的历史事件、人物置于正确的时间与空间之中。(时空观念,家国情怀)能够综合运用相关史料阐释三民主义的重要意义,并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与现实的角度理解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历史解释、唯物史观)4.能够从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中感悟其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百折不挠的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动力和决心。(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孙中山思想转变与早期革命活动。教学难点三民主义思想内涵及其意义与局限性。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弃医从政 救国之志 二、兴中同盟 三民主义 三、志同道合 共举革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由诗猜人”引入新课 结合诗中人物评价与历史史实,猜测纪念的人物是谁。 通过结合纪念诗歌,大致了解孙中山的革命功绩,调动学生积极性。
一、弃医从政 救国之志 走进孙中山:少年立志结合时间轴讲述孙中山少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孙中山出生时值太平天国结束两年后,并且孙中山从小自诩“洪秀全第二”,表现出其自小就不凡的志向。【材料1】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结合材料感受孙中山年少时便立下崇高的志向。第一次改变:医人?医国?结合时间轴,介绍孙中山学生时代的社会背景,孙中山在澳门香港行医时,切身体会到政府腐朽无能,由此产生思想的第一次转变。【材料2】孙中山说:“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善。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若救国救人,非锄去恶劣政府不可。”——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结合材料分析孙中山最终选择了怎样的道路?答:弃医从政第二次转变:改良?革命?【材料3】1887年10月孙中山进入西医书院学习时,正是何启为改革大声疾呼的时候……何启的改良主义思想对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孙中山更是影响不小。——杨世宁:《略论港人何启对孙中山早年的影响》,《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9期。阅读材料,了解孙中山早期受到老师何启的影响较大,思想偏向于改良主义。于是有了上书李鸿章之事。【材料4】“欧洲富强之本…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然而李鸿章并未给予回复,此事成为孙中山思想转变的第二次契机。【材料5】怃然长叹,知和平之法,无可复施……不得不稍易以强迫。——《伦敦蒙难纪》,黄季陆编:《总理全集》,第3页。 1.回忆晚清发生的历史事件,思考孙中山从事革命前中国社会存在的状况。2.分析和解读图文材料,感受孙中山少年立志与两次思想转变。 结合材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
二、兴中同盟 三民主义 1.创立兴中会教师展示表格。2.广州起义【材料6】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政府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从此,他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教师补充广州起义之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发生的事件。如伦敦蒙难事件。并补充孙中山三民主义正是在这一时期初步形成,有了框架。3,中国同盟会依据时间轴,展示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的社会背景及。并展示表格:(1)提出问题: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创建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发动武装起义。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内容:展示材料与图片:【材料7】……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成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12月)将材料内容与三民主义内容依次对应。进步性:学生结合教材,理解三民主义提出的进步性。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局限性:【材料8】同盟会初成立的时候,孙中山就拟定了一个预定在起义成功后由军政府发布的对外宣言,武昌起义的第四天,就由黎元洪把这个宣言送交各国驻汉口领事。宣言中声明承认,以前清政府和各国所定条约继续有效,表示了向帝国主义妥协的外交方针。——丁晓先:《中国近代简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第46页。【材料9】同盟会的民生主义,主观上想防止贫富不均。它认为,社会经济组织不完善是贫富悬殊的原因,主张用平均地权的方法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此外,民报上又提出“土地国有”的政策。——苏寿桐 编著:《中国历史》(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第68页。总结三民主义具有怎样的局限性?未明确提出反帝纲领,具有软弱性。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此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学生结合教材完成对表格的填写。记忆,练习学生回忆先前所学习内容,总结概括归纳原因。解读史料,提取关键信息。带问题阅读教材,归纳出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掌握必备基础知识如兴中会同盟会以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和辨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解读史料的能力,客观理性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三、志同道合 共举革命 通过图文展示晚清革命志士第相关事迹与遗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师描述,创设情境。教师简单介绍从广州起义开始到辛亥革命之前发生的10多次的革命,重点指出萍浏醴起义与黄花岗起义的意义。从1895年建立香港兴中会,至1911年辛亥革命16年间,孙中山发动了十次武装起义,每次起义都经历了筹款、起义、失败、流亡、宣传、再筹款、再起义的过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材料10】于是中山在槟榔屿,约党人集议重起事,民国前一年,阴历三月二十九日,黄兴等在广州举事,径攻督署,死者甚众。最著者72人,事后丛葬黄花岗。这72人多闽粤留学外国的青年,皆革命党里的精英,死事时从容义烈,尤足动中外人的同情,不期然而然的都趋向革命党人了。——傅纬平编著:《本国史》(第四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65页。提出问题:这些革命实践具有怎样的意义?革命实践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进程的发展。 知道,了解辛亥革命前的孙中山领导的相关革命。感悟孙中山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感受以孙中山为领导的革命党人不畏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培养家国情怀价值观。
课堂小结 简单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展示孙中山对未来少年们的期望:“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
——孙中山 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