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助学案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竹节人》助学案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2 08: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2 课时 《竹节人》 助学案
学习任务( 一 ):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内容
课时目标: 1.会写“凛、棍”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重点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活动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大家小时候玩过什么玩具? 生回答魔方、变形金刚、毽子等等。 大家的玩具可真丰富啊!作家范锡林小时候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引入并齐读课题《竹节人》。
活动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
一、浏览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作者童年时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自己偷偷玩竹节人。) 二、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阅读课前的学习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说说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应关注文章的哪些内容? 阅读任务我要关注的课文内容1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活动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简单、有趣的竹节人,让“我们”的童年充满欢乐。那么,这么简单有趣的玩具是怎么制作的呢?“我们”从竹节人身上获得了怎样的乐趣?这节课,我们根据上面的阅读任务表一起来探索。 一、学生自由选择阅读任务,进行分组交流、汇报。 二、小组代表展示交流: 1.阅读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①找出制作竹节人的相关文字,写一份制作指南。 (预设:重点阅读课文第3 自然段,抓住句中的数量词“一截”“一对”“八截”“一根”和动词“锯”“钻”“穿”来整理。) (预设:课文第11~13 自然段也有一些关于让竹节人更威风的装饰方法,如系上冰棍棒、装上废弃的钩针等。) ②找出与竹节人的玩法相关的文字,圈画重点字词。引导学生品读有关句子,感受童真童趣。(板书:童真 童趣) 阅读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竹节人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乐趣?结合相关语句说一说。 ①聚焦8~19自然段,引导学生紧紧扣住表现“我们”装饰竹节人、斗竹节人时有趣、快乐、投人的词句,进行深入体会。通过作者的描绘展开想象,感受当时惊心动魄、无比热闹的“搏斗”场面。 ②聚焦20~23自然段,虽然没有直接描写玩竹节人的乐趣,但从侧面描写了玩竹节人对孩子的吸引力:一是上课也依然意兴不减;二是竹节人被没收后“我”沮丧透顶、希望找回竹节人…… 这些描写都体现出了竹节人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3.阅读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①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时,哪些段落可以略看? ②聚焦24~29自然段,运用以前学到的复述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③老师没收竹节人时“怒气冲冲”,玩竹节人时却又“全神贯注,忘乎所以”,这矛盾吗?你觉得老师的这一行为会影响老师的形象吗?引导学生感受老师的童心。(板书:童心) 三、教师指导阅读方法。 1.读文章时,要有目的地阅读,懂得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阅读材料会不一样。 2.与阅读目的关系不大的内容可以浏览,这样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比如,你是带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一任务阅读,遇到文中写“玩竹节人的有趣经历”的内容时,只要浏览一下就可以了。
活动四:拓展阅读,学法延伸(阅读《竹蜻蜓》)
过渡:作家范锡林笔下的竹节人是战场上的勇士,现在我们来看另一位作家笔下的竹蜻蜓。大家读一读、想一想,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交流。 1、学生阅读《竹蜻蜓》。 2、阅读与交流。 你的阅读目的是什么?采用了什么阅读方法?你收获了什么? (预设答案:我想知道如何制作竹蜻蜓,我在阅读的时候就重点关注作者描写制作竹蜻蜓的部分。)
板书设计: 竹节人 做竹节人 童真 玩竹节人 童趣 老师玩竹节人 童心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