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3.2 内能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3.2 内能教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22 14:3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能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 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三、教学分析
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组教材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体验等学生资源,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和实验出发,开展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多利用多媒体动画、图片等为学生创设情景,增强直观性和形象性,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从而达到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情境引入:
观看视频:观看钻木取火等图片
(二)新课讲解
一、内能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13.2-1运动的足球,引出分子具有动能。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插图13.2-2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引出分子具有势能。
教师给出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交流合作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内能?
2、内能的单位怎样?
3、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内能?
4、内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内能与温度的关系,引出如何改变内能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提问: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了,内能增加了,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让一根铁丝的温度升高呢?引导学生归纳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教师补充完善
1、说明热传递的特点明确热传递的概念。同时给出生活中的实例(用热水袋取暖)提出热量的概念及单位,明确:“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2、明确指出做功可以使内能增加,也可以使内能减少。演示:实验一:压缩空气点火,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给出简单的解释。教师补充说明“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实验二:气体膨胀做功内能减少的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出现的白雾。教师补充说明瓶内原有的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见,瓶内出现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这是由于空气推动塞子做功,内能减小,温度减低所致,是“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作业
1、基础性作业:完成教材第10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练习。
2、拓展性作业:尝试将铁丝升温,至少四种方法
(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