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考法训练:河流地貌
典例剖析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3题。
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 坡度和缓 B. 岩石裸露 C. 河流、沟谷众多 D. 降水集中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较高 B. 土层浅薄 C. 光照不足 D. 水源缺乏
【答案】1.C 2.B 3.B
【解析】1.洪积扇主要是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地势平坦处堆积形成的。C对:由图可知,贺兰山东坡河流、沟谷数量众多,且贺兰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率低,因此有利于河流、沟谷携带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A错:贺兰山东麓和西麓相比,坡度差异不明显。B错:岩石裸露不是形成洪积扇的条件。D错: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与降水集中关系不大。
2.②③对:由图可知,甲地主要位于低山区,山地相对高度较小且河流流程较长,河流流速较慢,侵蚀搬运作用较弱,因此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①错:贺兰山东麓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差异与其他洪积扇区相比不明显。④错:风化物粒径较小与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没有直接的关系。
3.B对:由材料可知,贺兰山东麓南部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因此土层浅薄,不利于发展种植业。A错:贺兰山东麓地区,地势平坦,海拔较低。C错:该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D错:该地水源短缺,但不是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
考点分析
一、不同河段的流水作用与地貌差异
(1)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呈V字形,如图中A。
(2)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河谷介于A、C之间,如图中B。
(3)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泥沙淤积,河床较浅,河谷宽阔,如图中C。
二、河流流水沉积的差异
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水的流速、流量的变化以及碎屑物本身大小、形状、密度等的差异,会导致沉积顺序有先后之分。一般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因此,在不同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砾石、沙、粉沙、黏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的沉积层。
三、河流侵蚀岸(陡坡岸)与堆积岸(缓坡岸)的判别方法
1. 河流平直河段,根据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判断(南左北右)侵蚀岸与堆积岸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平直河段的右岸侵蚀严重,为侵蚀岸,坡度陡;左岸为堆积岸,坡度缓,南半球反之。
2. 河流弯道段,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判别侵蚀岸与堆积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
考法训练
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谷时,由于地势突然变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其所携带的泥沙物质在出山口处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由山谷口向外可分为扇顶、扇中和扇缘。根据冲积扇所在的环境不同,可以细分为“旱扇”(即洪积扇)和“湿扇”,分别对应着河流中的暂时性河和常流河。下图为“湿扇”和“旱扇”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旱扇”相比,“湿扇”( )
A.砾石磨圆度低 B.径流年际变化小 C.河流落差小 D.扇体面积小
2.“旱扇”的绿洲多出现在( )
A.扇顶 B.扇中 C.扇缘 D.山谷
下图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面地貌景观,发育在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从①到④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 )
A.由细到粗 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
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常呈季节性变化。下图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和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 )
A.3月、5月 B.9月,7月 C.8月、6月 D.5月、9月
6.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是( )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 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
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 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某河流部分河段状况,读图,完成7-9题。
7.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水流湍急 B.虚线为枯水期河岸
C.右岸陡峭 D.径流季节变化小
8.支流含沙量较大,但支流汇入干流处并没有形成三角洲,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
A.汇入处落差大 B.位于干流凹岸处
C.交汇处侵蚀作用强 D.支流流速慢
9.近年来河漫滩形成的速度减慢,其原因是( )
A.上游建大型水库 B.上游种植业发展迅速
C.下游新建防洪大坝 D.下游河道不断疏浚
读下图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 )
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一冲积平原
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 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
11.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挪威峡 B.庐山 C.崇明岛 D.长江三峡
下图是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显示的该地地貌是( )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冲积平原 D.沙滩
13.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15.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
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完成16-17题。
16.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
①侵蚀作用②搬运作用③溶蚀作用④堆积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叭尔洞沟流经内蒙古达拉特旗和杭锦旗,由南向北流入黄河;该流域地处黄土高原北部丘陵沟壑区和库布齐沙漠腹地,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来由于风力和水力相对强度的周期变化,导致了叭尔洞沟中游河谷河道宽度、河道偏移方向等形态的变化,塑造了风水交错区独特的地貌景观。下图示意叭尔洞沟流域及该河中游某段风水交互作用下河谷地貌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每年的1—12月,河流西岸河床沙丘在风水交互作用下的变化趋势通常为( )
A.减小—增大—减小 B.一直增大
C.增大—减小一增大 D.一直减小
19.与常见的冲积扇形态相比,河流东岸的冲积扇不典型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流水的侵蚀作用 B.风沙堆积量大
C.扇底下覆地形的限制 D.沟蚀沙石量小
20.在风沙少降雨多的时期,右图甲处河段河道( )
A.向西岸摆动并缩窄 B.向西岸摆动并拓宽
C.向东岸摆动并拓宽 D.向东岸摆动并缩窄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1.B 2.C3.A 4.B5.D 6.B7.A 8.B9.D10.D11.C12.B13.D14.C15.D16.A17.C18.C 19.A 20.B
21.(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着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