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音二上第二单元 《幸福的歌》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音二上第二单元 《幸福的歌》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8-23 11: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幸福的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单元内容综述】
内容简介:
《幸福的歌》选自人音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一单元围绕“幸福的歌”这一人文主题,通过体验、感受和表现不同民族的歌曲,让小学生认识到时代的进步,感受到幸福。内容涵盖了四首音乐作品,包含一首彝族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一首彝族风格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一首土家族民歌《乃呦乃》和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童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作品联系:
本单元围绕“幸福的歌”这一人文主题,作品都体现出生活中的“幸福感”,用旋律和歌声描绘了不同民族的不同幸福感受。从风格上看,作品都呈现出欢乐活泼的气氛,且与积极向上的幸福主题相互迎合。从音乐要素上看,作品节拍规整主要以为主,且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为主,节奏轻快、旋律朗朗上口,律动感强,适合低年段的唱游教学。
教学价值:
从本体特征上看,本单元包含四首富有幸福感的主题的歌曲,通过欣赏和学唱,学生在学习不同民族的歌曲中,体会其音乐风格特点及不同民族用音乐表达幸福快乐的方式。此外本单元以一首朝气蓬勃的时代歌曲为总结,让孩子们从民族音乐回归到现实生活,用感同身受的方式更好感受幸福、提升幸福。从教学内容的结构视角来考虑,本单元《乃呦乃》一课,继续对一年级所学“1、3、5”三个音进行了巩固,并在其他三首作品中加深了其余音高的学习,通过继续用律动表示音的高低的方式,贯通一二年级对音高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系统的学习中,体验和学习音乐。
二、【单元学习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内容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 评价工具
能用正确的姿势,欢乐活泼的声音进行演唱;能跟随不同音乐节奏自行做出相应的表情和体态反应。 感知发现作品主题节奏,并能跟音乐做出相应体态律动,探索发现主题旋律重复次数。(欣赏) 课堂观察诊断式评价 1.聆听认真、感知正确。2.能用语音进行表达和评价。 叙述性评价
对乐谱进行识读、对歌曲进行演唱。(表现) 形成性评价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1.积极参与课堂音乐活动。2.能识读乐谱,并进行演唱。3.用自然有感情的声音对歌曲进行演唱。 叙述性评价课堂评价
对相似的音乐节奏密码自主进行探索,做出相应律动反应。(创造) 形成性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1.自行感知出相同的音乐要素。2.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表达音乐。 课堂评价
自行发现身边音乐中的幸福密码。(联系)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 1.学生能正确感知其他音乐中有关幸福的音乐要素。2.并对其进行表达。 叙述性评价
三、【单元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感知四首音乐作品中不同民族对幸福的表达内容,在聆听作品、歌唱歌曲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民族的节奏密码,丰富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感知与体验。
艺术表现:通过律动感知的方式,自行对不同作品的节奏密码进行表现。在柯尔文手势和体态律动的带领下,更好的掌握音乐的风格特色,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和欲望。
创意实践:通过前一作品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发现下一首音乐作品特点,并将新的思想付诸实践,转化为实际的表现成果,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文化理解:
体会不同民族积极向上、快乐生活的精神,感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最终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受,从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单元教学安排】
《幸福的歌》 课时一:唱游《彝家娃娃真幸福》+欣赏《快乐的罗嗦》 要点一:自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要点二:找到彝族魔法咒语。(《彝家娃娃真幸福》)
要点三:用彝族舞蹈律动表现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要点四:自主发现新的魔法咒语,寻找主题重复次数。(《快乐的罗嗦》)
课时二:唱游《乃呦乃》+欣赏《阳光下的孩子》 要点一:发现土家族魔法咒语。(《乃呦乃》)
要点二:完整演唱歌曲,对“1 3 5”三个音的音准把握。(《乃呦乃》)
要点三:用摆手舞表现歌曲。(《乃呦乃》)
要点四:体验《阳光下的孩子》积极向上、阳光幸福的情感态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