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说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二、 说教学目标四、 说 教 法五、 说 学 法目录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7课,承接前面讲述隋唐的繁荣与开放,本课侧重介绍隋唐时期的科技、诗歌成就。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都处于重要地位,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包括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和《金刚经》、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通过一定教学环节的设计,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情景模拟和设计、完成表格,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比较、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歌曲导入本课,通过多媒体辅助和学生通过情景模仿讲述以赵州桥和唐都长安为代表的隋唐建筑水平的高超。引导学生总结雕版印刷的重要意义。组织学生背诵李、杜、白代表作和师生共同赏析三人的诗歌,引导学生完成表格,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德才兼备。 重点:赵州桥、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唐诗。
难点:1、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的地
位作用。
2、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成就及其特点。多媒体准备:
1、关于赵州桥的河北民歌
2、有关赵州桥、李白、杜甫和
白居易的幻灯片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法、小组讨论法、提问法、图示法、观察学习法和实践模拟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增加课堂容量,把繁杂的问题简易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师—生与生—生的互动探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情景模仿的途径来学习历史,让学生在生活中亲身体验历史和感受历史。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但仍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而我所讲的内容偏重文学艺术方面,理性强,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为此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说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讲授新课课堂总结与随堂练习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播放有关赵州桥的河北民歌《小放牛》
导入新课。先声夺人,以生动的听觉
效果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激
发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1. 高超的建筑水平 这一环节我采用多媒体技术和学生模拟情景
表演来突破,通过直观画面进行必要的讲解,使
学生短时高效的掌握重点。学生扮演一名导游对赵州桥和唐都长安城进行“导游讲解” (包括地点、建筑名称、建造者、特点、地位等)。 《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看图说出隋唐科技成就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
比一比,谁能分别说出
更多他们的代表作学生自由讨论,填写表格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隋唐的文学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隋唐时期文学艺术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板书设计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李春和赵州桥
2、唐都长安和隋唐时期的建筑风格
二、雕版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2、唐朝印制《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1、李白——诗仙(代表作及特色)
2、杜甫——诗圣(代表作及特色)
3、白居易——诗魔(代表作及特色)谢谢大家! 2009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