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地球上的水—2024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考点18: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相互关系(1—12题,25,26题)
考点19: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3—24题,26,27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①②③④为湖泊,其中①②③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①②③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①②③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
A.淡水湖、下渗 B.淡水湖、蒸发 C.咸水湖、下渗 D.咸水湖、蒸发
2.判断①②③南侧谷地是( )
A.狭长湖盆 B.断流河道 C.古冰川槽谷 D.泥石流通道
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
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提升水环境质量、推进水生态文明逐渐成为共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一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B.下渗量增加
C.地下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5.该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
①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②解决城市洪灾
③增加下渗量 ④补充地下水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即水平衡原理。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显著,而7、8月份该流域储水变化量接近0,下表是该流域内7、8月水循环相对量多年平均值。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 100%
外部水汽输入 86%
径流量 58.3%
蒸发(腾)量 x
水汽输出 44.3%
6.松花江流域7、8月降水年际变率大的原因( )
①台风影响的不稳定 ②夏季风的不稳定
③副高位置不稳定 ④流域内蒸发旺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根据水平衡原理图中X数值为( )
A.16.6% B.27.7% C.41.7% D.83.4%
下图为“某市新生态城水循环利用模式图”,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8.图示水循环利用模式( )
A.保障了大气、水体的零污染
B.实现了“氢气—甲烷—风电”清洁能源生产
C.再生水直接用作补充景观用水
D.是基于“生产—生态—生活”的一体化设计
9.图中化工产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材料 B.能源 C.科技 D.劳动力
10.图示生态城建设的主要目标有( )
A.节能、减排、再利用 B.净化、循环、再利用
C.降耗、节能、可持续 D.净化、降耗、可持续
雨水花园(图a)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地面的雨水。近年来雨水花园在建设海绵城市中有效解决了雨水形成地表径流处理的难题。我国自然环境多样,为应对某些地区的特殊环境,相关研究人员设计了错置型雨水花园(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采用错置型雨水花园的地区,环境的特殊性体现在( )
A.地势起伏大,降水较集中 B.河网稠密,污染严重
C.植被覆盖少,土地盐碱化 D.地势低平,内涝多发
12.与常规雨水花园相比,错置型雨水花园( )
A.可种植的植物种类更多 B.雨水汇水范围更大
C.汇集净化雨水能力更强 D.维护和管理更方便
北极燕鸥长途跋涉的本领是罕见的。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给7只来自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燕鸥装上GPS定位器,根据定位器的飞行轨迹,绘制出了北极燕鸥的完整飞行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当北极燕鸥开始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时,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最有可能为( )
A. B.
C. D.
14.当北极燕鸥开始从繁殖地开始迁往越冬地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河流进入汛期 B.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C.乙地附近海面风大浪高 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15.乙地附近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 B.上升补偿流 C.大陆架广阔 D.河流径流汇入
位于浙江省温岭市的江厦潮汐发电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单库双向潮汐发电站,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某学校地理社团去研学后绘出该发电站平面图(左下图)和单库双向潮汐发电站运行工况图(右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关于潮汐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②供电不稳,需配套储能装置
③可利用水库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 ④工程量大,投资大,综合效益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7.关于右上图中a,b,c、d四个时段水闸开关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a时段关闸增加水库流入水量 B.b时段关闸减缓海水流出水库
C.c时段开闸减少水库流入水量 D.d时段关闸加快海水流出水库
浙江钱塘江潮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涨时,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下图表示我国某港口某日潮高的潮汐表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啸是风浪强烈发展的形式,给人类带来巨大能量
B.早晨的海水上涨称为潮,晚上的海水下落称为汐
C.图示时间内,白天的潮差大于晚上的潮差
D.钱塘江大潮观潮日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共线
19.下列人类活动利用潮汐特点进行的有( )
①发展滩涂养殖
②潮汐发电
③研究海冰淡化
④选择远洋航线
⑤蓄水晒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20.读图判断,当日生产、生活时间安排合适的是( )
A.渔民赶海时间可以安排在6:00前后
B.当地利用潮汐一天可以发两次电
C.20:00前后岸边晒盐池蓄水
D.满载货物大型货船在3:00前后进出港安全
读南美洲轮廓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①②洋流的性质及流向是( )
A.①为寒流,自南向北流 B.①为暖流,自北向南流
C.②为寒流,自北向南流 D.②为暖流,自南向北流
22.图中两处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
A.①洋流常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B.①洋流附近地区常海雾茫茫
C.②洋流常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D.②洋流常使污染物飘往赤道
纳米布沙漠(见下图)位于非洲南部,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他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3.该海域沿岸海雾出现的季节及原因分别是( )
A.夏季 洋流水温高,蒸发旺盛 B.夏季 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
C.冬季 对流旺盛,易遇冷凝结 D.冬季 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24.火烈鸟在此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该区域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
B.海雾使得火烈鸟不易被人类发现
C.该区域有暖流流经,鱼类资源丰富
D.该区域深层海水上泛,鱼类资源丰富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长江流域受季风影响,降水变率较大。2022年长江流域出现了“主汛期反枯”、长期高温少雨的大面积干旱现象,中下游的许多支流和湖泊干涸。
材料二 下图为长江流域水循环简图及长江流域示意图。
(1)分析长江下游地区8月降水年际变率大的原因。(4分)
(2)图中长江流域入海径流占比为________。说出长江沿江城市在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策略。(6分)
(3)针对2022年长江流域干旱状况,专家认为仅调长江上游水库的水无法有效解决中下游农业缺水问题,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原因。(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水盐度低,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夏季风力弱,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
材料二 注入亚速海的河流主要有顿河和库班河。2018年世界杯举办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位于东欧平原的东南部顿河河畔,是俄罗斯人口第十大城市。顿河畔罗斯托夫始建于1749年,西南距亚速海塔甘罗格湾46千米,是整个南部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2018年世界杯的举办极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1)试分析亚速海海水盐度低的原因。(6分)
(2)说明锡瓦什湾“夏季尤臭”的理由。(6分)
(3)顿河流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4分)
(4)简述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城市建设对当地的水循环造成的影响,并说明理由。(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波浪能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可应用于发电、海水淡化、供热等。通常认为波浪能流密度大于2kW/m时为可用,但波高大于4m、风力大于7级时对波浪能装置的安全性易造成影响。目前,小型波浪发电技术日趋成熟,但资源转换效率仍较低。我国海域广阔,波浪能资源的应用利于开发走向深远海。下图为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kW/m)分布图。
(1)说出我国海域波浪能总体分布特点。(2分)
(2)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请说明理由。(6分)
(3)你认为目前我国波浪能是否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地中海北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气候干热,蒸发旺盛。由图可知,三处湖泊有河流流入但无河流流出,又结合材料“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可判断其为内流湖,内流湖通常为咸水湖,湖水输出方式以蒸发为主,故D正确。
2.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谷地的底部有卵石堆积,为河流相沉积物,没有明显的湖相沉积,且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可推测谷地曾经发育河流,后发生某种构造运动导致河流断流,故最可能为断流河道,B正确,A错误;冰川和泥石流的沉积物分选性和磨圆度差,不会出现卵石堆积,C、D错误。
3.答案:A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①②③南侧谷地最可能为断流河道,且由材料“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和图中水系分布可推测断流河道与MN一线南侧相邻的河流曾为同一水系。后MN一线出现构造运动(断层),南部抬升切断原水系,北部沉降使上游来水汇集成如今的①②③湖,A正确,B错误。若为褶皱隆起,MN一线高于南北两侧,北侧河流会发生流向逆转,不易形成湖泊,C错误。由材料可知,①②③湖南侧为高地,若此处发生褶皱凹陷则无法形成高地,D错误。
答案:4.A;5.B
解析:4.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城市化”。城市地表径流远远多于郊区,因为城区大部分被硬化,绿地少,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大,往往造成城市内荡,故A正确,BCD错误。
5.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生态城市建设”。①雨水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缺水问题,故①错误;②雨水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城市洪涝问题,故②错误;③雨水开发模式可以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故③正确;④雨水开发模式可以增加地下径流,补充地下水,故④正确;故B、③④正确,ACD错误。
6.答案:B
解析:松花江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主要原因在于副高的位置不稳定,从而使得夏季风不稳定,所以七八月降水年际变率大,②③正确。当地纬度偏高,很少受台风影响,①错误。流域内纬度偏高,蒸发并不旺盛,且流域蒸发并不会导致流域内降水的年际变率大,④错误。故选B。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七八月份该流域储水变化量接近于0。表明七八月份该流域水量收入与支出几乎相等。该流域七八月份水量收入主要为降水,支出主要为径流量、蒸发量。由此可知,X为100%-58.3%,即为41.7%(或用外部水汽输入减去水汽输出),故选C。
8.答案:D
解析:该生态城水循环的设计、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利用,实现污水“处理-再生-净化”。故选D。
9.答案:C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图中化工产业区走的是高端化工产品之路,所以影响其发展的朱啊哟因素是科学技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生态城市主要体现的是净化、循环、再利用等作用,故选B。
11.答案:A
解析:由图-b可知,错置型雨水花园需要通过接力方式引导径流,说明该地在降雨过程中的雨量较大;错置型雨水花园具有上下错置、有一定落差的雨水花园和上下连通的溢流管,说明当地地势起伏较大,A正确、D错误。河网分布和植被覆盖状况依据图文信息无法判断,B、C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对于同一地区来说,两种类型的雨水花园可种植的植物种类一样,雨水汇水范围一样,排除A、B。错置型雨水花园位于地势起伏大的地区,雨水从上往下,先后经过双层、甚至多层雨水花园的汇集、过滤,故汇集、净化雨水的能力更强、效果更好,C正确。错置型雨水花园有上下错置的两层甚至多层雨水花园,维护和管理没有常规雨水花园方便,排除D。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A
解析:北极燕鸥繁殖地在北极地区,越冬地在南半球,由图可知,北极燕鸥开始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时为4月份,接近春分日。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应跨越赤道两侧,A正确。B项中的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即赤道上方为南半球,下方为北半球,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不会是春分日附近,B错误。C项中的风向向左偏转,气压带应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其位置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说明其位置向北移动,应为北半球夏季,不会是春分日左右,C错误,D项中风向向左偏转,图中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的位置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应为北半球的冬季,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北极燕开始从繁殖地开始迁往越冬地时,为8一11月,甲地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没有明显汛期,A错误。地中海沿岸此时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特征应为炎热干燥,B错误,乙地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此时为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近海地区风大浪高,C正确。巴西高原此时为冬季,其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应为早季,草木枯黄,D错误,故选C。
15.答案:B
解析:乙地附近位于非洲南部的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近海地区为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海面,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B正确,非洲大陆南部西海岸为本格拉寒流,没有暖流流经,A错误,图中并未给出乙地附近海域的等深线信息,大陆架广阔与否无法判断,C错误。非洲大陆南部西海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河流发育较少,D错误。故选B。
1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潮汐能是属于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①正确;只能在涨潮、落潮时发电,供电不稳,需要储能设备,②正确;水库发展养殖业和旅游业容易造成海水污染,③错误;潮汐发电站工程量大,投资大,但综合效益较好,④错误;排除BCD,故选A。
17.答案:B
解析:结合图示信息,a时段潮水水位逐步升高,高于水库水位,关闸会减少水库的海水流入量,A错误;b时段关闸可以减少海水流出水库,B正确;c时段潮水水位高于水库水位,开闸可以增加水库流入水量,C错误;d时段水库水位高于潮水位,关闸可减少海水流出水库,D错误。故选B。
18.答案:D
解析: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引起的巨浪,破坏力极大,不是风浪,A错误;早晨的海水涨落称为潮,晚上的涨落称为汐,B错误;读图可知图示时间内,白天的潮差小于晚上,C错误;初一、十五观大潮,大潮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共线,D正确。故选D。
19.答案:C
解析:人们可利用潮水的涨落进行潮汐发电,在潮间带进行滩涂养殖,利用涨潮的时候,将海水纳入盐池进行晒盐,所以潮汐发电、蓄水晒盐、滩涂养殖等均是积极利用潮汐的人类活动,①②⑤正确;研究海冰淡化,与利用潮汐无关,选择远洋航线要利用洋流的流向,而不是潮汐运动,③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答案:D
解析:赶海即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当日潮落时为10:00或22:00点,A错误;把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的势能转化为电能,一般一天之内海水有两次涨落,故一天可以发4次电,B错误;岸边晒盐池蓄水应选择水位高时,20点前后水位低,C错误。海洋的潮汐对于乘潮进港和乘潮出港的船舶靠泊和离泊作业影响很大,必须准确把握高潮位的时间进行靠泊和离泊作业,快速接卸减少船舶吃水,一般情况,将会选择高潮时,靠泊作业,增加助航的力度,2:00时,高潮的水位较高,2~4点潮高升高最有利于这艘船舶要进港卸货,D正确。故选D。
2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洋流流经南美大陆的东岸,为巴西暖流,自北向南流,A错误,B正确;②洋流流经南美大陆西岸,为秘鲁寒流,自南向北流,C、D错误。故选B。
22.答案:D
解析:①洋流为巴西暖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但不易使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海雾,A、B错误;②洋流为秘鲁寒流,使沿岸地区降温减湿,C错误;②洋流从高纬流向低纬,可使污染物飘往赤道,D正确。故选D。
23.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海域位于非洲西海岸,有寒流流经,水温比较低,A错误;该海域夏季气温高,海面蒸发旺盛,大气中水汽充足,但该海域有寒流流经,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水汽凝结,容易形成海雾,B正确、D错误;冬季空气对流运动弱,C错误。
2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植物较少,A错误;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人类活动相对较少,对火烈鸟影响较小,B错误;沿岸只有寒流经过,C错误;此处盛行离岸风,深层冷海水上泛,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为火烈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D正确。
25.(1)答案:副高控制位置、强度变化大,夏季风不稳定;台风雨占比高,年变率大。(4分)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降水变率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夏季会受到副高控制,但是副高的强度和位置年际变化大,因此降水年际变化较大;长江下游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不稳定;长江下游地区夏秋季节会受到台风的影响,台风会带来强降水,但是台风的年际变化较大。
(2)答案:13.3%;(2分)控制高耗水工业布局;循环利用水资源。(4分)
解析:本题考查水资源合理利用。具体分析如下。
长江沿江城市经济一般较为发达,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策略是:首先应该控制高耗水工业布局,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其次应该循环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答案:汛期降水少,上游水库蓄水量少;输水距离远,沿途蒸发、下渗多;支流灌区农田海拔高,地表水无法自流灌溉;河口海水倒灌,可供灌溉地表径流减少。(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原理的应用。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结合所学可知,2022年长江流域汛期降水较少,因此上游水库蓄水量少,难以通过调配来缓解干旱;长江上游水库距离中下游地区输水距离远,沿途蒸发、下渗多,因此水资源的消耗较大;支流灌区农田海拔高,地表水无法自流灌溉,需要动力引水,成本高;河流水量较少,水位下降,导致河口海水倒灌,河流盐度上升,可供灌溉的地表径流减少。
26.答案:(1)海水水量小,四周多条河流注入,稀释作用强;海区闭塞,外部盐度高的海水不宜进入;纬度较高,温度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6分)
(2)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沙嘴阻挡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扩散条件差。(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3)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4分)
(4)地面硬化面积扩大,导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面硬化,植被减少,蒸发量减少。(4分)
解析:(1)根据图片,亚速海所处的纬度较高,海水温度较低,蒸发较弱;周边地区存在多条河流,陆地径流汇入稀释海水盐度;该海域海区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较少等导致该海域盐度较低。
(2)该海湾所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较少,水位较低;夏季微生物生长迅速,产生的具有臭味的气体较多;夏季沙嘴裸露面积较大,阻挡海水的交换,海水的流动性差,锡瓦什湾“夏季尤臭”。
(3)根据图片,顿河最终汇入海洋,参与了发生在陆地和海洋间的海陆间水循环和发生在陆地内部的陆上内循环。
(4)城市化导致路面硬化面积扩大,会使得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城市化会导致城区植被减少,地面硬化阻隔土壤水的蒸发,导致蒸发和蒸腾量减少。
27.答案:(1)波浪能分布不均匀,从南海东北部(台湾南部海域)向周围递减,其中南海海域波浪能分布密集,可利用程度高。(2分)
(2)开发波浪能有利于利用海洋空间,开发新能源,也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开发油气资源,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波浪能的开发有利于捍卫主权的完整,巩固国家安全;(4分)从国土观念上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2分)
(3)认同目前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波浪能开发技术不断完善,能够较好的投入使用,用于发电;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资源需求量大,波浪能开发市场广阔,靠近市场。(6分)
不认同目前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波浪能发电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前期投入较多,现阶段没有成熟的波浪能开发模式,投入风险较大,且波浪能发电设施安全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解析:(1)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阅读我国周边海域波浪能流密度(kW/m)分布图可知,波浪能分布不均匀,从南海东北部(台湾南部海域)向周围递减,其中南海海域波浪能分布密集,可利用程度高。
(2)波浪能的开发利用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主要从资源、国家安全和国土观念等方面分析,开发波浪能有利于利用海洋空间,开发新能源,除此之外,随着波浪能的开发,也有利于发展海洋渔业,开发油气资源,增加渔业、油气资源的保有量,波浪能的开发有利于捍卫主权的完整,巩固国家安全;从国土观念上有利于强化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有利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3)商业性开发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开发建设活动。因此,所有的商业性开发的决策都是在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相关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做出的。
认同目前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主要从波浪能技术条件、能源需求等角度分析,波浪能开发技术不断完善,能够较好的投入使用,用于发电;且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资源需求量大,波浪能开发市场广阔,且靠近市场。
不认同目前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条件,主要从前期投入、商业模式、自然灾害影响等角度分析,波浪能发电设施建设难度较大,前期投入较多,商业性开发以营利为目的,现阶段没有成熟的波浪能开发模式,投入风险较大,且波浪能发电设施安全性受自然灾害影响大,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波浪能具备商业性开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