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学科工具—2024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一 学科工具—2024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21 23:1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学科工具—2024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考点01:经纬网与地图(1-7题,25题,);
考点02: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剖面图(7-22题,26题) ;
考点03:“3S”技术(22-24题,27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
A.甲区域在丁区域的东南方向 B.乙区域在丙区域的西南方向
C.丁区域在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D.丙区域在甲区域的东北方向
2.图示阴影区域面积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2年暑假期间,小明计划乘坐火车从A地经B地到C地旅行。下图为小明此次旅行相关区域经纬线分布图,小明所乘火车线路基本与图示经纬线重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B点的地理坐标为( )
A.(60°N,30°W) B.(60°S,30°W) C.(60°N,30°E) D.(60°S,30°E)
4.小明此次旅行的路程接近( )
A.1700km B.2220km C.8880km D.888km
济州岛位于朝鲜半岛南部海域,是典型火山岛,玄武熔岩广布,土壤贫瘠,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早期以官营为主,集中在北部,且规模小,现代多为民营,范围不断扩大。下为2019年济州岛柑橘果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济州岛的面积约( )
A.180km2 B.1850km2 C.18500km2 D.25000km2
6.与北部相比,南部柑橘园( )
A.分布海拔低 B.风灾危害大 C.光热较充足 D.地表起伏小
7.制约早期济州岛柑橘园规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政策 B.种植技术 C.交通落后 D.气候寒冷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已知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淌,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8.该地区准备发展旅游,该地最适宜开发的旅游资源是( )
A.林海雪原 B.水乡小镇 C.奇峰险谷 D.极限漂流
9.a镇至b镇公路中,a镇至桥梁路段常常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10.图示桥梁桥面距离河面高12米,则图示沙洲附近河面与b镇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60米
读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1.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55 m,则图中甲与丙地高差约为( )
A.355 m B.400 m C.445 m D.490 m
12.某日一登山旅行者到达甲处,观察的现象可信的是( )
A.可看到湖畔乙处游人戏水 B.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C.发现丁所在方位地势最低 D.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读某地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为了减少因视线受阻引发交通事故的发生,甲乙丙丁四处应该设置凸面镜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某游客沿公路游览,发现一辆汽车正自西向东下坡,该游客位于( )
A.A B.B C.C D.D
15.下列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①河流呈现“慢—快—慢”的流速变化
②最高点与最低点差值可以为85米
③B处是3月21日看日出的最佳选择地
④公路DC段比CB段更容易遭遇地质灾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区域内的宏观地貌主要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17.为发展经济,计划在村庄甲、乙之间修一条公路,最合理的走向是经过( )
A.b村 B.c村 C.d村 D.e村
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 )
A. B.
C. D.
19.与沿PQ线相符的剖面图是( )
A. B.
C. D.
为维护南海权益,我国采用吹沙填礁造岛方式扩大礁盘面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曾母暗沙是一处完全淹没在水下的珊瑚礁体。读曾母暗沙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20.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类型是( )
A.大陆架 B.海沟 C.海盆 D.大陆坡
21.曾母暗沙的南北长度约为( )
A.230m B.2300m C.230km D.2300km
22.下列是沿曾母暗沙地形图中E—F线所画的四幅剖面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车路协同”是指采用先进技术,全方位实施“人—车—路”之间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的智能道路交通系统。下图为“车路协同”产业链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城市里发展“车路协同”技术可以( )
①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②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③解决城市停车困难问题 ④改变城市功能分区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下列关于“车路协同”系统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理信息系统为其提供道路规划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C.遥感技术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数据 D.5G技术负责模拟道路的运行情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该岛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
(1)描述堪察加半岛的地理位置。(8分)
(2)描述堪察加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8分)
(3)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并分析原因。(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某研学小组前往山东济南的馒头山开展地貌与植被考察。该地区地貌景观独特,植被类型多样,有落叶阔叶林、低矮灌木、针叶林等。研学小组通过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确定合适的观察点位与角度,并绘制了馒头山景观素描(右图)。
(1)归纳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6分)
(2)描述馒头山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6分)
(3)据图判断,在馒头山最高处俯瞰丁处,两点间是否可见 (2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湖北省武汉市地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2016年6月30日至7月6日,湖北武汉遭遇特大暴雨洪涝侵袭,累计降水量超过580毫米,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周降水最高值。至7月11日,武汉有100多万人受灾,12万公顷农作物受损,8000多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
(1)武汉此次洪涝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从天气气候看_________;从水文因素看,该地位于_________;从人口和经济水平看_________。(6分)
(2)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的灾害,会进一步引发其他灾害,从而形成灾害链条。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洪涝的一条灾害链条。(每个空格只填1个代表正确答案的数字序号)
备选项:①淹没农田②泥沙淤塞河道
A._______B._______。(4分)
(3)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武汉防灾减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及时获取受灾面积信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_____;为准确获取受灾人员的位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_____;为设计最佳的防灾减灾方案,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_____。(每个空格只填1个代表正确答案的数字序号)(6分)
①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答案以及解析
答案:1.D;2.B
解析:1.据图可知,甲区域的纬度范围为23.5°N-30°N,经度范围为135°W-150°W,丁区域的纬度范围为0°-15°N,经度范围为30°W-45°W,所以甲区域在丁区域的西北方,A错误,乙区域的纬度范围为60°N-66.5°N,经度范围为165°W-180°,丙区域的纬度范围为30°N-45°N,经度范围为0°-15°E,所以乙区域在丙区域的北方,由于经度范围正好相对,所以既可说乙在丙东方,也可以说乙在丙西方,B错误,根据二者的经纬度范围可知,丁区域在乙区域的东南方,C错误;丙区域在甲区域的东北方,D正确。故本题选D。
2.图示各地跨越的经度均为15°,甲乙跨越的纬度为6.5°,丙丁跨越的纬度为15°,所以阴影区域面积较小的必然是甲乙,CD错误;因为乙的纬度更高,所以乙的阴影面积更小,B正确,A错误。故本题选B。
3.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纬度往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因此B点为纬度为60°N;经度往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因此B点的经度为30°E。综上所述,B点的地理坐标为(60°N,30°E),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纬度每相隔1度的经线长约111km,AB位于同一经线上,两地相隔的纬度差为10°,因此AB段的距离约为10×111km=1110km;经度每相隔1度的纬线长约111km×cos,BC位于同一纬线上,纬度为60°,两地相隔的经度差为10°,因此BC段的距离约为111km×10×cos60°=555km。因此小明此次旅行的路程为1110km+555km=1665km,接近1700km,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B
解析:据济州岛的形状进行合并,相当于图中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图中方格经度长为111×(20÷60)=37千米,图中方格两格纬线长约为111×(40÷60)×cos30°=63千米,两个方格面积约为37×63=2331km2,只有B最接近,故选B。
6.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知,济州岛中间高,四周低,南部柑橘园位于阳坡,光热较充足,C正确;南部柑橘园比北部分布的海拔高,A错误;济州岛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南部柑橘园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风灾危害较小,B错误;南部等高线较密集,地表起伏较大,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材料指出早期济州岛柑橘园以官营为主,说明政府政策影响柑橘园规模,A正确;早起种植技术较落后,对柑橘园的规模影响较小,B错误;柑橘主要外运,交通条件影响运输效率,对橘园规模影响较小,C错误;济州岛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冬季气候温和并不寒冷,D错误。故选A。
8.答案:A
解析:由经纬度定位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丰富,且林地较多,适宜开发林海雪原,A正确;水乡小镇在江南地区知名度高,东北地区开发水乡小镇不具有优势,且图示地区,河流较少,B错误;由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图示地区,海拔高差小,河流流速慢,不具备开发奇峰险谷和极限漂流的条件,C、D错误。故选A。
9.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a镇至桥梁路段北侧有山地,且起伏较大,春季积雪融水和夏季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容易损坏桥梁,A正确;由图可知,a镇至桥梁路段等高线稀疏,海拔在0~20m之间,地形较为平坦,B错误;图示区域海拔高差小,河流流速慢,C错误;图示地区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少,D错误。故选A。
10.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等高距为20m。由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桥梁桥面海拔在0~20m之间,由于桥梁桥面距离河面高12m,说明桥梁附近河面海拔约0~8m。由比例尺可知,桥梁所在的河面与沙洲附近河面距离较近,桥梁至沙洲附近河面等高线稀疏,海拔均在0~20m之间,且由材料“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淌”,即沙洲位于桥梁下游,说明沙洲附近河面海拔也在0~8m之间。b镇海拔在40~60m之间,故沙洲附近河面与b镇的相对高度在32~60m之间,选项中符合该范围数值的只有40m,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等高距为100米,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55m,则图中甲与丙地高差可能为490m,所以D正确。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湖畔丁处是凸坡下,不能看到游人戏水;位于陡崖上面,不能看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根据河流流向判断,乙所在方位地势最低;.结合指向标,急流段的漂流者基本是向西漂去。故选:D。
13.答案:A
解析:“视线受阻”的地方才需要安放凸面镜,图中丙与丁是河谷,没有阻挡视野的地形,行驶的汽车可以很方便的看见对面的来车情况,不需要凸面镜,CD错。甲、乙部位是山脊转弯处,需要安装,但乙地位于弯道内侧,汽车无法通过镜子看到对面的来车,B错误,甲位于弯道的外侧,凸面镜面对着公路两侧的方向,两个来向的车都可以通过凸面镜看到对方,A正确。故选A。
14.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图例,可以判断出该图的下方为北方,所以该图的右方为西方,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若游客位于B处,汽车没有至西向东经过,B错误,若游客位于C与D两个位置,则可以判断出汽车由西向东上坡,CD错误,当游客位于A处时,可以发现汽车自西向东下坡,A正确,故选A。
15.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等高线密集则河流流速较快,所以图中河流呈现“慢一快一慢”的流速变化,①正确。根据图中等高线,可以判断出图中海拔最高的高度为790到800米,图中海拔最低的位置,海拔为720到730米,所以最高点与最高点的差值在60到80米之间,不可能为85米,②错误,3月21日太阳从正东方升起,B处的东方为山脊,会阻挡太阳,因此在B处无法看到日出,①错误,公路DC段比CB段更平缓,更不容易遇到地质灾害,③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16.A; 17.D
解析:16.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内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600米,故宏观地貌主要是山地。故选A。
17.根据成本最低原则,修建公路应尽量沿等高线修建,减小坡度,使修建的难度降低,便于通行。b、c、d、e四条走向中,经过e村线路坡度最小,成本最低。故选D。
18.答案:A
解析:向斜槽部延伸方向同一地层海拔高度范围相同,而褶曲方向(由中心向两翼的方向)由于地层弯曲变形,各地层的海拔高度往往有差异。从图中可以看到沿XY方向相同地层线海拔高度相同,所以XY方向应该是槽部延伸方向,M处在槽部延伸方向山坡上,所以地层应该为水平延伸,故A正确。
19.答案:B
解析:PQ线与XY方向即向斜槽部延伸方向垂直,向斜地层由两翼向中间(槽部)向下弯曲,故B正确。
20.答案:A
解析:根据图中等深线的数值判断,海平面下20~44m属于浅海区,水深200m以内均为大陆架。故曾母暗沙的海底地形类型是大陆架。
21.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曾母暗沙最北端纬度为359'00",最南端纬度为3°57'45",纬度差为1'15"。同一经线上1个纬度跨度大约为111km,曾母暗沙南北跨度=1'15"×111/60'=2.3km,即2300m。
22答案:A
解析:根据EF线所经过地区的地势起伏状况进行判读,总体上是先升高,中间有多次起伏,后下降的状况。曾母暗沙西侧等深线分布稀疏,起伏平缓;东侧等深线分布密集,起伏陡峭。
23.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车路协同”技术可以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①正确。“车路协同”技术需要进行电力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即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②正确。这一技术可保障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但不能解决停车困难问题,③错误,也不能改变城市功能分区,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
24.答案:A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存储、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可以为“车路协同”系统提供道路规划,A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数据,B错误。遥感技术可进行实时监测,C错误。5G技术不属于地理信息技术,D错误。
25.(1)答案:位于北半球,地跨东西两个半球;60°N穿过半岛北部,位于中高纬度交界处;亚洲东北部,东临太平洋;三面被海洋包围,北部与大陆相连。(8分)
解析:从半球位置来看,堪察加半岛位于50°N到60°N之间,位于北半球;160°E穿过堪察加半岛的中部,故跨越东西两个半球。60°N穿过半岛北部,故堪察加半岛位于中高纬度交界地带。从海陆位置来看堪察加半岛位于俄罗斯东部,亚洲东北部,东临太平洋。从区域位置来看,堪察加半岛三面环海,北部与亚欧大陆相连接。
(2)答案: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东部地势起伏大,西部较为平缓;整体地势起伏大;中部为火山地貌。(8分)
解析: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到,等高线呈现闭合趋势,半岛山体高度在4千米以上,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等高线西部稀疏,东部密集,故地势东部地势起伏大,西部地势起伏较小。由于半岛周边为海洋,其山体的高度又在4千米以上,故整体地势起伏相对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到山体内部有火山分布,其中部应为火山地貌。
(3)答案: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气温降水差异显著,形成气候垂直差异。(6分)
解析:堪察加半岛受季风气候影响显著,其半岛内山脉呈南北走向,半岛东部能够阻挡夏季风,呈现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的特点,半岛西部能够阻挡冬季风,呈现西部降水多,东部降水少的特点,形成明显的多雨区和雨影区。其半岛整体地势起伏较大,地形相对高差大,山麓到山顶气温降水差异较为显著,气候垂直地带性分布较为明显。
26.答案:(1)以丘陵为主;(2分)中部、西南部地势较高、坡度较陡,北部、南部、东部和西北部相对低平。(4分)
(2)山体高度较低;(2分)山顶较平坦,由山顶向山麓整体先陡后缓。(4分)
(3)可通视(可见)。(2分)
解析:(1)据图可知,该地区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之间,地形以丘陵为主;中部和西南部等高线较为密集,故中部和西南部地势较高,坡度较陡;而北部、南部、东部和西北部等高线较为稀疏,其地势较为低平。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40米,馒头山海拔为340-380米,故馒头山山体高度较低;山顶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山顶较为平坦;根据右图可知,从山顶向山麓方向,坡度先较陡而后较缓。
(3)据图可知,馒头山顶和丁处之间无高海拔地形遮挡,故两点间可通视。
27.答案:(1)降水强度大 河流交汇处 人口众多;(6分)
(2)② ①;(4分)
(3)② ① ③(6分)
解析:(1)本题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得出结论,由材料“武汉遭遇特大暴雨洪涝侵袭,累计降水量超过580毫米,刷新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周降水最高值”可知,本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降水强度大;由材料“武汉市地处长江和汉江交汇处”可知,武汉地处河流交汇处,接受上游和支流的共同来水;由材料“武汉有100多万人受灾,12万公顷农作物受损,8000多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近40亿元”可知,武汉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造成灾情严重。
(2)洪涝灾害会引起水土流失,大量土壤及其养分流失,致使土地贫瘠;同时水流中泥沙含量增加,导致泥沙淤塞河道;河道及堤防的漫溢溃决,使大片农田被淹没和冲毁;这些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3)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侧目标的位置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即“遥远的感知”,故其主要作用是获取信息,因此,为及时获取受灾面积信息,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速度和时间,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因此为准确获取受灾人员的位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依靠计算机实施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因此,为设计最佳的防灾减灾方案,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地理信息系统。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