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课件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课件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4 13:1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第六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知识准备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定都 。禹死 继,开始了“家天下”局面, 取代了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领 联合周边各部落打败了夏桀,建立商朝。商王 把都城迁到殷(即今天的 ),因此后代又把商朝成为殷。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 击败商朝军队, 自焚,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史称 。
4.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 ,史称东周。 1、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
主要内容
受封诸侯的义务
分封制的依据
分封制的影响检 查 预 习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给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必须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依据血缘关系亲疏来确定权位和财产继承权的宗法制,并以此为原则进行分封。①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②西周的影响不断扩大,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③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2、夏商西周以____的亲疏作为区分尊卑等级的依据,___、___、___属于统治阶级;平民隶属于贵族,他们拥有____和____,是农业和______的主要劳动者;奴隶主要来源于____和________,他们毫无人身自由。
3、__、__、____是夏商西周维持社会秩序,调整人民矛盾的主要手段。血缘关系诸侯 卿大夫 士生产工具 家庭副业手工业生产部门战俘触犯刑法的罪犯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预习后存在的疑难?1. 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
2.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周王对哪些人进行了分封?为什
么要分封前代贵族后裔?
4. 周初有哪些分封国?这些分封国
集中在什么地方?说明什么?
5. 分封制有何意义?阅读思考新课导入 假如你是周王,面对如此广阔的土地,你怎样来治理国家?天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探究一: 分封制是怎样一个制度?有何历史作用和影响?①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找出主要封国及其地理位置,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西周分封制②分封制对周朝有何历史作用和影响?周天子诸 侯卿大夫 士周天子诸 侯卿大夫 士其余诸子和异性贵族庶 人其余 诸子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示意图 西周的分封制的内容1、周王的分封:2、诸侯的义务: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定期到周室朝觐、纳贡和服役 本 课 重 点周王诸侯权利:授民授疆土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治理诸侯国,
定期朝觐、纳贡、服役。西周分封制的影响(作用)巩固了国家统治1、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
文化联系2、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
推动了边缘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本 课 重 点西周分封制示意图探究二:天上有十个太阳,人间分十个等级……所以王统治公,公统治大夫,大夫统治士,士往下逐层统治各级奴仆。①材料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②结合课本,奴隶制国家里主要社会成员有哪些?在周朝,有一个名叫 “盂”的贵族,为了颂扬周王的丰功伟绩,他在周康王二十三年铸造了这只铜鼎。 铭文记载了周王给盂赏赐祭祀用的香酒、礼服、车马和奴隶的情况。 材料解析: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
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墨子》
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西周的殉葬制度,奴隶毫无人身自由,社会地位极端低下③观看《曾侯乙墓殉葬》视频,思考奴隶们他们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的? P30页
53号墓车马坑。商朝墓葬中的无头骨架(殷墟1001号墓出土)奴隶毫无人生自由,可以被随便
买卖,社会地位极端低下④设计西周社会的网络图
(要求有包括所有阶级;区分出阶级地位;各阶级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网络)。
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西周的社会阶级结构说一说他们分别属于哪个等级?
假如我们处于西周社会,围绕
着贵族、平民、奴隶可能会发生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叙述出来,如果由小组表演出来,将会更棒!角色扮演二、贵族、平民与奴隶1、贵族2、平民3、奴隶诸侯、卿大夫、士隶属于贵族,拥有生产工具
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
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
的罪徒,毫无人身自由,随
便被买卖或者杀死,殉葬。按血缘亲疏关系区分尊卑等级天子诸 侯 大 夫 士 平 民 奴 隶 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书上P32《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祭祀的目的大致有三种:
一、用祭祀弭灾
二、用祭祀求福
三、用祭祀报谢探究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 一个国家里的所谓重大事务,就是祭祀祖宗神灵与战争。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所谓“礼”,就是每个人只能做和自己身份相符合的事,也就是下级顺从上级、人民顺从统治者的统治。 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1、军队、刑法维护奴隶主
贵族的统治 2、礼仪教化(思想上)国家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实质:维护
国家的统治三、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1、军队、刑法(暴力镇压)西周初期,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
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
行为的基本准则。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军 队
刑 法
礼 仪 课 堂 小 结周天子 诸 侯 卿 大 夫 士 平 民 奴 隶 分封制 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军队、刑罚
礼仪教化练 习(2008年·福建省泉州市)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008·泰州市)2.“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CB(2008年·汕头市)3.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2010年佛山)4.如右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
A.王都与封国都邑
B.均为封国都邑
C.王都与郡府
D.均为郡府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