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上
始
开
课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遗传和变异 知识点
录
目
细胞
01
像与不像
02
灭绝的生物
03
第1课、细胞
第1课、细胞
绝大多数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1课、细胞
草履虫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第1课、细胞
显微镜是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
第1课、细胞
17世纪,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片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第1课、细胞
显微镜的结构:目镜、调焦螺旋、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
第1课、细胞
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人体或动物体的多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除这些结构外还有细胞壁,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内部、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第1课、细胞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大体为长方形,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小黑点是细胞核,大泡泡是液泡。
第1课、细胞
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就是细胞不断生长、增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第1课、细胞
单细胞生物有草履虫、有孔虫、喇叭虫、变形虫、细菌等。
第2课、像与不像
第2课、像与不像
生物将自身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称为遗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都是遗传现象。
第2课、像与不像
同种生物后代与亲代之间,或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称为变异。
第2课、像与不像
人的相貌特征、血型、性格、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第2课、像与不像
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同种生物中也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在世界上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第2课、像与不像
动植物的后代与亲代非常相似,但也有一些细微不同。如毛色为黄色的狗妈妈生出了毛色为白色的小狗,属于变异现象。根据遗传规律,还可以推测狗爸爸的毛色可能为白色。
第2课、像与不像
正是有了遗传和变异,自然界才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第3课、灭绝的生物
第3课、灭绝的生物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叫化石。有些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恐龙及其他生物的化石。恐龙化石可以作为证据证明地球上曾经存在过恐龙。
第3课、灭绝的生物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以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3课、灭绝的生物
科学家通过对恐龙粪化石的研究,可以知道恐龙的食性;通过对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可以了解恐龙的体重、长度、行进速度、生活习性等。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一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等,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家通过将化石提供的古代生物信息与观察到的现代生物特征进行比较,可以推测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第3课、灭绝的生物
灭绝生物与当今生物的相似之处:猛犸象——大象;翼龙——苍鹭;薄氏辽宁枝——松树。
第3课、灭绝的生物
猛犸象比较耐寒,而大象没有像猛犸象一样耐寒。
猛犸象主要是生存在亚寒带和寒带的地区生活的地方,主要是以草和灌木为主。猛犸象和大象的形态特征也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猛犸象的象牙非常的大,而大象就没有像猛犸象一样有那么大的象牙,还有猛犸象的象毛也要比大象的象毛长很多。
第3课、灭绝的生物
恐龙灭绝的原因:
气候变迁说
火山爆发说
大陆漂移说
陨石坠落说
谢
观
看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