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八年级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
学习目标
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正确区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了解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
中国民族分布图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周恩来
你知道什么是民族吗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一民族的居民有共同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民族的含义
相对于汉族而言,其他的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其中汉族人口数为115,940万人,占92%;少数民族人口数为10,643万占8%。
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人口数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壮族
1956万
满族
1042万
回族
1137万
苗族
1106万
维吾尔族
1177万
彝族
983万
土家族
958万
蒙古族
629万
藏族
706万
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
民族人口数
鄂伦春族
6048人
独龙族
5816人
塔塔尔族
4873人
赫哲族
4245人
珞巴族
2310人
民族人口数
珞巴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
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
我国人口最多和最少的是哪两个少数民族?
人数最多的:壮族
人数最少的:珞巴族
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珞巴族,主要生活在西藏自治区
民族人口数
民族文化的组成
建筑
语言
文字
饮食
服饰
节庆
文化的差异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民族文化
民族语言
我国的民族语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字的国家,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约30种文字。
汉语是我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我国除占总人口92% 的汉族使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也广泛使用汉语。
除回族、满族全部转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自己的语言仍在使用。在一些民族内部,不同支系还使用不同的语言。
各民族语言和文字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自由。各民族语言的和谐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材料
民族语言与文字
民族文字
人民币中的文字: 汉文 、 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 、壮文
民族语言与文字
朝鲜族
蒙古族
藏族
傣族
猜一猜: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建筑?
民族建筑
回族
苗族
维吾尔族
壮族
猜一猜: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建筑?
民族建筑
朝鲜族
回族
维吾尔族
黎族
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美食?
满汉全席
民族建筑
蒙古族
朝鲜族
藏族
回族
苗族
藏族
傣族
猜一猜: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美食?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中国服饰如同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渗透及影响而生成的,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大地上,56个民族劳动创造,生生不息。得以演化成整体的所谓中国以汉族为主体的服饰文化。
民族服饰
猜一猜: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苗族
布依族
维吾尔族
朝鲜族
土家族
民族服饰
壮 族
回 族
藏 族
满 族
猜一猜: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彝 族
猜一猜: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蒙古族
傣族
瑶族
哈萨克族
民族服饰
蒙古族—马头琴
朝鲜族—腰鼓
傣族—葫芦丝
猜一猜: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藏族—唢呐
民族乐器
猜一猜:以下图片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傣族
朝鲜族
蒙古族
维吾尔族
民族舞蹈
维吾尔族和彝族
藏族和回族
汉族和蒙古族
他们是哪个民族
侗族和瑶族
说一说
布依和朝鲜族
高山族和满族
苗族和壮族
说一说
他们是哪个民族
蒙古族·那达慕节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那达慕大会
藏族·雪顿节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每年八九月间,举行展佛、赛牦牛、马术表演。
傣族·泼水节
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越是吉祥、幸福、健康。
·
·
壮族·三月三节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三月三”歌节:农历三月三,人们盛装聚集原野,歌声此起彼伏,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苗族·苗年
每年秋收后人们打扫房屋,准备年货,与家人团聚并举行跳芦笙、赛歌等集体活动,庆祝丰收,辞旧迎新。
汉族·春节元宵节
中国汉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高山族·丰收节
农历七八月秋收季节,台湾原住民身着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感恩丰收。。
中国少数民族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中国少数民族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侗族大歌
中国少数民族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国侗族地区流传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
蒙古族
藏 族
苗 族
傣 族
壮 族
汉 族
雪顿节:每年八九月间,举行展佛、赛牦牛、马术表演、群众
游园等活动。
苗年:每年秋收后,人们打扫房屋,准备年货,与家人们团聚,并
举行跳芦笙、赛歌等集体活动,庆祝丰收,辞旧迎新。
泼水节:农历清明节后,人们互相泼水,被泼到的水越多,感觉越
是吉祥、幸福、健康。
“三月三”歌节:农历三月三,人们盛装聚集原野,赛歌,歌声
此起披伏,热闹非凡。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人们展花灯,猜灯谜,吃汤圆,共度
元宵节。
那达慕节: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到初八,牧民们聚集在草原上,
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竞赛,以表达丰收的喜悦。
活动:连线匹配
练一练
PART 02
民族分布特点
比较以上两幅图,联系世界地理学过的知识,我国与日本民族构成有哪些不同?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56个民族
日本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族占主体,阿依努人、硫球人较少。
对比分析
中国民族分布图
民族分布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自治行政区域: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民族分布
复习回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你能在地图中找到中国的五个自治区吗?
思考回答:
蒙古族、回族、壮族、藏族、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哪里吗?
民族分布
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吗?
东北
西北
西南
东北
西北
西南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
满族、朝鲜族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塔吉克族、塔塔尔族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主要有:
苗族、彝族、傣族
民族分布
中国民族分布图
汉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地区最为集中。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人口分布,我国没有一个县、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
民族分布
读图,总结出我国民族的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民族分布特点
找出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我国哪个省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哪个少数民族的分布最广?
云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回族
哪个民族的分布最广?
汉族
民族分布
中国民族分布图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我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
梳理归纳
中华民族大家庭
民族
民族分布
服饰 节日
民族构成
分布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语言 文字
民族文化
汉族
少数民族
分布地区
汉族: 全国各地 东部、中部
少数民族:东北、西北、西南
知识梳理
1.我国自治区名称中的五大少数民族分别( )
A.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苗族
B.回族 藏族 布依族 满族 朝鲜族
C.蒙古族 回族 藏族 维吾尔族 壮族
D.回族 白族 蒙古族 壮族 土家族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满族 B.回族 C.壮族 D.苗族
C
C
评价园地
课堂检测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读下图,完成1、2题。
3.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①—内蒙古自治区 B.②—云南省
C.③—吉林省 D.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图中各族同胞的下列说法与实际相符的是( )
A.①—我们住竹楼,过泼水节 B.②—我们喜欢吃泡菜和冷面
C.③—我们在草原赛马 D.④—我们在河谷放牧牦牛
随堂检测
B
C
课堂检测
下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献哈达是该民族普遍的一种礼节。据此回答下题
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该民族集中分布的是( )
A.藏 B.陕 C.滇 D.黔
6.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南、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东南 D.西北、西南、东北
7.有关民族节日与民族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那达慕大会—高山族 B.泼水节—傣族
C.丰收节—藏族 D.雪顿节—汉族
A
D
B
课堂检测
课程结束
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