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2.体会本文以日常琐事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
3.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提高阅读诗歌阅读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读本文,学习作品通过平常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感情的技巧。
文化传承与理解:有意识培养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归有光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理解归有光作品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难点:从细微的“举动”中品味“人情美”。
重点:深刻领会作品通过细节描写表达内心深沉情感的技巧。
学习提示
《陈情表》从祖孙相依为命的往事写起,集中陈述“诏书切峻”和“刘病日笃”的矛盾,以诚恳的言辞,请求皇帝允许自己先孝后忠,暂不奉诏。全文情真意切,不加渲染而自能动人。要反复诵读,体会文中的感情;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以孝道贯串全文,既以情感人,又以理服人的。可以结合作者身份和文章写作背景,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何坚持不入朝为官,体会这篇文章表达上的委婉与得体。
《项脊轩志》所写不过一间小屋,所记无非一些身边琐事和日常话语,却饱含深情。文章围绕“喜”和“悲”展开,志物怀人,悼亡念存,很能打动人心。文中有一些细节,如项脊轩遭火不焚,“室坏不修”,复聋不居等,用语平淡而情感浓厚,阅读时要注意领会其中的妙处。
尊奉孝道,眷恋家园,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从这个角度出发就能明白,这两篇文章中的悲喜为何能让一代代中国人产生共鸣。
作为一篇向皇帝进呈的表文,《陈情表》语言表达切合身份,恭敬而得体,这得益于作者恰当地使用一些表达敬意和自谦的词语,如以“伏惟”“蒙”“谨”等词语表达“恭敬”之意。从文中再找一些表示谦敬的词语,体会“表”这一文体的语言特点。
一、导入新课
从古至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精神家园,它有时反映作者的志向,有时寄托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比如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陆游的“老学庵”、沈从文的“窄而霉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归有光的这间小小的书斋,听听他的光阴故事,学习这篇被称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
“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
正所谓“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
林纾曾说:“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古文辞类纂选本、〈项脊轩志〉评语》
二、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世称震川先生,明代散文家。他崇尚唐宋古文,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
文学主张与成就
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提倡“独出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他善于把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代表作品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记》等。
三、背景介绍
时代氛围
明朝在唐宋两代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士人最理想的人生追求,欲实现这一理想,必须走读书入仕之路。
家世显赫与科举坎坷
作者先祖家族兴旺,多人做官。但从他的祖父开始家道中落。归有光追忆祖宗的荣耀,直面现实的惨淡,急切希望博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他中秀才后连考六次才于35岁中举,此后八次落第,靠授徒讲学营生,直到60岁才中进士。在作《项脊轩志》的续文时,作者尚未中举。
族人不争与亲人之殇
归有光的祖上曾有过五世同堂的记录,但是这种状况并没有延续多久,家族就经济衰微、家风日下了。如果说,家族的分崩离析还只让作者感到失望、无奈的话,那么,至亲的离世则使作者体验到生命的无常与悲凉。他7岁丧母,17岁丧父,少时祖母去世,不到而立之年妻子又去世。这些亲人是他的感情依托,却一一逝去。人在命运面前显得如此卑微,内心的悲凉日益累积,让作者不堪重负。
四、知识支架
归有光的散文
归有光的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风格朴实自然,浑然天成,无故意雕凿的痕迹,感情真挚。选材上多着眼于家庭琐事,细节生动传情,以此表达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
归有光的散文特色:①即事抒情,真切感人;②注重细节,刻画生动;③篇幅短小,言简意赅;④结构精巧,波折多变。
了解文体“志”
“志”为文体的一种,与“记”有相似之处,但二者还是有着明显区别。“记”通常用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志”则大都用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项脊轩志》名为记“物”,内容则以记“人物事迹”为主,故以“志”为名。
五、整体感知
《项脊轩志》是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本文采用一系列生动传神、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描写,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沧桑的感慨以及对项脊轩、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平常景物,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以朴素简洁的语言寄托自己的深情。
第一段:叙写项脊轩中可喜的事。
第二段:叙写项脊轩中发生的可悲之事:大家庭分崩离析,对亡母的怀念,祖母生前对自己的爱抚、教诲和期望。
第三段:叙写闭门苦读的情景和项脊轩遭火未焚的神奇。
第四段:写对婚后温馨生活的回忆。
第五段:表达对亡妻的悼念。
六、题目解读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
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取此名,有怀宗追远之意。
“志”:一种文体,与“记”相似。但“记”通常用以记“事” “物”,“志”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
七、文本研读
归有光的散文往往只是记叙一些日常琐事,却写得感情真挚,细节生动,具有诗一般的意境。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二、三”三个数字为纲,串起了全文内容。即:一间书屋,两种感情,三个亲人。
段一:
项脊轩,旧(旧日的,原来的)南阁子也(判断句)。室仅方丈(古今异义,古义,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渗漏),雨泽(雨水)下(名词用作状语,下,朝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放置的地方)。又北向(朝向北方),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修补),使不上(名词用作状语,上,从上面)漏。前(名词用作状语,在前面)辟(打开)四窗,垣墙(名词用作动词,砌上垣墙)(于)周庭(省略句),以(北墙)当(对着)南日(省略句),日影反照,室始(才)洞然(明亮的样子)。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倒装,状后),旧时栏楯(栏杆),亦遂增胜(美)。借书满架,偃仰(俯仰、休息)啸歌,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万籁有声;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古今异义,古义,指农历每月十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错杂),风移影动,珊珊(树影摇动的样子)可爱。
文本解读:
(一) 一间书屋
1. 本文以“项脊轩”为题,有何作用?
明确:这是全文的线索。
2.开篇“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为何要强调“旧南阁子也”?
阁: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接屋连阁。
“旧南阁子”交代了作者的家庭曾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体现了作者的自豪之感。
作者为何用“轩”而不用“斋”?
“轩”作为一种建筑,源于古代士大夫所乘坐的一种车子。一般人是没资格坐的,以“轩”为名,自然有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之意。同时,以“轩”为书斋名,暗示自己有远大志向和胸怀宽阔之意。成语“器宇轩昂”常用来形容人精神振奋、气度不凡。
“项脊”有何寓意?
一说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一说“项脊”含有脊梁之意,作者自号“项脊生”,也可理解为归有光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成为家族中顶天立地的顶梁柱的人生理想。
3.朗读课文第一段,自主思考:这是一间怎样的书房?
狭小:“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项脊”
旧:“百年老屋”
漏:“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暗:“日过午已昏”
4.经过作者修葺后,这间小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不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明亮: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雅致: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幽静: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段二:
然余居于此(倒装,状后),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在此以前),庭中通南北为一(数词用作名词,整体)。迨(等到)诸父异爨(分家),内外(名词用作状语,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古今异义,古义,到处)而是。东犬西(名词状语,向西)吠,客逾庖(厨房)而宴(名词用作动词,吃饭),鸡栖于厅(倒装,状后)。庭中始为篱,已(不久后)为墙,凡(总共)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去世的)大母婢也(判断句),乳(名词用作动词,哺育)二世,先妣(去世的母亲)抚(对待)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倒装,状后),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而,通“尔”,你的)母立于兹(这)(倒装,状后)。”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妪)语未毕(省略句),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古今异义,古义,15岁少年)读书(于)轩中(省略句),一日,大母过(到这里来)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整天)默默在此,大类(很像)女郎也?”比(到,等到)去,以手阖(关)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名词作动词,有成效成果),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瞻仰,看)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文本解读:
(二) 两种感情
1.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作者在项脊轩中生活的感受?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2.多可喜
(1)作者因什么而喜?请中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细细体会。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读书之乐,赏景之乐。
(2)可否将“万籁有声”换成万籁俱寂?
不能。“万籁有声”不仅写出书斋的幽静,也写出作者独处书斋时感受到的生机和趣味。
(3)请用几个词概括作者读书时的心情。
轻松自在、怡然自乐。这是一种心灵的满足,一种精神的愉悦。
3.多可悲
(1)作者因何而悲?你从哪些细节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2)“东犬西吠”:东家的狗向西家叫,意味着狗都已经不认识自己家里的人了,暗示家族的分离和隔阂。
(3)篱笆和墙的区别是什么 由篱笆到墙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明确:篱笆是有缝隙的,可以看见对方;而墙是完全隔绝的,是看不见对面的。由篱笆到墙的变化意味着家族中亲人关系越来越疏远。
段三: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经过)。余扃(关闭)牖(窗户)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被动句),殆(恐怕、大概)有神护者。
段四: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嫁到我家来),时(名词用作状语,不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靠)几学书(名词作动词,写字)。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那么)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形制,规制)稍异于前(倒装,状后)。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段五: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名词用作状语,亲自)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伞盖)矣。
文本解读:
(三) 三个亲人
1. 先妣
(1)请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句子。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2)“扣”可否替换成“拍”?
不能。“扣”字表现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怕惊动、惊吓了孩子,细微的动作中体现母亲的疼爱。
仅一“扣”字,慈母的形象跃然纸上。
(3)这本是很平常的生活场景,为何,“语未毕,余泣”?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老妪讲述完母亲对姐姐的疼爱,自然会想到自己小时候也同样享受这般母爱。可如今母亲早逝,而母亲的遗踪却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都引起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思念。
2. 大母
(1)请找出文中描写祖母的片段。
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2)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有欣喜,有期盼,看似责备,实则由衷欣慰。老祖母发自肺腑的关爱之情跃然纸上。
祖母离开时“以手阖门”,将关心与期待都凝聚在这个动作之中。阖门,就把世俗对孙子的干扰与侵蚀挡在了门外。祖孙之间的对话十分简单,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一句,将殷切的希望寄托于孙儿身上,表达出振兴家业的无尽厚望。
(3)归有光在念及母亲时只是哭泣,为何思及祖母,便“长号不禁”?
当家道衰落、亲情隔断疏离之时,归有光自觉承担起了复兴家族的重任,却最终没有实现这份期待。他对祖母、对家族便怀了一份深深的愧疚,一种有心重振家业、偏偏力有不逮的愧疚。
3. 吾妻
(1)请找出文中描写妻子的片段。
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2)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夫妻间的甜蜜、恩爱。
(3)你从结尾句又读出了什么
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八、文本探究
1.“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者因什么而喜,又因什么而悲?反复诵读全文后作答。
参考提示:
可喜:书房焕然一新的面貌、项脊轩幽静的气氛、轩中读书的快乐。
可悲:家庭分崩离析,对亡母的怀念,祖母对自己的爱抚、教诲、期望,对亡妻的思念。
2.文章结尾不言悲而悲不自禁,哀婉动人,请赏析结尾的表达效果。
参考提示:
①写亡妻手植枇杷树现已“亭亭如盖”,含蓄地用景语结束全篇。作者把悠悠不尽的情感、满腹的辛酸淡淡收住,引发了读者凄婉惆怅的共鸣。
②句中“死之年”与“今”,形成今昔对比,暗寓物在人亡、今不如昔的人生感慨。
3.桐城派大师方苞评价归有光的散文语言:“不俟修饰而能情辞并得,使览者恻然有隐。”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提示:
我同意其观点。①语言质朴,不加藻饰。作者不用色彩强烈的词藻,而运用明净、流畅的语言,回忆生活琐事。如“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通过朴素的语言写出了母亲的慈爱形象。
②用语克制,却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表现力。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门以及持象笏的动作等,无一不是平白话语中寓深情。虽言语浅淡,抒情节制,却更耐咀嚼品味,更能打动读者。
4.归有光用“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来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清静幽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从古代诗歌中再找出一例加以体会。
参考答案:
①以动衬静。
②很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到,更显出环境的幽静之美,以及作者在此所感受到的内心读书之乐。
③典型的诗句有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维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都是用动态来衬托静态的美。
5.有人说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以“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多用细节,笔法巧妙;也有人认为归有光的散文题材范围狭小,缺乏深广的社会内容。那么,你怎样看待本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
参考答案:
①归有光善于选取家庭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借助这些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感人至深的情感,引起读者凄婉沉痛的共鸣。这正是“极淡之笔”写“极至之情”。
②文学作品的成功与否,不在于题材的大小,而往往取决于作者体验的深浅与情感的真伪。
九、写作特点
①善于利用白描,细节描写。
例: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风趣,又爱怜又夸誉。
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喃喃自语,忧虑中充满殷切希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情意真诚,嘱咐庄重。
三个细节,三个层次,依次如实道来,不饰雕琢,但感人至深,读之欲泪。
②善于选取生活中的琐事,表现人物的音容笑貌,寄托深情。
③语言委婉含蓄,清新淡雅,感情浓郁真挚。
例1: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例2、屈原以兰桂喻美德,宋代人以竹喻志节,文中“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一句,含蓄表明作者品格高洁,志趣高雅。
十、总结全文
从小轩窗向外望,是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提醒着作者时间流逝、岁月沧桑;是诸父分家后林立的小门墙,提醒着作者家道衰落的无奈、悲凉。
从轩窗向内望,那里有先妣曾经驻足的痕迹,有祖母手持象笏时期待殷殷的眼神,有妻子凭几学书时的倩影。妻离、母去、大母逝,归有光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位女妇相继离世,物在人亡、三世变迁,从有言到无言,从缘事明情到因景寓情,作者的悲情愈发厚重。透过这一扇项脊轩窗,我们看到了归有光复杂的心灵世界。
有人说我们的生活太平淡,缺少让人感动的东西。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一颗颗善于发现感动的敏锐的心。
十一、归有光名句
1. 法之理在天下。
2.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一已。
3. 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
4.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6.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7.文章天地之元气,得之者直与天地同流。
8.自古设官职,事事有本原。所以置守令,无非惠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