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人教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 短新意两篇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香港历史和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2、 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
3、 品味语言,体会对比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
一、文体知识
新闻也叫消息,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的报道。 由五个“W”和一个“H”构成,即: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因、how:何果。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21cnjy.com
新闻一般有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1)标题
消息的主旨或内容提要,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有正标题、副标题之分。
(2)导语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导语。是消息的纲领和中心所在。导语部分除时间、地点(报道具体时间具体地点的动态新闻要有时间、地点要素)外,其余要素均应具有。21·cn·jy·com
(3)主体
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是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www.21-cn-jy.com
(4)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5)结尾
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文体知识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二、课前预习
1、字词注音
旗帜( ) 掩映( ) 瞩目( )
展拓( ) 冉冉升起( ) 凝重( )
2词语解释
掩映:
陈迹:
瞩目:
三、整体感知
1、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主体、结语,并概括三部分的内容。
⑴导语(第 自然段):
⑵主体(第 自然段):
⑶结语(第 自然段):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
三.问题探究:
1、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 ( http: / / www.21cnjy.com )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根据要求填写时间或事件。21教育网
时间 事件
4点30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
7点45分
子夜时分
7月1日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
2、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3、文章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中心,新闻标题更是如此。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含义?
四、拓展延伸
转眼之间,香港回归已经×年了。请收集资料,就×年来香港的变化发展作一报道。需要注意报道的点面结合展示,不可面面俱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背景知识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二、课前预习
1、注音
婆娑( ) 噩( )梦 嬉( )笑 撰( )写
步履( ) 窒( )息 祷( )告
2、解释下列词语
婆娑
掩映
心智健全
隐秘
窒息
绿树成阴
三、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找出参观者的参观路线
毒气室——( )——( )——( )——( )——( )
四、问题探究(细读课文)
1、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句子:
为什么:
2、 所谓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一特征的具体描摹,或对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一细微事实的形象描写。高尔基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本文有些细节颇耐人寻味,试找出一处并加以分析。(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根据回答适时点拨)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还报道?
4、经过以上探讨,你觉得本文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六、拓展延伸
这是一篇相当出色的新闻稿,一被评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普利策新闻大奖。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能不能从它本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考虑,为它写一段颁奖词
课处阅读
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和平宣言:
“几万个示威者的喊叫,还远不如一个痛哭儿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死的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乡;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种下一棵树、铺好一条路……我们一边梦想一边作战。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但不曾毁掉我们的梦想──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梦想……”
“……我向来相信大多数人是渴求和平而且愿意抓住和平机会的。你们今晚聚集在此,证明了这种渴求:要和平,不要暴力,暴力伤害民主,我们必须抵制暴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