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导学案
课 题 《纪念刘和珍君》 课 型 新授 执笔人
审核人 级部审核 学习时间
教师寄语 有所谓,有所为!
学习目标 1、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3、了解本文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预习案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在他从文的30年间,共有“述著29种,250余万言”。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等。2、资料链接(1)背景知识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大屠杀,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被迫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请愿,执政府卫队竟用刺刀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3月18日下午,鲁迅先生正在西三条寓所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无花的蔷薇之二》,噩耗传来他无比愤怒,在文末特地注明了时间,并把3月18日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民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2)人物介绍——刘和珍、杨德群两烈士小传刘和珍烈士小传刘和珍女士,江西南昌县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毕业于江西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民国十二年秋,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性情温厚;学业优良,学业优良,为师友所赞许,被举为学生自治会长;去岁章杨摧残女师大,女士奋力反抗,然仍不废学;至十二月复校,方期安心学业,乃国是日非,八国通牒事起,北京各界发起国民大会,赴执政府请愿,女士偕往,被府卫队枪击,弹从背入,斜穿心肺,当场遇害,时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下午二时也,年二十二岁。杨德群烈士小传女士杨德群,字先哲,湖南湘阴人。幼秉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慧;长好学不倦;待人诚蔼慈惠,人以此交重之。生平专心教育事业,所至子弟仰之若慈母。志皎洁不淄,而常以改造社会为己任。近服膺三民主义,欲由此以实行其夙负。以民国七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湘服务五年。十四年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十五年三月十八日,为八国通牒事,随市民请愿执政府。被卫队枪击,弹从左肩甲近下入,穿胸膛偏右出。立仆,血流如注。移入官医院,以下午三时卒,年二十四岁。——《女师大周刊》123期,1926年3月24日《说明》(3)女师大学潮1924年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对推行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杨荫榆任校长。杨荫榆倚仗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支持,无理迫令3名学生退学,激起了学生们的强烈愤慨。1925年1月,学生代表赴教育部要求撤换杨荫榆,并发表宣言,坚决反对杨任校长。同年4月,章士钊以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身分,声言“整顿学风”,为杨荫榆打气。5月7日,女师大学生会召开会议纪念国耻日,杨荫榆强行登台演讲,学生们大发嘘声,坚持要她退席。杨恼羞成怒,公然引军警入校进行干预。9日,她假借校评议会的名义,将学生自治会干部许广平、刘和珍等6人开除。11日,女师大学生召开全校紧急大会,决定驱逐杨荫榆出校,并出版了《驱杨运动特刊》;同时请鲁迅、马裕藻等人出面伸张正义,维持校务。5月27日,鲁迅、马裕藻、沈尹默、钱玄同等7人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宣言,坚决支持女师大学生。7月,杨荫榆在反动政府的支持下强行解散大学预科甲、乙两部4个班,学生奋起自卫。北京党组织发动各校学生声援女师大学生的斗争。8月10日,段祺瑞政府下令停办女师大,另成立国立女子大学。12日,教育总长章士钊亲自出面,下令免去鲁迅的教育部佥事的职务。在党的领导下学生们坚持斗争,加之社会进步舆论的广泛支持,斗争终于取得胜利。1925年冬,恢复女师大。1926年3月,北京临时执政府发布了“撤销对周树人免职处分”的训令。(4)陶渊明《挽歌》诗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归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蕉峣:jiāo yáo 高耸)说明:这是一首自挽诗。诗以假想的口 ( http: / / www.21cnjy.com )吻,写了自己死后出殡、送葬和入葬后的情景和感触。表达了作者憎恶现实,鄙弃世俗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可贵气节。3、自学评价(1)、给加点字注音。长歌当哭( ) 菲薄( ) 租赁 ( ) 不惮( ) 虐杀( ) 惩创( ) 绯红( ) 尸骸( ) 寥落( ) 黯然( ) 攒射( ) 浸渍(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编辑 洋溢 桀骜不驯 B.扉页 屠戳 百折不回C.气概 徘徊 陨身不恤 D.销行 喋血 和霭可亲(3)、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一项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必要了。这_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__在生者,_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已。_________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安慰。A.即使 但 也 倘使 B.虽然 相反 也 或许C.虽然 但 却 倘使 D.即使 相反 却 或许 (4)文章的标题往往是课文内容的浓缩,直接 ( http: / / www.21cnjy.com )或间接反映文章的主旨。思考本文的题目是《记念刘和珍君》,为什么要记念刘和珍君?课文写了刘和珍哪些事件?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探究案整体感知——结构全文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说明写本文的起因,意图,抒发了作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悲愤感情。第1段写作者参加为刘、杨两烈士开追悼会那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情形。“独在礼堂外徘徊”一句中“ 独 ”与“ 徘徊 ”可见心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沉痛。第2段写刘和珍预定《莽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事。“生活艰难”、“毅然”表现了刘和珍 敢于反抗、追求进步 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精神。第3段表明写作本文的一个目的是批判反动派和那些“学者文人”。最后一句中“非人间”“浓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悲凉”指 社会的黑暗 ;“最大哀痛”指作者无法压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悲愤;“它们”指 反动派和“学者文人” ;“后死者”指 作者自己 。第二部分,进一步点明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第1段将 真的猛士 和 庸人 进行对比,赞扬前者勇敢面对现实、永不回避的精神,批评后者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态度。第2段说明写本文是为了不忘血债。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作者对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哀悼和崇敬。第1段作者给与她“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最高评价。第2段写“初见姓名”、“反抗校长”、“听课交谈”、“黯然泣下”四件事。突出刘性格的三个侧面,一是“桀骜锋利”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个性,二是“ 始终微笑着 ”善良可爱的性格,三是“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深远广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胸襟。第四部分,写听到噩耗后的愤慨心情,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和“学者文人”“流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卑劣。第1段通过一系列虚词表达了作者无限愤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心情。2—4段进一步抒发愤激之情,怒不可遏。第5段,用诗化的语言,把愤怒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情感推向顶点。“沉默呵!沉默呵!”运用 反复 的手法,强烈抒发了作者深沉、激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感情。最后用“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一句表示摆在我们面前有两条路,非此即彼,就看我们选择。第五部分,记述惨案发生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凶残无耻。第1段为过渡段。第2段记惨案发生的情景,进一步具体揭露反动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凶残。第3段写刘和珍的死,用三个句子反复强调真实性,不仅照应前文,还揭露反动派凶残,显示作者巨大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哀痛。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社会影响。第1段提出对请愿的看法。作者为这次徒手请愿而流血深感痛惜,为意义寥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牺牲而感到痛心。“至多”强调 意义有限 。转接下文,指出徒手请愿毫无意义,并以 煤的形成 比喻人类发展的历史,进一步阐明看法,总结惨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经验教训。第2段写爱国青年的鲜血不会白流,影响一定会扩大。起句用“然而”一转,指明烈士死难的意义,肯定它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社会影响。“ 至少 ”是起码的估计,与上文的“至多”相对。此中还引用陶潜的《挽歌》深化作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看法。第七部分,总结全文,指出烈士死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意义,鼓舞人们奋勇前进。第1段回应全文,总括惨案出于作者意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三种情况: 封建军阀的凶残 ,帮凶文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下劣, 爱国青年的从容 。第2段赞颂中国女子,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作者以满腔的热情,坚定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信念,鼓舞“苟活者”和“真的猛士”踏着烈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血迹前进。第一、二部分,悼念逝者,唤醒生者。中间三部分,追忆往事,揭露罪行。最后两部分,讴歌烈士,点明意义。文章记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激荡的感情一次次喷发,给人心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震撼。整体感知——情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这篇课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入点,对“三·一八”惨案发表评述。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感情?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 杨德群、张静淑 ,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请愿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感情是: 沉痛的悼念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以及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感情。由此可见,贯穿全文的作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 悲、愤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不仅纪念了刘和珍,还写了三类人,其目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是对“三·一八”惨案加以评述,纪念刘和珍则是评述的切入点,这样来写有很多妙处:第一,作者笔下的刘和珍是一个有着正义感、责任感、“微笑”、“态度很和蔼”的女青年,进而扩大为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这是一批可爱的爱国青年。但段政府杀害他们,流言家诬蔑他们,其手段凶残下劣,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反动派和流言家们的无耻澜言全都不攻自破。第二,写刘和珍等人的遇难,用特写镜头,场面惊心动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能够想见发生在执政府门前这场惨案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全景,突出了 反动政府的凶残 。第三,写一个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追悼会,写程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话,又真切反映了 正义的人们对逝者的沉痛悼念。文本研习1.文章第一部分第二段两次出现“却只能如此而已”,其含义是 表现对反动派的刻骨仇恨,对凶杀得不到惩办内心克制不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愤怒 2、第一、二两段两次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必要了”,话中含义是 强调悲愤难忍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要以笔为武器向反动派宣战,二要提醒那些忘却者 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了这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话:“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说不出话”,“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那里还有什么言语”,“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些话该如何理解? 这是愤怒到极点,悲痛到极点,而说不出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表示 4、(1)鲁迅曾说:“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剧就是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只有将刘和珍“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的过程展示出来,才能震动心灵,引起强烈的悲愤之情。阅读第五部分,明确为何详细描写刘和珍遇难的经过?这样的经过说明什么?“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一句中的“惊心动魄的伟大”一语,历来众说纷纭,争论的焦点是它陈述的对象,也顺带牵连出一个“伟大”是否反语的问题。你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请谈谈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看法。5、重点理解关键文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含义。(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哀痛者和幸福者?” “直面”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面”是动词,面对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意思;“正视”,正眼看,不回避。“哀痛者”、“幸福者”分别为“以……为哀痛”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人和“以……为幸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人。“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她们在黑暗面前不逃避,在屠杀面前不退缩,她们深知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有多深重,所以她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哀痛”超过常人;但她们又坚信黑暗终将过去,并正在为光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到来而奋斗,所以又是“幸福者”。 (2)、“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根据上文,缘由有两个方面,一是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一是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在这白色恐怖下,人们还怎敢说话呢?但沉默后的结果将会怎样?作者列举不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前途,即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出路。、“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 烈士死难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6、解析文中 “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闲人”、“ 苟活者”等几个词语。“庸人”指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他们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他们敢怒而不敢言,随着时间的消逝而淡忘了烈士的鲜血;“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这种人对世界态度冷漠,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有恶意的闲人”指为反动派摇旗呐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反动文人;“ 苟活者”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在烈士精神的激励下,有走向斗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可能。课后练习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屠戮(lù) 不惮(dàn) 桀骜(jié) 菲薄(fēi)B.赁屋(lìn) 诧异(chà) 立仆(pū) 殒身不恤(xù)C.攒射(cuán) 寥落(liáo) 洗涤(dí) 长歌当哭(dānɡ)D.惩创(chuānɡ) 尸骸(hái) 喋血(dié) 浸渍(zè)2.下列各项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惩创 洋溢 沉湎 桀骜不驯B.绯红 屠戳 黯然 百折不回C.气概 徘徊 谙熟 和霭可亲D.销行 廖落 恶耗 殒身不恤3.下列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3月24日晚,第五场团体赛中,新稻子组合的一曲《高原女人歌》真是长歌当哭,美妙感人,道出了高原女人善良的品格和艰辛的生活。B.如果秦少游(人名)想步入仕途,为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力,有的是机会与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C.面对持枪歹徒,泰安市民警夏波等人殒身不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危难时刻的公安精神。D.在2011年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第一次交手中,纳达尔功败垂成,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两局,以大比分2∶1取得阿布扎比表演赛的胜利。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伊朗高度怀疑恐怖分子利用了从联合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构获取的情报,包括安理会制裁清单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与该国核科学家约谈的信息,确定下手目标并实施行动。B.台湾选务部门在将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证书送给马英九时,马英九在致词中表示,他收下当选证书的同时,也收下了台湾民众的托付与期许。C.冼星海是中国著名音乐家,他在音乐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D.1月15日,知名博主麦田发表了一篇《人造韩寒》的博文。文章称韩寒的成功是其父韩仁均和出版人路鑫波“人造”和“包装”的结果掀起轩然大波。5.下面是刘和珍的未婚夫方其道为其写的挽联,请依据合理顺序,选出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上联:生死同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外抗强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疆场空有约 ②死难同穴 ③劳燕惜分飞 ④六载订婚成一梦 ⑤白宫溅血泣黄泉 ⑥内除国贼A.②③④⑥①⑤ B.⑥①③④②⑤C.②①⑤⑥③④ D.②⑥③①④⑤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林语堂 今日是星期日,稍得闲暇,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但只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三天以来,每日总是昏头昏脑的,表面上奔走办公,少有静默之暇,但是暗地里已觉得是经过我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或者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刘杨二女士之死,是在我们最痛恨之敌人手下,是代表我们死的,一部分是因为我暗中已感觉亡国之隐痛,女士为亡国遭难,自秋瑾以来,这回算是第一次,而一部分是因为自我到女师大教书及办事以来,刘女士是我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杨女士虽比较不深知,也记得见过几回面),合此种种理由使我觉得二女士之死不尽像单纯的本校的损失,而像是个人的损失。三月十八日即她死的早晨八时许,我还得了刘女士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名义请我准停课一天,因为她说恐怕开会须十一时才能开成,此后又恐怕还有游行,下午一时大家赶不回来。我知道爱国运动,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素来最热烈参加的,并非一班思想茅塞之女界所可比,又此回国民大会,纯为对外,绝无危险,自应照准,还告诉她以后凡有请停课事件,请从早接洽,以便通知教员,不知道这就是同她说话的末一次了。到下午二时我因要开会到校,一闻耗即刻同许季茀[许季茀(fú)即许寿裳(1882—1948),字季茀,浙江绍兴人,教育家]先生到国务院,而进门开棺头一个已是刘女士之尸身,计前后相距不过三数小时。闭目一想,声影犹存,早晨她热心国事的神情犹可涌现吾想象间,但是她已经弃我们而长逝了。刘女士是全校同学钦爱的领袖,因为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为人之和顺,及对于校事之热心,是全校同学异口同声所称赞的。功课上面,是很用功,是很想自求进益的一个人,看见她的笔记的人大都可以赞同,而且关于公益事宜尤其是克己耐苦,能干有为,足称为中国新女子而无愧。我本知她是很有希望的一个人才,但是还不十分知道底细,到许季茀先生对我详述,才知道她是十分精干办事灵敏的女子。上回女师大被章刘毁残,所以能坚持抵抗,百折不挠而有今日者,实一大部分是刘女士之功,可称为全校革命之领袖。处我们现今昏天黑地,国亡无日,政治社会思想都须根本改造的时期,这种热心有为,能为女权运动领袖的才干,是何等的稀少,何等的宝贵!记得有一天很冰冷的晚上,到十时,刘女士才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自一人提了一个极大的皮箱来我家里。这是两月前女师大演剧的第二天,是为还借用的衣服来的。因为到各家去分还,所以跑到这里来已经时候很晚而十分疲倦了,但是她还是说“不累”,仍旧面带笑容地谈到前夜演剧的情况,个人的劬劳,好像全不在心上。我方明白女师大之所以能有奋斗到底的成绩,是因为有这种人才。在我的书桌上,有一本刘女士的英文作文簿,是她死的前一日交来的,一直到现在总是不忍翻开看。今天毅然开看,最后一篇的题目是:“Social Life in th ( http: / / www.21cnjy.com )e College”,后记Mar,16,1926,就是她死前二天做的。刘女士每对自己的英文懊悔程度太差,以前旷课太多,其实一看她的英文倒是很流畅通顺的。这一篇文中有很可引起我们感叹之语。很可以使我们知道她求学的心切,及上回因受摧残而旷学是如何必不得已之事。杨女士我虽然不深知,不能够详细表述,总也是女师大革命先烈之一。我希望有女师大同学能把她的生活较详细地叙述出来。刘杨二女士之死,同她们一生一样,是死于与亡国官僚瘟国大夫奋斗之下,为全国女革命之先烈。所以她们的死,于我们虽然不甘心,总是死的光荣,因此觉得她们虽然死的可惜,却也死的可爱。我们于伤心泪下之余,应以此自慰,并继续她们的工作。总不应在这亡国时期过一种糊涂生活。一九二六,三,廿一日(选自《剪拂集·大荒集》,有删改6.作者在文中“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原因为何?(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林语堂笔下,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简要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在文中着重提到了刘和珍深夜笑谈和她的英文作文簿,这样写有何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林语堂倡导散文创作的“幽默”“闲适”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我”,说“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有人认为本文也具有这一特点,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阐述你的理由。(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解析:A项中,“菲薄”的“菲”应读fěi;C项中,“长歌当哭”的“当”应读dànɡ;D项中,“浸渍”的“渍”应读zì。答案:B2解析:B项,“屠戳”的“戳”应为“戮 ( http: / / www.21cnjy.com )”;C项,“和霭可亲”的“霭”应为“蔼”;D项,“廖落”的“廖”应为“寥”,“恶耗”的“恶”应为“噩”。答案:A3解析:C项,“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不惜,多形容为正义的事业而牺牲。A项,“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多指用诗文抒发胸中的悲愤。此处使用“长歌当哭”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B项,“广有羽翼”指到处都有帮凶,含贬义,用于此处形容清正廉洁的王安石,感彩不当。D项,“功败垂成”指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此处语意误解。 答案:C4解析:B项,双主语;C项,语序不当,“不仅”应调至“过去”前;D项,句式杂糅,去掉“掀起轩然大波”。答案:A5解析:可根据语境和音节的多少来判断。答案:A6答案:因为刘杨二女士之死让作者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极度哀恸,以致有些“昏头昏脑”,牺牲的刘女士是作者最熟识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刘杨二女士为亡国遭难,作者已暗中感觉到亡国的隐痛。7答案:刘和珍是一个为人和顺、功课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自求进步、克己耐苦、能干有为、精干灵敏、热心国事、坚持抗争、临危不惧、反抗反动派的女学生形象(学生运动领袖的形象)。8答案:作者借用这些写出了刘和珍为革命进步事业不知疲倦、抗争到底以及勤奋好学的精神品质,借此揭露了敌人残暴、凶狠、滥杀无辜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刘和珍由衷的赞颂和对敌人凶残暴行的憎恶之情。9答案:不同意。本文在他的创作常规之外,因为本文写的是他“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他“已感觉亡国之隐痛”,本文是歌颂为国捐躯的进步青年的。表现了林语堂先生对刘杨二女士的追忆、痛悼、怀念、赞许之情,对敌人杀害爱国青年的痛恨,显现出另一个林语堂,一个正直真率、慷慨悲歌的林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