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人物的写作方法。
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热评论和感受的方法。
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
组织建议
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添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本文在写人记事、演讲技巧、情感熏陶、品文品人方面都有很多可借鉴之处,教师可从中选择任一角度引导学生学习。
总结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典型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应开展“观点争鸣”活动,引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知识体系图解
有学问
有文采 梁任公 直接表达
热心肠 情感表达 间接抒怀
含蓄蕴藉
记梁任公先生
的一次演讲
针对性 布局工稳
鲜明性 写作特色 选材讲究
条理性 演讲词的特点 描写精当
通俗性
了解知识层级
解文题
这篇课文题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起来是记事,其实是写人,作者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以表达对老师的敬仰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当中。
识作者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3日),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
文坛巨匠。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外表很洋派,内里很中国。曾赴美留学,其女儿 ( http: / / www.21cnjy.com )梁文蔷在回忆梁实秋时说到:“在很多人眼里,父亲是个‘洋派十足’的人,这可能归根于父亲在美国留学时养成的一些习惯。但骨子里,父亲绝对是一个有很深中国文化情结的人。”
知背景
梁启超(1873年-192 ( http: / / www.21cnjy.com )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梁启超、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光绪举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深度参与了中国从旧社会向现代社会变革的伟大社会活动家,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蒙思想。
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后来,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前于上海主撰《时务报》,著《变法通议》,刊布报端,启发国人之革新思想。变法失败后虽政治思想上趋于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理论的倡导者,还是一位学者,他的《清代学术概论》在清代学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包括影响后世深远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少年中国说》。
1922年3月10日、17日、24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梁启超应清华文学社之邀,在清华学校作了《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专题演讲。本文即是对那次演讲所作的一篇评论性文章。
识记知识层级
归纳整理
【正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戊戌( ) 莅临( )
迥异( ) 精悍( )
激亢( ) 箜篌( )
酣畅( ) 屏息( )
【辨字形】
为下列的形近字组词。
咤zhà 履lǚ
诧chà 屐jī
姹chà 屡lǚ
拭shì 沾zhān
轼shì 粘 zhān
弑shì 黏nián
【释词义】
3.辨析下面几组近义词。
(1)偶然˙偶尔
三栋烂尾楼的集中“重生”,在让人感叹之余也牵出这样一个问题:它们的“重生”是 还是必然?
作为一个小说家,他的小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却极少人知道,在写小说之余,他也 写写诗
(2)需要˙必须
作为人民的公仆,应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 、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执政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教育孩子 耐心,因为一句话就可能毁掉一个孩子的未来。
【积词语】
4.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1)精悍:
(2)叱咤风云:
(3)迥乎不同:
(4)起承转合:
(5)博闻强记:
(6)屏息以待:
(二)阅读思考
1.阅读课文,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2.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文中找出描写梁任公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并赏析。
(2)到清华演讲的不计其数,但他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够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给这些语句加旁批。
(3)梁启超的这次演讲效果怎么样?何以见得?
(4)梁启超的形象是如何在中得到完美的展示的?
(5)文中提到梁任公先生演讲讲到《桃花扇》时,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梁任公先生为什么如此动情?
(6)认真阅读文章,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7)作者说“文章要深,要远,要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是不要长。描写要深刻,意思要远大,格调要高雅,就是篇幅不一定要长。”(《文学讲话》)你对这种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