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张PPT)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1.1 地球的自转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 能够说出地球自转方向、周期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 掌握地表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规律,并能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3. 学会分析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
4. 掌握地方时、区时及日期的推算方法。
目录
contents
1
地球自转
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
地球自转
1.定义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就是地球的自转。
2.方向
自西向东
北极星与绕转中心:
(1)地轴:假象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北极星仰角度=观察者所在纬度(北半球)
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自转方向?
顺时针
逆时针
北极
南极
1.定义
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就是地球的自转。
2.方向
①自西向东
②极地俯视图:北逆南顺
N
S
北极俯视
逆时针
南极俯视
顺时针
侧视
自西向东
练一练:画出下图的自转方向
方法技巧:地球自转方向的判读方法
常规法
自西向东
极点法
北逆南顺:
逆时针:北极上空;顺时针:南极上空
经度法
东经度数增大的方向即自转方向;
西经度数减小的方向即自转方向
(1)
(2)
(3)
练一练:判断下图地球自转的方向
东经向东增大,西经向东减小
北半球
南半球
巩固练习:
下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
c
星轨
星轨是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道。换句话说,摄像机并未追踪夜空中恒星的移动,恰恰相反,摄像机位置保持不动,随着时间的流逝,恒星本身发生了移动。由此产生的图片显示了恒星在夜之苍穹下的移动轨迹。
思考: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3.周期
恒星日:
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太阳日: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名称 参照物 旋转角度 时间 应用价值
太阳日 太阳 24小时
恒星日 恒星 360°
地球自转真正周期
23小时
56分
日常生产生活使用
360°59′
观看视频,完成P4活动题2。
思考:
今晚20:00,小王从天文望远镜中欣喜地看到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位置和方向不变,明晚小王想再次在望远镜中看到织女星,应该什么时刻看?
恒星日比太阳日少了3分56秒
4.速度
地球自转速度可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
(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a.概念:随着地球自转地面上的点在单位时间内所转动的角度。
b.推理:角速度计算
角速度
=
旋转一周的同心圆角度
一天的时间
=
=
360°
24时
15°/h
思考:是不是地球任何一个地方的角速度都是15°/h
c.结论:
① 极点的角速度为0
② 除极点为外,地球上任何地方的角速度都相同,为150/h。
极点角速度为0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a.概念:是地球上某地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路程。
b.推理:线速度计算
线速度
=
一天内随地球自转过的路程
一天的时间
极点的线速度
=
0 1
24
=
0
极点外的点的线速度
=
该地所在的纬线圈长度
24
探究活动1:P5活动题1
纬度 0 30 45 60 90
线速度Km/h
假设地球是正球体(R=6371km),完成下表。
0°:6371×2×3.14/24≈40009.88km/24≈1667km/h
1667
1179
0
834
1444
其他纬度:1667×cos φ(纬度)
1670 km/h
1447 km/h
837 km/h
北极
南极
60 N
30 N
赤道
。
。
c.结论:
①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②60°纬线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思考:在同一纬度,随着海拔的上升,线速度将会怎么变化呢?
c.结论:
③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①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②60°纬线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影响线速度的因素:纬度、海拔
方法技巧:自转线速度的应用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
(2)判断纬度带
自转线速度
(3)判断地势高低
同纬度,线速度大地势高,线速度小地势低。
0 — 837km/h 高纬度
837 — 1447km/h 中纬度
1447 — 1670km/h 低纬度
(4)判断地球同步卫星的运动方向与速度
思考:地球赤道同步卫星,其公转角速度、线速度与地球对应点的关系如何?
同步卫星的公转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大于地面的对应点。
探究活动2:P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建设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内陆卫星发射基地后,又在海南文昌新建了航天发射基地。2016年11月3日20时,我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发射升空。“长征五号”时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推力最大的火箭,也是运载能力居世界第三位的火箭。
探究问题
(1)在火箭升空后,火箭助推器和部分箭体会剥离,形成残骸。火箭残骸一般坠落在发射点以东1000千米的范围内。想一想,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是什么?从提高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方面考虑,文昌发射基地有何地理位置优势?
由于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火箭随地球向东自转,有向东的初速度。发射后的火箭速度很大,火箭残骸的角速度、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会坠落在发射点以东。
文昌发射基地以东是广阔的海域,朝向大海发射,安全性较高。
探究问题
(2)与酒泉、西昌、太原等较高纬度的发射基地相比,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10%左右。议一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文昌发射基地纬度低,线速度大,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
文昌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和大吨位空间站等发射任务。
知识拓展:(一)航天选址的区位条件
(1)纬度条件:纬度低,线速度大,航天器的初始速度大,节省燃料,降低发射成本。
(2)气象条件: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3)地形、地势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4)交通条件: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设备的运输。
(5)海陆位置: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6)安全因素: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知识拓展:
二
知识拓展: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
时差
(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白昼:向着太阳的半球(昼半球)
黑夜:背着太阳的半球(夜半球)
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2.昼夜交替
(1)原因
②地球自转
①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
昼夜交替
昼夜现象
(2)周期
一个太阳日,24小时。
知识拓展:晨昏线
昼半球
昼弧
夜弧
晨昏线把地球平分为昼夜两个半球
纬线被分割成
昼弧和夜弧
(1)昼夜弧:同一纬线,位于白昼的部分为昼弧,位于黑夜的部分为夜弧。
夜半球
(2)晨昏线的判读
夜半球
昼半球
昏线
晨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正值日出)。
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入夜(日出日落)。
(3)晨昏线特点:
①晨昏线平分地球,其所在平面经过地心,是一个大圆;
②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③永远平分赤道;
④不断向西移动,西移的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一致;
⑤只有春、秋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与所有纬线圈重合;
⑥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6时,赤道与昏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的18时。
晨线以东为 半球,以西为 半球;
昏线以西为 半球,以东为 半球
昼
夜
昼
夜
归纳总结: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练一练:判断晨昏线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
练一练:判断晨昏线
为什么南北半球气旋方向不同?
北半球的台风
南半球的飓风
(二)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1.地转偏向力:使水平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力,被称为地转偏向力
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
沿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发生偏转;
北半球向其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
2.规律
纬度越高,水平偏转越大;
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始终垂直;
只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
练一练:画出下面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原运动方向
偏转的方向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3.地转偏向力对地理事物的影响
①影响天气系统
如:北半球气旋中心气流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气旋中心气流呈顺时针旋转.
②影响大气环流
③影响洋流
如:北赤道暖流在东北信风作用下形成,但其流向与风向不一致。
④影响河流
河流平直河段的两岸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侵蚀程度不同。
弯曲河道,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侵蚀程度与地转偏向力无关)
探究活动3:
历史研究表明,长江入海口在水的动力及三角洲地质的影响下在向南漂移,现今被崇明岛划分成的北支河槽日渐丧失泄潮功能,日益淤浅。可以预见,如今的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终将与历史上镇江的“瓜洲”一样,被北岸大陆所吞没,现今的崇明岛偏南的长兴、横沙等年轻的小岛也将随之取代成为新的河口沙坝
探究问题:
1.分析长江入海口不断向南漂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长江位于北半球,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岸冲刷严重,北岸淤积明显。
2.如果在北半球的河流上新建设港口,应该优先考虑河流的哪岸?为什么?
右岸,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河水较深,适宜建港.
⑤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
⑥空投、导弹
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的确定
⑦高速列车正常运行时,右侧轨道受到的压力比左侧轨道要大(北半球)。
1.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
B
巩固练习
地转偏向力可以影响风向和水流的方向。下图示意甲、乙两河流下游河段的流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小岛最终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若要在甲、乙两河四点中建设港口,则最合适的点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C
B
A
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有早晚:相对偏东的地区先看到日出。
太
阳
光
线
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之为地方时。
偏东地区的地方时时间数值大于偏西地区。
6点
4点
(三)产生时差
1.地方时
(1)原因
(2)特点
①同一纬度,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时间早;
②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度,时间相隔4分钟;
③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
(3)地方时的计算
东早西晚,东大西小。东加西减,
同减异加(求经度差或者时区差)
经度每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差1 °, 地方时相差4分钟
0
180
180
东经
西经
向东,时间越早,地方时用“+”
向西,时间越晚,地方时用“-”
练一练:
(1)135°E地方时12:00,求73°E的地方时?
(2)135°E地方时12:00,求31°W的地方时?
(3)61°W地方时12:00,求19°W的地方时?
7:52
0:56
14:48
(4)120°E地方时12:00,求地方时为8:00的经度?
(5)120°E地方时12:00,求地方时为15:00的经度?
60°E
165°E
归纳总结:
时间计算中,关于“东西方向”有三种情况:
①两地同为东经度,经度数越大越偏东;
②两地同为西经度,经度数越大越偏西;
③两地一地东经度一地西经度,东经度比西经度时间更早(更偏东)。
方法技巧:光照图中的地方时
傍晚
18:00
早晨
6:00
午夜
0:00
正午
12:00
N
9:00
15:00
21:00
3:00
练一练
A
B
C
左图中:
A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B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C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D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
24:00
6:00
12:00
2:00
D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
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15个经度。
中时区
东一区
东二区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十一区
西一区
西二区
西三区
西四区
西五区
西六区
西七区
西八区
西九区
西十区
西十一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东时区
西时区
东 西
十二区
东 西
十二区
世界时区划分
方法技巧:
欲求某经度所在的时区
经度 ÷ 15
余数>7.5,商+1 即为所在时区
余数<7.5,商 即为所在时区
如,计算102W°所在时区?
西七区
(2)区时
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统一的时间,这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世界时区分布
0°
7.5°E
7.5°W
15°E
零时区
22.5°E
30°E
东一区
东二区
37.5°E
45°E
60°E
52.5°E
75°E
90°E
105°E
120°E
135°E
150°E
165°E
180°
67.5°E
82.5°E
97.5°E
112.5°E
127.5°E
142.5°E
157.5°E
172.5°E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十一区
15°W
30°W
45°W
60°W
75°W
90°W
105°W
120°W
135°W
150°W
165°W
180°
52.5°W
37.5°W
22.5°W
67.5°W
112.5°W
97.5°W
82.5°W
172.5°W
157.5°W
142.5°W
127.5°W
西一区
西二区
西三区
西四区
西五区
西六区
西七区
西八区
西九区
西十区
西十一区
东西十二区
东西十二区
观察,总结时区与其中央经线的关系?
(2)区时
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统一的时间,这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
如,北京(116°E)的时区?
东八区
注意:北京时间 东八区的区时
120°E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116°E的地方时
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120°E
世界时:0°所在时区的时间
时区是区间
时区
区时
区时是时间
方法技巧:区分时区和区时
3.时区的换算
东西十二区
西十一区
西十区
西九区
西八区
西七区
西六区
西五区
西四区
西三区
西二区
西一区
中时区
东一区
东二区
东三区
东四区
东五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东九区
东十区
东十一区
东西十二区
西时区
东时区
180°
90°E
7.5°E
7.5°W
0°
90°W
180°
东经度
西经度
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1小时
每往东1时区,区时早1小时(即加1小时)
每往西1时区,区时晚1小时(即减1小时)
东加西减
方法技巧:
(1)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时差
如,计算东八区和东十一区时差?东八区和西四区时差?
(2)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如,东八区区时12:00,求东四区区时?
注意:在地方时或区时的计算中,若两地相加超过了24小时,将日期加一天,时间减去24小时,即所求时间;若两地相减不够减时,加上24小时,原日期减去一天,即所求时间。(P8活动题1)
练一练
北京时间为5月1日9:25时,纽约(74°W)的区时?
步骤:①纽约时区
②两地时差
③纽约区时
4月30日20:25
知识拓展:各国的标准时间
我国东西跨经度约62°,分属5个时区,但统一采用北 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地
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我国东西跨经度约62°,分属5个时区,但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中国的标准时间
美国本土由东到西包括西五区至西八区4个时区。这4个时区分别采用本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自东向西依次称为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地时间和太平洋时间。
美国的标准时间
我国东西跨经度约62°,分属5个时区,但统一采用北 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地
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印度等国的标准时间
我国东西跨经度约62°,分属5个时区,但统一采用北 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地
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英国、埃及的标准时间
有一艘轮船正航行在太平洋上,航行途中起了大风,船体剧烈摇晃,这时一位孕妇突然临产,她先生下了一个女孩,5分钟后她又生下一个女婴,结果,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后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这是怎么回事?
4.日期和国际日界线
(1)日界线
①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所在经线,经度位置每时每刻都在改变,但地方时永远0时或24时(钟点固定,经度变化)
提醒:0时所在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
②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穿行的折线。经度不变,但其钟点随地球的自传而不断改变(经度固定,钟点变化)
注意: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这是为了保证附近国家时间的完整性,方便附近国家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避免了日界线通过陆地。
(2)日期变化
西
东
新的一天
旧的一天
旧的一天
180°
0:00经线
0:00经线
180°
0:00经线
0:00经线
东
日期加一天
西
日期加一天
探究活动4:P9活动题1
(1)在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时,如果“穿越”了国际日界线,应该怎样计算?
(2)有了国际日界线,在世界时区中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时区,为什么?
向东:日期减一天,时间加上“穿越”时长;
向西:日期加一天,时间加上“穿越”时长。
东西十二区,在国际日界线东西两侧,时间相同,日期相差一天。
有一艘轮船正航行在太平洋上,航行途中起了大风,船体剧烈摇晃,这时一位孕妇突然临产,她先生下了一个女孩,5分钟后她又生下一个女婴,结果,一对孪生姐妹先后降生,后生的妹妹却比先出生的姐姐大一天。这是怎么回事?
探究活动5:
探究活动6:P10活动题2(3)
2008年8月8日20时,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这一时刻,全世界是否处在同一天?什么情况下,全世界同属“今天”?
东12区=20+(12-8)=24
即2008年8月8日24时
西12区=20-(12+8)=0
即2008年8月8日0时
全世界是处在同一天。
180 经线为0点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世界同属“今天”。
6月22日(新1天)
6月21日(旧1天)
180
0
90 E
90 W
人为日界线(固定)
自然日界线(变动)
0:00
+1
-1
-1
+1
观察随着地球的自转,新旧一天的范围变化?两条日界线位置的关系?
方法技巧:
180°
新旧一天的范围计算:
(方法一)先求出0时在那条经线,然后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向西到180°为旧的一天
(方法二)算180°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全球一共有24小时)
120°E [12:00]
7月7日
7月6日
如,当北京时间为7月7日12:00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几分之几?
N
60°W
[0:00]
2/3
总结归纳
①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00时,全球处于同一天;
②当0°经线地方时为0:00时,全球新旧各占一半;
③当0:00经线在东经度范围内,新的一天少于一半;
④当0:00经线在西经度范围内,新的一天多于一半;
⑤180°经线地方时是几点,新的一天占几个小时。
练一练
(1)当180°地方时为6:00时,则新的一天占全球的多少?
(2)当北京时间为8:00时,求今天与昨天之比?
1:1
1/4
巩固练习
读图,完成问题。
(1)NA的经度 ,NB的经度 。
(2)NA的地方时 。
(3)北京时间 。
(4)时间为6月1日8:32的经度是 。
N
A
B
6.1
6.2
90°E
180°
0:00
6月2日2:00
142°W
小结
自转规律
地理意义
自转速度
自转周期
自转方向
水平运动物体偏转
昼夜交替
产生时差
地球自转
巩固练习
李老师2019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1~2题。
1.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 ( )
A.5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9小时
B
李老师2019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1~2题。
2.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 )
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C.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 D.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