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课时
学习任务(一):开启寻美之旅,任务前置先行 学习活动(一):走进单元导语,纵观单元,走进习作页,提前布置观察任务。
课时目标: 1.会认“榆、畔”等2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更、悄、累”,会写“孙、泊”等2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黎明、陆续”等23个词语。 2.明确单元主题,了解单元内容。 3.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 品味、积累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重点难点: 1. 认识本单元20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6个生字,理解重点的词语。 2. 明确单元主题,初步感知本单元课文内容。
活动一:单元开启,目标先行
一、激发兴趣 ,明确主题 1.自读单元页,思考:通过单元导语,你知道了什么? 2.揭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 3.图片导入,引入新课。 (出示四季图片)同学们,大自然中景物的变化,带给我们丰富的生活体验,也带给我们许多赏心悦目的美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单元,感受四时景物独特的韵味。 二、目标定向 ,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圈画本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本组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勾画出文中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句子。 2.出示自主预习单,根据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二:情境导入,检测预学
一、合作交流 ,点拨指导 1.词语过关 (1)出示本单元重点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窠里 凛冽 缝隙 颤动 面面相觑 不可计数 (2)重点指导多音字“更”、“悄”和“累”的读音。 (3)理解难懂词语,并交流理解词语的方法。 方法总结: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联系插图理解词语…… (4)检查书写情况: 重点检查:黎 漆 幕 愈 逸 免 桨 耀 暇 ①观察会写生字的特点。 ②总结书写规律。 ③教师范写。学生练习,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2.朗读过关 (1)小组内交流喜欢的句段,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2)出示重点段落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四季之美》: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四季之美》: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鸟的天堂》: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月迹》: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 3.内容过关 (1)《古诗词三首》呈现了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 )景象,分别借助不同的景物表达了不同的情感。 (2)《四季之美》通过描写春天最美是( );夏天最美是( );秋天最美是( );冬天最美是( )。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多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 )之情。 (3)《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 )先生和朋友( )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写了傍晚静态的( )和早晨( )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月迹》通过描写孩子们中秋夜寻找( )足迹的过程,描绘了美丽的月色,赞美了孩子们美丽纯洁的心灵,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
活动三:总结提升,走进习作
一、总结提升 拓展升华 1.回顾本单元的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2.提出疑问,并尝试解答,选择有价值的问题留待接下来的学习中解决。 二、走进习作页 1.明确习作要求,提前布置观察任务。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 自然之趣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