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四节 走向整体的世界课标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第二次
工业革命
——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瓜分世界狂潮—— 资本主义世界
体系确立■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
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前提条件。
2、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中心和标志。
3、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即:重大成果和重要发明)。
4、垄断组织产生的原因、实质及影响。
5、分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美的确立
(2)条件:
a、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政治环境良好
b、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科技基础
(直接推动力)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市场广阔
d、大量积累的资金,--资本雄厚
e、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进程--提供劳动力 一、电气时代的来临(1)前提:2、开始标志:1866年西门子发明内燃机发源地和中心:美国、德国(1)重大成果: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以电力的广泛应用最为显著。从19世纪六七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可以产生电流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爱迪生和他改进的留声机。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摄于1888年)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 1931年10月21日,全美国熄灯哀悼一个人的去世。那天夜晚,连自由女神高举的火把也熄灭了。 1931年10月18日,闻名世界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与世长辞,他为人们点燃了二十世纪的灯火!电气时代新交通工具的创制钢铁时代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
80万吨,
1900年增加到
2000万吨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 的飞行者 1 号试飞成功化学工业的发展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80年代改良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诺贝尔物理奖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和平奖遗嘱:遗产作基金1901年开始12月10日颁 发诺贝尔 诺贝尔化学奖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在科学崎岖的道路上不畏艰
险、勇于可攀登高峰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马克思美国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
(1847--1922)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制造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1901年,他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农业的变革工匠、技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探究: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轻工业 1765--19世纪中期
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
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1866--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0多年科学家、工程师
自然科学成果同时开始于几国英国—法美—德俄日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重工业交叉进行4、垄断组织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生产力的发展企业间竞争加剧垄断组织产生到一定
程度(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垄断的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司美国第一家托拉斯1880年美孚石油公司提炼的石油
占全美的比重垄断组织发达的两个国家是:美孚石油公司95%美国德国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巨型企业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讨论:垄断组织的产生对生产的影响?1、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3、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代表人5、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
加紧对外侵略扩张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漫画中描述了参议院议员正在辩论反托拉斯法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说明垄断资本家已控制国家政治生活,参议院不可能做出对垄断资本家真正不利的决议。材料一:世界工业发展指数(以1913年为100)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工业革命影响之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材料二:大约在1880年或1890年,一个巨大的变化席卷了资本主义社会。从前的特点是非常小的经营单位数不胜数,由个人、合股或者小公司进行小规模的经营管理。后来,规模庞大和非个人的有限公司成了越来越突出的特征……企业在同等水平上互相联合起来减少竞争,对付价格和市场的波动,保护自己。这些企业联合有的固定价格,有的商定限制生产,它们在美国被称为托拉斯。
——R.R.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工业革命影响之二: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材料三:两次工业革命后的世界市场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R.R.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工业革命影响之三:世界连为一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材料四: ——《全球通史》 英国这个机械化的开拓者,正在被旧世界和新世界抛在后面。从1870年至1913年,美国却有着远超三个强国的4.3%的年增长率,德国是2.9%,英国只达到2.2%,法国才1.6%。
——《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工业革命影响之四:各国发展不平衡,竞争加剧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材料五:到1911-1913年间,英国25岁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拥有60%以上的财富。在德国,1911年时3425个富人平均每人拥有的财产价值532万马克,另外161万人的人均财产只有2.3万马克。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他1895年出版的一本书里这样描绘当时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他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他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
——《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工业革命影响之五: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两极分 化越来越严重。■瓜分世界的狂潮■学习目标:
1、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前提条件。
2、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两个发源地、中心和标志。
3、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即:重大成果和重要发明)。
4、分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二、瓜分世界狂潮香港新加坡阿富汗埃及新西兰思考以下问题:
①列强为何掀起瓜分狂潮?
②瓜分狂潮的概况?
③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如何演变?1、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实力……2、概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2)为了争夺……和寻求、扩大……(3)分赃的不均,使它们要求重新……1823门罗主义1889泛美主义19C90N海权论3、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1898美西战争(1)建立美洲体系20C初确立了在西半球的霸主地位要求自由贸易、公平竞争主张“不割让主义”保全中国行政实体,实行间接统治3、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2)提出新殖民主义的“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3)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美“门罗主义”19世纪初,拉美独立运动接近胜利时,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暴露美国对拉美的扩张野心。大棒政策金元政策19世纪末,美国又提出“泛美主义”,建立了“美洲共和国国家联盟”。“泛美主义”马汉提出“海权论” ,美国于1898年
4月向西班牙宣战。美国迅速击溃西班牙
海军,迫使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
此后不久,美国把古巴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法德20世纪初,成为西半球霸主三、世界连接为一体
(世界的一体化)1.分析世界一体化形成的原因?
2.世界一体化形成的时间、基础、手段、内容?
3.分析世界一体化的影响?
4.你如何评价世界的一体化?问题:2、原因:(1)根本原因:(2)客观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3、世界一体化的表现:(1)基础(框架):(2)手段(途径):(3)主要内容:资本主义市场国际贸易、殖民主义物资和物种交流、人口迁徙和种族融合、各种文化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4、世界一体化的影响:(1)促进人群大规模流动和融合,也促进动植物广泛交流和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2)促进国际劳动分工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3)促进全球性思想文化的交流(4)导致了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国际关系紧张。5、如何评价近代世界一体化?(1)实质:
(2)积极性:
(3)消极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或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推动世界发展扩大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
致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发明和应用: 钢铁工业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传统产业的发展: 中心:开始标志:时间:成就美国和德国德国的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866年电气时代 钢铁时代 汽车工业、石油工业、近代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 推动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影响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社会关系:垄断组织的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国际关系: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大大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资金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大量资本积累、国际货币出现科学突破,技术创新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前提条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知识综合 新航路开辟 世界市场出现 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0世纪80、90年代 经济全球化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启示:探究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机器大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1.下列对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不确切的是
A.建立在帝国主义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统治的基础上
B.与宰割、奴役联系在一起,是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毫无进步意义
C.客观上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D.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连成一体,其真实内容是
A.世界各地联系紧密,政治经济都已融为一体
B.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后,人类历史有了巨大的进步
C.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统治
D.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种很不公正、很不正常的现象
BC练习3、下列有关世界一体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面对世界一体化潮流,亚非走向了自主型的工业化道路
B、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
C、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一体化进程
D、世界一体化在政治领域内主要体现为国际关系的日益复杂A两次工业革命相同点:内容:本质:都有许多科技创造发明都是生产技术和社会关系的变革背景:影响:都有环境(政权保障)、市、技、劳、资等方面的前提条件生产力、社会结构、国际关系、(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2分)
(2)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格局方面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8分)(1)第一次工业革命: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运输业(任选两项)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任选两项)
(2)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A.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B.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B.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先进的西方和落后的东方的格局;第二次业革命,东西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1870—1913年世界工业生产的分布(%) 各国工业生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政治、经济、科技角度分析美德迅速崛起原因变化: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缓慢,美德经济发展迅速。 原因: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经济:市场、原料、资本
科技:重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