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12-05 08: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早期国家出现一、夏商政治形式时间:
原因:
地点:
标志:大约五千年前农耕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二)夏的概况及政治特点(1)概况:公元前2070年 禹建夏
公元前1600年 汤灭夏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启)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公天下 家天下(2)政治制度:材料一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戴冠冕的夏禹 (三)、商的概况及政治特点(1)概况:公元前1600年 汤建商
公元前1046年 武王灭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2)政治特点:(一)、周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二、西周的政治制度纣王暴政
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
西周建立。周武王 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人数较少的周人如何统治广大的疆域,成为了一个难题。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周人,该怎么办?夏商西周分封制(二)、分封制
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分封对象材料三: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材料四:(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王族是天子最信赖的人。
功臣对建立新的政权有贡献,需要拉拢他们,必须给予一定的奖赏以示对天子忠诚的鼓励。
可以借助先代贵族的威望减少新政权的阻力。巩固统治 3、权利 1.周王把土地和人口授予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的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依次分封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2.受封诸侯具有世袭政治权。
4、义务:
材料五: 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汇报自己的政务。一次不朝见,就贬低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则出兵进行讨伐。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材料六: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
材料七: 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交纳贡赋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1)、积极作用:
积极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疆域,扩大了统治区域。5、影响材料八:孔子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据史籍载,夏朝存在了400多年,商朝存在了600多年,周朝则存在了800年之久,时间之长久,远远超过了以后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2)、隐患:材料十:材料: 八年,伐陆浑(即嵩山地区,距洛阳仅六十公里)之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楚王乃归。
——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周王室衰微,
天子对诸侯的支配权
已转移到“方伯”手中 材料九:平王之时,周室既衰,诸侯强并弱,齐、楚、始大,政由方伯。分封制的特点一是分封的对象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同姓王室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先代帝王后裔和边远氏族部落首领等。
二是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是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周天子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有条件地封授给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尽义务。
四是层层封授。诸侯可以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又可以对士实行再分封。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
二儿子——大夫人所生,
三女儿——大夫人所生,
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王位由谁来继承?议一议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三)、宗法制
1、定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一种权力继承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宗法制示意图3、内容:
?
A.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
B.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
C.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
D.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4、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5、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形成相对的大宗、小宗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血缘与政治合一;

6、实质:按血缘亲疏远近分享政治经济利益6、评价
(1)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2)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隐患: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就会逐渐疏远,封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效果必然减弱。
?
天子(小宗)余子分封(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天子为诸侯(大宗)嫡长子继任为诸侯(小宗)余子分封为卿大夫(大宗)嫡长子继任为卿大夫(小宗)余子分封士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关系示意图(四)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
①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紧密,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分封制基于宗法制而产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
②“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③从根本上说,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和体现。
④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使血缘与政治合一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4.王位世袭制
5.以分封制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形式
6.夏商西周三个王朝,都是各由一个部族为主体建立起来的,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三、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1、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D2、“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想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商朝的外服制度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西周的分封制
秦汉的郡县制C3、“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A.诸侯间争夺土地、人口,互相残杀
B.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C.分封制动摇,奴隶制趋向崩溃
D.诸侯争霸,诸侯国数量减少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