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1 07:22:2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 qí ) 委曲( qu ) 鱼塘( táng ) 熬 ( áo ) 过
B.拆散( chāi ) 散步( sàn ) 温馨( xīn ) 嫩 ( nèng )
C.粼粼( lín ) 蹲下来( dūn ) 毕竟( jìn ) 水波( bō )
D.稳当( wěn ) 责任( zé ) 习惯( guàn ) 铺 着( pū)
【答案】D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委曲”应为“委屈”;B嫩 ( nèn);C 毕竟( j ìn g)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与字形的能力。辨析字音,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音近字等。而辨析字形,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书写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易错字等,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使用正确的汉字。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入融融春光中。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使用正确。
B:“妙手回春”用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此处用来形容画作,用错了对象。
C: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使用正确。
D:五花八门:变幻多端或比喻花样繁多。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本店打折销售部分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还能看电影,看直播,因此深受用户欢迎。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主题活动”;B项,语序不当,可改为“亲子运动会不仅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也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C项,语义重复,可删去“具体”;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 , , , 。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⑤句承接语段提出的“家风”对家庭或家族的影响这个话题,③句进一步说“家风”对社会的影响,②句由“家风”说到“家教”,④句中“这”指代②句中的“家教”,①句说明“家教”的作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5.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
A.“心领”用为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的套语,表示心中已领受其情意,不能用于对方;
B.表达得体;
C.用词不当,可将“斗胆赐教”改为“不吝赐教”;
D.“绵薄之力”用于自己,是谦辞。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景,对象,语体。要求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根据对象,正确运用谦辞和敬辞。谦辞是用在自己身上的,表示谦恭的态度。敬辞是用在对方身上的,表示尊重等情感。不要把谦辞用在了对方身上,把敬辞用在别人身上。根据语言的感彩,选用恰当的褒义词和贬义词。褒义词是对对方赞美、歌颂类的词语。贬义词是对对方贬低,表达厌恶情感的语句。因此不要在在赞美歌颂的对象身上用贬义词,也不要在批判贬低的对象身上用褒义词。但是要特别注意的事,在特定语境中褒贬色彩可以互换。如在“反语”中,就可以褒词贬用。要注意语体。语体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口语用在口头表达中,用在平时,如生活场合,娱乐场合等。书面语一般要用在正式场合中,用在特殊场所,如会议场合,工作场合等。口语要求通俗易懂,不用生僻的词句。书面语要符合文体特征。用词要求准确、严谨、严肃、庄重。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要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鱼的眼泪,只有水知道
李良旭
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对我很严厉,从不苟言笑。如果父亲能出差几天不回来,那是我最幸福的几天。我可以和小朋友在一起疯玩,甚至不做作业、逃学……
父亲一回来,我又乖巧得像只小猫。我躲闪的眼神没有逃过父亲犀利的眼睛。他拿起我的书本,开始问这问那,当发现我回答得南辕北辙,心里顿时明白,立刻命令我罚站、关禁闭……从此,我对他很是惧怕,再也不敢懈怠,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
那年,父亲骑车摔断了几根肋骨。医生叫父亲必须住院治疗,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父亲连连摆手,坚决要求不住院。父亲回到家,刚躺下没一会儿,就弓着腰跑到书房看书去了。断了几根肋骨,一天医院没住,几个月后,竟自行痊愈了。医生惊叹道:“您真是个铁打的硬汉!”父亲笑道:“这点痛算什么?和战争年代受伤相比,这简直不值一提!”
这下,我对父亲更加畏惧了:他是个铁打的硬汉,没有什么能打倒他。因为惧怕父亲,我一直努力学习。不过,哪怕我考得再好,父亲也很少表扬我几句,他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我暗暗地叫他是“冷血动物”。
一次,老师布置一道题,叫我们回去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回到家,看到父亲在厨房里忙碌,我倚在门框边,憋了很长时间,终于喊出了一声“爸爸,我爱你!”父亲手里的锅铲“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他威严地瞪着我,吓得我“哧溜”一下,跑进房里。
夜里,我听见父亲在床上对母亲说,“这丫头,真是书越读越傻了!”说罢,父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沾湿了被角……
我对父亲更加疏远了,也更加坚定他是一个“冷血动物”。父亲对我的疏远与回避,好像并不在意,依然还是那么严厉,不苟言笑。
出嫁那天,我好像感到彻底解放了,我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冷血动物”。
我生病的事,父亲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恍惚中,我感到父亲也来到了病床前。待我恢复了健康,医生告诉我,从你父亲身上抽出的1 000cc鲜血,才救活了你的命。你父亲真是一个柔情似水的汉子,他流着眼泪,一定要我们救活你,要抽多少血,就抽多少血!
我好像是在听一个陌生的童话故事。看到父亲来到病床前,孩提时,老师布置的那道题又出现在脑海里,我鼓起勇气,勇敢地说了声:“爸爸,我爱你!”父亲身体微微一颤。少顷,他弯下腰,僵硬地用手帮我捏捏被角,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我惊讶地发现,父亲似乎用手在擦拭着眼……
听过一首歌,歌中唱到“鱼的眼泪,只有水知道……”我终于相信,父亲也会有眼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
6.文章讲述了“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抒写了对父亲感情的变化。请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父亲所做之事 “我”的感情变化
出差回来,发现我学习懈怠时,严厉地惩罚了我  
  更加畏惧
当我憋了很久才道出“爸爸,我爱你!”时,他威严地瞪着我  
  万分感动
7.文中画线句子“当我第一次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时,他威严地瞪着我;当我第二次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时,父亲身体微微一颤”。请说说父亲两次不同的反应各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情感。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鱼的眼泪,只有水知道”这句话的理解。
9.被视为“冷血动物”严厉也好,流泪恳求医生救活女儿柔情也罢,都是父爱的表现,父爱值得用一生慢慢品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父爱的理解。
【答案】6.很是惧怕;骑 车摔断肋骨,拒绝住院,数月后自行康复;伤心疏远;我生病时 爸爸为我捐献了1 000cc鲜血
7.第一次:惊慌失措,紧张感动;第二次:被女儿的感谢深深触动。
8.在文中,父亲对“我”总是冷面相对,让“我”一度认为他是“冷血动物”,但父亲始终是爱“我”的,流泪献血救活女儿,他将对“我”的爱深埋心底。父亲也会有眼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
9.父亲的爱大多是悄然无声的,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父爱如山,宽广厚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做本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心理描写就是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通常心理描写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的心理。
(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感悟。解答此题需要理解作者写作的深层含义,结合自己的感受加以说明。本文讲述了父爱,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述,贴合主题,表述合理。
6.本题考查准确感知并概括文章的能力。
在描述父亲所做之事时,根据给出的词语定位相关段落,在填写感情变化时可以找到文章中相关的关键词语。①、③可以在文中找到关键词,分别是“很是惧怕”“伤心疏远”,②根据“更加惧怕”可以找到对应的事件是:父亲骑车摔断肋骨,他拒绝住院,数月之后自行痊愈。④根据“万分感动”可以找到对应的事件是:“我”生病时,他为了救“我”抽了身上1000cc鲜血。
故答案为: 很是惧怕;骑 车摔断肋骨,拒绝住院,数月后自行康复;伤心疏远;我生病时 爸爸为我捐献了1 000cc鲜血
7.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故事情境,分析人物的神态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当“我”第一次对父亲说“我爱你”时,父亲是惊讶慌张的,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说出这句话,既感动又不知所措。第二次对父亲说“我爱你”的时候,是“我”躺在病床上得知父亲为“我”抽了1000cc鲜血的时候,“我”对父亲充满了感谢和爱,父亲被“我”的话深深触动。
故答案为:第一次:惊慌失措,紧张感动;第二次:被女儿的感谢深深触动。
8.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全文描述了“我”和父亲之间的几件事,写出了“我”对父亲从惧怕到深爱的过程。文章最后写了父亲转身默默擦拭眼泪,但是不愿被女儿看到,在女儿眼中父亲永远是强大的。
故答案为:在文中,父亲对“我”总是冷面相对,让“我”一度认为他是“冷血动物”,但父亲始终是爱“我”的,流泪献血救活女儿,他将对“我”的爱深埋心底。父亲也会有眼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
9.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感悟。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解答此题需要理解作者写作的深层含义,结合自己的感受加以说明。本文讲述了父爱,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述,贴合主题,表述合理。
故答案为:父亲的爱大多是悄然无声的,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父爱如山,宽广厚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阅读下面的文意,完成下面小题。
住在我楼下的女状元
关 峰
女孩又来看她曾经住过的那套房子,这是她考取清华大学后第6次回来了。
房子在我的楼下,她在这房子里度过了3年的高中时光。女孩的家庭并不富裕,那套房子是她的一位同学的父亲为她在学校附近租的。同学的成绩不好,她父亲想让女孩多帮帮女儿,于是让她们住在一套房子里。
认识这个女孩是在高一新生军训会上。那时她是一个15岁的少女,在新生中并不显眼,虽然她以优异的中考成绩从乡村考进省示范高中。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通的女孩,在3年以后会以全省第八名的高考成绩,摘取全市文科状元。
记得那天中午放学的时候下雨,不少家长为孩子送伞,女孩的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为她送伞。教室与住房之间有一段距离,她顶着雨跑得很快。有人问女孩:“下雨你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女孩笑着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我家庭条件不好,哥哥又在上大学,靠父母在小镇上做点小生意供我和哥哥上学,父母够辛苦的了。所以我必须加倍努力去学习,用学习来改变命运。”女孩的学习不需要别人为她操心,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她不是为了高考而学习的,她把学习当成了通向光明的大道。
那年高考数学题目比较难,大多考生都考砸了,但女孩却考了144分。其实,数学对于她来说,是薄弱的一门,当初选择考文科,数学差就是一个原因。女孩这样说:“越弱就越不能怕,逃避只能永远失败,就像下雨没带伞一样,我会迎难而上。”她一直坚持错题总结法,抄错题的笔记积累了好多本,课余时间,她会一遍遍看做错的题,这种方法让她的数学成绩提高得很快。英语是她的强项,平时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最少,大多用课余时间去学习,而她的英语学习方式也是最轻松的。多读多写多记是她学习英语的方法。女孩曾自信地说:“语文和文科综合也是需要感悟的,死记硬背是绝对不行的,理解体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后就能手到擒来了。”
“挣血汗钱,吃明白饭。”朴实的父母总是这样教育子女,女孩将父母的话牢记在心。哥哥两年前考上了大学,给妹妹做足了榜样。女孩深有感触地说:“父母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们很乐观。他们从来不给我压力,时常来看我,但从来不问我成绩怎样,这让我的学习很轻松。”每次放假回家,父亲从不让女儿看书,而是讲些家长里短的趣闻逗女儿开心。
高考那天,天也下着雨,虽然有母亲陪考,但女孩仍没带雨伞,她习惯了没雨伞的日子。进考场前,妈妈看到女儿手心出汗,坐立不安,感觉到女儿的紧张。妈妈攥着女儿的手说:“别怕,能勇敢地走进这个考场你就是最棒的。”在妈妈的开导下,她自信地走进考场,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楼下曾留下这个女孩奔跑的身影,同学们不会忘记校园里曾有过一个没带雨伞的女孩子迎着雨奔跑。女孩已从清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她没有忘记这套房,她每年都来故地重游,那里有她的青春记忆,有她的梦想。
10.女孩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能如此优异?
11.谈谈你对“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这句话的理解。
12.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女孩学数学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10.①勤奋刻苦;②讲究方法;③懂事,能自觉学习;有理想,有追求;④有哥哥作为榜样;⑤父母教导有方
11.表面上是指女孩因为没有带雨伞,为了尽可能少淋雨,所以必须在路上奔跑。深层含义是指没有任何保护或依靠的孩子,或是没有背景、没有家境、没有关系、没有金钱的孩子,就必须加倍努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2.①照应开头;②揭示了女孩考上清华后回来看这套房子的原因;③表现了女孩对这套房子有着深厚的感情。
13.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否则就会被困难打败,要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知识点】文章结尾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⑵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者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⑶本题考查分析散文重要语句作用的分析能力。语句作用题可以从内容、结构、手法等方面入手说明表达效果。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⑷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做这种题,要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域,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
10.本题回归文本筛选相关信息整合作答即可:
①“她一直坚持错题总结法,抄错题的笔记积累了好多本,课余时间,她会一遍遍看做错的题”,女孩学习数学说明她勤奋又刻苦;
②“多读多写多记是她学习英语的方法”“语文和文科综合也是需要感悟的,死记硬背是绝对不行的,理解体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后就能手到擒来了”,对于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显示出她学习讲究技巧和方法;
③“女孩的学习不需要别人为她操心,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她不是为了高考而学习的,她把学习当成了通向光明的大道”反映她懂事、自觉、有理想追求;
④“朴实的父母总是这样教育子女,女孩将父母的话牢记在心。哥哥两年前考上了大学,给妹妹做足了榜样”还反映出家庭的教育、哥哥的榜样力量。
11.本题对关键句子的理解,结合文意分析,因为女孩的父母不在身边,下雨天没有人为她送伞,所以这句话表面上女孩在说和别人比起来,因为自己没有伞,只有跑快一点才不会被雨淋湿;再结合文中语句“女孩的家庭并不富裕,那套房子是她的一位同学的父亲为她在学校附近租的”“我家庭条件不好,哥哥又在上大学,靠父母在小镇上做点小生意供我和哥哥上学,父母够辛苦的了。所以我必须加倍努力去学习,用学习来改变命运”分析可知,“伞”在这里喻指家庭背景、好的家境、金钱、关系等,这些都是女孩家不具备的,所以深层含义是指没有先天优势的孩子,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只有靠自己更加努力,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12.本题要求分析文章最后句子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①结构上看,“她没有忘记这套房,她每年都来故地重游,那里有她的青春记忆,有她的梦想”照应了文章开头“女孩又来看她曾经住过的那套房子,这是她考取清华大学后第6次回来了”。
②内容上看,“那里有她的青春记忆,有她的梦想”揭示了女孩来看房子的原因;“她没有忘记这套房,她每年都来故地重游”表现出她对房子的深厚情感。
13.本题为启示探究类题目。需要结合文本,谈自己的体会感受。文中“越弱就越不能怕,逃避只能永远失败,就像下雨没带伞一样,我会迎难而上”,这句话启示我们遇到困难要直面它,勇敢地解决问题。
三、语言综合表达
14.学完本课后,班委会在班内做了一项课堂调查,得出了如下数据:
全班人数 每年父母为孩子过生日的学生数 知道父母生日的学生数
54 48 12
(1)上表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每年父母为你过生日时,你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妈妈的生日,请你编写一条短信发给他(或她),为他(或她)献上生日的祝福。(50字以内)
【答案】(1)说明孩子对父母关心得太少。
(2)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3)爸爸(或妈妈):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为辛勤的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生日快乐!
【知识点】材料探究;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概括。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班54人中,只有少数同学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大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关心不够。
(2)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此题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感谢父母,表达对父母的歉疚、祝福等都可以。
(3)本题考查祝福短信的拟写。一要注意突出“生日祝福”,二要注意有真情实感,三要注意短信对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1)示例:说明孩子对父母关心得太少;
(2)示例: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3)示例:爸爸(或妈妈):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为辛勤的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生日快乐!【点评】⑴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⑵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
⑶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经济报》2017年6月10日,“天脊杯”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在“中原孝道第一村”洛阳市伊滨区西庞村惠众道德乐园隆重举行,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模范人物榜单发布,10名孝贤模范被授予河南乡村十大孝贤称号。600名孝贤楷模、慈善家、企业家及热心孝贤文化的各界人士齐聚古都洛阳,见证了这10名河南乡村孝贤模范的公开亮相。洛阳市西庞村第七届老人集体生日宴当天同期举行。
材料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观察材料二的漫画,结合画面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谈谈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亲情的理解。
示例:亲情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答案】(1)示例: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模范人物榜单发布。(或: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举行)
(2)漫画中有一个男子身穿印有“孝”字的文化衫,一边遛狗,一边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说:“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漫画运用对比手法,讽刺了在有些所谓的孝子心中,母亲的地位还不如宠物。
(3)【示例1】亲情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灰尘仍然清澈澄净。
【示例2】亲情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知识点】漫画释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通读材料一,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天脊杯’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在‘中原孝道第一村’洛阳市伊滨区西庞村惠众道德乐园隆重举行”一句压缩整理即可。
(2)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即“妈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一句,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同时漫画运用对比手法,把有时间遛狗与没时间陪妈进行强烈的对比,即可得出在有些所谓的孝子心中,母亲的地位还不如宠物的结论。漫画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3)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亲情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句式结构为“亲情是……让你的……”的比喻句。内容要表达你对亲情的理解。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⑴ 示例: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模范人物榜单发布。(或: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举行)
⑵ 漫画中有一个男子身穿印有“孝”字的文化衫,一边遛狗,一边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说:“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漫画运用对比手法,讽刺了在有些所谓的孝子心中,母亲的地位还不如宠物。
⑶ 【示例1】亲情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灰尘仍然清澈澄净。
【示例2】亲情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⑶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16.请参照课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则人物描写片段。要求:突出人物特点;不超过200字。
【答案】示例: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父亲见状,慌忙奔到祖母炕前。只见祖母艰难地伸出手,用她满是青筋和老年斑的双手反复摩挲着父亲的袖口,喉咙里咕哝几声,费了很大力气,才说了一句“穿……厚……点……儿……”。说完,她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安然地合上了双眼。“穿厚点儿”,这是一个80岁的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出的最后几个字。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以小见大
【解析】【分析】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刻画人物时,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段,描绘出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
故答案为:示例: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父亲见状,慌忙奔到祖母炕前。只见祖母艰难地伸出手,用她满是青筋和老年斑的双手反复摩挲着父亲的袖口,喉咙里咕哝几声,费了很大力气,才说了一句“穿……厚……点……儿……”。说完,她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安然地合上了双眼。“穿厚点儿”,这是一个80岁的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出的最后几个字。
【点评】写作之前一定要读懂题干要求。抓住三个方面:方法是以小见大,内容是人物描写,描写时要突出人物特点。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以小见大关键在于抓准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在于丰富运用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如语言、动作、神态、外貌,以及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17.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一家人一同散步这件极为普通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请你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案】示例: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多年来,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棋逢对手的确是一件快事。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免不了心情烦躁。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似乎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我总想,能在这一方小天地中发现这生命的玄机,也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以小见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与母亲、孩子一同散步这个极为普通、细小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可以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用小事揭示深刻的道理,注意加上议论,表明主题,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示例: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多年来,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棋逢对手的确是一件快事。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免不了心情烦躁。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似乎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我总想,能在这一方小天地中发现这生命的玄机,也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点评】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写法上,要议论为准,叙议结合,语言简洁,注意字数限制。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6课《散步》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分歧( qí ) 委曲( qu ) 鱼塘( táng ) 熬 ( áo ) 过
B.拆散( chāi ) 散步( sàn ) 温馨( xīn ) 嫩 ( nèng )
C.粼粼( lín ) 蹲下来( dūn ) 毕竟( jìn ) 水波( bō )
D.稳当( wěn ) 责任( zé ) 习惯( guàn ) 铺 着( p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B.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入融融春光中。
C.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
D.面对五花八门的早教机构和课程,家长不应盲目跟风,而应理性判断,科学选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B.亲子运动会不仅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也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C.为回馈广大顾客,本店打折销售部分商品,具体详情敬请进店咨询。
D.智能手机功能强大,不仅能聊天,还能看电影,看直播,因此深受用户欢迎。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不间断地传递,延续。 , , , , 。
①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
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
③关系到整个家族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
④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⑤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庭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
A.①⑤④②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③②④① D.④⑤③①②
5.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到:“感谢您的厚爱。”
C.王校长说:“李教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鱼的眼泪,只有水知道
李良旭
父亲曾是一名军人,对我很严厉,从不苟言笑。如果父亲能出差几天不回来,那是我最幸福的几天。我可以和小朋友在一起疯玩,甚至不做作业、逃学……
父亲一回来,我又乖巧得像只小猫。我躲闪的眼神没有逃过父亲犀利的眼睛。他拿起我的书本,开始问这问那,当发现我回答得南辕北辙,心里顿时明白,立刻命令我罚站、关禁闭……从此,我对他很是惧怕,再也不敢懈怠,而是专心致志地学习。
那年,父亲骑车摔断了几根肋骨。医生叫父亲必须住院治疗,躺在床上静养三个月。父亲连连摆手,坚决要求不住院。父亲回到家,刚躺下没一会儿,就弓着腰跑到书房看书去了。断了几根肋骨,一天医院没住,几个月后,竟自行痊愈了。医生惊叹道:“您真是个铁打的硬汉!”父亲笑道:“这点痛算什么?和战争年代受伤相比,这简直不值一提!”
这下,我对父亲更加畏惧了:他是个铁打的硬汉,没有什么能打倒他。因为惧怕父亲,我一直努力学习。不过,哪怕我考得再好,父亲也很少表扬我几句,他脸上几乎没有什么表情。我暗暗地叫他是“冷血动物”。
一次,老师布置一道题,叫我们回去对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情的感恩。回到家,看到父亲在厨房里忙碌,我倚在门框边,憋了很长时间,终于喊出了一声“爸爸,我爱你!”父亲手里的锅铲“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他威严地瞪着我,吓得我“哧溜”一下,跑进房里。
夜里,我听见父亲在床上对母亲说,“这丫头,真是书越读越傻了!”说罢,父亲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沾湿了被角……
我对父亲更加疏远了,也更加坚定他是一个“冷血动物”。父亲对我的疏远与回避,好像并不在意,依然还是那么严厉,不苟言笑。
出嫁那天,我好像感到彻底解放了,我逃也似的离开了那个“冷血动物”。
我生病的事,父亲不知从哪儿得到的消息。恍惚中,我感到父亲也来到了病床前。待我恢复了健康,医生告诉我,从你父亲身上抽出的1 000cc鲜血,才救活了你的命。你父亲真是一个柔情似水的汉子,他流着眼泪,一定要我们救活你,要抽多少血,就抽多少血!
我好像是在听一个陌生的童话故事。看到父亲来到病床前,孩提时,老师布置的那道题又出现在脑海里,我鼓起勇气,勇敢地说了声:“爸爸,我爱你!”父亲身体微微一颤。少顷,他弯下腰,僵硬地用手帮我捏捏被角,然后转身向门外走去。我惊讶地发现,父亲似乎用手在擦拭着眼……
听过一首歌,歌中唱到“鱼的眼泪,只有水知道……”我终于相信,父亲也会有眼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
6.文章讲述了“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抒写了对父亲感情的变化。请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父亲所做之事 “我”的感情变化
出差回来,发现我学习懈怠时,严厉地惩罚了我  
  更加畏惧
当我憋了很久才道出“爸爸,我爱你!”时,他威严地瞪着我  
  万分感动
7.文中画线句子“当我第一次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时,他威严地瞪着我;当我第二次对父亲说‘爸爸,我爱你!’时,父亲身体微微一颤”。请说说父亲两次不同的反应各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情感。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鱼的眼泪,只有水知道”这句话的理解。
9.被视为“冷血动物”严厉也好,流泪恳求医生救活女儿柔情也罢,都是父爱的表现,父爱值得用一生慢慢品味。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父爱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意,完成下面小题。
住在我楼下的女状元
关 峰
女孩又来看她曾经住过的那套房子,这是她考取清华大学后第6次回来了。
房子在我的楼下,她在这房子里度过了3年的高中时光。女孩的家庭并不富裕,那套房子是她的一位同学的父亲为她在学校附近租的。同学的成绩不好,她父亲想让女孩多帮帮女儿,于是让她们住在一套房子里。
认识这个女孩是在高一新生军训会上。那时她是一个15岁的少女,在新生中并不显眼,虽然她以优异的中考成绩从乡村考进省示范高中。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通的女孩,在3年以后会以全省第八名的高考成绩,摘取全市文科状元。
记得那天中午放学的时候下雨,不少家长为孩子送伞,女孩的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人为她送伞。教室与住房之间有一段距离,她顶着雨跑得很快。有人问女孩:“下雨你为什么跑得那么快?”女孩笑着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我家庭条件不好,哥哥又在上大学,靠父母在小镇上做点小生意供我和哥哥上学,父母够辛苦的了。所以我必须加倍努力去学习,用学习来改变命运。”女孩的学习不需要别人为她操心,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她不是为了高考而学习的,她把学习当成了通向光明的大道。
那年高考数学题目比较难,大多考生都考砸了,但女孩却考了144分。其实,数学对于她来说,是薄弱的一门,当初选择考文科,数学差就是一个原因。女孩这样说:“越弱就越不能怕,逃避只能永远失败,就像下雨没带伞一样,我会迎难而上。”她一直坚持错题总结法,抄错题的笔记积累了好多本,课余时间,她会一遍遍看做错的题,这种方法让她的数学成绩提高得很快。英语是她的强项,平时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最少,大多用课余时间去学习,而她的英语学习方式也是最轻松的。多读多写多记是她学习英语的方法。女孩曾自信地说:“语文和文科综合也是需要感悟的,死记硬背是绝对不行的,理解体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后就能手到擒来了。”
“挣血汗钱,吃明白饭。”朴实的父母总是这样教育子女,女孩将父母的话牢记在心。哥哥两年前考上了大学,给妹妹做足了榜样。女孩深有感触地说:“父母虽然学历不高,但他们很乐观。他们从来不给我压力,时常来看我,但从来不问我成绩怎样,这让我的学习很轻松。”每次放假回家,父亲从不让女儿看书,而是讲些家长里短的趣闻逗女儿开心。
高考那天,天也下着雨,虽然有母亲陪考,但女孩仍没带雨伞,她习惯了没雨伞的日子。进考场前,妈妈看到女儿手心出汗,坐立不安,感觉到女儿的紧张。妈妈攥着女儿的手说:“别怕,能勇敢地走进这个考场你就是最棒的。”在妈妈的开导下,她自信地走进考场,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楼下曾留下这个女孩奔跑的身影,同学们不会忘记校园里曾有过一个没带雨伞的女孩子迎着雨奔跑。女孩已从清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她没有忘记这套房,她每年都来故地重游,那里有她的青春记忆,有她的梦想。
10.女孩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能如此优异?
11.谈谈你对“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这句话的理解。
12.文章最后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女孩学数学的经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三、语言综合表达
14.学完本课后,班委会在班内做了一项课堂调查,得出了如下数据:
全班人数 每年父母为孩子过生日的学生数 知道父母生日的学生数
54 48 12
(1)上表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每年父母为你过生日时,你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妈妈的生日,请你编写一条短信发给他(或她),为他(或她)献上生日的祝福。(50字以内)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河南经济报》2017年6月10日,“天脊杯”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在“中原孝道第一村”洛阳市伊滨区西庞村惠众道德乐园隆重举行,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模范人物榜单发布,10名孝贤模范被授予河南乡村十大孝贤称号。600名孝贤楷模、慈善家、企业家及热心孝贤文化的各界人士齐聚古都洛阳,见证了这10名河南乡村孝贤模范的公开亮相。洛阳市西庞村第七届老人集体生日宴当天同期举行。
材料二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观察材料二的漫画,结合画面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谈谈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亲情的理解。
示例:亲情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
16.请参照课文,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写一则人物描写片段。要求:突出人物特点;不超过200字。
17.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一家人一同散步这件极为普通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请你也运用这种写作手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用字字音;多音字字音;同音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委曲”应为“委屈”;B嫩 ( nèn);C 毕竟( j ìn g)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与字形的能力。辨析字音,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汉字的读音,熟练掌握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注意多音字、音近字等。而辨析字形,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正确书写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易错字等,还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使用正确的汉字。
2.【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A: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使用正确。
B:“妙手回春”用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此处用来形容画作,用错了对象。
C: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使用正确。
D:五花八门:变幻多端或比喻花样繁多。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3.【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啰嗦
【解析】【分析】A项,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的主题活动”;B项,语序不当,可改为“亲子运动会不仅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也增进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C项,语义重复,可删去“具体”;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⑤句承接语段提出的“家风”对家庭或家族的影响这个话题,③句进一步说“家风”对社会的影响,②句由“家风”说到“家教”,④句中“这”指代②句中的“家教”,①句说明“家教”的作用。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5.【答案】B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
A.“心领”用为辞谢别人的馈赠或酒食招待的套语,表示心中已领受其情意,不能用于对方;
B.表达得体;
C.用词不当,可将“斗胆赐教”改为“不吝赐教”;
D.“绵薄之力”用于自己,是谦辞。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所谓得体就是语言表达符合具体的情景,对象,语体。要求不同时间,不同身份,不同对象不同目的,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根据对象,正确运用谦辞和敬辞。谦辞是用在自己身上的,表示谦恭的态度。敬辞是用在对方身上的,表示尊重等情感。不要把谦辞用在了对方身上,把敬辞用在别人身上。根据语言的感彩,选用恰当的褒义词和贬义词。褒义词是对对方赞美、歌颂类的词语。贬义词是对对方贬低,表达厌恶情感的语句。因此不要在在赞美歌颂的对象身上用贬义词,也不要在批判贬低的对象身上用褒义词。但是要特别注意的事,在特定语境中褒贬色彩可以互换。如在“反语”中,就可以褒词贬用。要注意语体。语体分为口语和书面语。口语用在口头表达中,用在平时,如生活场合,娱乐场合等。书面语一般要用在正式场合中,用在特殊场所,如会议场合,工作场合等。口语要求通俗易懂,不用生僻的词句。书面语要符合文体特征。用词要求准确、严谨、严肃、庄重。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要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
【答案】6.很是惧怕;骑 车摔断肋骨,拒绝住院,数月后自行康复;伤心疏远;我生病时 爸爸为我捐献了1 000cc鲜血
7.第一次:惊慌失措,紧张感动;第二次:被女儿的感谢深深触动。
8.在文中,父亲对“我”总是冷面相对,让“我”一度认为他是“冷血动物”,但父亲始终是爱“我”的,流泪献血救活女儿,他将对“我”的爱深埋心底。父亲也会有眼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
9.父亲的爱大多是悄然无声的,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父爱如山,宽广厚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体会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做本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
(2)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变化的分析能力。心理描写就是就是把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通过文字描绘出来。通常心理描写的方法有三种:一种是让人物自己倾吐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一种是由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描述;三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现人物的心理。
(3)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感悟。解答此题需要理解作者写作的深层含义,结合自己的感受加以说明。本文讲述了父爱,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述,贴合主题,表述合理。
6.本题考查准确感知并概括文章的能力。
在描述父亲所做之事时,根据给出的词语定位相关段落,在填写感情变化时可以找到文章中相关的关键词语。①、③可以在文中找到关键词,分别是“很是惧怕”“伤心疏远”,②根据“更加惧怕”可以找到对应的事件是:父亲骑车摔断肋骨,他拒绝住院,数月之后自行痊愈。④根据“万分感动”可以找到对应的事件是:“我”生病时,他为了救“我”抽了身上1000cc鲜血。
故答案为: 很是惧怕;骑 车摔断肋骨,拒绝住院,数月后自行康复;伤心疏远;我生病时 爸爸为我捐献了1 000cc鲜血
7.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分析。
解答此题时需要结合故事情境,分析人物的神态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当“我”第一次对父亲说“我爱你”时,父亲是惊讶慌张的,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说出这句话,既感动又不知所措。第二次对父亲说“我爱你”的时候,是“我”躺在病床上得知父亲为“我”抽了1000cc鲜血的时候,“我”对父亲充满了感谢和爱,父亲被“我”的话深深触动。
故答案为:第一次:惊慌失措,紧张感动;第二次:被女儿的感谢深深触动。
8.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全文描述了“我”和父亲之间的几件事,写出了“我”对父亲从惧怕到深爱的过程。文章最后写了父亲转身默默擦拭眼泪,但是不愿被女儿看到,在女儿眼中父亲永远是强大的。
故答案为:在文中,父亲对“我”总是冷面相对,让“我”一度认为他是“冷血动物”,但父亲始终是爱“我”的,流泪献血救活女儿,他将对“我”的爱深埋心底。父亲也会有眼泪,只是他的眼泪永远不会让女儿看。
9.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感悟。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解答此题需要理解作者写作的深层含义,结合自己的感受加以说明。本文讲述了父爱,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述,贴合主题,表述合理。
故答案为:父亲的爱大多是悄然无声的,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父爱如山,宽广厚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答案】10.①勤奋刻苦;②讲究方法;③懂事,能自觉学习;有理想,有追求;④有哥哥作为榜样;⑤父母教导有方
11.表面上是指女孩因为没有带雨伞,为了尽可能少淋雨,所以必须在路上奔跑。深层含义是指没有任何保护或依靠的孩子,或是没有背景、没有家境、没有关系、没有金钱的孩子,就必须加倍努力,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12.①照应开头;②揭示了女孩考上清华后回来看这套房子的原因;③表现了女孩对这套房子有着深厚的感情。
13.遇到困难,不能退缩,否则就会被困难打败,要迎难而上,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困难。
【知识点】文章结尾及其作用;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点评】⑴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⑵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者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⑶本题考查分析散文重要语句作用的分析能力。语句作用题可以从内容、结构、手法等方面入手说明表达效果。看语句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
⑷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做这种题,要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题干要求锁定答题区域,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
10.本题回归文本筛选相关信息整合作答即可:
①“她一直坚持错题总结法,抄错题的笔记积累了好多本,课余时间,她会一遍遍看做错的题”,女孩学习数学说明她勤奋又刻苦;
②“多读多写多记是她学习英语的方法”“语文和文科综合也是需要感悟的,死记硬背是绝对不行的,理解体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后就能手到擒来了”,对于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方法显示出她学习讲究技巧和方法;
③“女孩的学习不需要别人为她操心,她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她不是为了高考而学习的,她把学习当成了通向光明的大道”反映她懂事、自觉、有理想追求;
④“朴实的父母总是这样教育子女,女孩将父母的话牢记在心。哥哥两年前考上了大学,给妹妹做足了榜样”还反映出家庭的教育、哥哥的榜样力量。
11.本题对关键句子的理解,结合文意分析,因为女孩的父母不在身边,下雨天没有人为她送伞,所以这句话表面上女孩在说和别人比起来,因为自己没有伞,只有跑快一点才不会被雨淋湿;再结合文中语句“女孩的家庭并不富裕,那套房子是她的一位同学的父亲为她在学校附近租的”“我家庭条件不好,哥哥又在上大学,靠父母在小镇上做点小生意供我和哥哥上学,父母够辛苦的了。所以我必须加倍努力去学习,用学习来改变命运”分析可知,“伞”在这里喻指家庭背景、好的家境、金钱、关系等,这些都是女孩家不具备的,所以深层含义是指没有先天优势的孩子,家庭条件差的孩子,只有靠自己更加努力,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12.本题要求分析文章最后句子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概括。
①结构上看,“她没有忘记这套房,她每年都来故地重游,那里有她的青春记忆,有她的梦想”照应了文章开头“女孩又来看她曾经住过的那套房子,这是她考取清华大学后第6次回来了”。
②内容上看,“那里有她的青春记忆,有她的梦想”揭示了女孩来看房子的原因;“她没有忘记这套房,她每年都来故地重游”表现出她对房子的深厚情感。
13.本题为启示探究类题目。需要结合文本,谈自己的体会感受。文中“越弱就越不能怕,逃避只能永远失败,就像下雨没带伞一样,我会迎难而上”,这句话启示我们遇到困难要直面它,勇敢地解决问题。
14.【答案】(1)说明孩子对父母关心得太少。
(2)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3)爸爸(或妈妈):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为辛勤的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生日快乐!
【知识点】材料探究;语言得体;语言连贯;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概括。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班54人中,只有少数同学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大部分学生对父母的关心不够。
(2)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此题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如感谢父母,表达对父母的歉疚、祝福等都可以。
(3)本题考查祝福短信的拟写。一要注意突出“生日祝福”,二要注意有真情实感,三要注意短信对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1)示例:说明孩子对父母关心得太少;
(2)示例: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3)示例:爸爸(或妈妈):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为辛勤的您送上最诚挚的祝福:生日快乐!【点评】⑴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⑵注意图的细节。图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他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画中的字、图下的“注”等;
⑶把握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题目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
15.【答案】(1)示例: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模范人物榜单发布。(或: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举行)
(2)漫画中有一个男子身穿印有“孝”字的文化衫,一边遛狗,一边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说:“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漫画运用对比手法,讽刺了在有些所谓的孝子心中,母亲的地位还不如宠物。
(3)【示例1】亲情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灰尘仍然清澈澄净。
【示例2】亲情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知识点】漫画释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句子仿写
【解析】【分析】(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通读材料一,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天脊杯’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在‘中原孝道第一村’洛阳市伊滨区西庞村惠众道德乐园隆重举行”一句压缩整理即可。
(2)仔细观察画作,把画面上的内容分层次或方位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出来,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即“妈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一句,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同时漫画运用对比手法,把有时间遛狗与没时间陪妈进行强烈的对比,即可得出在有些所谓的孝子心中,母亲的地位还不如宠物的结论。漫画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3)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亲情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句式结构为“亲情是……让你的……”的比喻句。内容要表达你对亲情的理解。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⑴ 示例: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模范人物榜单发布。(或:首届河南乡村十大孝贤评选颁奖典礼举行)
⑵ 漫画中有一个男子身穿印有“孝”字的文化衫,一边遛狗,一边打电话给自己的母亲说:“妈,我正在遛狗,没空陪你。”漫画运用对比手法,讽刺了在有些所谓的孝子心中,母亲的地位还不如宠物。
⑶ 【示例1】亲情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灰尘仍然清澈澄净。
【示例2】亲情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梳理及概括能力。做此类题需要学生在仔细阅读材料时,将关键句子找出,利用归纳和概括的方法将各种关键词语进行整合,按照要求,形成答案。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图文转换类题综合性、技巧性较强,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要素,结合相关资料分析,最终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它符合语文核心素养对中学生的要求,是中考题中的高频考点。
⑶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16.【答案】示例: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父亲见状,慌忙奔到祖母炕前。只见祖母艰难地伸出手,用她满是青筋和老年斑的双手反复摩挲着父亲的袖口,喉咙里咕哝几声,费了很大力气,才说了一句“穿……厚……点……儿……”。说完,她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安然地合上了双眼。“穿厚点儿”,这是一个80岁的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出的最后几个字。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以小见大
【解析】【分析】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刻画人物时,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段,描绘出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
故答案为:示例:祖母病危,父亲领着母亲和我们兄妹匆匆地回到乡下老家。已经80岁高龄的祖母,被冠心病折磨得清瘦、憔悴。父亲见状,慌忙奔到祖母炕前。只见祖母艰难地伸出手,用她满是青筋和老年斑的双手反复摩挲着父亲的袖口,喉咙里咕哝几声,费了很大力气,才说了一句“穿……厚……点……儿……”。说完,她好像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任务,安然地合上了双眼。“穿厚点儿”,这是一个80岁的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出的最后几个字。
【点评】写作之前一定要读懂题干要求。抓住三个方面:方法是以小见大,内容是人物描写,描写时要突出人物特点。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以小见大关键在于抓准细节描写,人物描写在于丰富运用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如语言、动作、神态、外貌,以及适当运用修辞手法。
17.【答案】示例: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多年来,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棋逢对手的确是一件快事。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免不了心情烦躁。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似乎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我总想,能在这一方小天地中发现这生命的玄机,也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以小见大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本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用与母亲、孩子一同散步这个极为普通、细小的生活琐事,表达出“尊老爱幼、中年人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这一深刻的主题。可以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用小事揭示深刻的道理,注意加上议论,表明主题,注意字数的要求。
故答案为:示例: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多年来,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棋逢对手的确是一件快事。双方坐定,大战三百回合,直杀得天昏地暗,仍不分胜负,双方都免不了心情烦躁。偶尔大意失荆州,被对手抓住机会,穷追不舍,似乎败局已定,胜利无望,忽又眼前一亮,柳暗花明,回马一枪,直捣黄龙。对手亦无防备,终以败局告终。此时顿觉特别畅快,回味无穷……
其实人生也是一局棋,生活便是对手,是不易言败的对手,自己也只有在行棋中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不断完善自我,方能取得胜利。我总想,能在这一方小天地中发现这生命的玄机,也就不枉此生了。
所以,与其说棋如人生,不如说人生如棋。
【点评】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写法上,要议论为准,叙议结合,语言简洁,注意字数限制。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