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五四运动前后,西方的文艺思潮已经历了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演变。不过,这三大文艺思潮对中国新诗人的影响却不可①____________。从新诗诞生的情况来看,创始者们更多的是借鉴了西方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郭沫若从歌德、雪莱那里汲取营养,那②____________的气势、天狗吞月式的自我扩张,使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然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有时难免导致艺术上的不精致;一些如实描绘社会弊病的诗篇,又由于写得太“实”而失去了诗味。五四运动落潮和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知识分子陷于苦闷、彷徨之中,把眼光开始转向西方的现代主义,于是李金发、戴望舒等诗人借鉴西方的象征主义,诞生了我国的象征诗派。
应该指出的是,在新诗现代化的浪潮之中,诗人对西方诗歌的借鉴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结合中国诗歌的固有特色,对西方诗歌既有吸收又有舍弃。一些有重要影响的诗人,如卞之琳、徐志摩等,无不是从取法于西方开始的,但没有③________,而是把西方的东西与本民族的特点融合起来,所以( )。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填入文中两个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刘半农、艾青等人的诗作则大多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
他们的作品有西方诗歌的某些特征,但决非西方诗的翻版
B.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则是刘半农、艾青等人诗作的主要特点
他们的作品有西方诗歌的某些特征,但决非西方诗的翻版
C.刘半农、艾青等人的诗作则大多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
他们的作品决非西方诗的翻版,但又带有西方诗歌的某些特征
D.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则是刘半农、艾青等人诗作的主要特点
他们的作品决非西方诗的翻版,但又带有西方诗歌的某些特征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中,不能准确体现泰戈尔“青春的光彩”的含义的一项是( )
当青春的光彩渐渐消逝,永不衰老的内在个性却在一个人的脸上和眼睛上更加明显地表露出来,好像是在同一地方久住了的结果。——泰戈尔
A.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B.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闻一多《红烛》)
D.在锈蚀的岩壁,/但有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我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
5.五四青年节将至,学校将举行主题演讲活动,主办部门向学生征集体现青春价值和激情的诗句以作为会场标语,你将推荐下面哪一句?请选择并作简要说明。
(1)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3)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闻一多《红烛》)
(4)你沐浴着明光飞行(雪莱《致云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河 床
昌 耀
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
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
但我更是值得骄傲的一个。
我老远就听到了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
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
我让那些早早上路的马车,沿着我的堤坡,鱼贯而行。
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
那些裹着冬装的唐古特车夫也伴着他们的辕马谨小慎微地举步,随时准备拽紧握在他们手心的刹绳。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
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
是的,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走下。我是滋润的河床。我是干枯的河床。我是浩荡的河床。
我的令名如雷贯耳。
我坚实宽厚、壮阔。我是发育完备的雄性美。
我创造。我须臾不停地
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
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
我喜欢向霜风透露我体魄之多毛。
我让万山洞开,好叫钟情的众水投入我博爱的襟怀。
我是父亲。
我爱听兀鹰长唳。他有少年的声带。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他的翼轮双展之舞可让血流沸腾。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她在长夏的每一次黄昏都要从我的阴影跛向天边的彤云。
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
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
我是屈曲的峰峦。是下陷的断层。是切开的地峡。
是眩晕的飓风。
是纵的河床。是横的河床。是总谱的主旋律。
我一身织锦,一身珠宝,一身黄金。
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
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
我是排列成阵的帆樯。是广场。是通都大邑。是展开的景观。是不可测度的深渊。
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
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
而现在我仍转向你们白头的巴颜喀拉。
你们的马车已满载昆山之玉,走向归程。
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掌准时地亮了。
你们的团月正从我的脐蒂升起。
我答应过你们,我说潮汛即刻到来,
而潮汛已经到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把“我”幻想成河床,在本诗中,更是在河床中渗进了“我”的感情、情绪和思考。
B.诗人爱用短促的句子,但对分行似乎没有太多的强调,每个诗行,有长有短。
C.诗中的意象“兀鹰”“母狼”“黄河象”等,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
D.这首诗不仅讲究韵律、押韵,也注重内在的节奏,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诗人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
B.当我们读诗的第一行时,便从审美心理上与河床融为一体了,这正是诗人巧妙的抒情手法的成功之处。
C.诗歌的内在节奏通过奇崛的长短句式来实现,并将现代汉语与文言词语和句式相交错。
D.这首诗的意象构成也是十分独特的,有实有虚,虚实相生,显得既不拥塞又不空洞。如“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即为虚的意象。
8.这首诗歌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歌在意象的应用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通过意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①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希腊战歌(节选)
[英]拜伦
起来,希腊的儿男!
挥戈向敌人迎战!
让他们腥臭的血川
像河水在脚下奔窜!
醒来吧,斯巴达!今天
你怎能睡梦沉沉?
同你的老伙伴雅典,
联合成无敌的大军!
唤列奥尼达②回来——
这历代讴歌的领袖,
这刚强可畏的统帅,
他曾把你们拯救。
扼守在温泉险关,
他英勇牵制敌寇,
同波斯军队鏖战,
让祖国得保自由;
他率领三百勇士,
战斗中,始终挺立。
像威猛无敌的雄狮,
在滔滔血海中沉溺。
起来,希腊的儿男!
挥戈向敌人迎战!
让他们腥臭的血川
像河水在脚下奔窜!
(穆旦译)
注 ①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名。②列奥尼达:古希腊斯巴达国王,曾率领三百名精锐战士于温泉关抵抗波斯帝国的侵略,最终全部阵亡。
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二句,描写了刘裕故居荒凉、衰落的景象,抒发了辛弃疾的思古幽情。
B.从“元嘉草草”开始,词作便由怀古转入伤今,联系当时的抗金形势和词人的境况,用典抒怀。
C.拜伦的诗中多次运用呼告的方式,直接而强烈地表达情感,充满着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D.穆旦这首译作,讲究押韵,每行三个节拍,诗节于整齐中见错落,可谓兼具音韵美和建筑美。
11.同是写英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和《希腊战歌(节选)》中写列奥尼达,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
1.(示例)①相提并论 ②一泻千里 ③亦步亦趋
2.A [第一处,分析前面的内容可知,此处应指出刘半农、艾青等人的诗作的特点,落脚点为“现实主义”,因此排除B、D两项;第二处,前面的句子强调的是诗人并没有照搬西方诗歌的特征,语意的侧重点应在“决非西方诗的翻版”这个分句上,因此排除C项。故选A。]
3.(示例)中国的知识分子陷于苦闷、彷徨之中,开始把眼光转向西方的现代主义,于是李金发、戴望舒等诗人借鉴西方的象征主义,创立了我国的象征诗派。
4.D [“青春的光彩”是指“永不衰老的内在个性”,即青春表现出的激情。A项表现的是关注天下的热情。B项突出的是破旧立新的追求。C项表现的是牺牲自我、拯救他人的情怀。D项表现的是一种理性认识。]
5.(提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1)突出的是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2)表现了力量聚集的画面;(3)体现了奉献精神;(4)展现了理想和行动的激情。能结合具体诗句解说“青春价值和激情”,且言之成理即可。
6.D [这首诗不讲究韵律、押韵。]
7.D [“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应是实的意象。]
8.诗歌以“滋润的河床”“干枯的河床”“浩荡的河床”“纵的河床”“横的河床”等众多的意象来表现河床的雄性之美,以及河床博爱的襟怀、无限的富贵、悠久的历史。河床饱经沧桑而又充满了生命的原力,表现出诗人对雄性之美与阳刚之美的追求。
9.(1)丰富多彩。①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有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②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以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以巨大而奇异的感觉。③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
(2)这一系列意象,既是诗人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10.B [“从‘元嘉草草’开始”错,应该是从“四十三年”开始,由怀古转入伤今,通过“烽火扬州路”“廉颇老矣”的典故,来告诫当今统治者要吸取前人的教训。]
11.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孙权,表达了对英雄难觅的感慨,对英雄功业化作历史烟云的悲叹。②《希腊战歌(节选)》中写列奥尼达,抒发了对英雄主义精神、希腊光荣历史的歌颂,洋溢着对希腊儿男的鼓舞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