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1)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①____________、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1949年之前,中华大地上到处闹灾荒战乱,百姓②____________。少年时袁隆平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虽然少不更事,但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③____________的土地,他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报考大学时,他就对父母说,他要学农。母亲听后吓了一跳,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你以为好玩儿呢?但他是真正爱上了农业,死活要学,还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最后,父母尊重了他的选择。
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④____________,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袁隆平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着世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还摆出大道理”后的冒号作用不同的一项是( )
A.袁隆平客观地分析了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并把这些缺点概括为“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
B.他高兴地回答:他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扫帚那么大。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不过这极具夸张的梦想,正在走向现实。
C.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
D.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蕊不育的“母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曾获得诸多国际国内奖项,他对世界粮食安全作出的卓越贡献将永载史册。袁隆平一生最大的追求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是感动了无数人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他坚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他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不断提高水稻亩产量。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是为了缅怀他,也是为了致敬他、感谢他。袁隆平引领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的方向,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育种家,他为世界粮食安全和民族种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心系苍生、勇于创新,我们要传承他的这种精神。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是几个短句,请改成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拓展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一个科学家的责任。”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却凝聚了几代科学家半个多世纪的坚持与奋斗、传承与弘扬。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的科技创新局面,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科学技术奇迹,积累了一笔又一笔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工作者,忠于国家、敢于担当,积极投身到科学事业当中。从“对祖国母亲赤胆忠心,把全部青春年华献给祖国,托起了民族的脊梁”的钱学森,到“倘若生命终结后可再生,我依然会选择中国,选择中国的核事业”的邓稼先;从“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的任新民,到“没有找到存在的证据,不等于找到了不存在的证据”的南仁东……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或许这正是新时代对科学家精神的时代注脚。而新时代下的科学家精神,更是赋予了广大科技工作者新的时代责任与科技挑战。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是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内核。
(摘编自光明网《探寻新时代征程下的科学家精神》)
材料二:
并非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但人人都能从杰出科学家的经历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科学家主题电影通过对科学家辉煌成就的介绍和心灵世界的探寻,揭示他们作出非凡贡献的现实背景和精神动力,展现他们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为渴望超越平庸、实现更高人生价值的人们提供了榜样。
科学家主题电影中的主人公们,置身中华民族从危难走向新生、从贫弱走向富强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他们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汇于民族自立自强的历程中。《钱学森》突出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经济一穷二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代背景下,钱学森归国的特殊意义和他强烈的家国情怀。钱学森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待遇和研究环境、突破重重封锁回国,是因为祖国在他的心中无可替代;克服千难万险也要让原子弹升空,是出于保卫祖国和平的强烈责任感。纪录片《诗与真》中的严东生,制定中国第一个耐火材料的生产、检验和测试标准,紧急受命解决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端头防热的难题,无不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国防的迫切需求。这种对特定历史背景的还原,为科学家不计功利、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壮举找到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在唤起观众的爱国之情与主人公达成情感共鸣的基础上,也激励观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结合起来,成就更加壮美的人生。
科学家主题电影离不开对科学精神的生动阐释,也少不了对科学家人文情怀的充分展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取得科学成就的力量源泉,悲天悯人、心怀大爱的人文情怀则赋予科学研究向善而行的价值取向。《我是医生》中的肝胆外科医生吴孟超,强调“科学就是事实本身”,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实验,其背后的支撑是“把每一个病人都背过河”的信念。《袁隆平》中,袁隆平百折不挠研究杂交水稻的初衷和目标,是让地球上有限的土地收获更多的粮食,让人类远离饥饿。《超凡未来》中,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用“湛卢剑”来比喻北斗,比喻其无坚不摧却从不称霸,尽显中国科学家的浪漫和仁心。这种对科学家人文情怀的描述,给予观众深刻的思想启迪:科学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解决全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困境,让世界更美好。
知识英雄正日益成为民族崛起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工作不仅塑造着中国的未来,更塑造着全人类的未来。在科学家主题电影中,他们从普通人成长为卓越科学家的过程得以展现,他们的家国情怀、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得以彰显,既可以在青少年中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效应,也是一个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的窗口。科学家主题电影的进一步繁荣值得期待。
(摘编自吕珍珍《科学家主题电影,何以鼓舞人》)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家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奋斗,也正是科技工作者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连,开创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创新局面。
B.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们心系祖国,将他们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为科技进步和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C.处于中华民族从危难走向新生、从弱到强之际的严东生不计功利、献身科学,将个人价值的实现融汇于民族自立自强的历程中。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现代社会,知识英雄已经成为民族崛起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工作塑造着全人类的未来。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都关涉科学家精神,一则谈其时代意义,一则谈其在电影中的表现及作用。
B.悲天悯人、心怀大爱的人文情怀,促使袁隆平选择了让人类远离饥饿的杂交水稻研究。
C.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用“湛卢剑”来命名北斗,取其锐利刚强、无坚不摧之意。
D.《我是医生》的科学家电影,既有对科学精神的生动阐释,也有对科学家人文情怀的充分展示。
8.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卓仁禧院士屡担国家重任,从研制光学玻璃防雾剂到研发彩色录像磁带黏合剂等,攻坚克难,成功解决了不少关乎国防及民生的难题。
B.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技术难关,突破核潜艇最关键的技术,铸成中国的“钢铁蛟龙”。
C.30年来,捞纸大师周东红秉持“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保持着成品率100%的突出纪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D.为国铸核盾的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9.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科学家精神”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中国科技馆4D影院展映的《袁隆平》等国产科学家主题电影,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和好评。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打造一部优秀的科学家主题电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单元 劳动光荣·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第4课 (1)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1.(示例)①肝胆相照 ②颠沛流离 ③满目疮痍 ④呕心沥血
2.B [文中冒号和A、C、D三项中的冒号均表示解释说明。B项表示提起下文。]
3.①把袁隆平“乡村教师”的平凡身份和“颠覆世界权威”的超凡胆识进行对比,突出了他敢于挑战权威、富于创新的精神。②把袁隆平“名满天下”的伟大成就与“专注于田畴”的平凡小事进行对比,突出了他淡泊名利,专注科研事业。③把袁隆平“乡村教师”与“名满天下”、“颠覆世界权威”与“专注于田畴”进行对比,突出了他即使平凡普通,也具有挑战权威的胆识,即使功成名就也仍专注于研究杂交水稻。
4.(示例)①不是奖项和荣誉 ②他对水稻研究的专注始终如一 ③我们纪念袁隆平先生
5.我们要传承引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方向、影响一代又一代育种家、为世界粮食安全和民族种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袁隆平心系苍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6.D [“知识英雄已经成为民族崛起的中流砥柱”错。结合材料二“知识英雄正日益成为民族崛起的中流砥柱”可知,是“正日益成为”而非“已经成为”。选项“已经成为”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
7.C [“用‘湛卢剑’来命名北斗,取其锐利刚强、无坚不摧之意”错。结合材料二“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用‘湛卢剑’来比喻北斗,比喻其无坚不摧却从不称霸,尽显中国科学家的浪漫和仁心”可知,是“用‘湛卢剑’来比喻北斗”,并且是“比喻其无坚不摧却从不称霸”。选项“命名北斗”“取其锐利刚强、无坚不摧之意”曲解文意,与原文表述不符。]
8.C [结合材料一“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是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为祖国科学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内核”可知,材料一是围绕“科学家精神”展开的。A项“卓仁禧院士屡担国家重任……攻坚克难,成功解决了不少关乎国防及民生的难题”,是“科学家精神”的体现,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B项“黄旭华带领团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技术难关……铸成中国的‘钢铁蛟龙’”,是“科学家精神”的体现,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C项“捞纸大师周东红秉持‘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突出纪录”,着重体现的是“工匠精神”,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D项“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是“科学家精神”的体现,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
9.①心系国家,敢于担当。②不畏艰难,勇于挑战。③无私奉献,淡泊名利。④理想高远,不懈奋斗。
10.①应突出对科学家辉煌成就的介绍和心灵世界的探寻。②注重对科学家所处特定历史背景的还原,挖掘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支撑,从而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③既要生动阐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也要用心挖掘并展示出科学家的人文情怀,给予观众以深刻的思想启迪。④展示科学家们从普通人成长为卓越科学家的过程,彰显其家国情怀、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