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2 21:4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出发,秉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设计本课教学。根据学生学情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结合单元主题及历史发展阶段特点,创设情境,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帮助学生逐步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及发展特征。组织各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主动参与历史学习并逐步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的第一课。第五单元展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与全球扩张的过程,第13课主要介绍的是14、15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萌发产生并发展,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进而推动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课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概念以及经济学概念较复杂且多,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学习本课,可以让同学们了解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初期发展过程,初步认识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概念。学生情况分析初三学生即将参加升学考试,学习任务较重,课堂需要保质提效;经过初一、初二两个阶段的学习,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历史学习方法。但在对复杂概念的理解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还比较弱,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也需继续提升,需要教师的讲授引导。
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经济社会的重要变化。能够了解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梳理二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素养目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能通过史料,初步理解近代世界政治、经济及文化之间的关系,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概念(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能够认识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挥的作用,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素养目标:唯物史观)。认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基础概念,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形势,树立四个自信。在疫情阴影笼罩,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坚定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等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形成。教学难点认识西欧社会的转型,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化以及社会结构的改变。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文字史料、图片资料、地图资料(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探究及讨论法相结合
板书设计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农业-租地农场手工业-手工工场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农场城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通过设计一位虚构的历史人物“约翰”引入新课。 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感受历史。
一、少年时代——垦殖山林大开发 自由支配脱束缚 从约翰的生活年代和出生地入手,带领学生复习第8课西欧庄园里中世纪庄园的基本情况,从而引出庄园的变化。通过文字材料结合少年约翰的见闻,提问学生当时欧洲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垦殖运动。通过文字材料结合少年约翰的见闻,引导学生找出农奴摆脱人身束缚的背景以及摆脱束缚的方式。通过文字材料结合少年约翰的见闻,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认识什么是租地农场。提问并带领学生理解领主、租地农场主、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农业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的含义。 回忆西欧庄园的基本信息及情况。阅读文字材料并提取信息,结合课本内容回答问题。在老师的带领下初步理解垦殖运动、租地农场以及农业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复杂概念。 锻炼学生对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能力、论从史出的意识及历史解释的素养。
二、青年时代——离家乡进城学艺 城市现手工工场 通过文字材料结合青年约翰的见闻,提问并引导学生梳理手工工场的发展过程,并通过示意图初步理解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性质。 根据课本梳理手工工场的发展原因及发展过程,通过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中商人与工人的关系及手工业的前后对比,理解手工业生产组织的资本主义化。 培养学生梳理历史事件时序的能力,建立历史事件及概念相关联的意识,培养时空观念素养
三、老年时代——新兴阶层力量显 社会转型时代变 通过文字材料结合老年约翰的见闻,引导学生认识经济的发展是如何推动了社会结构阶层的改变,并掌握社会变化的具体内容。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西欧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新的阶层的诞生是如何影响后续近代西欧的发展的,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根据课本内容找出农村和城市社会结构改变的内容,分层理解经济推动社会的改变。 培养学生建构历史事件间的联系深入思考历史问题的意识能力。
课堂小结 1.总结归纳本课学习的内容,突出本课重难点知识。并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当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基础概念。并引导学生尝试结合这些概念去认识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坚定对祖国发展的信心。2.组织课堂选择题练习。 整理笔记,查缺补漏。联系当下形势并结合实际及应用其他学科所学,尝试思考理解复杂概念。完成选择题练习。 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经验分析现实问题的意识以及跨学科、跨时空综合看待问题的意识及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巩固所学知识。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