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2017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立德树人作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为目标。理论依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学生知识经验地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促进他们自己建构意义以及问题的解决。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教学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教材从儒学、道教与佛教发展,文学艺术,科技,中外交流四个方面阐述了三国至隋唐五代思想文化的新成就。儒、道、佛三家既相互影响又各自发展,思想活跃,呈现多元特点。文学、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艺术大放异彩。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成就,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带来文化上的频繁交流,在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的同时,又使中华文化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学生情况分析知识储备: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盛唐气象》、《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书法、绘画、石窟雕塑,唐代诗歌、中外交流已经有了了解。因此,本课教学侧重之前未曾接触过地“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对于初中已学的内容关键在于梳理其发展脉络,点明文化成就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而且,通过本单元前3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政治变迁、制度变革、民族交融、区域开发,为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认知能力: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透过文化成就的表现去认识其社会发展背景,探讨文化繁荣的原因及启示。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课堂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初唐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以及相关文字材料,解释佛教本土化的原因。2、知道玄奘、鉴真等人对中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学习他们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3、知道三国至隋唐五代文化在多领域的成果,领悟到文化互动的重要性,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至隋唐五代文化多元、多领域发展教学难点:佛教的本土化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字材料等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2分钟) 【展示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这幅画的名称吗?它现存在哪里?【介绍壁画】壁画为佛教史迹画,由初唐高僧或受雇于窟主的画匠所作。【教师提问】这是同学们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一幅插图。假若仅凭第一印象,你觉得图中的人物像什么?你会将壁画命名为什么?【教师提问】为何画中的人物都酷似和尚?专家又是如何将其判读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图呢?今天,让我们先一同走近这幅充满玄机的壁画。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以学生熟悉的教材插图导入,通过连环的设问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一:壁画背后的三教互动(18分钟) 【教师过渡】专家将壁画判定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所依据的是画面中央的深色方块(榜题)上的文字。【展现榜题文字】“前汉中宗既得金人,莫知名号,乃使博望侯张骞往西域大夏问名号时”。【教师解读榜题文字】西汉中宗(经学者考证,“前汉中宗”为画工笔误,此处应为“汉武帝”)已经获得金人,不知道金人的名号,于是就派张骞出使西域问金人名号。要理解“金人”的意思,我们必须结合壁画原图。教材中的图片只是壁画原图的下半部分。【展示壁画的原图】【教师解读壁画】壁画的原图可以划分为三个画面。壁画右上方的这个画面里的榜题上的文字为“汉武帝将其部众讨匈奴,并获二金人,长丈余,列之于甘泉宫,帝为大神,常行拜谒时。”也就是说,壁画中汉武帝所跪拜的就是金人,结合画面内容可以推知:金人指的是佛像。而壁画左上方的这个画面里所描绘的是:张骞一行到达一座内有佛塔的城池之外。城门附近伫立着两位身着袈裟的僧人正迎接张骞的到来。【教师提问】同学们觉得这幅壁画的内容符合历史事实吗?【教师过渡】同学们所讲的都有道理。接下来,同学们所要探究的问题是:为什么创作这幅壁画的人要把汉武帝描绘成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把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外交事件描述成一段宗教之旅?【展示任务要求】分别用一句话(不超过18个字)概括各张卡片上的材料内容;结合老师补充的三条线索,至少使用三张卡片上的证据来推测壁画失实的原因;运用卡片代号,绘制逻辑推导图(示例:假如A导致B,则表示为A→B),可在逻辑推导图中增添内容,使推导图的逻辑更加清晰;简要地写下逻辑推导图的说明文字。【组织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教师提问】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后,提请部分学生展示其探究成果。【展示参考答案】【教师总结】北朝期间,统治者曾两度灭佛,大伤佛教的元气。佛教徒吸取了历史的教训,意识到佛教不依靠统治者的力量是得不到广泛发展的。面对初唐尊道抑佛的现实压力,佛教徒指使画匠在创作壁画时将佛教传入与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附会在一起,含蓄地指出:佛教在传入之初就得到了帝王的高度重视和认可,以此说明佛教的合理性。这一时期,莫高窟中有的佛造像则体现了佛、道融合的理念,许多洞窟雕有西王母、四灵和雷公等道教内容,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由此也体现出佛教传入后对于洞窟、雕塑艺术的影响。 1、阅读文字材料、聆听教师讲解。2、观察图片、聆听教师讲解。3、预设:【生1】不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奉儒学为正统,不可能向佛像“常行跪拜”。【生2】不符。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而并非为了求佛号。4、聆听教师讲解任务要求。5、积极思考、自主探究。6、部分学生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7、聆听教师讲解,校对自己的答案。 让学生在看教师逐字逐句解读文字史料、图片史料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史料研读能力,培育“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明白,艺术作品是对“历史”的加工,会存在失真的情况,应以审视的眼光加以看待。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水平3-2;3-3);帮助学生理解佛教本土化的原因和表现,突破教学难点。
环节二:古寺背后的中外互动(14分钟) 【教师过渡】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就经历了一个在曲折中扎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无数的佛徒做出了努力。有的致力于提升佛教在中国国内的影响力,使之与中国本土文化相适应。此外,有的佛教徒则致力于提升佛教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他们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周边国家进行佛法交流。日本的一座古寺见证了这一段历史,让我们一同走进唐招提寺。【展示材料】简要地介绍唐招提寺中的中国元素,以及鉴真在唐招提寺修建过程中所作的贡献。【展示材料】【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以及课本,比较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异同。【教师提问】学生完成合作探究后,提请部分小组展示其讨论成果。【教师追问】教师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追问。例如:学生回答“玄奘和鉴真途径的路线不同”,教师应当继续追问学生“有何不同?玄奘经过了哪里,鉴真经过了哪里?结合地理知识,你认为玄奘和鉴真分别会遇到哪些困难?”又如:学生回答“玄奘和鉴真都对中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教师应当继续追问学生“有何具体的影响?”;当学生回答“鉴真东渡对于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教师可继续追问:“结合本课的知识,你推测鉴真及其弟子可能还会给日本带去哪些文化成果?在文学艺术方面,在科技方面......” 1、阅读图文材料,积极思考,进行小组讨论。2、部分小组展示其讨论结果。紧跟教师追问的思路,积极回答问题。预设回答:不同点:交往目的不同、出发时间不同、出行路线不同、出行方式不同、所面临的困难不同。相同点:以和平的方式与外国进行交流;对唐朝时期的中外交流产生积极影响;两人都是信念坚定、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唐代高僧;两人的成功均与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密切相关。 从唐招提寺引出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容易将“玄奘”与“鉴真”两人混淆。设计“比较两人异同”的教学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对两人进行区分,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比较能力,感悟两人身上的优秀品质。追问的目的在于倒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避免浅尝辄止。
环节三:文明硕果背后的历史思考(6分钟) 【展示材料】人类文明交往的驱动力是与生产力相互伴随的交往力。精神觉醒力、思想启蒙力、信仰穿透力、经贸沟通力、政治权制力、科技推动力所互动的合力形成了人类文明交往自觉的壮丽风采和恢弘气象。——彭树智文化不仅具有排他性,而且还具有整合性。所谓整合性,即以不同群体意识与价值观念为内核的不同文化,在相互冲突和颉颃中,相互吸收,相互融化,逐渐趋于一体化。魏晋南北朝的多元文化激荡,终至推出气度恢弘,史诗般壮丽的隋唐文化时代。——冯天瑜【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从两位先生的话语中提取一个观点,结合本课所涉及的史实谈谈你的感悟。【教师总结升华】佛教与儒学、道教相互碰撞、吸收,出现了佛教本土化的新景象;佛教的对外传播又在周边国家凝结出新的文化结晶。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惟其有不同文明的互动, 才能展现文明的生机与活力。不同的文明在交往过程中碰撞、交流、融合,在扬弃中诞生新的文化成果。这启示我们,要想实现文化的创新性发展需要继承传统、革故鼎新,还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不能抛开经济、政治领域孤立地看文化领域的成就,要透过文化成就的表象去认识其社会发展背景,追溯文化繁荣的深层次原因。在今天的课程里,我们拜访了一幅壁画、一座古寺。看似平凡的事物,背后却蕴含了一段不平凡的历史。所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 1、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回答问题。预设:【生1】文化的繁荣是政治、经济、宗教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例如:大唐气象就与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外贸易等息息相关。【生2】文化在冲突和竞争中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例:儒释道从三教并立到三教合一。2、聆听教师的课堂总结。 锻炼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论证的能力。帮助学生回顾本课知识,升华主旨。点明本课的教学主题“互动孕育新生”。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内容庞杂且相对枯燥,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内很难面面俱到地涉及到每一个点。因此,我将梳理基础知识的任务作为预习作业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完成而不占用课堂时间。我将本课的主题提炼为“互动孕育新生”,在课堂上着重从文化互动这个角度进行讲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领悟到文化交流互动的重要性。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主要采用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的策略,利用初唐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创设陌生、复杂、开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虑到高一学生的阅读水平,本课在设计时没有采用大段的文言文材料,而代之以现代文材料或者较为短小精悍、易于理解的文言文史料。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