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3 22:1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本《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第14课,本课三个子目介绍了清朝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等内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本单元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了解明清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在康熙 、雍正和乾隆三朝皇帝当政时期,中国的封建王朝出现了最后一个盛世,史称“康乾盛世”。康熙等皇帝一改汉族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疆域观念,建构了不同于传统儒家“夷夏之辨”的大一统观,开疆拓士反击不同的分裂势力,通过经略四方,观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奠定了中国的疆域版图。与此同时,康雍乾时期,通过设立南书房和军机处,建立密折制度和大兴文字狱等手段,君主专制达到了全面的高度。但是,康雅乾所处的 17、18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启了近代化的潮流,而清王颠正沉浸在“盛世”之中,闭关锁国,丧失了与世界潮流接轨的机会。另-方面,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政治腐败、人口压力等,所谓的“盛世”已呈现出明显的疲态。到了嘉庆、道光年间,西方列强渐次而来,加上内部的因素,出现了“嘉道中落”。1840 年,英国人更是借口中国禁烟,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由此开始进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课教材的内容比较多,且知识的逻辑性不强,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在设计时疆教材整合为“盛世之疆”“盛世之基”“盛世之危”三部分,以求建构知识的逻辑体系,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这部分内容。
学情分析和设计意图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等途径,对本课的知识也比较熟悉。但是如何从古今贯通和中外关联的角度认识清朝前中期的历史,学生尚缺乏相关的学科思维能力和素养。因此在教学时,宜选用贴近学情的材料,涉及符合认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实现教学有效性。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分析】
1.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清朝康雍乾时期经略四方奠定疆域的史实,了解清王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措施,知道康雍乾盛世后期的危机。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研读史料、合作探究,理解康雍乾时期经略四方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封建君权空前加强带来的负面影响。3.通过研读相关史料,认识到台湾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广阔边疆地区永远是中国领士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加强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认同。4. 通过中外对比,树立时空观念,认识到只有居安思危,积极传承、创新,顺应潮流走向开放才能与时俱进,保持民族的青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君主专制的影响和清朝危机的原因。难点:君主专制的影响和清朝危机的原因。
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 历史地图 文字材料 多媒体(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相结合
板书设计
14、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一、盛世之疆——传统疆域焕新机二、盛世之基——皇权专制双刃剑三、盛世之危——历史分流藏危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导入)《冰雪长津湖》播放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中战斗的场面,然后导出保家卫国之战的艰辛,联想到清朝时期也有这样异常在冰天雪地中的保家卫国的战争——平定廓尔喀之战《平定廓尔喀之战》
(一)盛世之疆 1.经略四方定版图材料一:在黄河发源之地,"数百里内溪涧交错,泉水甚多,冬令处处凝冰","马足倾滑,行走艰难"。过了巴颜哈拉,山势甚高,瘴气袭人,"人行寸步气喘,头目眩晕,肌肤浮肿"。"时青草未茂,马皆瘠疲,粮饷屡绝。"尽管客观条件如此恶劣,福康安军仍继续前进,每日寅时(下半夜一至三点)动身,行至戌时(下午七点)始停。不少清兵出口后即"冒寒患病","触染瘴病",终于用39 天,走完了平时西藏喇嘛须用一百二三十天的路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月二十日抵达拉萨,为及时奏报朝廷,调集兵马,驱逐廓军,创造了有利条件。——韩茹∶《略论福康安征剿廓尔喀》材料二:面对强大的中国军队,廓尔喀人请降,归还掠夺的财物,上表纳贡。清军统帅福康安摩崖纪功后班师回朝,反击廓尔喀入侵的战争胜利结束。……清中央政府领导了这次抗击战争,指挥西藏政府和内地一些省份进行战争保障服务,掌握与廓尔喀的谈判签约,并在战后实施了一系列涉及西藏各个方面的措施,所以战争本身即证明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骆威∶《清代抗击廓尔喀侵藏战争背景及意义新探》教师设问:分析清朝第二次抗击廓尔喀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1、福康安不计个人安危、指挥得当; 2、清军士兵的英勇斗争; 3、乾隆帝为首的中央政府的支持; 4、西藏本地人的支持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廓尔喀人骁勇善战,逐渐统一了尼泊尔,之后积极对外扩张,曾先后两次入侵西藏。第一次战争由于清政府准备不足等原因,以签订条约而告终;第二次战争,乾隆帝态度坚决,委任福康安为大将军,率兵打击侵藏廓军。福康安不辱使命,不顾行军道路的艰难险阻,仅用39天走完了平时百日才能走完的数千里行程,及时行军入藏,争取了时间;在反击敌军的过程中,福康安和手下的将士英勇杀敌,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中廓签订了条约,再次证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昭示了犯我国土者,虽远必诛!(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乾隆朝平定廓尔喀人侵藏,引导学生分析清王朝能够成功平定外侵敌人的原因。本环节指向的是∶(1)时空观念素养水平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2)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3)家国情怀素养水平1、2-—能够具有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具有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材料三:一七九二年制定,一七九三年颁行的(藏内善后章程》,对西藏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外事、司法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规定,驻藏大臣统摄西藏地方的军政大权……乾隆对西藏的改革措施,使驻藏大臣的地位空前提高,几乎一切权力都统摄于驻藏大臣之手,比较康照、雍正两朝,乾隆朝的治藏政策要更加具体、完善。——张云侠;《略论清代驻藏大臣的设置、职权及有关问题》教师设问:分析中廓战争后,清朝统治西藏的政策有何变化 这种变化又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变化——1、颁布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2、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提高了其地位; 3、政策更加具体和完善等。 作用-—1、有利于西藏地区的长期稳定与发展;2、巩固了西藏与中央的联系,促进了国家统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乾隆帝在反击廓尔喀入侵胜利后,鉴于当时西藏的情况,及时调整西藏治理的策略,提高了派驻到西藏的驻藏大臣的地位,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使代表中央政府的驻藏大臣统摄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大权,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过渡)乾隆帝反击数千里之外的侵藏廓尔喀敌人不过是继承了其父祖对内叛外侵敌人的一贯态度,贯彻了其父祖的"大一统"理念。材料四:清帝所主"大一统",将历代传统限定在长城以内的"中国"的政治与疆域版图,扩展到长城以外的"三北"及各边疆地区,即北狄、南蛮、西戎、东夷,皆涵盖在"中国"之内,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帝"大一统"论,是对传统的"华夷之辨"的彻底否定,是民族观念及理论的划时代的创新。——李治亭∶《清帝"大一统"论》材料五:不惟康熙帝如此,其继任者对疆城与边界的定位与其父祖如出一辙。乾隆帝给英王的回信道出了清廷君臣的疆域观与边界意识∶"天朝疆界严明,从不许外藩人等稍有越境挽杂…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于逢春∶《论中国暖城最终莫定的时空坐标》教师设问∶清帝大一统观和疆域观分别有什么特点?在此大一统、疆域观下清朝版图如何得到了开拓与巩固?参考答案∶特点1、认为国家领土、主权不可侵犯;2、领土疆界意识严格,防卫森严。(过渡)播放历朝历代疆域变化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清朝疆域治理的重要意义。2.疆域一统焕新机材料六:明朝对东北辽东以外, 对青藏高原的统治很薄弱, 只是一种羁糜关系,真正的统治谈不上。没有清朝,这个分裂局面不知又要延续到什么时候。明朝对新疆的关系更谈不上, 连新疆发生什么变化都不晓得。要是没有清朝200多年的经营, 就不会出现18世纪的大统一局面。——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材料七:中国古代文明的延续性是中国疆域延续两千多年的基础……中国各族人民从民族认同到对统一国家认同经历了几千年漫长岁月的积淀和整合,清朝统治的这300年才最终成为定居。并且清朝的疆域观超越了历代汉族帝王所固有的“天下观”之窠臼——对领土、主权、边界有着清晰的界定与认知的理念。——杨学琛《清朝的民族政策》教师设问∶清朝疆域治理的重要意义?参考答案∶1、将蒙古、新疆、西藏、台湾等地区纳入版图,并有效治理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2、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促进民族大融合,最终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稳固。3、在继承前代疆域治理的观念与制度外继续创新发展,促进传统疆域观向近代国家观念转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在延续前代优良政治制度的同时发展出新的“大一统”“疆域观”,否定了儒家一贯强调的"夷夏之辨"。认为长城内外都是中国的组成部分,这是中国民族观念和理论的革命性的创新,甚至打下了近代国家观念的根基。恰因此,中国的内涵更加丰富,中华民族的内涵也更加多彩。(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清帝的大一统观及其经略四方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到清王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本环节指向的是;(1)时空观念素养水平2—能够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2)史料实证素养水平3——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3)历史解释素养水平4-—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4)家国情怀素养水平3、4-——能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过渡)乾隆将自己的军事成就评价为“十全武功”,乾隆帝因此自称“十全老人”。乾隆帝之所以能够对边对外经略四方,其根基就是清朝内部政局的稳定、小农经济的繁荣。下面我们来探索清帝为了巩固统治、稳定政局而进行的政治建设——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这一方面促进了军事活动的胜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二)盛世之基 1.传承立新稳政局材料八:清初官制,多因明法,通政司受内外本章,有敷奏封驳之权。……胤禛以通政司职权太重,扼中外庶政之要,主之者不得其人,或与政府因缘为奸,乃别设奏事处,命内外诸臣,有机密事,改用折奏,直达御前。……又以督抚一人之耳目有限,各省之事岂无督抚所不及知,或督抚所不肯言者,于是又有准提、镇、藩、臬具折奏事之旨,即道员武弃等亦间有之。”——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材料九: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假。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雍正帝……藉奏折搜集情报……故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白新良∶《乾隆朝奏折制度探析》教师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雍正皇帝设奏折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分析奏折制度的实质及其带来的影响?参考答案:通政司受理奏章,不利于皇帝掌握信息等参考答案:影响:加强信息沟通,提高行政效率,有助于加强皇权和国家统治;也会使大臣人人自危,从而加强了皇帝对臣僚的人身控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清初沿袭明代制度,设通政司和内阁,通政司负责长官奏章的传达封驳,内阁则掌握票拟,负责日常政务的处理。雍正帝作为历史上少有的"勤政"皇帝,不容许有机构控制其了解下情的通道,因此正式建立了奏折制度,赋予大量的官员以奏事权,其奏折可以直达皇帝那里。(过渡)雍正在改革方面颇有创举,择优传承先代政治经验与智慧同时又设计一些新的制度,这为乾隆的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雍正为了处理军机事务创设了军机处,乾隆继位后曾短暂废除,后又复用该机构,专制君权得以强化。但此时时代已经大变,传统政治制度已经与时代潮流相违背,死守君主专制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抱残守缺现危机(政治脱节)教师设问∶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军机处职能有哪些变化 分析军机处的设立为什么能够加强皇权 参考答案∶变化—-从负责军事到辅佐皇帝治国理民。原因--军机大臣多是皇帝的亲信,其职能只是跪受笔录,决策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从雍正帝始设军机处到乾降帝扩充其职能,军机处逐渐成为辅佐皇帝治国理民的中枢机构。但是,军机大臣的充任自始至终都牢牢地掌握在皇帝的手中,军机处从制度上讲是一个内侍顾问机构,并没有法定的类似相权的行政大权,因此,军机处的设立强化了专制君权。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乾隆帝复设军机处,是因为西、北两路的军务尚未全竣,而他当政的时期,又恰恰是军务繁兴的时期。这个被誉为"全盛"的太平之世,是与乾隆帝的"十全武功"相映衬的。从乾隆十九年(1754)用兵准噶尔部开始,到乾隆五十年(1789)撤兵安南,其间军事不断,军国大计在皇帝的"万机"中压倒一切。军机处也就从参与军机,而渐渐成为全面辅佐皇帝治国理民的中枢机构。(过渡)皇帝以一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剧军政事务达到了前所未有之境界。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到这个时候达到了完备程度。——郭成康当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被一个人所裹挟和遮蔽的政治生态成为天经地义时到底是鼎盛,亦或是隐患、僵化?康乾盛世前后长达130余年,但是盛世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清王朝对这个变动的世界一无所知,仍沉浸在落日的余晖中难以自拔,与世界大势背离而去,已然出现了政治脱节。教师设问∶根据所学知识,说一说此时西方政治领域出现了哪些新趋向 参考答案∶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当中国把臣民关进专制统治的笼子时,西方却把统治者关进法律的笼子,双方的对比差异无比巨大,中国专制政治正在渐渐走向反动,成为传统中国走向危机的重要原因。但中国的危机还不止如此……
(三)盛世之危 (2)文化脱节本朝纪纲整肃,无名臣,亦无奸臣……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清高宗实录》乾隆四十六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在乾隆帝在位60年期间,有明文记载的文字狱达130余起,其捕风捉影之荒唐、株连之广泛、处理之严酷,远远超过了康熙帝和雍正帝。清朝时期的中国文化已经走向封闭、备受禁锢。文化专制、万马齐喑。而同时期西方却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中国文化也渐渐脱节。(3)经济脱节“在中国普通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皮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他们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陕西、四川、湖北的交界处,有一片著名的原始森林,称南巴老林。此地山高林密,本非宜人类所居。但是,乾隆中叶起,大批流民涌入这片森林,伐树造屋,开荒种地。这些流民来源极广,不仅有四川、陕西、湖北三省,还有广东、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方迁过来的百姓,对这些移民的估计,保守的是十余万,有人说有百余万。 ——《三省边防备览》教师设问∶这些现象出现在清朝鼎盛时期,反映了什么根本问题?参考答案∶传统农业社会的潜力已经挖掘到极致,清王朝开始走向衰弱。"马尔萨斯陷阱":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存资源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工业革命之前人口迅速增加是不可能的,必然要受到马尔萨斯陷阱的限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未能从繁荣的农业经济转向农业文明,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愈加激烈。而同时期的西方却渐渐出现近代“工业文明”的迹象,最终突破农业文明的限制,率先进入了“工业文明”。那么我们不禁要发问了“盛世时期的中国难道就没有转向近代文明的迹象么?”中国的这种全球化贸易,使大量生丝、丝绸流向各国。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将近48000吨白银,通过马尼拉获得10000吨以上的白银。加起来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占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雍正: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大清会典事例》“(地圆说)不觉喷饭满案矣,……夫人顶天立地,未闻有横立倒立之人也。”——钦天监杨光先教师设问∶结合上下两课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中国出现的新迹象有哪些,结合材料解释中国未能转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经济:明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中国的对外贸易处于顺差地位占据贸易优势思想: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提倡自由的新思想(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阶级: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世俗文化不断发展壮大未能转型原因:传统的专制统治,不堪重负的农业,旧有天朝上国心态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中外对比:中国:政治:皇权专制;经济:农业文明;思想:文化专制历史分流口西方: 革命,铺天盖地;工业,突飞猛进;民主,迅速狂飙
课堂小结 虽然乾隆盛世登峰造极,但政治清明与全面腐败只隔瞬间,其原因就是人治的不稳定性,是中国几干年专制制度的框架和运转规则没有根本的突破和进步。更不幸的是,这个盛世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时候,其成就如同烛火遇到了太阳,一下子黯淡无光。如果专制统治不那么密不透风,文明新潮就有可能自然地浸润这片古老的土地。可惜,中国恰逢了一个执政能力空前提高的、逆人类文明主流的“盛世”……——《饥饿的盛世》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康雍乾三朝皇帝首先突破了传统“大一统”论的落篱,强调中国之内,无论地域、血缘和种族都是中国人,建构了全新的“大一统”理论和天下观。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康熙及其继任者对于分裂、侵略祖国的行为进行了强有力的打击,有力地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统一国家,莫定了中国的版图。但是,康维乾三朝也是君权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项峰的时代,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厉行专制也埋下了“万马齐暗”的隐患。当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渐次近人近代化之际,康维乾盛世如落日余晖般,逐渐落后于这个急剧变动的时代。给我们最大的思考就是:对待传统我们是消极固守传统还是积极传承创新?看待世界是傲慢闭关自守还是积极顺应潮流?看待自己的成就是自负妄自尊大还是理性坚持奋斗呢?!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