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学习难点: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时空定位】
【名词解释】
士族制度::又称门阀政治,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国家选拔官吏只看家世出身,导致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姻,在统治阶级内部构成了一个门阀贵族阶层,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门阀政治”。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社会生活方面,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 同席。(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至隋唐两代,废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
六朝:一般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孙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或称萧梁)、南朝陈这六个朝代。六朝京师均是南京(孙吴时期名为建业,西晋司马邺称帝后为避讳,改名建康)。
十六国: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蜀地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这一期间,中国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北方和西南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被统称为十六国。
【问题引领】
按照教材子目,参考学习聚焦栏目,每个子目提出1-2个基础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能够完成对教材的初步掌握。
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课本第二子目,思考并归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深入探究】
(15分)
材料
到南朝宋刘裕为皇帝时,社会阶级已起变化,士族地主势力趋于衰落,庶族寒门走上政治舞台。但九品中正制度的存在,致贵族、髙门垄断高位,皇权还需取得他们的支持。为加强皇权,南朝君主把重权寄给原系微不足道的小官,这种小官既为重权所寄,渐次变成真宰相大臣,“至如中书所司,掌在机务。……,常为重寄。”门阀士族把持的“高官”职位,逐渐变成空名义或一种安慰而已。地方上,皇帝把刺史之权交给典签(典签是南朝在地方长官之下典章机要的官制,用以制约刺史),这样位高者无权,有权者位低,谁都反不了皇帝。文武官职实际管辖权力可互换,文官预军事,武将预政治,也都可为宰相。“宰相者……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机权,或管朝政,或单侍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也。”以致有人叹息“政出多门.乱其阶矣。”南朝官制的变动,包含了社会变动的意义,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1)根据材料,概括南朝官制变动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朝官制变动的原因。(9分)
【知识框架】
【直通高考】
1.“清乐”源自汉代乐府的俗乐,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清乐的发展说明,魏晋以来( )
A.中原的传统文化日渐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
C.汉代的礼乐制度逐步复原 D.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2.下图左侧描绘的是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中之“舜”的形象(垂裙帽、窄袖为胡服特点),右侧为河南洛阳北魏孝子石棺画像中“舜”的形象(宽袍大袖为汉服特点)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A.传说人物的形象具有地域差异 B.鲜卑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生活
C.民间绘画风格发生了重大转变 D.北魏孝文帝改革提倡改易服饰
3.北魏孝文帝太和四年诏曰:“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继绝世于刘氏”,宣称北魏承继汉朝。太和十五年孝文帝又称“晋既灭亡,天命在我”,遂摒弃十六国政权,直接承继晋朝。孝文帝此举意在( )
A.消灭其他政权统一中原 B.形成南北朝政权的并立
C.剥夺鲜卑贵族政治特权 D.树立北魏王朝正统地位
4.魏晋名士有一种不同于流俗、甚至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的言谈举止。以陶渊明、王義之以及竹林七贤等为代表的魏晋名士,以狂放不羁、率真洒脱而箸称于世,形成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魏晋风流”,造成这种异化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门阀士族特立独行,思想活跃 B.江南经济开发,商品经济发展
C.魏晋时期佛道盛行,援老人懦 D.魏晋以来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6.《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孝文帝此项改革( )
A.强迫官员放弃本民族习俗 B.实现了北魏的富国强兵
C.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D.大大加剧了民族间矛盾
7.南朝刘宋时期,乡邑百姓出身的沈庆之官至侍中,都督南兖徐、兖三州军事;贫苦出身的戴法兴成了宋孝武帝的南台侍御史兼中书通事舍人,专管朝廷内务;萧齐也任用寒人掌机要。这反映出南朝时( )
A.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B.世家大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
C.门阀政治受到冲击 D.中枢机构运作机制发生改变
8.汉武帝时期,发生灾异时君主发表“罪己诏”成为一项制度。孝文帝是北魏首位下发“罪己诏”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孝文帝多次颁发“罪己诏”说明北魏( )
A.灾异现象频发 B.天人感应学说深入人心
C.政权实现汉化 D.治国理念深受儒学影响
9.“北朝四史(《魏书》《北齐书》《周书》《北史》)所记当时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共计7188位,其中汉族4941人,约占总人数的68,72%,鲜卑族人物1737人,约占10%,匈奴人物215人,约占3.10%,其余氐、羌、羯、蛮、柔然、吐谷浑、杂胡和西域人共计1080人,约占08%”。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结束了南北对峙 B.推动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儒学复兴 D.导致了北人南移
10.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 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二、材料阅读
11.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参考答案
【问题引领】
1.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1)西晋统治集团非常腐败,奢侈腐化的社会风气盛行。
(2)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的内乱,破坏了西晋的统治秩序。
(3)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的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少数民族的首领借西晋内乱的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的统治。
2.阅读课本第二子目,思考并归纳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1)原因: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②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③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④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⑤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赋税相对较轻
(2)表现:农业方面,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明显进步;
商业城市增多。
(3)影响:加速了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步交融。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3.阅读课本第三子目,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1)背景:①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②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
③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
(2)内容:①迁都洛阳;
②移风易俗,服饰、语言、姓氏、籍贯、通婚。
(3)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从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深入探究】
【答案】
(1)表现:小官掌握重权,高官无实际权力;剥夺地方刺史的权力给典签;文武官吏相互制约;增加宰相的名额。(任3点6分)
(2)原因:社会阶级发生变化,士族地主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九品中正制无法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加强专制皇权的需要;南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严重冲击了士族门阀的统治;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任4点9分)
【解析】
(1)此题问变动表现,“南朝君主把重权寄给原系微不足道的小官,这种小官既为重权所寄,渐次变成真宰相大臣……门阀士族把持的“高官”职位,逐渐变成空名义或一种安慰而已”体现了小官掌握重权,高官无实际权力,“地方上,皇帝把刺史之权交给典签……这样位高者无权,有权者位低,谁都反不了皇帝”体现了剥夺地方刺史的权力给典签,“文武官职实际管辖权力可互换,文官预军事,武将预政治,也都可为宰相”体现了文武官吏相互制约,“宰相者……或掌机密,或录尚书,或综机权,或管朝政,或单侍中,或给事中,或受顾命,皆为宰相也”体现了宰相名额多。
(2)此题问原因,可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阶级已起变化,士族地主势力趋于衰落,庶族寒门走上政治舞台”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上战乱的冲击、加强皇权的需要,经济上江南经济的开发和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需要分析。
【直通高考】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魏晋时期逐渐雅乐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统一后重新整理了清乐,隋文帝称之为‘华夏正声’”可知,魏晋以来“清乐”不断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相融合,隋统一后被称为“华夏正声”,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互动增多,不断交融,故选B项;材料中反映了中原文化不断与其他民族文化融合后得到新发展,并未消亡,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汉代乐府与其他民族音乐融合,并非汉代礼乐制度的复原,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化融合的现象,不能说明西域文化成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排除D项。
2.【答案】D
【解析】“左侧描绘的是宁夏固原北魏漆棺画中之‘舜’的形象(垂裙帽、窄袖为胡服特点)”,“右侧为河南洛阳北魏孝子石棺画像中‘舜’的形象(宽袍大袖为汉服特点)”,表明改革由胡服向汉服转变,改易服饰,故选D项;材料的内容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社会习俗的变迁,主旨不是为了体现地域差异,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衣着方面社会习俗的变迁,无法体现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生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舜”的形象变化,而不是绘画风格,排除C项。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北魏承继汉朝、晋朝,把自己作为华夏文明正统的继承者,故选D项;“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指北魏欲伐南齐,“其他”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南朝依次是宋、齐、梁、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南北朝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排除B项;材料强调北魏承继华夏文明,并没有剥夺鲜卑贵族政治特权,排除C项。
4.【答案】D
【解析】A项思想活跃是文化现象,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江南开发,经济发展,但商业受时代的影响,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故B项错误;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并发展,儒家思想融合了道家思想,“援老入儒”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文化的时代特色源自于社会时代的变迁,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造成了上述文化现象,故D项正确。
5.【答案】D
【解析】第一种解析:A项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无法体现发展速度快慢,B项缺乏足够信息支持。C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C项不符合史实。D项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项为正确选项。
第二种解析:解题关键是看各地区使用的主要货币;从图中可看出,黄河流域使用丝布帛等实物货币,长江流域主要使用铜钱货币,岭南等地区使用金银货币。金银是固定等价物,铜钱是一般等价物。南北朝时社会动荡,改朝换代非常频繁,因此越是动荡的地区越拒绝使用铜钱,而使用金银货币和实物货币相对不会产生较大损失,反之,使用铜钱的地区相对而言经济较稳定,所以选D。
第三种解析:A选项南北朝时期不可能南方高过北方;B选项河西走廊和岭南地区比较特别,使用金银主要是因为要对外交流使用,对外交流时要尽量使用保值的贵金属。C选项看不出丝织业迅速发展,本来就是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问题在于使用实物作为货币主要是南北朝时期中原黄河流域战乱不断,没有稳定的货币信用体系,所以就只能实物交换。南北朝时社会动荡,改朝换代非常频繁,因此越是动荡的地区越拒绝使用铜钱,所以选D。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孝文帝召见朝廷大臣,下令改说汉语,对三十岁以下不说汉语的官员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语言上的统一,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孝文帝提倡说汉语的改革措施,但并不能得出强迫官员放弃本民族习俗,排除A项;孝文帝统一说汉语的改革措施并不能实现北魏的富国强兵,排除B项;孝文帝统一说汉语的改革措施,有利于鲜卑族的汉化,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并非加剧矛盾,排除D项。
7.【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南朝时百姓、寒门出身的人也可以担任重要官职,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受到了冲击,故选C项;材料中未涉及君权对相权的削弱,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为以门第为依据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势力仍然比较强大,并无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的趋势,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强调几人出身,并未涉及中枢机构的运作体制变化,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汉武帝发表“罪己诏”是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孝文帝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深受儒学影响,故选D项;“灾异现象频发”是表象,不是实质,排除A项;天人感应学说包括“君权神授”和“灾异说”,“深入人心”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项;汉化包括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风俗等,仅凭“罪己诏”不能说明北魏政权实现汉化,排除C项。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北朝除包含六个主要民族(汉族加五胡)人物外,还包含其他国内外少数民族人物在内,是由多民族多元化所组成的混合体政权,这推动了民族交融,故选B项;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朝对峙局面,排除A项;唐宋才出现儒学复兴,排除C项;北方战乱导致北人南移,排除D项。
10.【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上层土族,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可知世家大族等地方豪强掌控朝政对国家政治构成影响,而形成门阀政治的代表,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仅是东晋门阀政治,不能推出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故B项错误;依所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才开始以考试为标准,而非魏晋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门阀左右国家政治,而不是重视家族经济基础,故D项错误。
二、材料阅读
11.【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解析】
(1)第一小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改官职,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第二小问现象,据材料“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的影响,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据材料“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得出汉化是主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汉化方式具有多样性。
(3)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隋唐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