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本课的要求是: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为第二单元 第七课《隋唐制度的发展与创新》,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体现,上接第六课,是隋唐知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本课包含三个子目: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和赋税制度。三个子目之间属于并列关系,前两个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后一个属于经济制度范畴。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度和赋税制度是这一阶段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科举制度,还是三省六部制,亦或是两税法,都可谓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并且这些制度都对后世历朝历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课内容时间跨度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而且制度的变革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三、学情分析
1、已知:经过初中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均有一定了解,已初步知道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内涵。
2、想知:学生对隋唐制度的变化,以及各制度发展变化趋势表示好奇,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加以引导,帮助学生了解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
3、能知: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及个人对学生知识和心理的掌握,通过教师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等,学生可以理解三省六部、科举制、赋税制度的意义以及变化与创新。
4、未知:学生对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意义理解不够全面,对赋税制度尤其是两税法几乎全无接触,需要教师引导。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对比,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隋唐制度,学会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通过解读史料,分析隋唐制度的变化和特点,认识隋唐制度变化和创新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3、通过学习,明白隋唐制度的创新性,增强民族创新意识,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的创立,理解租庸调的积极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2、难点: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六、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历史问题探究教学法、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设计
出示杨炎人物画像,介绍杨炎。
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人。唐代宰相、财政学家,而他也对中唐政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杨炎,看一看他的宦海沉浮。
(二)、新课讲授
一、名门子弟初入仕
【教师活动】杨炎的家世。
杨炎,字公南,凤翔人。曾祖大宝,武德初为龙门令,刘武周陷晋、绛,攻之不降,城破被害,褒赠全节侯。祖哲,以孝行有异,旌其门闾。父播,登进士第……玄宗征为谏议大夫,弃官就养,亦以孝行祯祥,表其门闾。
——《旧唐书·杨炎传》
讲述杨炎家族,追溯到弘农杨氏,设问:杨炎祖上何以为官?引入九品中正制。
【设计意图】通过对杨炎家族的讲述引入九品中正,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活动】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试总结九品中正制产生的背景。
汉末社会动荡,“人口流移,考详无地”,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当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察举制失去良性基础、被地方大族操纵后不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更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教师活动】为此,曹丕即位之后在保留两汉评议人物传统的基础上,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创立了九品中正制。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九品中正制选官的过程。
曹魏时期:各州郡推选本州郡在中央任职且德名俱高者担任中正官;中正官品评人物,以家世、品行及才能为品评标准,三者并重,最终为人物定品,即乡品;官品与乡品相适应。
(西晋)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越高,门第低者品级越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
【学生活动】认识到九品中正制选拔标准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最后依旧被世族所垄断。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到九品中正制的背景及变化,从这个基础上思考他的意义,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教师活动】杨炎的祖上是极有可能因门第入朝为官。但是选贤举能是中华民族亘古的追求,为了选拔有用之才,历代统治者进行了不断的尝试。随着庶族的壮大,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通过文化考试选取人才的方法为隋朝统治者所整合,从而构成了科举制度的渊源。科举制度相比于以往的制度更重视考试,然而同学们应当注意,考试制度由来已久,汉代察举制,孝廉一般在中央需经过策试才能方能为官,南北朝时期,也曾在中央对人才进行经学和文学策试,但因门阀垄断而未得始终。直到隋朝,文化考试才成为选取人才的必要一环,得以在现实中贯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述,帮助学生了解科举制是从之前制度的基础上一点一点发展而成。
【教师活动】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内容概括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演进历程。很好,老师再补充一个,唐玄宗时期……故而至杨炎的父亲杨播的时候,想要入朝为官,参加科举考试便成了最为主要的途径。但是这里有一点很值得玩味,我们一起来看。
父播,等进士第,玄宗征为谏议大夫……(炎)文藻雄丽,汧、陇之间,号为小杨山人。释褐,辟河西节度掌书记。
——《旧唐书·杨炎传》
根据这段记载,杨炎的父亲确实是科举入仕,但杨炎本人却并非如此。历史是延续发展的,有其自身的惯性与延续性,所以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实行了科举取材,但是科举并非是单纯的考试,考生的家族与个人名望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从隋文帝到唐玄宗的过程既是科举制度逐渐发展完善的时期,同时也是世家大族到寒门庶族的一个演变过程,并非是一蹴而就,即便到了唐中期,个人声望等依旧会占据一定比重。
【设计意图】再一次帮助学生树立时空观念,历史不是割裂的,其发展过程就注定了制度也具有一定延续性。
【教师活动】自科举制创设以来,便被历代统治者所青睐和沿用,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逐渐稳定下来,科举制度比之前的选官制度究竟有什么进步性,能够使得历代统治者青睐呢?
(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公正公平、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提高素质、加强集权、制度成熟)
【教师活动】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实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学生活动】禁锢人们思想,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发展。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史料实证能力,一份史料说一份话;同时培养学生辩证思想。
【教师活动】至此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老师为大家做了一个整理,根据这个表格,大家觉得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变为学识、才能,趋向客观、科学;选官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转变为中央主导考试,趋向公平、公开;选官权力:从地方逐渐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强化)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清选官制度发展时间线,认识发展规律。
二、宦海沉浮终为相
【教师活动】书接上回,杨炎自被征辟入朝后便开始了他宦海浮沉之行,历任兵部郎中、山南副元帅判官、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吏部侍郎……唐德宗李适即位后,历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官至宰相。在杨炎任宰相的这段时期内,做出了对中唐政局极具影响力的改革——两税法。作为宰相的杨炎想要推行两税法又需要经过哪些程序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两两之间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展开讨论并形成答案。
【教师活动】
杨炎向皇帝提出建议,皇帝下达推行两税法的政令,由三省长官于中书门下,也就是之前的政事堂合议,此后由中书省草拟诏令并提交皇帝审核,皇帝同意后下交给门下省驳议,门下省可能会对这个诏令进行封驳,如果没有问题后交给尚书省下的户部去执行。而这也是唐代所用三省六部制日常的一个运作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帮助学生进行思考,认识到三省六部的办公程序,并对其优越性产生朦胧认知。
【教师活动】结合材料,与秦代中央官制相比,三省六部制有哪些新的发展?
所谓宰相,是指辅佐皇帝、统辖百官的政务长官。各朝各代的宰相名称不同。如秦汉为丞相和三公,隋和唐初为三省长官,即尚书仆射、中书令和侍中各二人。历史上的宰相由一人增为数人,乃至一二十人,即是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的表现。……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三省互相牵制,目的就是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不过,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仍受到一定限制……作为具体行政部门的六部制则十分稳定,沿袭千余年而未变。
——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查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学生活动】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职权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三省集思广益,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教师活动】唐朝政事堂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议政机构,其决议过程体现了公开性,高效率及权力的制衡,其决策交由尚书省实施,体现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与制衡,标志封建政治体制的成熟。
【设计意图】了解三省六部制的优势,培养阅读史料的能力。
三、顺应时弊改税制
【教师活动】在这样一套完整的中央官制下,杨炎最终得以实施他的税制改革,但是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里面说过:某一制度之创立,绝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前,已有其前身,渐渐地创立。所以我们先来梳理一下赋税制度的发展脉络。
春秋时期大家所熟悉的有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秦汉时期将其逐渐演变为“田赋算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出现大量无主荒地,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承担赋税徭役,因此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了“租调制”。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感受历史是延续的,同时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教师活动】(北魏)均田农民的赋税负担,以一夫一妇为单位,每年纳帛一匹,为调,粟二石,为租。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知道租调制是以人丁为征税标准,“租”以粮食,“调”以布或帛。
【教师活动】此外成年男子还需要服徭役。在隋唐时期,统治者对租调制进行了改革,实行以庸代役。但值得注意的是隋唐租庸调的基础仍然是均田制。
结合材料,对比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和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大家认为租庸调有哪些积极意义?
国朝著令,赋役这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学生活动】以庸代役,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农民有了较充分的成产时间,国家财政有了保证,与此同时农民的负担也不是很重。
【教师活动】这样看来,租庸调制是一种相对理想的赋税制度,但是到了杨炎所处的时代,却不得不对其进行改革,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安史乱后出现的民户大迁徙和土地所有权的大规模转移,唐初实行的户籍制度和均田制度已经不能维持。天宝十三载编民900万户,其中缴纳赋税的课户为530万户。而乾元三年只有193万户编民,其中课户只有78万。就在这种情况下,朝廷的财政出现了严重危机。
——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
安史之乱后民众逃亡&土地兼并——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财政危机
【设计意图】从租调制开始到租庸调再到租庸调被废除,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受税制改革发展过程,同时增强史料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师活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杨炎任相,并作出了影响中唐政治的两税法改革。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旧唐书·杨炎传》
【学生活动】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人口以居住地编入户籍,将客户纳入征税对象;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土地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
那为何说杨炎所做的两税法改革影响了中唐政治呢?老师这里有一个视频,请大家带着这个疑问去观看视频,并尝试完成表格。
【学生活动】完成表格并思考两税法的积极作用。
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教师活动】在两税法的作用下,朝廷以财产征税,照顾了人民负担能力,赋税负担趋向合理;朝廷税收增加,加强了中央的经济力量,起到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并且开创了我国封建历史上以土地和财产为基本计税原则的先例。故而说杨炎的这一改革深刻影响到唐代政局。
但是两税法推行后不久另一种声音也出现了。
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第一条》
【学生活动】总结两税法的消极作用。没有规定全国统一税额,各州之间税赋轻重不均;各类加征及苛敛杂税没有真正减税。另外还有一点,国家现在以财产为征税标准,这也就使得国家不再抑制土地兼并,而大量土地兼并也使得无地少地农民增加,隐藏着社会危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培养辩证思维和唯物史观。
【教师活动】两税法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弊端,这也启示我们要秉持辩证唯物主义去评价事物。但就当时而言,杨炎所提出的两税法确实增强了朝廷的经济实力并为德宗平藩打下物质基础。
(三)结课设计
“小人物见证大历史”
历史是由人创造和书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活动的背后体现的都是整个时代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从杨炎的身上看到了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而通观这些变化与创新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趋向公平公正与公开,并为后世所沿用。为此有学者认为隋唐时期的政治文明是“集前代之大成,开未来之典范”,对隋唐政治文明给予极高的评价。我们常说学习历史是为了借古鉴今,那就请同学们围绕本课学习内容,收集相关史料,思考这些制度对我们当前的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有何启示?
八、教学反思
以人物为线索贯穿课堂,使课堂情境化,多次互动并邀请同学进行补充、评价,在课堂过程中贯穿“教学评一体化”,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已基本能达到学业水平2及以上,已基本完成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史料难度较大,可以适当增加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