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案(表格式)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3 22:2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变迁》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从课标要求的行为动词来看,对比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政权组织形式以及赋税制度等属于识记层面;分析其变化与创新的背景、过程及趋势、影响属于认知层面。在此基础上,认识到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知晓制度的变化规律,又能推知繁荣之下蕴含的新变。
二、教材分析
隋唐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个关键时期,其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都是隋唐时期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重要原因。在教学内容上,本课有三个子目,以制度的变化为线索,从选官制度到中枢机构再到赋税制度,揭示隋唐封建国家的发展,古代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本课主要介绍三国至隋唐的制度变化,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并不是截断众流,无所依傍突然发生的,向前追溯,这些制度因时而变,有继承也有创新。在单元脉络上,本课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再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大的时代背景知识。本课下接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本课的学习也将影响到下一课的学习之间具有连续性。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分别是“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子目。分别从政治制度、政权组织形式、经济管理三个层面介绍了隋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科举制强化了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加强了君主专制,而赋税制度则成为了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这三个层面制度的变化和创新共同促进了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
学情分析
1、已知:在初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学生已学过与本课相关内容,了解隋唐时盛世治理的基本史实,因此高一学生对抗日战争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故而本课在高中的教学应避免简单重复,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2、想知:高一学生正处在 15—16 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多来源于课堂、网络,更加喜欢小说、传记类的历史读物。因此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在选官制度的变化中着重设置开放性问题探究。同时,学生在思维上已经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比较能力。对于教学而言,比对初高中知识的基础上,哪里有断层哪里就有教学的生长点,针对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在其想要知道具体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想要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探究上进行深挖。 3、能知:对于隋唐盛世治理的史实基本能够说出,但对于其背后的历史原因及具体人物了解较少。通过教师的情景设置、问题导引,学生能够知道变化与创新的背景、过程及趋势、影响,从而体悟其繁荣的原因与繁荣之下的新的变化的产生。 4、未知:学生对于赋税制度的形成了解较少,对于“租、庸、调”等概念辨析易存在误区。同时,高一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事实,较少关注其背后的历史,设置“两税法如何由兴盛走向衰亡”的问题辨析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探究与思考。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文字史料与教材的结合,了解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的发展背景、内容及影响,进而更好地认识三种制度的变化趋势,培养有效解读史料、自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分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及两税法产生背景、内容,认识到三种制度的产生离不开隋唐独特的时空环境。(时空观念) 3、通过辩证分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两税法的影响,认识到三种制度的利弊之处,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4、通过对隋唐时期三种制度的讲授,认识到隋唐时期封建社会发展的繁荣强大,培养民族责任感和归属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科举制度的产生经过;三省的职能和作用;两税法的发展 (二)教学难点 制度变化的背后规律
六、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历史情景实践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资源呈现】《周易·系辞》中的一句话:“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能恒久。”即一切变化都有其推动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提问】隋唐制度是如何演变而来?进行了怎样的创新?又是怎样影响后世而继续演化的呢? 阅读、翻译与理解周易之中的话,体味其背后的哲学原理,与本节课学习内容构成联系。
新课讲授 (一)统治之源——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 运在探析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选官制度的重要性。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系统中,主要有三个层级:国家(皇权或王权+职业官僚系统)、民间统治阶级(贵族+大小地主)、民众。 国家对于民间统治集团和民众具有统治权,是社会系统中的权威象征。 但由于幅员辽阔,治理基层是十分困难的,于是这些权力中的大部分就往往分散至民间统治集团的手中,对民众产生实际影响。
但这对于国家的稳定或者说对于皇权的独尊地位是构成了挑战的。 【提问】国家如何能与民众进行直接的联系呢? “选官制度”它发挥了一种桥梁的作用。通过桥梁皇帝希望能建立起绝对效忠自己的职业官僚系统。 【提问】可以推知,选官制度是为什么服务的呢? 集权制的大一统皇权。 【材料一】“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用使朝廷德让,野无邪行。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人知名不可虚求,故还修其身。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斯则乡举里选者,先王之令典也。自兹以降,此法陵迟。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 ” ——《晋书·卫瓘传》 他首先描述了察举制在创立时代发挥的优良作用:“过去圣明的君王崇敬贤人,推举良才进行教育,以此使朝廷仁德谦让,朝廷外没有邪恶行径。确实是因为乡里民间的政治,足以互相监督,咨询事情考核言论,必定能得到其间的贤人,人的名誉不能凭空得到,而应修养自身。因此崇敬贤人而风俗就更加肃穆,废黜恶人人们的行为就更敦厚。因此乡里的选择举荐,是先王美好的典章。” 【教材原文】“人口流移,考详无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历史纵横栏目 【讲授】但是在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社会不断走向动荡的情况下,“这个方法逐渐衰败。魏继承的是颠覆的国运,兴起在丧亡战乱之后,人们流离迁移,没有固定的地方可供详尽考核,因此设立九品的制度,姑且作为一时选用人才的依据。”人口流散,乡不成乡,更勿谈推举人才。这反而更方便了世家大族的操纵“他们结交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曹操我们知道,他之所以是一代枭雄,他身上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用”,他并不看重汉代所提倡的礼义廉耻,而是看中能力,主张“唯才是举”尝试新的选人方法,直到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这一方面抑制了东汉末年以来长期盘踞的豪强地主的势力,另一方面进一步争取士大夫阶层的支持。 【小结】它由察举制演化而来,它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由中央设立中正官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资源呈现】九品中正制示意图 【讲授】九品中正制首选是由政府委任中正官,这就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清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从而政府便可以控制舆论。中正官评议出来的品级被称作“乡品”,乡品不仅关乎一个人做官的起点,而且更影响着他之后的升迁速度和直接评价。 【分析图示】而从这张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明显的两个颜色分区,最顶两层的灰色代表的是高门,他们占据上品,而黑色的代表寒门,充斥着下品。也就是我们对于九品中正制所熟悉的印象:“上门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问题探究】九品中正制如何由防弊走向生弊? 【资源呈现】 【材料二】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人弃德而忽道业,争多少于锥刀之末,伤损风俗,其弊不细。 ——《晋书·卫瓘传》 【材料三】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西晋左思《咏史》 【讲授】当我们再向下看卫瓘传的时候,就能窥见许多原因。由才学家世并重到只看重家世。姑且作为一时选用人才的依据。这个制度开始创建的时候,乡邑评品,不拘泥于爵位,对人的褒贬,足以劝勉激励,还有乡里评论的余风。中间逐渐染上污浊,于是以资历确定品级,使天下人认为,祇有居高位才尊贵,人们抛弃德行忽视道义,为了针尖小利而争夺,伤风败俗,其弊病不小。 2.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资源呈现】 【教材原文】曹丕……颁制九品中正制。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 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 中央集权。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历史纵横栏目 【材料四】此制(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钱穆《国史大纲》 【讲授】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几百年的战乱和分裂,给皇权的拥有者们很好的教训。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官员的选任问题,就无法建立起绝对效忠自己的职业官僚系统,就不能消除来自上层社会的对大一统皇权的威胁与挑战。(科举制始行于隋文帝时期,炀帝时得到广泛实行。到唐代,这一制度日臻完备,成为一直到1905年止的选任官吏的主要制度) 【总结】 从以名取士到以文取士,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与完善。 【资源呈现】科举制的创立过程 【资源呈现】科举制遗留实物史料 【讲授】现今的西安还留有两处修复后的遗址,是隋唐辉煌灿烂科举制的见证,分别是曲江宴饮和雁塔题名处。唐代的科举结束后,新进士们的庆祝往往要持续一段时间除了拜谢考官、参谒宰相、结识同年等各种各样的礼仪性活动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游艺活动,其中最为隆重的是曲江宴、雁塔题名。 【资源呈现】科举制下不同考生的境遇 【讲授】白居易16岁时,就能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艺术与哲理都出神入化的诗篇,但也到27岁才中进士。中了进士的白居易,同样按捺不住内心喜悦,挥毫写下“慈恩塔(即为大雁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年少”的诗句。如此畅快淋漓不加掩饰的抒情,可比孟郊《登科后》。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发展于唐,完善于宋,衰落于明清,在其过程之中产生问题。 学习由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的变化过程,思考其“不得不变”的原因,变化的目的与变化后的影响。 大胆提出疑问,回到当时历史环境下思考不同选择的利与弊。
二、政务之基——中央官制的变化与创新 【过渡】选官制度之外,封建官僚机构页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它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主梳理】 ·秦朝创立了三公九卿制。 ·汉初以功臣为丞相,丞相位望甚高。汉最初承接秦制。 汉武帝为了巩固和加强皇权,即位不久,就举用贤良文学之士,于本官外,另加侍中、给事中等职,让他们出入禁庭,与闻大政,丞相再也无法独揽大权了。皇帝收权于近臣,用近臣来牵制、压抑甚至代替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中朝”或“内朝”,而中央政府则成为“外朝”。 “内朝”之中,最重要的官职是尚书 ·尚书原本是九卿中少府的一名小官,掌管图书、秘籍和掌奏。但到汉代,由于皇帝赋予它处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便成为直接隶属皇帝的宫廷政治机关,并设官分职,建立了尚书台,尚书台以尚书令为主官,以下有尚书仆射(ye)、尚书丞、尚书郎及令史等官职。内朝的核心是尚书台。尽管内朝实权大于外朝,但在形式上,他们没有隶属关系,内朝尚书组织与外朝三公九卿一起形成了双轨行政管理体制。 ·东汉时期,尚书台正式成为国家政务中的中枢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体制进一步发生变化。三公虽然名为宰相,但不亲任政事,没有实际权力,逐渐变为一种荣誉称号。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在这一时期形成,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会死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对皇帝的威胁很大,权臣篡夺皇位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防止大臣特别是丞相的权力过重,最高统治者便将相权分散,逐步形成了三省制。 【讲授重点】三省产生的过程都有明显的宫廷色彩,其官员最初都是直接在皇帝内廷服务的,是中国中古时期皇权加强的产物。为了与外朝官僚集团争权,两汉以来帝王注重加强中朝力量,先后产生了中书、侍中等中朝官员,相应地产生了尚书台这样的中朝权力机构,但在以皇帝为中心的中朝也存在权力制衡问题,尚书台权力过于集中,令最高统治者疑虑不安,所以曹魏时设立中书省分尚书之权,使得中书省与尚书省的分立出现,前者侧重政令的发布,后者侧重政令的实施。 因为中书省的地位更加重要,于是皇帝又对它产生了防范心理,至西晋设立了门下省,凡中书发出的诏旨政令,都要经过门下省审核,其目的显然是欲分中书省之权。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 【资源呈现】 【讲授】为例提高行政实效和防止权臣篡夺皇位,隋文帝在魏晋南北朝三省制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三省长官并为宰相的制度,唐朝沿袭。隋朝对已存在的具有浓厚内廷色彩的三省加以利用、改造,将其从内廷机构转变为外朝官署,形成三省六部制,堪称对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一大贡献。 【资源呈现】 2.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资源呈现】 【讲授】从前的做法(惯例)是: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中书舍人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混杂地签署自己的名字,叫“五花判事”。紧接着中书侍郎和中书令进行审查,此后给事中和黄门侍郎可以反驳和纠正中书省的意见。唐太宗方才重申已有的制度,从此很少有破坏规定的事情出现。 【资源呈现】 【讲授】宫城和皇城是唐代长安城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宫城位于城的最北部,分为三部分,正中为太极宫(皇宫),称作“大内”,是皇帝居住和办公地,东侧是东宫,为太子居所,西侧是掖庭宫,为后宫人员的住处。皇城位于宫城以南,城北与宫城城墙之间有一条横街相隔。从唐代三省位置图来看,三省的分布呈现如下特点:中书省与门下省位于太极宫(皇宫)内南侧的东西两边,尚书省则距离皇宫较远,但居于皇城中心位置。这样的布局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三省六部的权力格局,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侧重于辅助决策,而尚书省侧重于行政执行。在专制时代的中国,离皇帝的远近往往能体现权力的大小,由此,从位置图看,虽然尚书省在皇城中心位置,但中书省、门下省在宫城内,其权力和地位有可能逐渐超过尚书省。 【小结】 君权与相权不断博弈。 梳理中央官制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其意义。
三、税收之源: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过渡】我隋唐盛世的繁荣景象离不开的是向上向好的经济和富足的民生,但它亦非一日之功,赋税制度经过了漫长的演变。 【资源呈现】 【补充讲授】两税法——冬小麦4、5月份收割;春小麦8、9月份收割。 【资源呈现】 【材料六】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 ——司马光《资治通鉴》 【问题探究】材料反映了租庸调制存在那些问题? 【讲授】 在唐朝的初期,征收赋税的办法称作租庸调。征收部门各自随意增加课税,巧立名目,新老名目相互重复,毫无限度。富足人家人丁多,都做官、当僧人得以免除赋税徭役;而贫困人家人丁多,没有躲藏的办法。百姓每十天输赋或每个月送税,经受不了如此困窘,大抵都逃亡流徙成为浮户,那些留下来的本地百姓,不足百分之四五。至此,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正月废租庸调制,颁行两税法财财政政制制度度及及其其变变迁迁划时代的变革:两税法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正月废租庸调制,颁行两税法两税法实行后,百姓负担的赋税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谷物,按田亩多少征收。另一部分为税钱,按户等高下征收。 【资源呈现】 【讲授】人丁——土地财产,关系密切。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和贫富差距,这相对减轻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资源呈现】 【材料七】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虚实,贪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朝廷。 ——《旧唐书·杨炎传》 全国人果然认为好,从此人民不按籍贯而按居住地收税。没增加税额但国家收入增加了,没有固定户籍但人口多少都清楚了,官吏不督查但没人敢取巧。从此国家财权,才由朝廷掌握了。 【材料八】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白居易《秦中吟十首·重赋》 国家制定两税法,本意是推行仁政,为民解忧。 在实行伊始,就防止征收过度,诏令里明白地宣示内外诸臣: 税外不许滥加税目,如果有地方官敢不这样做,便以违法定论。 无奈经过漫长的岁月,贪官污吏得以苟且因循。 沿用旧制进行敲诈勒索,为了加官进爵,不分冬春地搜刮钱财。 【讲授】任何制度的出现,必有其凭借的根本。租庸调制的出现是源自于均田制的土地制度,一旦均田制崩溃,租庸调制也就失去依据,成为无根之水。两税法诞生于腐败的唐朝中后期,注定要被这个黑暗的时代所埋没。两税法颁布不到三十年,由于各种条件的不满足,原本的货币税被多次改成实物税,开了历史倒车。而且在地方施行时,由于地方政府各自为政,且官吏贪污,在原有的税目外巧立名目,增加许多重税,沉重的苛捐杂税甚至更甚于从前,劳动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两税法”实际上已经不再存在了。两税法的出现看似是弥补租庸调制的不足,但是最根本的土地制度没有改革,社会的弊病始终存在。两税法只是一个“糊裱匠”,只能缓解经济的崩溃,但是最后还是会被难以抑制的王朝颓势裹挟,一起带入唐朝的坟墓。 【小结】 身处教师创设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之中,将民生与赋税制度的变化紧密结合。
结课 根据视频和课后资料查找,自主探究《唐律疏议》的主要特点及其在法制史上的地位。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 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 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总结反思本课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学会辩证分析。
板书设计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察举——九品——科举选官制度服务皇权 公平公正中外朝——三省——三省六部中央官制成熟完善 决策合理租调——租庸调——两税赋税制度控制减轻 经济发展
学生根据板书梳理本课重要线索——“制度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并需要不断更新”,将“新”与“变”联系起来。
八、教学评价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相关要求,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及掌握情况划分为四个层次。 1.第一层次:能够认识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政权组织形式以及赋税制度等基本历史事件的变化过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掌握相关史实。 2.第二层次:能够运用历史时间轴和历史地图,分析隋唐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变化的原因;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制度的变化。 3.第三层次:能够理解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对不同类型史料进行辨析,将历史事实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相结合,进行客观辩证的层层剖析;能够认识同一制度在不同时期产生的不同影响,并理解背后原因。 4.第四层次:能够将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放在历史大背景下加以认识与思考,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联,分析变化的原因;能够在辨析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不同史料进行互证,从而对历史事实进行客观准确的探究与认识,形成自主的问题探究意识;能够感悟到变化之中的创新精神,进而内化于行。
九、教学反思
1.关注初高中课程衔接,基于“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环节。本课紧承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的大量基础性的、史实性的知识,进行新的情境创设,更加突出问题探究意识,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个性和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考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2.关注学习聚焦,抓住核心问题,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围绕“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脉络”进行推进的设计,将社会发展与制度变迁两条线结合起来,贯穿成连贯的逻辑链。 3.本课突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尤其注重培育学生的史料实证与家国情怀核心素养。在史料实证方面,设置“选官制度和两税法”的探究问题。 4.引用史料、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编排学习任务,增加学生活动,引导学生理性分析。本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以情景和学习任务全方位推进,由变化原因到变化措施到僵化影响。本节课中涉及的史实较多,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背景的前提下,教师没有必要再进行逐条分析,而是要做到重点突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