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归园田居(其一) 课后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归园田居(其一) 课后练(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2 12:5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2)归园田居(其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①______________。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②______________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③______________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一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D.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各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再至晋末,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文章便更和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的态度是随便饮酒,乞食,高兴的时候就谈论和做文章,无尤无怨。所以现在有人称他为“田园诗人”,是个非常和平的田园诗人。他的态度是不容易学的,他非常之穷,而心里很平静。家常无米,就去向人家门口求乞。他穷到有客来见,连鞋也没有,那客人从家丁脚上取鞋给他,他便伸了足穿上了。虽然如此,他却毫不为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在不易模仿。他穷到衣服也破烂不堪,却还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悠然地见了南山,这是何等自然。现在有钱的人住在租界里,雇花匠种数十盆菊花,便作诗,叫作“秋日赏菊效陶彭泽体”,自以为合于渊明的高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B.老根据地人民做的鞋是“量天尺”。
C.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D.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透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返归田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字专练 写对写好
三、课外拓展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归园田居(其五)
[晋]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①。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②。
漉③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④。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注 ①榛曲:草木丛生的偏僻之处。②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化用《沧浪歌》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③漉:滤,渗。④近局:近邻。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以诗人一天耕作完回家路上和到家之后的活动为描写对象,展现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具体生活。
B.“崎岖历榛曲”渲染出当时社会动荡下道路的荒凉艰难,形象地道出了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
C.从“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与近邻农户相处友好、往来密切的景况。
D.“欢”字下着一“来”字,自然传神。此情此景,引得诗人怨起“夕”时短暂,兴致难尽。
8.这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与《归园田居(其一)》有相似之处。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晚归山居
[唐]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秋深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深秋时节,诗人独行于郊外,天空冷寂、树叶稀疏,渲染了凄清寂寥的气氛。
B.颔联写诗人回忆故乡往事,直到日暮时分才“独寻”荒径归来,心情孤寂惆怅。
C.尾联写山月的清辉洒向独居的竹扉,流露出诗人对山居恬淡生活的喜爱之情。
D.全诗从初行郊野写到月上西林,清光照竹扉,以空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10.请将这首诗的颈联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进行比较,分析这两句诗在写景手法上的相同点以及在意境上的区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课 (2)归园田居(其一)
1.(示例)①海市蜃楼 ②按图索骥 ③大刀阔斧
2.(示例)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3.D [联系前后文,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应选“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A、C两项;“从来没有”应修饰“诗人”,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排除B项。故选D。]
4.D [D项和文中引号均表示引用。A项表示突出强调。B项表示特定称谓。C项表示讽刺和否定。]
5.(示例)①代表和平的文章的人有陶潜(陶渊明) ②这样的自然状态 ③我觉得不大像
6.(1)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2)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3)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7.B [“形象地道出了诗人离开官场时受到的重重阻挠”错,诗人是借此透露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生活的艰难。]
8.①直抒胸臆。《归园田居(其五)》,“怅恨独策还”,诗人辛苦了一天,孤独无伴,只身还家,难免怅然生恨;《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②借景抒情。《归园田居(其五)》,写“山涧清且浅”正是诗人坦然自适心态的自然流露;《归园田居(其一)》,“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等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③借事抒情。《归园田居(其五)》,“漉我新熟酒”“招近局”“代明烛”这些生活小事,表现了诗人潇洒自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归园田居(其一)》,“开荒南野际”一事则写出了诗人归隐后内心的宁静。
9.D [“以空间为顺序”错。从日暮到天色越来越暗淡,雾霭茫茫,再到月上西林,这是以时间为顺序,写了诗人一路所见之景。]
10.①写景手法:二者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景物。刘诗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表现“钟声”。陶诗从视觉角度描写村落、炊烟,从听觉角度描写“鸡鸣”“狗吠”。②意境: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溪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意境幽暗空寂。而陶诗描写的是“村落、炊烟、狗吠、鸡鸣”等典型田园意象,营造了和平宁静、恬静优美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