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某小区被定为“未来智能社区”建设试点,小区居委会为此进行了“小区住宅现状调查”和“小区新型商业需求调查”两个活动,下面是有关调查结果的图表分析呈现。
1.根据“小区住宅现状调查”结果,你认为下列小区居委会设计的调查问卷中的问题,符合“未来智能社区”建设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A.住宅现有门禁系统、新风系统、内部智能通信系统是否符合您的预期?
B.作为低层建筑,您认为有无必要加装电梯?
C.作为老旧小区,您是否满意小区的人际关系?
D.您认为目前的房间布局、室内采光是否能够满足您的需要?
2.根据“小区新型商业需求调查”结果,你认为下列表述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 )
A.未来智能社区中新型商业的需求多样,建设设计者应该关注到居民商业需求的复杂性。
B.个性化的新型商业需求实际存在,未来智能社区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商业服务的个性配置。
C.未来智能社区中的新型商业不仅布局要合理,还应实现各种新型商业服务间的智慧联动。
D.社区金融服务、社区快闪店、社区商业O2O虽小众,但在未来智能社区的商业服务前景广阔。
3.下面是某校社团关于“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的专题调查表的部分内容。你觉得调查表在内容的设计上有什么问题?请找出并加以说明。
题号 调查项目 调查内容
(1) 你喜欢参加文化活动吗? A.喜欢,很感兴趣。 B.一般。
(2) 你喜欢哪种文化活动?(可多选) A.看电视。 B.广场舞表演。 C.绘画、剪纸。 D.去乡村图书室。 E.吹拉弹唱。 F.其他(如打桌球)。
(3) 你认为艺术活动少的原因是什么? A.周围缺少这样的设施。 B.没有时间参加。 C.周围很少有这样的活动。
(4) 你觉得家乡现有的文化设施好吗? A.好。 B.不好,不能满足自己的文化生活需求。 C.无所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位同学的家乡文化调查反思日记的片段,完成文后题目。
我们做了现场问卷调查,当问及第(10)题的时候,有些人不予以理会,也有些人回答不上来,于是我们开始反思这道问题的设计是否妥当。后来经人提点,我们明白这个问题设计得有些突兀,涉及面太广泛了,真的挺难回答的。但是也有些热心的调查对象向我们指出了潮汕文化存在的问题。这一点很值得探讨:不管是好是坏,跟我们的地方有联系,是我们地方的特色,就应该列入我们地方文化的范畴,不管大家是否愿意接受现实,问题依然是存在的。我们仍然要去面对,优秀文化就是在不断推陈出新后形成的。
4.请依据材料,写出他们这次调查问卷的第(10)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对这道题调查不理想的原因作出你的判断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一位同学拟定的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活动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80个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乡村文化振兴”主题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长期以来,中国乡村建设的努力从未停步。21世纪以来,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到“乡村振兴”被提为国家战略,乡村作为一种整体的、系统的生态空间和文化场域,其蕴藏的巨大价值潜力正日益显现。
乡村的过去在我们心中,乡村的未来在我们手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尤应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
文化产业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内容。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旨在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乡村应在深入发掘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培育特色文化产业。一是依托乡村生活习惯和风土民情,将传统的乡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将传统的人文资源与现代的生产体系相融合,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二是挖掘优秀传统民俗节庆资源,培育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节庆会展业。民俗节庆、农事节气和传统赛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三产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三是在乡村生态美学建设的基础上,利用文化与旅游天然的耦合性,组织具有仪式感、参与性、场景化的乡创活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
艺术创生是激活乡村美学的重要手段。2007年发起的“许村计划”、2011 年发起的“碧山计划”、2016年发起的“贵州雨补鲁村艺术计划”等,都是在艺术介入社会理念的推动下对当代艺术下沉、公共艺术下乡的文化实践。艺术介入乡村不只是简单的村容焕新,而是综合的审美创造。艺术乡建中蕴含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生活,需要思考“关系美学”问题,例如究竟是艺术面向还是社会面向,是艺术的再生还是乡村的再生。为了促进地方艺术的多元性发展,艺术创生需要深度介入地方性知识。
数字技术是联结乡村世界的重要链路。当代社会高铁、高速公路、网络等硬件设施的出现,使乡村不再遥远。乡村的形象、风物在新媒体时代因短视频传播、电商直播而不再“养在深闺人未识”,乡村的资源禀赋、民族技艺因数字技术的赋能而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乡村的文化消费、产品营销也因数字技术的赋权而实现了市场空间的拓展。在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村民通过深入挖掘本土的资源特色,大力发展银铜器生产加工,赋予银器以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同时依托“互联网+”平台,引入直播电商等数字平台,实现银器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在公共服务、特色小镇、乡村旅游、村落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同时人口流失、乡村空心等老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标准化、模式化的现代文化对乡村特色的影响等新问题又时有发生。乡村振兴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重新建构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美学路径重现乡村传统文化,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优化乡村治理结构,以达成地方“皆清洁、皆美丽、皆有秩序、皆可居住、皆可游览”,从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
(摘编自李康化《探寻乡村振兴的文化方略》)
材料二:
社会变迁常常发生在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的时候。新的环境发生了,人们最初遭遇到的是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生活上发生了困难。人们不会在没有发觉旧方法不适用之前就把它放弃的。旧的生活方法有习惯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复人们的需要,它终必会失去人们对它的信仰,守住一个没有效力的工具是没有意义的,会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损失。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却又不是现存的,必须有人发明,或是有人向别种文化去学习、输入,还得经过试验,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会变迁的过程。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一个惶惑、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心理上充满着紧张、犹豫和不安。这里发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发生了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和横暴权力并不相同,因为它并不建立在剥削关系之上的;和同意权力又不同,因为它并不是由社会所授权的;和长老权力更不同,因为它并不根据传统的。它是时势所造成的,无以名之,名之曰时势权力。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的加持下,乡村潜力正日益显现,这是当代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应有之力的根本原因。
B.文化产业是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内容,乡村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就必须将民俗节庆、农事节气和传统赛事有机融合。
C.目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虽然存在老问题,但是并不妨碍已达成乡村产业兴旺的总体目标。
D.在社会变迁之际,“文化英雄”有能力组织新的试验,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从而发生“时势权力”。
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阐述了在变革时代需要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方法来应对新环境的观点。
B.乡村振兴面临着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挑战,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解决问题。
C.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之建设。
D.当旧有的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环境时,社会变迁就会发生,人们心理上就会紧张、犹豫和不安。
9.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一中有关乡村振兴方式的一项是( )
A.南海桂城新经济小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让各色餐饮小吃摆摊设点,每个晚上都灯火通明,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B.云南千年瑶寨举办盘王节庆典活动,村民齐聚广场设坛祭拜诸神,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带动众多游客。
C.韶关仁化县丹霞山景区依靠独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景观,邀请各地民间画家观光绘画,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画展。
D.云浮新兴象窝山出产闻名遐迩的山茶,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打开新销路,吸引更多的品茶爱好者购买并前往当地游览。
10.《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推动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2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1.A [B、C、D三项很难说是“未来智能社区”建设的内容。]
2.D [调查结果中看不出D项所说的“未来智能社区的商业服务前景广阔”。]
3.第(1)题的选项不够全面,可加一项“C.不喜欢”。第(2)题的选项中有一些不属于“文化活动”,如A项。第(3)题缩小了调查范围,“艺术”只是“文化”的一部分。第(4)题的选项都是客观原因,缺少主观原因,比如“自己不喜欢”。
4.(示例)你认为潮汕文化存在哪些不好的地方?
5.设计者设计这道题时没有考虑到被调查者的文化心理与内心接受程度,问题设计略显生硬直接。
6.(示例)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活动先要以调查问卷、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情况调查,再以去伪存真、去末取本的原则进行资料整理,最后按照确定主题、拟定提纲、起草报告、修改定稿的步骤撰写调查报告。
7.D [A项“这是当代青年为乡村振兴贡献应有之力的根本原因”无中生有。材料一第2段只是说“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尤应树立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的劳动观念,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应有之力”。B项“就必须将民俗节庆、农事节气和传统赛事有机融合”说法有误。材料一第3段的表述为“民俗节庆、农事节气和传统赛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三产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只是重要载体,而非必须。C项“虽然存在老问题,但是并不妨碍已达成乡村产业兴旺的总体目标”说法有误。材料中并没有说乡村存在的老问题不影响乡村产业兴旺目标的达成。另外,乡村产业兴旺目标尚未达成,而选项说“已达成”。]
8.C [“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之建设”强加因果。由材料一最后一段“梁漱溟先生认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可知,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文章只是表达了两个观点,“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作者的观点,“乡村建设实际上是中国社会之建设”则是梁漱溟的观点。]
9.A [A项没有体现当地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是各地几乎都有的经济活动,不属于乡村振兴的方式。B项体现出利用文化与旅游天然的耦合性,组织具有仪式感、参与性、场景化的乡创活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属于乡村振兴的方式。C项体现出利用发掘当地自然景观,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业,属于乡村振兴的方式。D项体现出将传统的人文资源与现代的生产体系相融合,属于乡村振兴的方式。]
10.①乡村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潜力;②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③同时,乡村振兴面临着诸多难题,如人口流失、乡村空心等老问题,以及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标准化、模式化的现代文化对乡村特色的影响等新问题。振兴乡村,任重道远。
11.①乡村应在深入发掘自然景观与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培育特色文化产业。②用艺术创生激活乡村美学。③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使其得以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