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4份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4份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8-22 23:31:54

文档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填空题
一.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的探究(共1小题)
1.(2020秋 江北区期末)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科将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由甲图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溶液呈   性。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
(3)图乙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   。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
2.(2020秋 江北区期末)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6.5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6.5克。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   (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呈蓝色,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   。
三.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共1小题)
3.(2021秋 江北区期末)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   
(2)铁制品易锈蚀,工厂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四.物质的鉴别、推断(共1小题)
4.(2022秋 江北区期末)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先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再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
(1)白色沉淀A是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五.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5.(2021秋 江北区期末)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    。
(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是    。
六.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共1小题)
6.(2022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填“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滴入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
七.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
7.(2022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同学发现校园中的玫瑰花茎叶生长不茂盛,易倒伏。
(1)对此需要施加下列复合肥    (填字母)。
A.KNO3
B.NH4Cl
C.Ca (H2PO4)2
(2)农业上可施加    (填化学式)来降低土壤酸性。
八.酸、碱、盐的鉴别(共1小题)
8.(2021秋 江北区期末)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这包粉末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提示:碳酸钠溶液具有弱碱性)
①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无现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②另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③取第②步红色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1)白色沉淀M是    。(填名称)
(2)加入的试剂X是    。(填化学式)
(3)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九.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共1小题)
9.(2022秋 江北区期末)2022年9月,澳大利亚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金属所,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获得了迄今为止强度最高的钛合金,这是航空航天、国防、能源和生物医学行业的一次重大飞跃。
(1)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
A.塑料
B.羊毛纤维
C.涤纶
D.合成橡胶
(2)工业上常以钛铁矿(主要成分: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先制取四氯化钛:2FeTiO3+6C+7Cl22FeCl3+2TiCl4+6CO。再在高温下,让四氯化钛与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一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共2小题)
10.(2020秋 江北区期末)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将蜡分别粘在金属匙和塑料匙的上端(如图所示),同时放入沸水中,粘在金属匙上的蜡熔化更快,是因为金属的   比塑料好。
(2)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可得铜,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u2O+Cu2S6Cu+   ↑。
11.(2021秋 江北区期末)一定质量的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则M2﹣M1可以表示    元素的质量。若用氢气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则该反应中四氧化三铁    。(填“被氧化”或“被还原”)
一十一.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1小题)
12.(2020秋 江北区期末)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溶质有   (写化学式)。
(2)反应到B点所得溶液质量的增加量   200g。
一十二.电路的基本组成(共1小题)
13.(2022秋 江北区期末)北京时间11月20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在海湾球场举行,中国制造大放异彩。
(1)本次世界杯所使用的能源基本都来自由中国建设的阿尔卡萨800兆瓦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所涉及的能量转化是    。
(2)由888辆中国纯电动客车组成的“绿色军团”闪耀世界杯赛场外,这是新能源客车首次作为主力服务世界杯赛事。某新能源汽车以电能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在其充电过程中,用电器是    。(填“汽车发动机”“汽车电池”或“充电桩”)
(3)球员梅西在射门时,足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其中梅西对足球有做功的是    (填字母)。
A.用力将足球踢出
B.足球在空中飞行
C.足球掉到地上
D.足球在地上滚动
一十三.电路故障的分析(共1小题)
14.(2022秋 江北区期末)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填字母)。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一十四.机械能(共1小题)
15.(2020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对运载火箭做功,位于火箭头部的探测器的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一十五.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16.(2020秋 江北区期末)“新冠”疫情以来,为避免同学们用手按压宿舍楼大门的开门按钮造成交叉传染,小科用轻质木杆自制了“脚踏式杠杆”,借助杠杆按动按钮,如图所示,已知OB=60cm、AB=80cm、OC=20cm,当小科在C点用脚给杠杆施加40N的压力F1时,按钮触发,大门打开。该杠杆属于    杠杆,此时按钮对杠杆施加的水平阻力F2为    N。
一十六.杠杆中力和力臂的画法(共1小题)
17.(2021秋 江北区期末)现在不少学校里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带盖子的垃圾桶,他能有效阻隔垃圾散发的气味,图乙为打开桶盖时的简化图。若动力作用在A电上,请在图中画出:
①桶盖重力G的力臂L;
②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示意图。
一十七.斜面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18.(2022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有AB和AC两个高度相等、长度不等的斜面,两者粗糙程度相同。现将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B和AC由底端匀速拉至顶端。此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WAB   WAC(填“=”“<”或“>”,下同);斜面的机械效率ηAB   ηAC。
一十八.电功与电能(共1小题)
19.(2022秋 江北区期末)市面上有一款平面镜防雾膜,膜内装有电热丝,将它贴在镜的背面并通电,可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内部简化结构如图所示。这是利用电流的    效应。若防雾膜的额定功率为20W,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是    。
一十九.电功率的计算(共3小题)
20.(2020秋 江北区期末)某款家用吸尘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3A,则该吸尘器的额定功率为    W。使用该吸尘器正常工作30min,标有“800imp/(kW h)”(表示指示灯每闪烁800次消耗电能1kW h)的电能表指示灯共闪烁    次。若吸尘器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36W,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Ω。
21.(2020秋 江北区期末)随着科技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现在很多小区用自动控制闸取代了传统门卫。小科观察了小区入口的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闸,发现当车牌被识别系统识别后,绿灯亮,栏杆抬起,车辆通行。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电路,车牌识别成功相当于图中开关S闭合。
(1)已知该电路电源电压为9伏,指示灯L工作时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欧,线圈阻值不计。闭合开关后,线圈吸住铁柱时,指示灯的功率为    瓦。
(2)若栏杆AB长度不变,使固定点O向右移动,若车牌识别成功后仍要使栏杆正常抬起,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
22.(2021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家里的电子式电能表标有“3200imp/(kW h)”的字样,表示用电器消耗1kW h电能,电能表指示灯会闪烁3200次。他将电水壶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6min后水烧开,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20次,则烧水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为    kW h,此时电水壶的实际电功率为    W。
二十.电功与电热的综合计算(共1小题)
23.(2021秋 江北区期末)某品牌酸奶机的部件如图甲所示,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R1与R2为电热丝。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1、S2,此时酸奶机的功率为20W;当温度达到42℃时,温控开关S2自动断开,功率减小到4W,此后设备达到热平衡,温度保持42℃不变(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组成酸奶机部件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玻璃”、“塑料”或“不锈钢”)
(2)该酸奶机电热丝R2的阻值为    Ω;若加热时的效率为75%,则将240g的混合牛奶(鲜奶和酸奶的混合物)从22℃加热到42℃大约需要    s。[混合牛奶的比热容始终为2.5×103J/(kg ℃);不考虑加热过程中热量散失的影响]
二十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共1小题)
24.(2021秋 江北区期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夜,值守封控卡点的宁波特警队员李警官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打起了警体拳(如图),用“硬核”方式取暖提神,他是利用    的方式使自身的内能增加,其实质是能量的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填空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的探究(共1小题)
1.(2020秋 江北区期末)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科将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1)由甲图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溶液呈 碱 性。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部分变质 。
(3)图乙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 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甲图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溶液呈碱性。
故填:碱。
(2)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上层清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可以确定样品的变质情况为部分变质。
故填:部分变质。
(3)图乙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故填:检验并且除去碳酸钠。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共1小题)
2.(2020秋 江北区期末)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6.5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6.5克。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 可能 (填“一定”、“一定不”或“可能”)呈蓝色,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 银、铜 。
【答案】可能;银、铜。
【解答】解: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6.5gZn,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大,后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6.5g,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铜部分或全部反应,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硝酸铜部分反应时),滤渣中的物质一定有反应生成的银和铜。
故填:可能;银、铜。
三.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共1小题)
3.(2021秋 江北区期末)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 导电性 
(2)铁制品易锈蚀,工厂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原理是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铜制插头,这是利用金属铜的导电性。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故答案为:
(1)导电性;
(2)Fe2O3+3H2SO4═Fe2(SO4)3+3H2O。
四.物质的鉴别、推断(共1小题)
4.(2022秋 江北区期末)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Cl、NaOH、Na2CO3、Na2SO4、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先取少量固体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M,再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
(1)白色沉淀A是  BaSO4 (填化学式)。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填化学式)。
【答案】(1)BaSO4;
(2)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解答】解:(1)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因此A是硫酸钡;故答案为:BaSO4;
(2)NaOH、MgCl2或Na2CO3、MgCl2不能共存;加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一定没有碳酸钠,一定有氢氧化钠,一定没有氯化镁;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因此A是硫酸钡,原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钠;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
五.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5.(2021秋 江北区期末)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  稀盐酸 。
(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是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 。
【答案】(1)稀盐酸;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
【解答】解:(1)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至B点前,气球的体积不变,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若先滴加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膨胀。
(2)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反应完,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BC段气球体积不变。
故答案为:
(1)稀盐酸;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气体体积无明显变化。
六.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共1小题)
6.(2022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氢氧化钠 (填“氢氧化钠”或“盐酸”)溶液滴入另一种溶液中。
(2)当滴入溶液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含有  2 种溶质。
【答案】(1)氢氧化钠;
(2)2。
【解答】解:(1)根据曲线中pH和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当氢氧化钠的体积为0时溶液呈酸性,随着滴入溶液的增加,溶液的pH增大,所以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向盐酸中滴加;
(2)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因为氯化钠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溶液中呈酸性的溶质是盐酸,所以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HCl。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
(2)2。
七.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共1小题)
7.(2022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同学发现校园中的玫瑰花茎叶生长不茂盛,易倒伏。
(1)对此需要施加下列复合肥  A (填字母)。
A.KNO3
B.NH4Cl
C.Ca (H2PO4)2
(2)农业上可施加  Ca(OH)2 (填化学式)来降低土壤酸性。
【答案】(1)A;
(2)Ca(OH)2。
【解答】解:(1)玫瑰花茎叶生长不茂盛,说明土壤缺乏氮元素;易倒伏,说明缺乏钾元素;应施用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的复合肥,KNO3符合要求。
(2)农业上可施加氢氧化钙来降低土壤酸性,其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
(1)A;
(2)Ca(OH)2。
八.酸、碱、盐的鉴别(共1小题)
8.(2021秋 江北区期末)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探究这包粉末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提示:碳酸钠溶液具有弱碱性)
①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无现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②另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③取第②步红色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1)白色沉淀M是  硫酸钡 。(填名称)
(2)加入的试剂X是  HNO3 。(填化学式)
(3)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Na2CO3、Na2SO4  NaCl 。(填化学式)
【答案】(1)硫酸钡;
(2)HNO3;
(3)Na2CO3、Na2SO4;NaCl。
【解答】解: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中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变色,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会生成硫酸钡沉淀。
取样,加入水溶解,无现象,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
取样,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氢氧化钙;
另取少量样品,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显碱性;
加入X,溶液变成了无色,说明与碱性物质反应,所以X可以是硝酸,排除了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加入过量的硝酸钡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M是硫酸钡,所以固体粉末中含有硫酸钠;液体B加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前边已经加入过量的酸,所以白色沉淀N是不溶于酸的,所以是氯化银沉淀,如果加入的X是盐酸,氯离子会干扰氯化钠的鉴定,如果加入的是稀硫酸,硫酸根会干扰硫酸钠的鉴定,因此此处的X为稀硝酸。
(1)白色沉淀M是硫酸钡;
(2)加入的试剂X是HNO3;
(3)通过上述实验确定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NaCl。
故答案为:(1)硫酸钡;
(2)HNO3;
(3)Na2CO3、Na2SO4;NaCl。
九.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共1小题)
9.(2022秋 江北区期末)2022年9月,澳大利亚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金属所,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获得了迄今为止强度最高的钛合金,这是航空航天、国防、能源和生物医学行业的一次重大飞跃。
(1)下列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B (填字母)。
A.塑料
B.羊毛纤维
C.涤纶
D.合成橡胶
(2)工业上常以钛铁矿(主要成分:钛酸亚铁FeTiO3)为原料先制取四氯化钛:2FeTiO3+6C+7Cl22FeCl3+2TiCl4+6CO。再在高温下,让四氯化钛与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Ti,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TiCl4Ti+2MgCl2 。
【答案】(1)B;
(2)2Mg+TiCl4Ti+2MgCl2。
【解答】解:(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A.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B.羊毛纤维属于天然材料;
C.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
D.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故答案为:B;
(2)镁和四氯化钛在高温下反应置换出钛,同时生成氯化镁,化学方程式为2Mg+TiCl4Ti+2MgCl2;故答案为:2Mg+TiCl4Ti+2MgCl2。
一十.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共2小题)
10.(2020秋 江北区期末)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将蜡分别粘在金属匙和塑料匙的上端(如图所示),同时放入沸水中,粘在金属匙上的蜡熔化更快,是因为金属的 导热性 比塑料好。
(2)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可得铜,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u2O+Cu2S6Cu+ SO2 ↑。
【答案】(1)导热性;
(2)SO2。
【解答】解:(1)将蜡分别粘在金属匙和塑料匙的上端,同时放入沸水中,粘在金属匙上的蜡熔化更快,说明金属的导热性比塑料好。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铜、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6、2、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氧、硫原子个数分别为4、0、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缺少2个氧原子和1个硫原子,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SO2。
故答案为:
(1)导热性;
(2)SO2。
11.(2021秋 江北区期末)一定质量的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可用如图表示,则M2﹣M1可以表示  氧 元素的质量。若用氢气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则该反应中四氧化三铁  被还原 。(填“被氧化”或“被还原”)
【答案】氧;被还原。
【解答】解: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则M2﹣M1可以表示氧元素的质量。
若用氢气与四氧化三铁反应制取铁,则该反应中四氧化三铁被还原。
故答案为:氧;被还原。
一十一.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1小题)
12.(2020秋 江北区期末)某锥形瓶盛有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锥形瓶内溶液质量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溶质有 MgCl2、NaCl (写化学式)。
(2)反应到B点所得溶液质量的增加量 > 200g。
【答案】(1)MgCl2、NaCl;
(2)>。
【解答】解:(1)由图像可知,A点加入的氢氧化钠恰好与稀盐酸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为:MgCl2、NaCl;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点时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40g﹣100g=40g,当A到B时,加入氢氧化钠质量为:(200﹣40)g×10%=16g。
设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质量为x
2NaOH+CuCl2=Cu(OH)2↓+2NaCl
80 98
16g x
解得:x=19.6g
则反应至B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质量为:100g+200g﹣19.6g=280.4g>200g。
故答案为:(1)MgCl2、NaCl;
(2)>。
一十二.电路的基本组成(共1小题)
13.(2022秋 江北区期末)北京时间11月20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在海湾球场举行,中国制造大放异彩。
(1)本次世界杯所使用的能源基本都来自由中国建设的阿尔卡萨800兆瓦光伏电站。光伏发电所涉及的能量转化是  光能转化为电能 。
(2)由888辆中国纯电动客车组成的“绿色军团”闪耀世界杯赛场外,这是新能源客车首次作为主力服务世界杯赛事。某新能源汽车以电能作为主要能量来源,在其充电过程中,用电器是  汽车电池 。(填“汽车发动机”“汽车电池”或“充电桩”)
(3)球员梅西在射门时,足球在空中画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如图所示。这个过程中,其中梅西对足球有做功的是  A (填字母)。
A.用力将足球踢出
B.足球在空中飞行
C.足球掉到地上
D.足球在地上滚动
【答案】(1)光能转化为电能;(2)汽车电池;(3)A
【解答】解:(1)光伏发电过程中,光能转化为电能;
(2)在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电池的化学能,在电路中汽车电池消耗电能,汽车电池相当于用电器;
(3)A.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做了功,故A正确;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梅西的作用力,所以不做功,故B错误;
C.足球掉到地上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足球没有受到梅西的作用力,所以不做功,故C错误;
D.足球在地上滚动,足球没有受到梅西的作用力,所以不做功,故D错误;
故选:A。
故答案为:(1)光能转化为电能;(2)汽车电池;(3)A。
一十三.电路故障的分析(共1小题)
14.(2022秋 江北区期末)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P恰好处于a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A 引起的(填字母)。
A.R1短路 B.R1断路 C.R2短路 D.R2断路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滑片上面部分电阻丝aP两端的电压;
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可看作开路,所以变阻器R2始终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则滑片移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
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滑片向下移,电阻丝aP的电阻增大,但是电路中电流保持不变,根据U=IR可知,电阻丝aP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2)由题知,一段时间后,电压表表盘的读数比标注的值要大,且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因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有示数(且物重不同时电压表示数不同),说明电路是通路,所以电阻R1和电阻R2不可能断路,故BD错误;
电压表测滑片上面部分电阻丝aP两端的电压,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根据U=IR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说明电路的电阻变小,因此R1或R2出现短路,如果R2短路,根据U=IR可知电压表示数为0,不符合题意,所以故障只能是R1短路,故A正确,C错误。
故答案为:(1)增大;(2)A。
一十四.机械能(共1小题)
15.(2020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2020年11月24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 燃气 对运载火箭做功,位于火箭头部的探测器的机械能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燃气;增大。
【解答】解: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燃气对运载火箭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火箭加速上升,火箭头部的探测器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加;同时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所以机械能增大。
故答案为:燃气;增大。
一十五.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16.(2020秋 江北区期末)“新冠”疫情以来,为避免同学们用手按压宿舍楼大门的开门按钮造成交叉传染,小科用轻质木杆自制了“脚踏式杠杆”,借助杠杆按动按钮,如图所示,已知OB=60cm、AB=80cm、OC=20cm,当小科在C点用脚给杠杆施加40N的压力F1时,按钮触发,大门打开。该杠杆属于  费力 杠杆,此时按钮对杠杆施加的水平阻力F2为  10 N。
【答案】费力;10。
【解答】解:木杆是一个杠杆,O 为支点,小金的脚施加的力是动力F1,动力臂为OC,按钮对木杆的压力为阻力F2,阻力臂为OD,木杆示意图如下:
由图可知:动力臂OC小于阻力臂OD,所以木杆是费力杠杆。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F1×OC=F2×OD,按钮对木杆的压力水平向左,所以OD=AB,所以,40N×20cm=F2×80cm,解得,F2=10N。
故答案为:费力;10。
一十六.杠杆中力和力臂的画法(共1小题)
17.(2021秋 江北区期末)现在不少学校里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带盖子的垃圾桶,他能有效阻隔垃圾散发的气味,图乙为打开桶盖时的简化图。若动力作用在A电上,请在图中画出:
①桶盖重力G的力臂L;
②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示意图。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过支点O向重力作用线作垂线段,即为重力G的力臂,用L表示。
以OA为动力臂是最长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动力最小;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作用力,即最小的动力F.如图所示:
一十七.斜面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18.(2022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有AB和AC两个高度相等、长度不等的斜面,两者粗糙程度相同。现将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B和AC由底端匀速拉至顶端。此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WAB = WAC(填“=”“<”或“>”,下同);斜面的机械效率ηAB > ηAC。
【答案】=;>。
【解答】解:将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B和AC由底端匀速拉至顶端,物体上升的高度是相同的,根据W=Gh可知,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相同的,即WAB=WA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斜面的倾角越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即fAB<fAC,
AC斜面的长度大于AB,物体在斜面AB上的摩擦力小于在斜面AC上的摩擦力,根据W=fs可知,AB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要小于AC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即斜面AB的额外功要小于斜面AC的额外功,由于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即有用功相同,额外功越大的,总功越大,根据η=可知,在斜面AB的效率要高于在斜面AC的效率,即ηAB>ηAC。
故答案为:=;>。
一十八.电功与电能(共1小题)
19.(2022秋 江北区期末)市面上有一款平面镜防雾膜,膜内装有电热丝,将它贴在镜的背面并通电,可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内部简化结构如图所示。这是利用电流的  热 效应。若防雾膜的额定功率为20W,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是  1.2×104J 。
【答案】热;1.2×104J。
【解答】解:电流通过电热丝时会产生热量,可以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防雾膜正常工作10min消耗的电能:W=Pt=20W×10×60s=1.2×104J。
故答案为:热;1.2×104J。
一十九.电功率的计算(共3小题)
20.(2020秋 江北区期末)某款家用吸尘器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电流为3A,则该吸尘器的额定功率为  660 W。使用该吸尘器正常工作30min,标有“800imp/(kW h)”(表示指示灯每闪烁800次消耗电能1kW h)的电能表指示灯共闪烁  264 次。若吸尘器正常工作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36W,则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4 Ω。
【答案】660;264;4。
【解答】解:吸尘器的额定功率为:
P=UI=220V×3A=660W;
正常工作15min,吸尘器消耗的电能为:
W=Pt=660W×30×60s=1.188×106=0.33kW h,
使电能表指示灯闪烁的次数为:
n=800imp/(kW h)×0.33kW h=264imp;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
R===4Ω。
故答案为:660;264;4。
21.(2020秋 江北区期末)随着科技进步,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现在很多小区用自动控制闸取代了传统门卫。小科观察了小区入口的车辆出入自动控制闸,发现当车牌被识别系统识别后,绿灯亮,栏杆抬起,车辆通行。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模拟电路,车牌识别成功相当于图中开关S闭合。
(1)已知该电路电源电压为9伏,指示灯L工作时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20欧,线圈阻值不计。闭合开关后,线圈吸住铁柱时,指示灯的功率为  0.9 瓦。
(2)若栏杆AB长度不变,使固定点O向右移动,若车牌识别成功后仍要使栏杆正常抬起,可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上 移动。
【答案】(1)0.9;(2)上。
【解答】解:(1)由图知,指示灯L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时,开关闭合后,
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的电流为:
I===0.3A,
则指示灯的功率为:
P=I2RL=(0.3A)2×10Ω=0.9W;
(2)若栏杆AB长度不变,使固定点O向右移动,即杠杆的支点O向右移动,则栏杆AB重力的力臂增大,B端拉力的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仍要使栏杆正常抬起,应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以增加电磁铁的吸引力,因此应增加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应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由图可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1)0.9;(2)上。
22.(2021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家里的电子式电能表标有“3200imp/(kW h)”的字样,表示用电器消耗1kW h电能,电能表指示灯会闪烁3200次。他将电水壶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6min后水烧开,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20次,则烧水过程中消耗的电能为  0.1 kW h,此时电水壶的实际电功率为  1000 W。
【答案】0.1;1000。
【解答】解: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320次电路中消耗的电能:
W=kW h=0.1kW h,
则此时电水壶的实际电功率:
P===1kW=1000W。
故答案为:0.1;1000。
二十.电功与电热的综合计算(共1小题)
23.(2021秋 江北区期末)某品牌酸奶机的部件如图甲所示,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R1与R2为电热丝。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1、S2,此时酸奶机的功率为20W;当温度达到42℃时,温控开关S2自动断开,功率减小到4W,此后设备达到热平衡,温度保持42℃不变(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组成酸奶机部件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不锈钢 。(填“玻璃”、“塑料”或“不锈钢”)
(2)该酸奶机电热丝R2的阻值为  3025 Ω;若加热时的效率为75%,则将240g的混合牛奶(鲜奶和酸奶的混合物)从22℃加热到42℃大约需要  800 s。[混合牛奶的比热容始终为2.5×103J/(kg ℃);不考虑加热过程中热量散失的影响]
【答案】(1)不锈钢;(2)3025;800。
【解答】解:(1)组成酸奶机部件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不锈钢。
(2)由电路图可知,S1、S2均闭合时为并联电路,电路总电阻较小,由P=UI=可知,电功率较大,为高温挡;
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总电阻较大,由P=可知,电功率较小,为保温挡;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R2的功率:
P2=P高﹣P保=20W﹣4W=16W,
由P=UI=可知,R2的阻值:

酸奶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2.5×103J/(kg ℃)×240×10﹣3kg×(42℃﹣22℃)=12000J;
由η=×100%可知,酸奶机消耗的电能:

由可知,加热时间:

故答案为:(1)不锈钢;(2)3025;800。
二十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共1小题)
24.(2021秋 江北区期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深夜,值守封控卡点的宁波特警队员李警官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打起了警体拳(如图),用“硬核”方式取暖提神,他是利用  做功 的方式使自身的内能增加,其实质是能量的  转化 。
【答案】做功;转化。
【解答】解:李警官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打起了警体拳,用这种“硬核”方式取暖提神,他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自身的内能增加,其实质是能量的转化。
故答案为:做功;转化。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实验探究题
一.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的探究(共3小题)
1.(2020秋 江北区期末)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质量。已知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请根据该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    。
(2)若缺少B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D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E装置的作用是    。
(4)已知反应前CuO和Cu2O的总质量为m1g,完全反应后D中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g。(用m1、m2表示)
2.(2021秋 江北区期末)H2、CO和CO2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    。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3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①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填序号)。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②若取一定质量的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和装置D质量均增加。则气体X的组成是    。
3.(2022秋 江北区期末)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有气泡产生,待样品充分反应,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55.6mL,根据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转化为质量约为0.005g。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A.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B.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2)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    。
(3)结论:该样品中物质的成分是    。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共2小题)
4.(2021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是学校科技小组的成员,他用身边的一些器材做实验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他要验证的杠杆平衡条件是:   。
②往直尺两端放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并调节硬币位置,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
a.若将左、右两侧各取下一枚硬币,则直尺    端将下沉。
b.小宁误将乙图中的L1、L2作为力臂的大小,则2L1   3L2。
5.(2022秋 江北区期末)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宁用身边的物体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均为10g)、细线、刻度尺等。
(1)他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他应将线向    移动。
(2)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后,他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下表为小宁记录的实验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F1l1/N m F2l2/N m
0.2 0.02 0.1 0.04 0.004 0.004
据此小宁得出如下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请判断他的探究过程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铅笔水平平衡后,小宁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他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上方固定(如图丁),松手后铅笔将    (填字母)。
A.仍然水平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D.无法确定
三.氧气的制取装置(共1小题)
6.(2020秋 江北区期末)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所用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    (填字母顺序)。
四.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共1小题)
7.(2022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③的名称是    。
(2)仪器①在装置中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3)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按从左至右的顺序用接口字母连接)。
五.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8.(2021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为家庭制氧机内桶构造示意图,桶上设有制氧剂投药口和出气口。
已知:i.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和催化剂。
ii.本产品用于人体保健吸氧,产生的氧气需通入水中净化。
(1)制氧时,从投药口中投入药品后,立即将其关闭。
①过碳酸钠加入水中后,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和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过氧化氢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氧气。②氧气的出口为    。
(2)若在装置的Ⅰ、Ⅱ中放入其它试剂,可以研究金属的性质:在Ⅰ中加入较多铁屑和过量稀盐酸,Ⅱ中只加入锌粒,关闭a口。一段时间后,Ⅱ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
六.伏安法测定电功率(共2小题)
9.(2020秋 江北区期末)“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小科把滑片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为了排除故障,小科接下来的操作合理的是    。
A.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
B.拧紧开关两端的接线柱
C.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短路
D.移动滑片,看小灯泡是否会亮
(2)排除故障后,小科移动滑片,读出了三组实验数据。粗心的小科把三次数据随手写在草稿纸上(如图乙)而没有填写在对应的表格中。请你帮助小科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3)此实验还可以只用电流表而不用电压表也能测小灯泡额定功率,其电路如图丙所示,R0=5Ω,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时,再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才能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10.(2022秋 江北区期末)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器材有: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    端。
(2)接通电源,将电源电压调节至4.5V,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小灯泡均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重新开始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W。
七.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共1小题)
11.(2021秋 江北区期末)两组同学想研究“灯泡亮度改变时电功率的变化”情况。提供的器材有:两个小灯泡(一个字迹模糊,一个标有“1.5V”)、两种规格滑动变阻器(“0~6Ω”、“0~24Ω”)、两个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两个、两个开关、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最    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3)甲、乙两组同学按如图甲连接好电路后,再把电压表并联,调节滑片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和灯的亮度都发生变化,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都恰好在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均为1.5V,电流表示数也相同(如图乙所示),此时甲组的灯泡比乙组的暗。则乙组同学所测灯泡的电功率为    W。
八.能量利用效率(共1小题)
12.(2020秋 江北区期末)我们知道热机中汽油机的效率是20%﹣30%,柴油机的效率是28%﹣40%,而蒸汽机的效率只有6%﹣15%,那么电热水壶烧水时的热效率是多少呢?小科利用家里新买的电热水壶(铭牌如右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水装到最大容量刻度处,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10℃,把水烧开,记录所需时间是4分钟。【已知:水的比热容4.2×103J/(kg ℃)】
(1)在此过程中,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为    (提示: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为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
(2)上述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的途径实现的。
(3)请写出一种利用电热水壶烧水的优点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实验探究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的探究(共3小题)
1.(2020秋 江北区期末)某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现有一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质量。已知在加热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水,一氧化碳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请根据该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为  H2 。
(2)若缺少B装置,将直接导致反应后D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3)E装置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 。
(4)已知反应前CuO和Cu2O的总质量为m1g,完全反应后D中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m1﹣10m2 g。(用m1、m2表示)
【答案】(1)H2。
(2)偏大。
(3)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
(4)m1﹣10m2。
【解答】解:(1)最终没有处理尾气,说明X是氢气,氢气的化学式为H2。
故答案为:H2。
(2)若缺少B装置,从A中带出的水蒸气进入D,将直接导致反应后D装置内的物质的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偏大。
(3)E装置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
故答案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D装置。
(4)设氧化亚铜质量为x,则氧化铜质量:m1g﹣x,则:
Cu2O+H22Cu+H2O
144 18
x
CuO+H2Cu+H2O
80 18
m1g﹣x
根据题意有:x+(m1g﹣x)=m2g
x=m1﹣10m2
故答案为:m1﹣10m2。
2.(2021秋 江北区期末)H2、CO和CO2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1)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  验纯 。
(2)某无色气体X可能含有上述3种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认气体X的组成,同学们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小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
①装置C、D中盛放的试剂依次是  ba (填序号)。
a.烧碱溶液
b.浓硫酸
②若取一定质量的气体X进行实验(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发现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C和装置D质量均增加。则气体X的组成是  H2、CO 。
【答案】(1)验纯;
(2)①ba;
②H2、CO。
【解答】解:(1)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先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可能发生爆炸.
(2)①装置C盛放的试剂应为浓硫酸,目的是通过是否增重测定氢元素的有无,装置D中盛放的试剂是烧碱溶液,目的是通过是否增重测定C元素的有无.先经过NaOH溶液时会带出水蒸气到浓硫酸中,影响水的测定结果..
②由题意可知,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了气体中不含CO2;装置C和装置D质量均增加,说明了反应有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则气体X的组成是H2、CO。
故答案为:(1)验纯;
(2)①ba;
②H2、CO。
3.(2022秋 江北区期末)某固体粉末由Mg、MgO、Mg(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固定装置省略)。
【实验过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并连接仪器。
步骤Ⅱ:倾斜Y形管,有气泡产生,待样品充分反应,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55.6mL,根据本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转化为质量约为0.005g。
步骤Ⅲ:拆下装置,往Y形管内残余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称得沉淀质量为2.90g。
【回答问题】
(1)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  B (填字母)。
A.样品转移到硫酸溶液中
B.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2)通过步骤Ⅲ计算,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  1.2g 。
(3)结论:该样品中物质的成分是  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 。
【答案】(1)B。
(2)1.2g。
(3)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
【解答】解:(1)使样品与硫酸充分反应的正确操作是硫酸溶液转移到样品中。
故答案为:B。
(2)样品中的镁元素完全转化到氢氧化镁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镁质量是2.90g,样品中镁元素的总质量为2.90g×=1.2g。
故答案为:1.2g。
(3)设镁的质量是x。
Mg+H2SO4═MgSO4+H2↑
24 2
x 0.005g

x=0.06g
假设样品中只有镁和氧化镁,则氧化镁质量是2.00g﹣0.06g=1.94g,1.94g氧化镁中镁元素质量是1.94g×=1.164g,则样品中镁元素质量是0.06g+1.164g=1.224g,大于1.2g,因此假设不成立,则样品中含有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
故答案为:镁、氧化镁和氢氧化镁。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共2小题)
4.(2021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是学校科技小组的成员,他用身边的一些器材做实验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他要验证的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
②往直尺两端放不同数量的相同硬币,并调节硬币位置,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
a.若将左、右两侧各取下一枚硬币,则直尺  右 端将下沉。
b.小宁误将乙图中的L1、L2作为力臂的大小,则2L1 ≠ 3L2。
【答案】: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②a.右;b.≠。
【解答】解:①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②a.由图可知,L1和L2分别是支点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不是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不是两边力臂的大小,所以2L1≠3L2。
故答案为:①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②a.右;b.≠。
5.(2022秋 江北区期末)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宁用身边的物体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均为10g)、细线、刻度尺等。
(1)他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的情形如图甲,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他应将线向  左 移动。
(2)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后,他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如图乙所示,下表为小宁记录的实验数据。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F1l1/N m F2l2/N m
0.2 0.02 0.1 0.04 0.004 0.004
据此小宁得出如下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请判断他的探究过程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合理;因为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
(3)铅笔水平平衡后,小宁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他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上方固定(如图丁),松手后铅笔将  C (填字母)。
A.仍然水平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D.无法确定
【答案】(1)左;(2)不合理;因为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3)C。
【解答】解:(1)由图可知,铅笔静止后左端下沉,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应将支点向左移动,即细线向左移动;
(2)实验数据分析不合理,因为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
(3)由丁图可知,把折断的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对于杠杆来说,杠杆两侧的重力不变,但是杠杆左侧的力臂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G左L左<G右L右,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下沉,故C正确。
故答案为:(1)左;(2)不合理;因为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3)C。
三.氧气的制取装置(共1小题)
6.(2020秋 江北区期末)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铁架台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发生装置  B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若要气体从左向右流动,所用仪器的连接顺序应是  AFE (填字母顺序)。
【答案】(1)铁架台;
(2)B;
(3)AFE。
【解答】解:(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装置B作发生装置;
(3)实验室用固体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和氧气反应,可用来干燥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要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用装置E收集。
故答案为:
(1)铁架台;
(2)B;
(3)AFE。
四.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共1小题)
7.(2022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③的名称是  集气瓶 。
(2)仪器①在装置中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
(3)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bgfd (按从左至右的顺序用接口字母连接)。
【答案】(1)集气瓶;
(2)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bgfd。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③的名称是集气瓶;
(2)仪器①在装置中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若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其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bgfd。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3)bgfd。
五.酸的化学性质(共1小题)
8.(2021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为家庭制氧机内桶构造示意图,桶上设有制氧剂投药口和出气口。
已知:i.制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Na2CO4)和催化剂。
ii.本产品用于人体保健吸氧,产生的氧气需通入水中净化。
(1)制氧时,从投药口中投入药品后,立即将其关闭。
①过碳酸钠加入水中后,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和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 Na2CO4+H2O=Na2CO3+H2O2 。过氧化氢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氧气。②氧气的出口为  a 。
(2)若在装置的Ⅰ、Ⅱ中放入其它试剂,可以研究金属的性质:在Ⅰ中加入较多铁屑和过量稀盐酸,Ⅱ中只加入锌粒,关闭a口。一段时间后,Ⅱ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产生气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
【答案】(1)①Na2CO4+H2O=Na2CO3+H2O2;②a。
(2)产生气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解答】解:(1)①过碳酸钠加入水中后,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和碳酸钠,其化学方程式为:Na2CO4+H2O=Na2CO3+H2O2。过氧化氢再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氧气。
②氧气的出口为a(b中产生的氧气需要通过a中的水净化后才能够导出)。
故答案为:①Na2CO4+H2O=Na2CO3+H2O2;②a。
(2)在Ⅰ中加入较多铁屑和过量稀盐酸,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Ⅱ中只加入锌粒,关闭a口,一段时间后,氯化亚铁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进入Ⅱ中,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产生气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六.伏安法测定电功率(共2小题)
9.(2020秋 江北区期末)“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小科把滑片移到最左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为了排除故障,小科接下来的操作合理的是  A 。
A.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
B.拧紧开关两端的接线柱
C.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短路
D.移动滑片,看小灯泡是否会亮
(2)排除故障后,小科移动滑片,读出了三组实验数据。粗心的小科把三次数据随手写在草稿纸上(如图乙)而没有填写在对应的表格中。请你帮助小科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75 W。
(3)此实验还可以只用电流表而不用电压表也能测小灯泡额定功率,其电路如图丙所示,R0=5Ω,其中关键的一步是必须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A2的示数为  0.5 A时,再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才能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答案】(1)A;(2)0.75;(3)0.5。
【解答】解:(1)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灯不亮,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故应拧紧小灯泡和它两端的接线柱,故选A;
(2)小灯泡在2.5V的电压下正常发光,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变大,故2.5V时的电流应为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ULIL=2.5V×0.3A=0.75W;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灯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A2测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当电流表A2数为:
I2===0.5A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为2.5V,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灯的电压也为2.5V,灯正常发光,再读出电流表A1的示数,才能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故答案为:(1)A;(2)0.75;(3)0.5。
10.(2022秋 江北区期末)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功率,器材有: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20Ω 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各一个,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  B 端。
(2)接通电源,将电源电压调节至4.5V,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小灯泡均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可能是  小灯泡断路 。
(3)排除故障后,重新开始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0.6 W。
【答案】(1)B;(2)小灯泡断路;(3)0.6。
【解答】解:(1)闭合开关前,需要将电表调零,即检查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的B端;
(2)接通电源,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小灯泡均不发光,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存在断路故障,而电压表有示数,则电压表与电源两极连通,说明是小灯泡断路,此时电压表和电源串联;
(3)电流表量程0~0.6A,分度值0.02A,故读数为0.3A;
移动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U﹣UL=4.5V﹣2.5V=2V;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U′I=2V×0.3A=0.6W。
故答案为:(1)B;(2)小灯泡断路;(3)0.6。
七.探究用电器的电功率实验(共1小题)
11.(2021秋 江北区期末)两组同学想研究“灯泡亮度改变时电功率的变化”情况。提供的器材有:两个小灯泡(一个字迹模糊,一个标有“1.5V”)、两种规格滑动变阻器(“0~6Ω”、“0~24Ω”)、两个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两个、两个开关、导线若干。
(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最  右 端。
(2)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灯泡短路 。(写一条即可)
(3)甲、乙两组同学按如图甲连接好电路后,再把电压表并联,调节滑片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和灯的亮度都发生变化,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都恰好在中点时,电压表示数均为1.5V,电流表示数也相同(如图乙所示),此时甲组的灯泡比乙组的暗。则乙组同学所测灯泡的电功率为  3 W。
【答案】(1)右;(2)灯泡短路;(3)3。
【解答】解:(1)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处,即最右端;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为通路,发现灯泡不亮,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灯泡短路;
(3)甲、乙两组同学按如图甲连接好电路后,再把电压表并联,调节滑片过程中两电表示数和灯的亮度都发生变化,故电压表都没有接在电源两端;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都恰好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也相同,图乙中,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5A,此时甲组的灯泡比乙组的暗,说明PL甲<PL乙,
根据P=UI,则UL甲<UL乙,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U滑甲>U滑乙,由U=IR,故R滑甲>R滑乙,
因为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都恰好在中点,所以甲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2Ω,乙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3Ω,
因电压表示数均为UV=1.5V,
甲组实验中,由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U滑甲=IR滑甲=0.5A×12Ω=6V;故甲组中电压表只能并联在灯的两端,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电源电压为U=UV+U滑甲=1.5V+6V=7.5V;
同理,乙组实验中,由欧姆定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U滑乙=IR滑乙=0.5A×3Ω=1.5V,故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此时UL乙=U﹣U滑乙=7.5V﹣1.5V=6V,
则乙组同学所测灯泡的电功率为:
P乙=UL乙I=6V×0.5A=3W。
故答案为:(1)右;(2)灯泡短路;(3)3。
八.能量利用效率(共1小题)
12.(2020秋 江北区期末)我们知道热机中汽油机的效率是20%﹣30%,柴油机的效率是28%﹣40%,而蒸汽机的效率只有6%﹣15%,那么电热水壶烧水时的热效率是多少呢?小科利用家里新买的电热水壶(铭牌如右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水装到最大容量刻度处,用温度计测得水温为10℃,把水烧开,记录所需时间是4分钟。【已知:水的比热容4.2×103J/(kg ℃)】
(1)在此过程中,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为  90% (提示:电热水壶烧水的热效率为水吸收的热量与消耗的电能之比)。
(2)上述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热传递 的途径实现的。
(3)请写出一种利用电热水壶烧水的优点  热效率高 。
【答案】(1)90%;(2)热传递;(3)热效率高。
【解答】解:(1)水的体积V=1.2L=1.2dm3=1.2×10﹣3m3,
由ρ=可知,水的质量m=ρV=1.0×103kg/m3×1.2×10﹣3m3=1.2kg,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 ℃)×1.2kg×(100℃﹣10℃)=4.536×105J,
由P=可知,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W=Pt=2100W×4×60s=5.04×105J,
电热水壶的热效率η===90%,
(2)电热水壶内的水吸收发热盘的热量,使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途径实现的;
(3)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电热水壶的一个突出优点是热效率高。
故答案为:(1)90%;(2)热传递;(3)热效率高。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解答题提升题
一.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6小题)
1.(2022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和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粉末做实验。四次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NaOH质量/g FeCl3溶液质量/g Fe(OH)3质量/g
1 6 100 5.35
2 12 100 10.7
3 24 150 16.05
4 36 200 a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有    色沉淀生成。
(2)第    次实验,FeCl3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
(3)表中的a值是    。
(4)实验中所用FeCl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2020秋 江北区期末)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酸剂药物,口服后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减少疼痛等症状。复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先将复方碳酸氢钠片制成粉末,取10克分多次放入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   ,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
(2)计算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3)计算10克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2020秋 江北区期末)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200.0 200.0 200.0 200.0
混合物质量/g 12.0 24.0 36.0 48.0
所得溶液质量/g 207.6 215.2 220.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混合物中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
(2)第二组实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3)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
(4)求第二次实验反应后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5)根据表格数据,求得表中m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4.(2021秋 江北区期末)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10.0g样品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4.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B点时,烧杯内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5.(2021秋 江北区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氧化铜的烧杯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他们取124.5g该反应后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氢氧化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及产生沉淀的质量,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n 9.8 0
请回答:
(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n=   。
(2)求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写出124.5g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    (填化学式),并计算每种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6.(2022秋 江北区期末)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
(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当加入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4)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2。
二.滑轮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7.(2021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从井底匀速拉至井口,所用时间
为15s,已知井深12m,物体重G=6×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5
×103N.求:
(1)汽车匀速前进了多少米?
(2)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4)汽车拉绳子时的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
三.电功率的计算(共2小题)
8.(2020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导体EF、FG、GH制作而成,其中一段是铜丝,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是电阻丝,其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P是与R2良好接触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闭合开关S1,断开S2,将P从H端移到E端时,电流表示数I与P向左移动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分析计算:
(1)电阻R1的阻值。
(2)电阻R2的总电阻。
(3)当x的值为31cm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4)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左端,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和电路总功率之比。
9.(2021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制作了一个“暗箱”,如图甲所示,外部有a、b、c三个接线柱,内部电路由两个定值电阻连接而成。小宁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部分电路来研究箱内电阻的连接情况。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小宁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3.6V,电流表示数为1.2A。
②用导线把a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8A。
③把a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0.9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
(1)由题可知,电源电压=   。
(2)小宁制作的“暗箱”的内部电路图是    。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
(4)分别将ab、bc、ac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移动R的滑片,暗箱的电功率会随之变化,此过程中暗箱最大电功率为    。
四.电功与电热的综合计算(共1小题)
10.(2022秋 江北区期末)有一种油汀式取暖器(如图1),非常方便实用。其工作原理是将电热管安装在散热片的腔体内部,在腔体内电热管周围注有导热油。当接通电源后,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升到腔体上部,沿散热管或散热片循环,通过腔体壁表面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加热空间环境(如图2)。
(1)如图2,当接通电源后,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并升到腔体上部,再沿散热管或散热片下沉,这是利用热传递中    (填“传导”“对流”或“辐射”)的方式。
(2)如图3,该油汀取暖器中挡工作时的功率是1200瓦,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高挡工作时的电流是    。
(3)油汀内的导热油通常用煤油,若内部有导热油1.5千克,需要从15℃升高到85℃,则需要取暖器在低挡工作多少秒?[煤油比热2.1×103J/(kg ℃),不考虑热量损失]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解答题提升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共6小题)
1.(2022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和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粉末做实验。四次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NaOH质量/g FeCl3溶液质量/g Fe(OH)3质量/g
1 6 100 5.35
2 12 100 10.7
3 24 150 16.05
4 36 200 a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有  红褐 色沉淀生成。
(2)第  2 次实验,FeCl3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
(3)表中的a值是  21.4 。
(4)实验中所用FeCl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红褐;
(2)2;
(3)21.4;
(4)16.25%。
【解答】解:(1)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色沉淀和氯化钠;
(2)第1次6g氢氧化钠粉末对应沉淀为5.35g,而第3次24g氢氧化钠粉末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应该为5.35g×4=21.4g>16.05g,说明150gFeCl3溶液完全反应,生成沉淀16.05g;由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100gFeCl3溶液和12gNaOH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沉淀10.7g。
(3)根据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100gFeCl3溶液和12gNaOH粉末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沉淀10.7g,所以第4次实验,200gFeCl3溶液和24gNaOH粉末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21.4g;
(4)设100gFeCl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Cl3+3NaOH=3NaCl+Fe(OH)3↓
162.5 107
x 10.7g
x=16.25g
所用FeCl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6.25%。
答:所用FeCl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6.25%。
故答案为:(1)红褐;
(2)2;
(3)21.4;
(4)16.25%。
2.(2020秋 江北区期末)复方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的抗酸剂药物,口服后能迅速中和或缓冲胃酸,减少疼痛等症状。复方碳酸氢钠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某科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以下实验:先将复方碳酸氢钠片制成粉末,取10克分多次放入盛有1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测出加入的粉末质量和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两者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 固体继续溶解,产生气泡 ,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
(2)计算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3)计算10克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实验后,兴趣小组又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粉末,观察到固体继续溶解,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上述实验结束时稀盐酸过量。
故填:固体继续溶解,产生气泡。
(2)设碳酸氢钠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质量为y,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10g+100g﹣105.6g=4.4g,
NaHCO3+HCl═NaCl+H2O+CO2↑,
84 58.5 44
x y 4.4g
==,
x=8.4g,y=5.85g,
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是:×100%=84%,
答:复方碳酸氢钠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是84%。
(3)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5.5%,
答: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5%。
3.(2020秋 江北区期末)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钙和氯化钙粉末组成的均匀混合物,小科用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该混合物反应(所得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四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分析计算:
实验组别 一 二 三 四
稀盐酸质量/g 200.0 200.0 200.0 200.0
混合物质量/g 12.0 24.0 36.0 48.0
所得溶液质量/g 207.6 215.2 220.0 a
剩余固体质量/g 0 0 m n
(1)混合物中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  碳酸钙 。
(2)第二组实验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8.8 g。
(3)求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  5:1 。
(4)求第二次实验反应后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5)根据表格数据,求得表中m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碳酸钙;
(2)8.8;
(3)5:1;
(4)12.2%;
(5)5.0g
【解答】解:根据图表中一、二数据分析,每消耗12.0g混合物,溶液增加207.6g﹣200.0g=7.6g,第三组加入混合物36.0g,溶液增加质量为220.0g﹣200.0g=20.0g<7.6g×3=22.8g,说明实验三混合物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那么一、二组稀盐酸还有剩余。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钙与盐酸不反应,所以混合物中能和稀盐酸反应的物质是碳酸钙;故答案为:碳酸钙;
(2)由第二组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0.0g+24.0g﹣215.2g=8.8g;故答案为:8.8;
(3)设24.0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8.8g
解得x=20.0g y=22.2g
则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质量之比为20.0g:(24.0g﹣20.0g)=5:1;故答案为:5:1;
(4)第二次实验反应后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2%;
(5)36g固体中碳酸钙的质量为30g,则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30﹣m 200.0g+36g﹣220.0g﹣m
m=5.0g
答:(4)第二次实验反应后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2%;(5)得表中 m 的值为5.0g。
4.(2021秋 江北区期末)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10.0g样品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4.3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 2.2 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B点时,烧杯内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
【答案】(1)2.2;
(2)53.0%;
(3)10.55g。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10.0g+36.5g﹣44.3g=2.2g。
(2)设纯碱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2.2g
x=5.3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53.0%
答: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53.0%
(3)由图象可知,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时过量的,所以B点时烧杯中的氯化钠的质量为A点时烧杯中的氯化钠的质量。
设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17 44
y 2.2g
y=5.85g
B点时,烧杯内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5.3g+5.85g=10.55g。
答:B点时,烧杯内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55g。
故答案为:(1)2.2g;
(2)53.0%;
(3)10.55g。
5.(2021秋 江北区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将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少量氧化铜的烧杯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全部溶解,他们取124.5g该反应后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氢氧化钠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及产生沉淀的质量,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n 9.8 0
请回答:
(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n= 9.8 。
(2)求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写出124.5g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  H2SO4、CuSO4 (填化学式),并计算每种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9.8;
(2)40%。
(3)H2SO4、CuSO4;硫酸的质量为24.5g,硫酸铜的质量为40g。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164.5g+20g﹣179.6g=4.9g,n=179.6g+20g﹣189.8g=9.8g。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2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
设20g的氢氧化钠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CuSO4=Cu(OH)2↓+Na2SO4
80 98
x 9.8g
x=8g
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40%。
答: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40%。
(3)表中数据,第1次、第2次不产生沉淀,说明硫酸过量,所以124.5g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CuSO4;并且由数据可知,每加入20g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沉淀9.8g;说明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50g;与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50g;
设124.5g该反应后溶液中的硫酸质量为y。
2NaOH+H2SO4=CuSO4+2H2O
80 98
50g×40% y
y=24.5g
设124.5g该反应后溶液中的硫酸铜质量为z。
2NaOH+CuSO4=Cu(OH)2↓+Na2SO4
80 160
50g×40% z
z=40g
答:124.5g该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H2SO4、CuSO4,每种溶质的质量分别为24.5g,40g。
故答案为:(1)9.8;
(2)40%。
(3)H2SO4、CuSO4;硫酸的质量为24.5g,硫酸铜的质量为40g。
6.(2022秋 江北区期末)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3 g。
(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3)当加入 35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4)根据以上数据画出产生的气体与加入的盐酸质量的关系图2。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由图可以看出杂质的质量为3g;
(2)10g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10g﹣3g=7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7g x
x=3.08g
答: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08g;
(3)通过图示可知,2g碳酸钙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是10g,进而求算7g碳酸钙对应的稀盐酸的质量:7g×=35g;
(4)即对应35g 稀盐酸时二氧化碳的质量达到3.08g,可得图如下:

故答案为:
(1)3;
(2)3.08g;
(3)35g;
(4)。
二.滑轮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1小题)
7.(2021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所示,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从井底匀速拉至井口,所用时间
为15s,已知井深12m,物体重G=6×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5
×103N.求:
(1)汽车匀速前进了多少米?
(2)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4)汽车拉绳子时的拉力F的功率为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
(1)由图知,n=3,汽车匀速前进距离:s=3h=3×12m=36m;
(2)汽车拉力对滑轮组做功:
W总=Fs=2.5×103N×36m=9×104J;
(3)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6×103N×12m=7.2×104J;
滑轮组的机械效:
η==×100%=80%;
(4)汽车拉力的功率:
P===6000W。
答:(1)汽车匀速前进了36m;
(2)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9×104J的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4)汽车拉绳子时的拉力F的功率为6000W。
三.电功率的计算(共2小题)
8.(2020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V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由三段材料不同、横截面积相同的均匀导体EF、FG、GH制作而成,其中一段是铜丝,其电阻可忽略不计,另两段是电阻丝,其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P是与R2良好接触并能移动的滑动触头。闭合开关S1,断开S2,将P从H端移到E端时,电流表示数I与P向左移动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请分析计算:
(1)电阻R1的阻值。
(2)电阻R2的总电阻。
(3)当x的值为31cm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
(4)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左端,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和电路总功率之比。
【答案】(1)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2)电阻R2的总电阻为40Ω。
(3)当x的值为31cm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11.25W;。
(4)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左端,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和电路总功率之比为1:3。
【解答】解:(1)闭合开关S1、断开S2,且滑片位于E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大=0.9A,
由I=可得,电阻R1的阻值:R1===20Ω;
(2)当滑片位于H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小=0.3A,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6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R总﹣R1=60Ω﹣20Ω=40Ω;
(3)由于滑片P从H端向E端移动,由图象的拐点可知:
GH=15cm,FG=25cm﹣15cm=10cm,EF=35cm﹣25cm=10cm,
中间一段电流无变化,故FG是铜导线,
由图象可知,当滑片P位于G点时,电路中的电流I=0.6A,
此时电路的总电阻:R总′===30Ω,
则GH段的总电阻:
RGH=R总﹣R总′=60Ω﹣30Ω=30Ω,
EF段的总电阻:
REF=R总′﹣R1=30Ω﹣20Ω=10Ω,
因两段导体的阻值与自身长度成正比,
所以,EF导体每1cm的电阻为:=1Ω/cm,
当P位于x=31cm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R2′=(35cm﹣31cm)×1Ω/cm=4Ω,
此时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I1===0.75A;
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I12R1=(0.75A)2×20Ω=11.25W;
(4)当P移动到最左端E处时,闭合开关S1和S2时,R1与R2并联,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两电阻的电功率分别为:
P1===16.2W,P2===8.1W,
则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与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之比:==。
答:(1)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2)电阻R2的总电阻为40Ω。
(3)当x的值为31cm时,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11.25W;。
(4)闭合开关S1和S2,将滑片P移到最左端,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和电路总功率之比为1:3。
9.(2021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制作了一个“暗箱”,如图甲所示,外部有a、b、c三个接线柱,内部电路由两个定值电阻连接而成。小宁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部分电路来研究箱内电阻的连接情况。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是滑动变阻器。小宁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示数为3.6V,电流表示数为1.2A。
②用导线把a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8A。
③把a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从最右端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0.9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A。
(1)由题可知,电源电压= 3.6V 。
(2)小宁制作的“暗箱”的内部电路图是  D 。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Ω 。
(4)分别将ab、bc、ac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移动R的滑片,暗箱的电功率会随之变化,此过程中暗箱最大电功率为  4.32W 。
【答案】(1)3.6V;(2)D;(3)3Ω;(4)4.32W。
【解答】解:
(1)在①中,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闭合开关,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电路为Rbc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等于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U=3.6V;
(2)由①中的数据,根据I=可得,bc间电阻:
Rbc===3Ω;
在②中,把a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ef之间,闭合开关,将R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路为Rab的简单电路,
ab间电阻Rab===2Ω;
由图A知,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时,bc间电阻为5Ω,不符合题意;
由图B知,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时,两电阻串联,bc间电阻为5Ω+9Ω=14Ω,不符合题意;
由图C知,把a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ef之间,只有3Ω电阻连入电路中,ab间电阻为3Ω,不符合题意;
由图D知,把b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时,bc间电阻为3Ω;
把ac连接起来,再将ab接线柱接入ef之间,两电阻并联,Rab==2Ω,符合题意;
所以暗箱内部的电路图是D;
(3)在③中,ac两个接线柱接到ef之间,暗箱中两电阻串联,Rac=6Ω+3Ω=9Ω,
闭合开关,滑片在左端时电路为Rac的简单电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U=3.6V,
电流表示数I左===0.4A,
R的滑片从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阻值为其最大值,电路中电阻最大,电流最小,Rac分得电压最小,
所以此时电路中电流I右=I左﹣ΔI=0.4A﹣0.1A=0.3A,
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知,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R=ΔU=0.9V,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3Ω;
(4)闭合开关,当滑片在左端时,电路为暗箱的简单电路,
由图知,ab间电阻为6Ω、bc间电阻为3Ω、ac间电阻为9Ω,
电源电压一定,当bc接到ef之间时,暗箱的总电阻最小,其电功率最大,
则P最大===4.32W。
故答案为:(1)3.6V;(2)D;(3)3Ω;(4)4.32W。
四.电功与电热的综合计算(共1小题)
10.(2022秋 江北区期末)有一种油汀式取暖器(如图1),非常方便实用。其工作原理是将电热管安装在散热片的腔体内部,在腔体内电热管周围注有导热油。当接通电源后,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升到腔体上部,沿散热管或散热片循环,通过腔体壁表面将热量辐射出去,从而加热空间环境(如图2)。
(1)如图2,当接通电源后,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并升到腔体上部,再沿散热管或散热片下沉,这是利用热传递中  对流 (填“传导”“对流”或“辐射”)的方式。
(2)如图3,该油汀取暖器中挡工作时的功率是1200瓦,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该油汀取暖器中挡工作时1s内电流所做的功为1200J 。高挡工作时的电流是  10A 。
(3)油汀内的导热油通常用煤油,若内部有导热油1.5千克,需要从15℃升高到85℃,则需要取暖器在低挡工作多少秒?[煤油比热2.1×103J/(kg ℃),不考虑热量损失]
【答案】(1)对流;(2)该油汀取暖器中挡工作时1s内电流所做的功为1200J;10A;(3)需要取暖器在低挡工作202.5s。
【解答】解:(1)当接通电源后,电热管周围的导热油被加热,并升到腔体上部,再沿散热管或散热片下沉,这是利用热传递中的对流的方式;
(2)该油汀取暖器中挡工作时的功率是1200瓦,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该油汀取暖器中挡工作1s内电流所做的功为1200J;
由图3可知,取暖器高挡工作时的电功率P高=2200W,
由P=UI可知,高挡工作时的电流:I高===10A;
(3)煤油吸收的热量:Q吸=cm(t﹣t0)=2.1×103J/(kg ℃)×1.5kg×(85℃﹣15℃)=2.205×105J,
不计热量损失,取暖器消耗的电能:W=Q吸=2.205×105J,
由P=可知,取暖器在低挡需要工作的时间:t′===202.5s。
故答案为:(1)对流;(2)该油汀取暖器中挡工作时1s内电流所做的功为1200J;10A;(3)需要取暖器在低挡工作202.5s。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解答题基础题
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1小题)
1.(2022秋 江北区期末)2020年珠峰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的最新纪录﹣﹣﹣﹣150分钟。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1)氢化钙中钙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0:1,氢化钙的化学式为    。
(2)将一定量氢化钙固体放入水中,发现有白色不溶物并有气体生成。小红认为气体物质可能是H2、CO2中的某一种,小宁认为气体不可能是CO2,理由是    。
(3)取少量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静置,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无色溶液变红,你认为白色不溶物的成分是    。
二.溶液的酸碱性测定(共1小题)
2.(2021秋 江北区期末)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水球不断变大,里面出现大量气泡,但气泡并没有从水球中跑出来,让大家看得直呼神奇。看完后小宁对泡腾片起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家中有一瓶维C泡腾片,仔细观察成分表发现其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柠檬酸(C6H8O7)。
(1)泡腾片中的维生素C(C6H8O6)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泡腾片中的柠檬酸(C6H8O7)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小宁想通过实验确定泡腾片加入水中后溶液的酸碱性,他可以使用    。(填序号)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无色酚酞
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共1小题)
3.(2020秋 江北区期末)中医药方[金花清感颗粒]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和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它由金银花、薄荷、甘草等12味药组成。
(1)金花清感颗粒中含有的薄荷醇(C20H20O6),甘草素(C15H12O4)等有效成分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甘草素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
(3)该药方中提取某有机化合物X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X中碳、氢的质量比为    。
四.阿基米德原理(共1小题)
4.(2020秋 江北区期末)2020年12月23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通车,4号线起自江北区慈城镇慈城站,终于鄞州区东钱湖站,开通后大大方便了江北市民的出行。若4号线列车空载时总质量约198t,列车设计最高速度为80km/h,列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约为车重的0.04倍。空载运行时,平均速度为36km/h,每公里耗电40kW h。
(1)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保持不变,则满载时每公里耗电量    40kW h。
(2)求4号线列车以最高速度空载匀速运行时牵引力的功率。
五.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共1小题)
5.(2021秋 江北区期末)在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的学习中,我们观察了倾斜轨道上向右滚动的滚动体,请分析以下问题:
(1)你认为该滚动体的重力作用线位于支点的    。(填“左侧”或“右侧”)
(2)请你用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的道理,对它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
六.斜面及其工作特点(共1小题)
6.(2020秋 江北区期末)小科想把一个重400N的物体用比较省力的方法提升2m,并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甲,他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240N,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已知斜面高2m、长4m。
方案二:他利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拉动绳子将同一重物匀速提高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请分析计算:
(1)方案一中小科所做的有用功。
(2)方案二中动滑轮的重力。
(3)小科利用上述哪种方案提升重物更省力?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7.(2020秋 江北区期末)蜡烛跷跷板实验是书上的一个活动:把缝衣针穿过一支圆珠笔芯的中间,露出针头和针尾,把两支蜡烛的底部各插在针的头尾,把笔芯的两端分别放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最后分别点燃两边的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不断地    。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八.杠杆中力和力臂的画法(共1小题)
8.(2022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木板AB长3.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8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16N。
(1)在图上作出绳对木板的拉力的力臂。
(2)求重物G的重力。
九.焦耳定律的计算(共1小题)
9.(2022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用一个88Ω的电阻R1、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制作了一个电烤箱,将电烤箱接入电压为220V的家庭电路,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
(1)求通过R1的电流和R1消耗的电功率。
(2)小宁发现用图甲的方式烘烤蛋糕耗时过长,找来一个与R1相同规格的电阻R2进行改装,改装后电路如图乙。闭合开关S后,通电10min,求改装后电烤箱产生的热量。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汇编-解答题基础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共1小题)
1.(2022秋 江北区期末)2020年珠峰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并创造了中国人在珠峰峰顶停留时长的最新纪录﹣﹣﹣﹣150分钟。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1)氢化钙中钙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0:1,氢化钙的化学式为  CaH2 。
(2)将一定量氢化钙固体放入水中,发现有白色不溶物并有气体生成。小红认为气体物质可能是H2、CO2中的某一种,小宁认为气体不可能是CO2,理由是  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
(3)取少量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静置,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无色溶液变红,你认为白色不溶物的成分是  氢氧化钙 。
【答案】(1)CaH2;
(2)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3)氢氧化钙。
【解答】解:(1)氢化钙中钙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0:1,则氢化钙中钙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氢化钙的化学式为CaH2。
(2)将一定量氢化钙固体放入水中,发现有白色不溶物并有气体生成,小宁认为气体不可能是CO2,理由是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3)取少量白色不溶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静置,滴加酚酞试液,发现无色溶液变红,说明白色不溶物显碱性;氢化钙和水中含有钙、氢、氧三种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白色不溶物的成分是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
(1)CaH2;
(2)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3)氢氧化钙。
二.溶液的酸碱性测定(共1小题)
2.(2021秋 江北区期末)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将半片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水球不断变大,里面出现大量气泡,但气泡并没有从水球中跑出来,让大家看得直呼神奇。看完后小宁对泡腾片起了浓厚的兴趣,他发现家中有一瓶维C泡腾片,仔细观察成分表发现其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柠檬酸(C6H8O7)。
(1)泡腾片中的维生素C(C6H8O6)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泡腾片中的柠檬酸(C6H8O7)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9:1 。
(3)小宁想通过实验确定泡腾片加入水中后溶液的酸碱性,他可以使用  ①②③ 。(填序号)
①pH试纸
②紫色石蕊试液
③无色酚酞
【答案】(1)有机物;
(2)9:1;
(3)①②③。
【解答】解:(1)维生素C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柠檬酸(C6H8O7)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6):(8×1)=9:1;
(3)pH试纸既能测溶液的酸碱性,又能测溶液的酸碱度;酸碱指示剂如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只能测溶液的酸碱性。故填①②③。
故答案为:(1)有机物;(2)9:1;(3)①②③。
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共1小题)
3.(2020秋 江北区期末)中医药方[金花清感颗粒]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和治疗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它由金银花、薄荷、甘草等12味药组成。
(1)金花清感颗粒中含有的薄荷醇(C20H20O6),甘草素(C15H12O4)等有效成分属于  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甘草素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  15:12:4 。
(3)该药方中提取某有机化合物X与8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1.8g水。则X中碳、氢的质量比为  12:1 。
【答案】(1)有机物;
(2)15:12:4;
(3)12:1。
【解答】解:(1)金花清感颗粒中含有的薄荷醇(C20H20O6)、甘草素(C15H12O4)等有效成分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物。
(2)甘草素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是15:12:4;故答案为:15:12:4;
(3)X中碳元素质量:8.8g××100%=2.4g,氢元素质量:1.8××100%=0.2g,
则X中碳、氢的质量比为:2.4g:0.2g=12:1;
故答案为:12:1。
四.阿基米德原理(共1小题)
4.(2020秋 江北区期末)2020年12月23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通车,4号线起自江北区慈城镇慈城站,终于鄞州区东钱湖站,开通后大大方便了江北市民的出行。若4号线列车空载时总质量约198t,列车设计最高速度为80km/h,列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约为车重的0.04倍。空载运行时,平均速度为36km/h,每公里耗电40kW h。
(1)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保持不变,则满载时每公里耗电量  大于 40kW h。
(2)求4号线列车以最高速度空载匀速运行时牵引力的功率。
【答案】(1)大于;
(2)4号线列车以最高速度空载匀速运行时牵引力的功率为7.92×105W。
【解答】解:(1)满载时,列车受到的阻力变大,所以耗电量也变大,故满载时每公里耗电量大于40kW h。
(2)4号线列车以最高速度空载匀速运行时,处于平衡状态,
所受的牵引力F=f=0.04G=004mg=0.04×198×103kg×10N/kg=7.92×104N,
4号线列车以最高速度空载匀速运行时牵引力的功率为:
P===Fv=7.92×104N×m/s=7.92×105W。
答:(1)大于;
(2)4号线列车以最高速度空载匀速运行时牵引力的功率为7.92×105W。
五.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共1小题)
5.(2021秋 江北区期末)在七年级上册“走近科学”的学习中,我们观察了倾斜轨道上向右滚动的滚动体,请分析以下问题:
(1)你认为该滚动体的重力作用线位于支点的  右侧 。(填“左侧”或“右侧”)
(2)请你用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的道理,对它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
【答案】(1)右侧;(2)由于滚动体的重心在支点的右侧,并且重心较高,向右滚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此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解答】解:(1)滚动体受到重力的作用,滚动体是向右滚动的,所以滚动体的重力作用线位于支点的右侧;
(2)由于滚动体的重心在支点的右侧,并且重心较高,向右滚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此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故答案为:(1)右侧;(2)滚由于滚动体的重心在支点的右侧,并且重心较高,向右滚动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此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六.斜面及其工作特点(共1小题)
6.(2020秋 江北区期末)小科想把一个重400N的物体用比较省力的方法提升2m,并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甲,他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240N,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推到顶端,已知斜面高2m、长4m。
方案二:他利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拉动绳子将同一重物匀速提高2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和摩擦)。请分析计算:
(1)方案一中小科所做的有用功。
(2)方案二中动滑轮的重力。
(3)小科利用上述哪种方案提升重物更省力?
【答案】(1)方案一中小科所做的有用功为800J。
(2)方案二中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3)小科利用方案一提升重物更省力。
【解答】解:(1)方案一中小科所做的有用功:W有=Gh=400N×2m=800J;
(2)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体重力和动滑轮重力做的功为总功,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80%,
解得:G动=100N;
(3)由图乙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G+G动)=×(400N+100N)=250N,
由F<F′可知,方案一提升重物更省力。
答:(1)方案一中小科所做的有用功为800J。
(2)方案二中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3)小科利用方案一提升重物更省力。
七.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
7.(2020秋 江北区期末)蜡烛跷跷板实验是书上的一个活动:把缝衣针穿过一支圆珠笔芯的中间,露出针头和针尾,把两支蜡烛的底部各插在针的头尾,把笔芯的两端分别放在两只杯子的边缘上,最后分别点燃两边的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不断地  上下摆动 。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答案】上下摆动;点燃蜡烛,先点的一端(设为左端)燃烧,蜡液滴下,该端重力减少,长度也减小,则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跷跷板向右端倾斜,此时左端朝上,右端朝下,朝下的一端会出现火焰烧烤蜡烛,加速蜡烛的熔化,而朝上的左端则不会,于是右端的蜡液快速熔化滴落,右端的重力快速减小,长度也快速减小,于是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又大于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左端向下倾斜,如此往复,蜡烛不断地上下摆动。
【解答】解:点燃蜡烛,先点的一端(设为左端)燃烧,蜡液滴下,该端重力减少,长度也减小,则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跷跷板向右端倾斜,此时左端朝上,右端朝下,朝下的一端会出现火焰烧烤蜡烛,加速蜡烛的熔化,而朝上的左端则不会,于是右端的蜡液快速熔化滴落,右端的重力快速减小,长度也快速减小,于是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又大于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左端向下倾斜,如此往复,蜡烛不断地上下摆动。
故答案为:上下摆动;点燃蜡烛,先点的一端(设为左端)燃烧,蜡液滴下,该端重力减少,长度也减小,则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跷跷板向右端倾斜,此时左端朝上,右端朝下,朝下的一端会出现火焰烧烤蜡烛,加速蜡烛的熔化,而朝上的左端则不会,于是右端的蜡液快速熔化滴落,右端的重力快速减小,长度也快速减小,于是左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又大于右端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左端向下倾斜,如此往复,蜡烛不断地上下摆动。
八.杠杆中力和力臂的画法(共1小题)
8.(2022秋 江北区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不计的木板AB长3.2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8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16N。
(1)在图上作出绳对木板的拉力的力臂。
(2)求重物G的重力。
【答案】(1)图见解答。
(2)重物G的重力为24N。
【解答】解:(1)绳子的拉力沿绳子方向,从支点O作绳子拉力的垂线段,即可作出拉力的力臂L,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绳子拉力的力臂:
L=OAsin30°=(AB﹣OB)sin30°=(3.2m﹣0.8m)×=1.2m,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GLG,
16N×1.2m=G×0.8m,解得:G=24N。
答:(1)图见解答。
(2)重物G的重力为24N。
九.焦耳定律的计算(共1小题)
9.(2022秋 江北区期末)小宁用一个88Ω的电阻R1、开关和导线等器材制作了一个电烤箱,将电烤箱接入电压为220V的家庭电路,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
(1)求通过R1的电流和R1消耗的电功率。
(2)小宁发现用图甲的方式烘烤蛋糕耗时过长,找来一个与R1相同规格的电阻R2进行改装,改装后电路如图乙。闭合开关S后,通电10min,求改装后电烤箱产生的热量。
【答案】(1)通过R1的电流为2.5A,R1消耗的电功率为550W;
(2)闭合开关S后,通电10min,改装后电烤箱产生的热量为6.6×105J。
【解答】解:(1)由图甲知,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
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1的电流:
I1===2.5A;
R1消耗的电功率:
P1=UI1=220V×2.5A=550W;
(2)由图乙知,闭合开关S后,两电阻并联,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间互不影响,所以R1消耗的电功率不变,仍550W;
R2与R1是规格相同的电阻,电压相等,由P=知,P2=P1=550W,
通电10min,改装后电烤箱产生的热量:
Q=W=(P2+P1)t=2P1t=2×550W×10×60s=6.6×105J。
答:(1)通过R1的电流为2.5A,R1消耗的电功率为550W;
(2)闭合开关S后,通电10min,改装后电烤箱产生的热量为6.6×105J。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