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6. 芣苢 插秧歌
基 础 训 练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言采之 之:代词,指“芣苢”
B.采采芣苢 采采:动词,采摘
C.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D.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移植
2.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
C.《插秧歌》的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战斗。
D.《插秧歌》的五、六句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写出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
3.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C.《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和《鲁颂》。
D.《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4.与七言古诗相比,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提 升 训 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_那个黑盒子日复一日地通过广告、娱乐明星、肥皂剧暗示着,那种_________、与世无争、勤俭节约……的生活世界必须赶紧抛弃,生活在别处。勤劳致富,不能致富的勤劳是愚昧的。如果既不穷,也没有富,仅仅是热爱劳动,热爱田野,有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式的世界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么就是朝着_________狂奔了。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式的诗意世界。
今日中国的舆论使“乡土中国”_________。最后使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_________。没有历史的中国固然一切可以从头开始,从学着西方人使用刀叉开始,但用乡村路旁的竹子制造的筷子永远会唤起乡愁。( )过去,我们“衣锦还乡”,我们“落叶归根”,如今我们衣锦灿烂,乡却不在了,根也不在了。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谁?——乡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
B.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C.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D.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完全把它击垮了。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安常处顺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暴自弃
B.知足常乐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惭形秽
C.安常处顺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暴自弃
D.知足常乐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惭形秽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重要的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B.重要的是,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C.尽管如此,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D.尽管如此,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鲁东门观刈蒲
李 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①。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 ①龙须:龙须草,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事”“初霜”点明深秋的时令特点,交代了“刈渚蒲”农事活动的背景。
B.“挥镰”“拂水”两句用比喻描写劳动场景,富有诗意,意在表现劳动之美。
C.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侧面表现蒲草珍贵。
D.本诗前面部分叙写场景,后面部分托物言志,脉络清晰,情感抒发含蓄委婉。
5.诗人为什么说“此草最可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白话诗歌
鲁国的秋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
挥镰就好像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
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
织成草席铺在玉床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
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染上尘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 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叙写诸孙入村帮诗人收麦,他们顾不得饥饿困乏抢收麦子,最后收麦入仓。
B.本诗题目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人却没有正面写收麦情景,只是叙述自己忙着做饭、备酒的场面,这是侧面描写手法。
C.诗歌用平实的语言叙写了平淡的日常劳动生活,用充满温馨的场面暗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D.“急炊大饼”与“多博村酤”两个细节写出了诗人对诸孙的感谢与喜爱之情,也写出了长慈幼孝的浓浓亲情。
7.诗歌多处运用前后对比手法,请结合诗歌分析,并谈谈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__
白话诗歌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的时候了,幸亏有孙辈来替我收割。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们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末五代]贯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溪鸟勅鸟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可编席、制扇。②溪鸟勅鸟(xī chì):水鸟名。③柘(zhè):一种树。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照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9.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白话诗歌
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溪鸟勅鸟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答案 第二单元 6. 芣苢 插秧歌
基 础 训 练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薄言采之 之:代词,指“芣苢”
B.采采芣苢 采采:动词,采摘
C.唤渠朝餐歇半霎 渠:他
D.秧根未牢莳未匝 莳:移植
【解析】 B项,“采采”,茂盛的样子。
2.下列关于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芣苢》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此诗采用赋的方式,直叙其事,通过妇女们采野菜的过程,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劳动画面。
B.《芣苢》全诗通过“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在重章复沓中展现出劳动妇女从采摘到收获的全过程以及愉悦欢快的心情。
C.《插秧歌》的三、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战斗。
D.《插秧歌》的五、六句写劳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如此写出抢插秧苗的紧张程度。
【解析】 C项,“以‘兜鍪’和‘甲’借代”错误。三、四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应是比喻,不是借代。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斗。
3.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C.《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和《鲁颂》。
D.《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解析】 C项,“又分为《周颂》和《鲁颂》”错误,《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4.与七言古诗相比,七律诗格律严密,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下面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所作的一首七律,请将所给四句诗填写在横线上,使之成为一首完整的七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D )
每逢佳节更情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政出和谐方大同。
香茗品来夸未尽,家山习习又清风。
①快意常如秋月满 ②心多自信得宽广
③寒霜不减一旗红 ④小字云笺记岁丰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解析】 首先找韵脚,根据律诗偶句押韵首句可入韵的原则,至少找到四句,最多五句,从“衷”“同”“风”可知,这首律诗押ong或eng韵,这就确定第一、三处应填写“小字云笺记岁丰”“寒霜不减一旗红”;其次,找对仗句,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题干已经给出颈联的下一句,根据对仗中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的原则找出上一句,“政出和谐方大同”应与剩下两句中的“心多自信得宽广”对仗,名词“政”对名词“心”,动词“出”对应“多”(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和谐”对“自信”,“大同”对“宽广”,“方”对“得”,那么剩下的“快意常如秋月满”自然放在第二处,再依据对仗的原则,“快意”对“寒霜”,“常如”对“不减”,“秋月”对“一旗”,“满”对“红”,那么“寒霜不减一旗红”放在第三处,剩下的“小字云笺记岁丰”自然放在第一处;也可运用排除法,首联和颔联的第二句可能是③或④,排除A、B两项。根据颔联必须对仗这一原则推断,①③应该放在颔联位置上,故排除C项。最后再结合诗意进行检查。
提 升 训 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到村子里去转转,发现乡村很自卑。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_那个黑盒子日复一日地通过广告、娱乐明星、肥皂剧暗示着,那种_________、与世无争、勤俭节约……的生活世界必须赶紧抛弃,生活在别处。勤劳致富,不能致富的勤劳是愚昧的。如果既不穷,也没有富,仅仅是热爱劳动,热爱田野,有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式的世界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那么就是朝着_________狂奔了。乡村已经没有信心再肯定“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式的诗意世界。
今日中国的舆论使“乡土中国”_________。最后使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_________。没有历史的中国固然一切可以从头开始,从学着西方人使用刀叉开始,但用乡村路旁的竹子制造的筷子永远会唤起乡愁。( )过去,我们“衣锦还乡”,我们“落叶归根”,如今我们衣锦灿烂,乡却不在了,根也不在了。西方人喜欢“在路上”,他们跟着摩西。我们也“在路上”了,我们跟着谁?——乡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A.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击垮了。
B.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C.农耕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培养,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几乎完全被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击垮了。
D.几千年农耕文明培养起来的,那种“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式的自信和存在感,电视里宣传的那个时髦世界几乎完全把它击垮了。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错误。一是中途易辙,原句一开始的主语是“农耕文明”,后面又变成“自信和存在感”。排除C项。D项也存在中途易辙的毛病,主语开始是“自信和存在感”,后面又变成“那个时髦世界”,排除。二是语序不当,“几乎”应放在“完全”前面。排除A项。故选B。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B )
A.安常处顺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暴自弃
B.知足常乐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惭形秽
C.安常处顺 穷途末路 声名狼藉 自暴自弃
D.知足常乐 走投无路 名誉扫地 自惭形秽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①知足常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满足快乐,褒义词。安常处顺:习惯于正常生活,处于顺利境遇,中性词。这里和“与世无争、勤俭节约”并列的应该是“知足常乐”。②穷途末路:形容客观上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投奔无门。前者是名词性成语,可作宾语:后者不可作宾语。此处处于宾语的位置,用“穷途末路”。③声名狼藉: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名誉扫地:指彻底失去声誉。这里强调的是“乡土中国”的名誉坏到极点,用“声名狼藉”。④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这里指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感到惭愧,用“自惭形秽”。综上,故选B。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A.重要的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B.重要的是,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C.尽管如此,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
D.尽管如此,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原因,我们今天已经日益感觉到了,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根据前后文逻辑,没有转折关系,所以“尽管如此”是错的,排除C、D两项;“巨大的乡愁正在人心深处蔓延”是“毁灭抛弃‘乡土中国’”的结果,不是原因,排除B项。故选A。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5题。
鲁东门观刈蒲
李 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①。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注】 ①龙须:龙须草,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寒事”“初霜”点明深秋的时令特点,交代了“刈渚蒲”农事活动的背景。
B.“挥镰”“拂水”两句用比喻描写劳动场景,富有诗意,意在表现劳动之美。
C.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侧面表现蒲草珍贵。
D.本诗前面部分叙写场景,后面部分托物言志,脉络清晰,情感抒发含蓄委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七、八两句写农人织蒲作席,享受劳作之后清夜的欢娱……”错误,从诗中来看,七、八两句是写席子可以给人带来享受,而非写农人享受清夜的欢娱。
5.诗人为什么说“此草最可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①编织的席子实用舒适,不比龙须草编织的席子差;②具有不染尘的特点;③借物喻人,表达对才高品洁之人的赞美。_
白话诗歌
鲁国的秋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
挥镰就好像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
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
织成草席铺在玉床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
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染上尘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6~7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苏 辙
欲收新麦继陈谷,赖有诸孙替老人。
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
闭廪归来真了事,赋诗怜汝足精神。
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叙写诸孙入村帮诗人收麦,他们顾不得饥饿困乏抢收麦子,最后收麦入仓。
B.本诗题目为“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但诗人却没有正面写收麦情景,只是叙述自己忙着做饭、备酒的场面,这是侧面描写手法。
C.诗歌用平实的语言叙写了平淡的日常劳动生活,用充满温馨的场面暗示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
D.“急炊大饼”与“多博村酤”两个细节写出了诗人对诸孙的感谢与喜爱之情,也写出了长慈幼孝的浓浓亲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能力。C项,“对官场的厌恶”于文无据,结合诗歌内容,表现的是诗人看到收获后的快乐。
7.诗歌多处运用前后对比手法,请结合诗歌分析,并谈谈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_诗人“欲收新麦”而不得的先忧,与“诸孙替老人”收麦后乐的对比;“三夜阴霪”与“一竿晴日”天气前后变化的对比;前面“败场圃”的沮丧和后面“舞比邻”的欣喜的对比。通过前后变化的对比,诗歌有了跌宕起伏的变化,更好地突出了诗人的欢喜之情。_
白话诗歌
快到收割新熟的麦子来接续去年的陈谷的时候了,幸亏有孙辈来替我收割。
连续几个晚上的阴雨毁坏了收打作物的场圃,初升的太阳令乡邻欢欣鼓舞。
赶紧做好大饼给外孙吃以补偿他们的饥饿困乏,多取一些自酿的酒来慰劳辛勤收割的外孙。
收好新麦关闭粮仓回到家里总算结束了农事,写下这首诗来赞扬外孙不辞劳苦的精神。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唐末五代]贯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溪鸟勅鸟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可编席、制扇。②溪鸟勅鸟(xī chì):水鸟名。③柘(zhè):一种树。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东邻西舍无相侵”一句,写出了农家生活祥和宁静,没有恃强凌弱、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寄托了诗人的理想和情趣。
B.本诗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照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C.尾联写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是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并侧面烘托出“我”流连忘返的心情。
D.“蚕娘洗茧前溪渌”一句,通过描写“蚕娘”在渌溪边漂洗蚕茧的场景,既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也表现出“蚕娘”的辛勤和丰收的喜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D项,“写出了农家劳动的艰辛”中“艰辛”一词概括错误,与诗意不符,诗中表现的是农家女的勤劳以及丰收的喜悦。
9.本诗前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答: 景象:前三句写池塘里蒲草森森,传来阵阵清香,水鸟悠闲嬉戏,如家禽一样,一点儿也不怕人,桑树和柘树到处都是,显得翠色葱茏。描绘了山村春晚景色秀美、物产丰富的景象。
作用:①渲染了山村静谧安恬的氛围。②为下文描写和谐安宁的山村生活做了铺垫。③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美好、民风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之情。_
白话诗歌
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溪鸟勅鸟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再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