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创始人及传播情况。
2.了解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和发展及分裂的基本史实。
3.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知道封君和封臣的关系,能准确简述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
4.通过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壮大,初步认识西欧封建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基督教的形成、发展;法兰克王国的形成、发展和分裂过程。
学习难点: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建立;基督教在法兰克王国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
一、基督教的兴起
1.背景:1世纪时,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____________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2.教义:(传道者宣传说)________就是“救世主”。他教导人们____________,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3.传播:______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________,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
1.建立:481年,__________建立法兰克王国。
2.统治:(政治上)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__________在欧洲的重要地位;(经济上)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取得了____________、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法兰克王国不断扩张。
三、封君与封臣
1.背景: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将________无偿地赐给贵族的土地分封形式,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____________。
2.内容:
(1)封君:(赐地的人)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________、人身和________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________。
(2)封臣:(接受封地的人)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__________、提供________等。
3.关系:有着严格的__________,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________意义。
4.影响: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____________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________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四、查理曼帝国
1.前期策略
(1)领土扩张:8世纪,________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继位后,他四处征伐。________年前后,法兰克王国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2)发展宗教:查理继续实行鼓励__________发展的政策,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__________”。
2.加冕称帝:________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________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____________”。
3.帝国分裂:________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__________、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易混警示】
1.在西欧封建社会,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因此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是教皇和教会,而不是国王。
2.西欧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
(1)西欧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而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统一状态,分裂是暂时的;
(2)在西欧封建社会,神权大于王权,而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大于一切;
(3)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晚约1000年。
【历史解释】比较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欧的封君封臣制
相同点:
①都通过分封土地得以实现; ②都促进了等级制度的形成;
③都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统治秩序; ④都规定了彼此的权利与义务;
【课中探究】
1.对比基督教和佛教
名称 产生 时间 诞生地 创造人 经典 教义
佛教
基督教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克洛维,是当时很有远见和才干的国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他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这句话?
4.封君与封臣分别有怎样的义务?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概括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活学巧记】
【总结反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素养评价】
1.耶稣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上述内容是以下哪一教派的教义 (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佛教
2.“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这一制度使得社会连成一个整体,从上到下形成了所谓责任的‘链条’”。材料中的“链条”是指( )
A.城市自治 B.大学兴起 C.封赐土地 D.金钱赎买
3.公元805年,法兰克王国的一份法令强调,凡拥有12曼希(每曼希约30英亩)的采邑者要全副武装服兵役,如果不穿锁子甲,装备不达标,其采邑将被没收。据此可知,采邑制度( )
A.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B.推动了西欧庄园的发展
C.使国王掌握了军国大权 D.开启了欧洲封建化进程
4.1122年,教皇与皇帝订立“沃尔姆斯协约”,规定德国主教不再由皇帝任命,而是一律依照教会法选举,由高级教士的会议选举,皇帝或者他的代表出席选举会议。该协约说明( )
A.教权制约王权 B.王权高于教权 C.国王软弱无能 D.教会控制一切
5.公元9世纪西欧封臣的效忠誓词是:“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展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应得,则我的言行举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绝无违背。”由此看出,封君与封臣之间( )
A.森严的等级界限 B.一定的契约关系 C.无偿的赏赐土地 D.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6.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之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下面是附庸对其领主应履行的义务:……依领主的召唤,必须去服军役……必须做在法定地位上应该做的一切其他事务。这一现象发生在( )
A.古代两河流域 B.古代的希腊 C.中世纪的欧洲 D.阿拉伯帝国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初分封略表》
主要封国 晋 卫 鲁 燕 齐 宋
受封对象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姬姓贵族 功臣 先代贵族
分封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武王灭商之后,分封了对周人比较温顺并在商朝人中有影响的微子启,以此来统治商的遗民。
材料二:查理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他废除了无条件分封土地给臣属的制度,推行采邑制。采邑制是一种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要求受封者必须提供自备马匹武器的骑兵,随时应召为封主作战。
材料三: 封臣对封君的义务主要有: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如果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
(1)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请结合材料一中的信息给予说明。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封君与封臣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什么关系?它反映了法兰克王国哪一改革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克王国采邑制的条件义务。
(4)法兰克王国采邑制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类似之处。
【知识链接】
丕平献土是发生于中古欧洲,促成教皇国成立的重要历史事件。751年,法兰克王国的宫相丕平(Pepin)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出兵意大利。公元756年,丕平(Pepin)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围地区,送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事件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教皇成为罗马城的一般主教,欧洲进入了中古时代。公元七世纪至八世纪上半叶,在亚平宁半岛上存在东罗马帝国、伦巴德王国的和教皇三种势力。751年,伦巴第人攻陷东罗马帝国控制的意大利拉文纳总督区,直接威胁教皇统治的罗马公国。此时,教皇名义上的保护者东罗马帝国的注意力集中于东方,且远离罗马,无力为教皇提供保护。于是,教皇便不得不寻求支持力量,他转向了当时比较强大的法兰克王国,要求与法兰克王国结成政治和宗教联盟。宫相丕平、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独裁者就成为罗马教皇争取的对象。751年,丕平在苏瓦松举行王国大会,教会为其涂抹圣油,赐予王权,而墨洛温王朝最后一任王希德里克则被剃掉头发,关进了修道院,“矮子丕平”开创的法兰克加洛林王朝取而代之。
事件经过:
753年冬,教皇司提反二世冒着风雪穿越阿尔卑斯山区来到法兰克王国。丕平十分尊敬的恭迎了教皇,并象征性的为其牵马,这是罗马教皇第一次在自己的王国内出现。法兰克的广大信徒、民众也对教皇的驾到,表现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欢迎,这使教皇感到无比的欣慰,长途跋涉的辛苦一扫而光。经过一段时间的详谈,国王与教皇签订了一个旨在“互相协助,互相保护”的盟约。司提反二世重新为丕平举行了加冕典礼,并赐给他的两个儿子以罗马贵族的头衔,教皇宣布:“禁止任何人从别的家族中选立法兰克国王,违者将被逐出教门。”丕平承诺将在未来的战争中所征服的意大利土地中,划出拉文纳至罗马的狭长地带,捐赠给罗马教会。到了756年末,丕平已平定意大利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地区。丕平兑现了承诺,将征服的拉文纳、利米尼、具沙罗等二十二个城市献给了罗马教会,史称“丕平献土”。为使“丕平献土”合法化,教皇伪造了“君士坦丁的赠礼”的丑闻,诡称君士坦丁大帝早已把罗马城赠送给教皇,丕平中只是把属于教皇的领土还给教皇而已。自此从拉文纳到罗马的大片领土便划为教皇辖区,教皇国形成。
事件影响:
“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罗马教皇不仅渐渐成为了西方的精神领袖,而且还是意大利的一个世俗君主,人神两界,均在其管辖之下。法兰克宫廷中的一句承诺,深远的影响了西欧1000年的历史。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一、基督教的兴起
1.巴勒斯坦
2.耶稣 忍受苦难
3.4 国教
二、法兰克王国
1.克洛维
2.罗马教会 罗马教会
三、封君与封臣
1.土地 兵役服务
2.荣誉 财产 保护 服兵役 金钱
3.等级性 契约
4.保护封臣 土地
四、查理曼帝国
1.查理 800 基督教 什一税
2.800 罗马人 查理曼帝国
3.843 德意志
【课中探究】
1.对比基督教和佛教
名称 产生时间 诞生地 创造人 经典 教义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古印度 释迦牟尼 《金刚经》 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基督教 公元1世纪 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 《圣经》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2.措施:(1)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2)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的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不断扩张。
作用:(1)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2)得到了罗马教会、信仰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3)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3.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只承认自己直属的上下级,其他的上下级关系与自己无关。
4.封君: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纽带:土地;严格的等级性,权力和义务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课后测评】
1.【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中的“耶稣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结合所学知识:1 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B项正确;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 7 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教义是“和平”和“顺从”,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道教是东汉末年中国的宗教,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张陵创立了五斗米道,与耶稣无关,排除C项;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将土地无偿地赏赐给贵族,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C项正确;中世纪,西欧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与题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不符,排除A项;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与题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不符,排除B项;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与题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封君封臣制是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替代品”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采邑者需要向法兰克国王提供兵役,否则他的被赐予的采邑就会被收回,这体现了国王和采邑者之间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A项正确;题干与庄园的发展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国王对军权的掌控,排除C项;公元5世纪至11世纪,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开启”一次说法过于绝对,且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德国主教不再由皇帝任命,而是一律依照教会法选举”可知,在德国,皇帝无权干涉主教任命,这说明教权超过了王权,开始制约王权,A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只是说明德国皇帝无法任命德国主教,不能说明国王软弱无能,也没有体现教会控制一切的特点,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5.【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主人凡践展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应得,则我的言行,举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绝无违背”可以得出封君与封臣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契约关系,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封君与封臣之间有森严的等级界限、无偿的赏赐土地、以土地封赐为纽带,排除ACD项。故选B项。
6.【答案】C
【详解】当任何人……和王国的最高领主发生附庸关系时,他或她必须跪在领主面前说:“大人,现在为了某某采邑……我成为你的亲近附庸……拥护您,保卫您,反对一切人……”确立这种附庸关系的历史事件是查理 马特改革。8世纪前期,查理 马特任宫相时,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采邑原指西欧中世纪早期国王封赏给臣属终身享有的土地,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7.【答案】(1)受封者以同姓贵族为主,分封先代贵族统治前朝遗民,以此巩固西周的统治。
(2)封君和封臣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或权利与义务关系)。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的改革。
(3)条件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封臣要自备兵马服兵役;封君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
(4)把土地分封给臣属;受封者必须为分封者作战。
【详解】(1)根据图表信息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主要是西周的宗室贵族以及前朝遗民,这样有利于巩固西周统治。
(2)根据“采邑制是一种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要求受封者必须提供自备马匹武器的骑兵,随时应召为封主作战。”可以看出采邑制改革下封君封臣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查理·马特,法兰克王国宫相,任职时也是法兰克王国实权的掌握者,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其功绩包括奠定卡洛林王朝的基础,确立了采邑制,巩固与发扬当时的封建社会制度。因此材料反应的是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的改革。
(3)根据“每年自备鞍马,为封君服40天的骑兵役,如果封君被俘,封臣要提供赎金;对封君的政事和家事,封臣有提出建议的义务。封君则负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概括回答可知,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封臣要自备兵马服兵役;封君有保护封臣本人及其家人生命安全、维持其生活、衣食无忧的责任和义务。
(4)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和法兰克王国的采邑制封君都分封土地,封臣都有随军作战的义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