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导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2 15:5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课题: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地点和兴衰,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和统治,知道《汉谟拉比法典》构成、内容、实质和地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利用世界古代文明中心地理范围示范图,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征,初步理解文明之间的差异。(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概况;汉谟拉比的统治;《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与历史价值。
学习难点: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概况;汉谟拉比的统治;《汉谟拉比法典》的地位、内容与历史价值。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课前阅读课文正文,参考学习目标,独立标识提纲并勾画重点后填空、熟记所填内容: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西亚的 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2.奴隶制国家:
(1)出现:约从 年起,两河流域南部逐渐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小国之间混战不止。
(2)统一:大约在 世纪,两河流域出现初步统一。
3.主要文明成果:苏美尔人发明了 文字,制定了阴历;两河流域人发明了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
二、古巴比伦王国
1.位置: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2.统一: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对外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完成了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 国家。
3.统治:实行 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 的时期,
三、《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
2.构成:法典可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
3.内容:
(1)古巴比伦分为 的自由民、 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社会等级。
(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是一大特征。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 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 法典。
5.实质:法典维护的 利益。
6.影响: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 源远流长。
【易混警示】
1.古巴比伦王国与古代埃及都兴起于大河流域,都实行君主专制统治,都有自己的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最终都被外族所灭。
2.《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知识拓展】 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两河流域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只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阿卡德、亚述等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包括了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
【历史比较】
【课中探究】
1、《汉谟拉比法典》是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的?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言: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
材料二
正文第2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正文第205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1)材料一、二中的内容出自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问它是由谁在什么时候制定的哪部法典?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它具有怎样的价值?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部法典制定的目的是什么?事实如其所说吗?请在材料二中找出具体的内容证实你的观点。对此你有何认识?
3.趣味活动:假如你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位法官,对以下二个案例你如何判决?判决的法律依据?
案例 法律依据 判决结果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拿了一个面包,请大人从轻发落
一个奴隶主扭着两个人来到法庭:法官大人,我要告这两个人,他们是兄弟,哥哥到我家做客,拐走了我的一个奴隶,当我派人去向他要人时,弟弟就把奴隶打死了。“不关我的事,奴隶不是我杀的,我没罪。”哥哥辩白。弟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最多赔钱给你。”
【活学巧记】
【总结反思】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素养评价】
1.(2020年湖北咸宁)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诞生了
埃及文明 B.巴比伦文明 C.印度文明 D.希腊文明
2.(2021年四川攀枝花中考真题)用楔形文字雕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该法典属于
A.古埃及文明 B.古中国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两河流域文明
3.(2021年四川眉山中考真题)《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A.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 B.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
C.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 D.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4.(2022年重庆B卷)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A.传承性 B.多元性 C.交互性 D.同一性
5.(2021年湖北宜昌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文字不是一种深思熟虑的发明物,而是伴随对私有财产的强烈意识而产生的一种副产品。文字始终是苏美尔古典文明的一个特征。”苏美尔文字被称为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字母文字 D.拉丁文字
6.(2022年内蒙古赤峰)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一、幼发拉底河、公元前3500、公元前24、楔形
二、公元前18、汉谟拉比、奴隶制、君主专制、最强盛
三、汉谟拉比、拥有公民权、无公民权、战俘、家庭奴隶制、商品经济、成文、奴隶主、法制传统
【课中探究】
1.【答案】内容: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1)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实奴隶的现象。法典明显保留了一些原始时代的观念; (3)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因此要以反映出《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2.【答案】(1)汉谟拉比;18世纪;《汉谟拉比法典》;通过该法典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维持正义,消灭一切罪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事实并非如其所说。“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说明奴隶的地位极其低下。这部法典实际上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制定的。
3.
案例 法律依据 判决结果
一个有钱人绑着一个穷人来到法庭:大人,我要求处罚这个人,因为他十分可恶,竟到我家偷了我一个面包。这个穷人苦苦哀求:我实在太饿了,就拿了一个面包,请大人从轻发落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赠送、抵押奴隶,打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价格赔偿,拐走和窝藏奴隶要判死刑。窃贼被抓获,要处以重刑甚至死刑,侵犯他人住宅,必须就地处死 穷人偷窃面包被判死刑
一个奴隶主扭着两个人来到法庭:法官大人,我要告这两个人,他们是兄弟,哥哥到我家做客,拐走了我的一个奴隶,当我派人去向他要人时,弟弟就把奴隶打死了。“不关我的事,奴隶不是我杀的,我没罪。”哥哥辩白。弟弟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最多赔钱给你。” 奴隶主可以任意买卖、赠送、抵押奴隶,打死奴隶按奴隶的平均价格赔偿,拐走和窝藏奴隶要判死刑。窃贼被抓获,要处以重刑甚至死刑,侵犯他人住宅,必须就地处死 拐卖奴隶判死刑,打死奴隶赔钱
【课后测评】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印度文明位于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希腊文明属于西方文明。ACD和题文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故选D。
3.【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可知,材料表明在法律面前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和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是不平等的,这反映了该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正确;题干材料规定反映不出“客观上迟滞巴比伦的发展”、“导致巴比伦阶级矛盾激化”、“养成自由民妄自尊大心理”内容,排除ABC。故选D。
4.【答案】B
【解析】图示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文明成就。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因此图片体现出古代文明的多元性,B项正确;三幅图不存在传承性,排除A项;古代文明基本处于孤立状态,不是交互性,排除C项;三者文明不具有同一性,排除D项。故选B项。
5.【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B正确;象形文字产生于古埃及。A错误;最早的字母文字是腓尼基字母。C错误;拉丁文字源自希腊字母。D错误。综上故选B。
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下令并严厉督总督兴修水利”“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可知,这三段文字都提到了要注意水利,反映的是古巴比伦重视农业,A项正确;表格没有涉及法律体系严密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商品经济活跃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