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2 23:0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历史 八(上)
第13课 五四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导火线、时间、经过、口号,主力和中心地点的变化等基本情况;认识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理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字资料和提取《五四运动》《上海商人罢市游行》《北京高校被捕学生回校时受到热烈欢迎》等图片信息和《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经过》《五四学生》等小视屏,引导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扩大、胜利和意义。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理解五四精神的内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悟五四运动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及重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五四运动性质、意义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理解。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习历史的直观性
和现实性。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知道的中国节日有哪些?
生:国庆节、春节、劳动节、中秋节、端午节、青年节……。
师:5月4日是中国的什么节日呢
生:青年节。
师:为什么把5月4日作为青年节?
生:纪念五四运动。
师:对,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空;如同火
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令无数青年为之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五四先锋的足迹,领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学习新课】出示课件
1、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2、本节课内容分为四大板块:
第一部 怒火中烧 —五四运动的爆发 第二部 众志成城 —五四运动的扩大
第三部 永垂青史 —五四运动的意义 第四部 薪火相传 —五四运动的精神
1、【第一部 怒火中烧——五四运动的爆发】
(课件出示一战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图片和中国劳工参加协约国图片)
1、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师根据图片介绍一战两大军事集团和战争结果。
师过渡:1918年,德国投降,一战结束。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制裁以德国为核心的战败国的所谓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国之一,北洋政府也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中国在会议中提出了正当的要求,结果如何呢?
2、五四运动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播放小视频《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哪些正当要求?结果如何?
得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说明了说明
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出: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很弱并受帝国主义控制;说明:弱国无外交。
学生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3、五四运动经过(时间、地点、参加者、口号、要求、结果。)
(1)学生观看小视屏《五四运动经过》
(2)出示材料:《晨报》通讯稿。问:从通讯稿中可以得到五四运动的哪些关于信息?
(时间、地点、参加主力;斗争方式)
(3)分析五四运动性质:出示材料研读:《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学生思考:《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的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 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4)理解五四运动口号:学生思考: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那句口号?
分析得出:外争主权;內除国贼
(5)出示亲日派卖国贼图片: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说明北洋军阀官员出卖国家主权
二、【第二部 众志成城—五四运动的扩大】
1、五四运动扩大的原因
学生阅读课本61页正文,思考:五四运动为什么会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思考得出。
(原因:陈独秀的号召;日本的胁迫和挑衅;北洋军警的镇压。)
学生读书并思考:五四运动的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引导学生从运动主力军、参加人员、运动地点、斗争方式去归纳)
2、学生罢课:出示视屏《建党伟业——五四学生》,让学生情景体验五四运动中的学生们的爱国激情。
3、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出示《上海工人总罢工》和《商人罢市》图片,让学生明白: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是运动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运动的胜利,是社会各界群众共同斗争的结果。从而也看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坚定性和不妥协性。
4、通过动态图强调:6月3日以后,运动主力和中心城市的变化:
(学生——工人;北京——上海)
5、五四运动的结果:取得重大胜利——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出示释放学生、罢免国贼、拒绝签约的三幅图片,提出问题:从三幅图片可以看出五四运动的结果如何?
学生读图归纳: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结论: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直接目标得到实现。
6、讨论,五四运动能够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分析:运动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工人阶级。
师小结: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7、总结五四运动的经过:运用表格比较法,从时间、运动主力、运动中心、斗争形式比较和归纳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不同之处。
三、【第三部 永垂青史—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性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伟大的社会革命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1)出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对五四运动的评价的一段材料,理解五四运动的“彻底性”,彻底是指革命的坚定性和不妥协性。(2)引导学生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比较。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五四运动特点:革命性、进步性、广泛性。(指导学生归纳)
3、五四运动有意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干部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过中国近代史阶段图和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表帮助学生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明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4、【第四部 薪火相传—五四运动的精神】
1、学生思考作答:在五四运动中学生、工人、商人和社会各界群众怎样的精神?(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敢于牺牲,乐于奉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3、组织学生讨论:今天,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关心国家命运、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4、老师寄语,思想升华:同学们:习近平主席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100年前的五四学子们,他们的青春除了用来读书之外,他们还忧国忧民,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当国家的主权遭到帝国主义侵犯时,他们挺身而出,为拯救民族危亡和捍卫民族尊严而奋起抗争,直到胜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真正含义。
今天,老师希望我们江实的学子们,要弘扬五四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关注国家命运,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用我们的青春去奋斗美好人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知识梳理】
5、【小试牛刀—学习效果检测】
(一)单项选择
1、1919年5月4日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爱国运动。与这场运动爆发密切相关的是( )
A.三国协约的成立 B.三国同盟的成立
C.巴黎和会的召开 D.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2、五四运动中的口号最能反映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青年节”是为纪念什么历史事件而设立的( )
A.新中国的成立 B.辛亥革命 C.共产党的成立 D.五四运动
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
A.一次大战 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5、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6、五四精神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核心是( )
A.革命乐观主义 B.革命英雄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材料一是五四运动中的一个画面。请说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这次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中心城市和运动主力有什么变化 材料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年?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什么?
开始:1919年5月4日,北京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运动先锋:青年学生
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五四运动的爆发
运动中心:北京---------上海
运动主力:学生----------工人阶级
结果:释放学生,罢免国贼,拒绝签约
五四运动的扩大
五四运动
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特点:革命性、进步性、广泛性
意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为共产党成立准备条件;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