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2 15:5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 教学设计
课题: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
《2022年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罗马共和国;了解罗马帝国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作用。
这一课是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内容,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知道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认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包括三部分内容: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衰亡。 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经过不断的对外扩张,罗马成为地跨欧、亚、洲的帝国。帝国建立后,由于内战的停止和统治的加强,罗马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经繁荣起来。罗马帝国初期的200年间,在历史上被称为“罗马和平”时期。 帝国初期繁荣的背后,早藏有隐患。罗马统治阶级日益奢侈腐化,享乐成风,广贫民却难以谋生,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境况尤其悲惨。3世纪起,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机,人民起义愈演愈烈。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国灭亡。罗马城邦兴起后,通过对外征服战争不断开疆拓土,最终形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在征服过程中,罗马也由最初的贵族共和制逐步向君主专制转变。
【教学目标】
1.了解罗马城邦的兴起时间及地区。培养“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
2.掌握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兴亡过程中的重要时间、事件及人物。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3.知道罗马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贡献,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交流对文明发展的重要影响。培养“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罗马的扩张与《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作用。
【教学难点】
古代罗马的政治体制演变及原因。
【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分析:
升入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历史学习基础,掌握了较强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对于罗马帝国也较为熟悉;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而还有少部分的男生对于历史很感兴趣,但对于历史课程内容兴趣不强,他们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因此在对于《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预习本文,在上课时也可以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时间,迅速了解本文的主旨内容和重点内容。
2.学生生理心理分析:
另外,基于初三学生仍处于青春期,对于这种恢弘壮大的帝国历史比较感兴趣,偶像崇拜也很盛行,本课牵涉到许多学生之前就或多或少都了解的一些人物例如凯撒、屋大维等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配上相关的历史照片或影视作品素材,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的兴趣。另外,基于初三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总结知识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讨论,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己归纳出罗马城邦的起源以及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展示: 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Roads Lead to Rome
论智慧罗马不如希腊人,论财富罗马不如迦太基,为什么是罗马成此大业? 洞悉来路、方知前程!
七丘之城、 永恒之城、法律帝国、 军事帝国、罗马的脚步从未停止……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罗马帝国的道路从罗马出发,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基础设施更能体现罗马人的天赋。鬼斧神工的工艺技术加上脚踏实地的民族精神,创造出文明伟大的里程碑。
——盐野七生《罗马人的故事·10》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吸引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捋清思路,问题引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罗马城邦和罗马共和国 【整体感知】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古罗马地理环境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对罗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罗马共和国时期,由哪些权力机构/公职人员维持国家统治?他们分别享有什么权力? (3)评价《十二铜表法》? (4)罗马共和国为何会走向衰落? 1.罗马城邦 师:出示《古代罗马》,了解其地理位置。 问题1:古罗马地理环境有何特点?这些特点对罗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师:出示母狼传说图片,并引导学生讲述传说故事: 了解其传说:罗马城的奠基人是罗慕路斯和勒穆斯,神话传说他们是战神马尔斯的儿子。他们生下来后不久,母亲就被杀死了。他们的外祖父是当时意大利半岛上的一个国王,外祖父的弟弟为篡夺王位,派人把兄弟俩装在筐内,投入河中,想把他们淹死。不料筐子被河边的树枝挂住,两个孩子大难不死。一头到河边饮水的母狼发现了他们,用自己的奶水哺育了他们。兄弟俩长大成人后,杀死了外祖父的弟弟,并建立了新城。新城以罗慕洛斯的名字命名,称为罗马。至今,在意大利的罗马博物馆里,还陈列着“母狼乳婴”的铜像。 2.罗马共和国 师:阅读图文和课文内容,找出罗马共和国建立时间? 问题2.罗马共和国时期,由哪些权力机构/公职人员维持国家统治?他们分别享有什么权力? 师引导:首先从政治上巩固政权,分析图示四个重点词: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保民官并分析它们的权力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引用史料分析罗马共和国政权的本质并以图画形式加深认识罗马共和国的政权组成。 罗马共和国最高行政权力由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掌握.....执政官任期短,彼此牵制,权力有限......真正掌握国家实权的是元老院,百人队会议(公民大会)开会时只能就元老院审查过的议案进行表决,不能讨论.....罗马共和国就是贵族奴隶主的专政工具。 —刘家和《世界上古史》 教师讲述:罗马共和政体是三个因素的融合,即君主因素、贵族因素和民主因素,是一种典型的混合政体。 元老院、公民大会、保民管三者间相互制衡,体现了罗马共和国的民主制,是古代经典的政治体系之一,对后世影响很大。 老师讲述保民官的设置:保民官对制衡贵族权利,保障公民的利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一段时期内,保民官的存在推动了罗马的民主和自由的进程。 3.《十二铜表法》 问题3.评价《十二铜表法》 【合作探究】出示文字材料引导分析法律产生的背景: 材料展示: 材料一: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这样,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材料二: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和祭祀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作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分析习惯法的弊端。材料二中“它”指的是哪一部法律?根据材料概括其作用。它有何影响? 教师讲解: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师出示十二铜表法条文图片:这些刻写在铜板上的文字写了些什么内容? 师出示史料:教师提问:根据材料,思考《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表、第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节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断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十二铜表法》 教师:根据材料分析《十二铜表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材料:《十二铜表法》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明文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但它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摘自徐玲、刘秀瑛主编《世界通史教学指引 古代卷》 【教学过渡】:教师补充:《十二铜表法》基本上仍是按旧有习惯法制定,本质是维护贵族奴隶主的利益,但它对奴隶主私有制、家长制、继承、债务和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都作了规定,限制了贵族法官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的权力。《十二铜表法》反映了罗马奴隶制的发展和奴隶主阶级国家的形成过程。它的颁布对罗马奠定强国之基有何意义? 4.罗马共和国征服与扩张 师: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简述罗马的扩张过程。 师出示史料:他们一生下来就被抱到河边,泡进冰冷的水里接受锻炼;男孩日夜打猎,以弓马为游戏,把森林动物搅得精疲力竭;到了青年时,他们吃苦耐劳;或用锄头征服大地,或在战火中攻陷城市。 出示布匿战争示意图 ——维吉尔《埃涅阿斯》 布匿战争:(前3世纪—前2世纪,同迦太基进行三次战争)。是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最为关键的一场战争,也是导致罗马共和国兴衰变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战争的对手是西部地中海霸主——北非的迦太基。迦太基是公元前9世纪腓尼基人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地。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布匿战争前后共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罗马占上风 第二次,迦太基先胜后败 (坎尼战役是世界军事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第三次,罗马大获全胜,征服迦太基 师出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和材料读出收获了哪些? 随着三次布匿战争,罗马进入一个连锁反应:征服导致进一步征服,原因之一是罗马拥有压倒一切的力量;清除迦太基后,它成了地中海头号强国。原因之二是征服能带来明显的好处,从每个新地区可获得源源不断地战利品(黄金),贡物和奴隶。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师点拨:获取土地是古罗马疆域辽阔;获取财富是古罗马贫富分化;获取奴隶导致奴隶制发展。 教师讲解:在长期的掠夺战争中,大量被征服地区的人被掠为奴隶,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主要生产者,他们担任繁重的工作,如农耕、开矿、放牧,甚至被送至角斗场,他们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罗马,但是奴隶的处境悲惨,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罗马人的凶残终于招来奴隶们的反抗——斯巴达克起义,它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揭示罗马共和国衰亡的原因) 师衔接:贫富分化和奴隶制的发展导致什么结果呢? 5.衰落—斯巴达克起义 师:介绍斯巴达克 斯巴达克是一名角斗士奴隶。角斗士在罗马的地位极其低下,在角斗厂商,他们或者互相角斗,或者与猛兽拼杀,观众以观看其生死挣扎为乐。 知道斯巴达克起义的背景和内容,并提问:斯巴达克起义的影响是什么? 【教学过渡】声势浩大的奴隶起义,震撼了罗马的统治。罗马共和国的一些手握军权的将领开始争权夺利。在公元前45年,恺撒以“祖国之父”的名义实行独裁统治,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元老院权利日渐衰弱,原来的共和制还能继续维持吗?(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帝制) 目标导学二、罗马帝国 【整体感知】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何为罗马和平? (2).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1.罗马帝国的建立 (1)背景: (2)时间: 建立者: (过程) 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信息,并介绍凯撒: 恺撒出身贵族家庭,历任财务官、祭司长、大法官、执政官、监察官、独裁官等职。 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今法国一带),还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制定了《儒略历》。 公元前44年3月15日,恺撒遭到以布鲁图所领导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6岁。 师点拨辨别: 2.罗马帝国的扩张 师:观察两幅图,对比它们的范围大小 教师讲述: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罗马帝国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古代罗马不但同中国有交往,而且同印度、北欧也有贸易往来。西方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正说明了这一时期罗马帝国的繁荣情况。 拓展思考:当罗马帝国在西方崛起时,屹立于东方的是中国的哪个政权?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总结: 罗马与汉朝是当时世界上国力和文明制度都遥相辉映的东西方大国。汉朝与罗马因为丝绸之路,早就彼此相知,罗马曾派出了使者到访洛阳。 目标导学三、罗马帝国的衰落 【整体感知】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1)罗马帝国衰落的过程? (2)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 师:盛极必衰,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还是走向了衰落。 1.背景 师:出示相关史实:根据相关史实和罗马帝国衰落图片,结合课文内容,找出罗马帝国衰落的背景。 内部: 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师:地图表明罗马帝国发生了人民起义,正如相关史实所说:奴隶制危机,说明罗马帝国社会矛盾激化,政治和经济上产生危机。 (2)外部: 师:从地图上我们看到日耳曼人入侵路线,表明罗马帝国的在奴隶制危机的同时,遭到日耳曼人的入侵,在内外夹击之下走向衰落。 过程: 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把时间、地点和人物、结果准确把握出来。 师:罗马帝国灭亡了,从罗马城邦到罗马共和国再发展到罗马帝国,设计的时间、事件比较多,我们用年代尺图梳理出来: 出示:本课历史事件发展脉络,并要求学生填空。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简述罗马用武力征服世界的过程? 观察图片,看图说话,观看短视频 阅读课本,在老师引导下分析概括:罗马位于地中海中部,三面临海,海岸线很长,亚平宁山脉贯穿半岛,山地多,有利于畜牧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公元前1000年,众多民族迁移这里,形成许多城邦。 地点:台伯河畔 学生通过和阅读课本,找出相应的答案: 时间 :公元前509年。 维护国家统治的措施: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握关键词及其职权和完成图示内容:元老院、执政官、公民大会、保民官。 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平民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否决权等。总的来说,就是贵族共和与平民民主。 认真阅读史料从中把握罗马共和国的实质:贵族奴隶主的统治工具。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把握关键信息:弊端表现在损害了平民利益,不利于国家的统治和稳定。“它”指《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影响: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 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等。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课文归纳: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贵族利益;保留原始、落后的复仇习俗等。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课文归纳: 进步性:它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局限性:它明文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 学生阅读图片和文字材料,感知罗马对外扩张的必然。 学生读图和课文内容归纳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的过程:(1)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又征服了意大利半岛。随后,罗马灭掉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2)公元前2世纪,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通过阅读课文和材料归纳收获: 一是土地,二是财富 三是奴隶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得出相关信息并标识: (1)时间:公元前73年 (2)结果:被镇压 (3)影响: 这次起义虽然最后遭到了镇压,但它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加剧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推动了罗马历史进入罗马帝国时期。 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出答案: 背景: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成为终身独裁官。 时间:公元前27年 建立者:屋大维 过程: 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实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对比两幅图片归纳出: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阅读材料和课文内容归纳背景: (1)内部: 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 (2)外部: 日耳曼人的入侵。 学生阅读课文按老师提示复述过程:(1)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2)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并笔记: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明确罗马和希腊地形的相似性,但罗马交通比希腊发达,容易形成统一的国家,这是希腊不能比的,同时增强学生识图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传说故事,增长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便于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让学生手眼并用,多思考,多动脑和动手。 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培养“唯物史观”学科核心素养。 增强学生史实归纳能力、分析材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问题思考的学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学科核心素养。 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起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以及“历史解释”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图文对比学习历史的习惯。 培养学生如何读取历史地图上的图例信息来把握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时空观念”的学科素养。 点拨:掌握历史关键词 培养学生纵向归纳,认识历史时间发展脉络的能力和“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前后知识纵向联系的学习习惯以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课堂小结 古罗马文明发端于意大利半岛中部,从一个台伯河畔兴起的城邦到称霸地中海的共和国,再到横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在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法律、文化方面留下了灿烂辉煌的印迹,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学生总结,构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 总结提升
课堂巩固 1.“王政时代结束后,国家由执政官、元老院及公民大会三权分立。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利不受贵族侵犯。”由此判断这个“国家”是( ) A.希腊城邦 B.罗马共和国 C.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B 2.西方谚语“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可以理解为“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该谚语说明了(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影响着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答案】D 3.下图的石膏像《阿格里巴》是美术课常用的教具。它的原型是屋大维的女婿、著名的将军阿格里巴。在罗马内战中,他追随屋大维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建立罗马共和国 B.推行种姓制度 C.建立罗马帝国 D.打败波斯帝国 【答案】C 4.有人说,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平民阶层的胜利,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法典的制定,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B.法典规定债务法规,被迫改善奴隶处境 C.内容广泛,仅仅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 D.成文法典,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答案】D 学生自我检测 检验课堂效果
【板书设计】
【素养提升】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了共和制,罗马的共和制和希腊的共和制是一样的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①相同点:都实行共和制,奴隶都没有任何权利;②不同点:雅典所有公民都能担任各级官职,能参政议政,而罗马的实权在元老院手里,雅典的公民比罗马公民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按照罗马重要历史事件发展的顺序,整理罗马知识线索,并引导学生分析罗马为什么会从共和国发展为帝国以及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本课中时间概念多,容易混淆,应引起重视。另外,学生对于《十二铜表法》掌握得不是很好,应加以强化。
【家国情怀】
古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罗马的“奴隶制”“法律”“扩张与征服”是贯穿罗马城邦发展到共和国再到帝国阶段的三大主题。罗马帝国衰亡的实质是奴隶制危机。罗马的法律对近代欧美法律产生重要影响,这是古代罗马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世界政治文明的珍贵遗产。罗马的对外扩张对推动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有重要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