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3 09:1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学思之窗
西汉:文景之治
唐朝:贞观、开元盛世
清朝:康乾盛世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盛世情结,
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多次。你知道有哪些吗?
国际视野下的康乾盛世
——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标要求:
1.6 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
1.通过了解清朝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以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清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初探康乾盛世的花红柳绿
二、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
三、深究康乾盛世的十面埋伏
目录
1792年,乔治·马戛尔尼勋爵五十五岁。从二十七岁作为特使派往俄罗斯起,他已经从事外交二十八年了,早已经是外交界骨灰级人物。这一年,英国政府任命他为正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国家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
乔治·马戛尔尼(1737年—1806年)
问题一:分析马戛尔尼出使中国的主要目的
和背景。
目的:打开中国的市场。
背景:1.英国已经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迫切需要
广阔的世界市场;
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只留下广州十三行。
情境设置一:
乔治·马戛尔尼(1737年—1806年)
漫长的外交生涯已经使马戛尔尼厌倦。不过出使中国这个任命,却令宦性已淡的他一下子兴奋起来。他和其他英国人一样,对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发前马戛尔尼通过在华传教士寄回的大量书信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解。
问二:如果你是当时在华的传教士,你如何
向马戛尔尼概述清朝的“康乾盛世”?
(要求:语言精简、准确)
情境设置二: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一、初探康乾盛世的花红柳绿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扩大和巩固,史称“康乾盛世”。
乔治·马戛尔尼(1737年—1806年)
马戛尔尼时代的欧洲正处于启蒙时代。那个时代的欧洲知识分子正是用“中国”来批判“欧洲”。马戛尔尼翻阅“中国迷”伏尔泰的著作,他发现伏尔泰在《哲学词典》的“光荣”条目下是这样赞扬中国:“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问三:请结合教材,具体说明当时中国是“最广大”和“治理最好”的国家。
情境设置三:
小组讨论
一、初探康乾盛世里的花红柳绿
(一)疆域辽阔
东南:收复台湾;在台湾设府;
东北:抗击沙俄;
西北:稳定蒙古、新疆;
设立伊犁将军;
西南:管辖西藏;册封制度;
派遣驻藏大臣;
改土归流
问四:概括清朝统一全国和治理边疆的措施。
问五:概括清朝加强边疆治理
的特点及分析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上P80
一、初探康乾盛世里的花红柳绿
(一)疆域辽阔
问五:概括清朝加强边疆治理
的特点及分析影响。
特点:手段多样、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
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辽阔疆域;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民族和文化认同感。
——《中外历史纲要》上P80
问六: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特派员提前把一封马戛尔尼使团访华预约函交给了驻广州的两广总督。两广总督如何将一封信呈送给皇帝?
书信译文
一、初探康乾盛世的花红柳绿
(二)清朝的政治制度构建
1.奏折制度
(1)内容: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奏折匣
奏本
专递
皇帝
(2)特点:迅速、机密
(3)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小试牛刀】(2020.1·浙江高考·7)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D.“别黑白而定一尊”
2.军机处的设置
军机处内景
A
——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中枢秘书机构
地位低下
二、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
经过9个月的行驶,1793年7月英使团抵达天津大沽口,受到皇帝最高规格的礼遇,两位中国官员带着大量作为礼物的食品在此迎候,其数量之多令马戛尔尼惊讶。
但从天津到北京,一路的所见所闻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中方欢迎英使
情境设置四
问七:根据材料,概括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
“康乾盛世”。
小组讨论
问八:你是否认同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康
乾盛世”?请说明理由。
二、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
问七:根据下列材料,概括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康乾盛世”。
材料一:在一些地方,士兵列队出来迎接英国特使。他们有弓箭手、火绳枪火和大刀手。有几个士兵的手里除了武器之外,还拿着扇子.......如果我们的到访是出其不意,他们总是一片慌乱,匆忙从营房中拿出节日礼服。他们穿上这些服装后,与其说像战场武士还不如说是跑龙套的演员。……他们的大炮为数很少,仅有的几门炮都破旧不堪。我都怀疑这些炮是向葡萄牙人借来的,因为那些火绳枪便是。
——使团副使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印象一:军事落后——军备落后,军纪松弛
二、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
材料二:在任何场合,只要他们(中国官员)认为恰当,就以父权的名义,立即用板子处罚,无须预审或调查。……一个朝廷官员伸开四肢趴在地上挨板子,下令打他的人仅比他官高一级,这样的情景对外国人来说显得荒谬。这种卑劣的顺从,这种人类灵魂的堕落……
中国普通老百姓外表非常拘谨,这是他们长期处在铁的政权统治之下自然产生出来的。……
——使团副使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印象二:政治落后——封建专制的腐朽,阶级矛盾尖锐,
官民缺乏民主和法律意识。
问七:根据下列材料,概括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康乾盛世”。
二、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
材料三:人们给予这个国家人口数量的上限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真实的。......在一个小岛的一小块人工填出来的小平原上,居民们为了防止海水的冲洗,前面筑了一条三十尺高的土堤。但这块平原的面积并不大,我们怀疑这样大的力气搞出这么小的一块土地来是否合算。平原上种的是稻米,耕作得很精细。……中国的全部土地,只有极少数外,主要是种植人吃的粮食。……所有耕地从不休耕。
——摘编副使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印象三:经济落后——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经济落后,民众生活贫苦。
问七:根据下列材料,概括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康乾盛世”。
材料四:礼仪之争:清廷坚持执行朝贡礼仪,也就是英国的使节,必须向大清的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马戛尔尼执意不肯行叩见礼。他的理由也很简单:致敬外国的君主,不能超过对本国君主的礼节。因此,最多只能对中国皇帝行单腿跪礼。因为这样的仪式,已经与英国国王享受的待遇等同了。“为了表示国家的尊严,他们似乎决心避免以平等的精神回答特使的敬意。”(斯当东《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印象四:思想落后——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狂妄自大,
封闭落后,愚昧无知。
问七:根据下列材料,概括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康乾盛世”。
二、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
问八:你是否认同马戛尔尼使团眼中的“康乾盛世”?请说明理由。
参考1:不认同。
理由:康乾盛世期间,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明显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国内总产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开放性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二、实考康乾盛世的庐山面目
参考2:不完全认同。
理由:材料属于文献史料,只是从马戛尔尼使团的角度认识“康乾盛世”,具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地展示当时中国的全貌,孤证不立。应该采用多重证据法来考证历史。
马戛尔尼向清帝提出了关于扩大贸易、增开通商口岸的几项要求。
此时,乾隆才明白了英国使团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庆祝他的生日。乾隆给英国人下了一道长谕,逐条驳回了英国人的要求:
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清高宗实录》卷1435
问九:请从全球化角度评价乾隆皇帝的决定。
在全球化已经开始的背景下,乾隆仍狂妄自大,闭关锁国,以“天朝上国”自居,使中国丧失了融入世界的契机。
情境设置五
三、深究康乾盛世的十面埋伏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虽以失败告终,但他们向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回到英国后,马戛尔尼的话迅速传遍了世界: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
问十: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中英对比,
说明清王朝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情境设置六
中国 英国
政治
经济
思想
对外
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确立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开始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文、宗、启等思想解放运动
重视科技
封建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
殖民扩张,积极开放,海权意识
海禁、闭关锁国
农耕文明
工业文明
VS
引领时代潮流
落后于时代潮流
三、深究康乾盛世的十面埋伏
问十:请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进行中英对比,
说明清王朝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
危机
全球化
升华: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对“康乾盛世”的认识。
三、深究康乾盛世的十面埋伏
2.康乾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其繁荣背后已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3.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只有积极融入世界,才能把握发展的先机。
1.康乾盛世是逆人类文明主流的产物。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盛世梦
中国梦
生逢盛世,不负盛世
——钟南山
盛世梦,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梦!
生逢盛世,是每个国人对美好时代最大的向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