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东汉的兴衰
乐此不疲
披荆斩棘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有志者事竟成
你知道这些成语的出处吗?
一、光武中兴
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饥馑仍臻。流散冗食,馁(饥饿)死于道,以百万数。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
西汉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公元
25年
公元
220年
新朝建立背景: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
新朝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结果: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西汉
新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公元
25年
公元
220年
西汉
东汉
新
公元前
202年
公元
9年
公元
25年
公元
220年
(一)东汉的建立
建立时间: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光武帝)
都城:洛阳
◎东汉形势图
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年),字叔文,东汉开国皇帝,西汉景帝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的六世孙。新莽末年,天下大乱,“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汉书·食货志》),激起绿林、赤眉的大规模起义。身为一介布衣却有前朝血统的刘秀,与其兄在家乡乘势起兵,加入绿林义军,并在昆阳之战中一举歼灭了新莽王朝的主力。公元25年,刘秀与绿林军公开决裂,在河北登基称帝,建立了东汉皇朝。
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丘墟,田畴芜秽(荒芜)……匹夫僮妇,咸怀怨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
东汉初年,光武帝面临怎样的社会局面?
社会经济凋敝、社会矛盾尖锐。
(六年)于是条奏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六年)十一月丁卯,诏王莽时吏人没人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六年)其令郡国收见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十二年)三月癸酉,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民……(十三年)冬十二月甲寅,诏益州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纪》
(二)光武中兴
经济
政治
民族关系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二)光武中兴
时间 事件 背景 具体措施
西汉 初期 高祖措施 社会经济凋敝; 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为平民;鼓励耕织;轻徭薄赋(十五税一)
东汉 初期 光武措施 社会经济凋敝; 吸取前朝灭亡教训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三十税一),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1)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采取了积极对策。
(2)都是通过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
对比西汉初期与东汉初期的政策,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启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发展生产,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时间 全国户籍人口
西汉末期 6 000万
东汉初期 1 000多万
57年(光武帝去世时) 2 100多万
105年 5 300多万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东汉画像砖中描绘的集市
◎东汉宅院画像砖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7 9
寿命(岁) 27 2 32 30 3 9 36 34 18 54
算一算,这些东汉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岁?
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
9.8岁
24.5岁
宦官:是指在宫中服侍皇帝和皇帝家族的男子。东汉中后期的宦官往往因帮助皇帝除掉外戚、夺回政权有功而被封侯赐爵,成为可能专权的另一种政治力量。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东汉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材料一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材料一这首童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政治状况?
童谣鲜明地勾勒出跋扈将军梁冀骄横统治下的社会不平:刚正不阿者,冤死于道旁;心术不正者,反而升官封侯,享尽荣华富贵。这是沉痛的呼声,也是愤怒的呼声。
根据两则材料,说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产生了什么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材料一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汉质帝。
三、黄巾起义
(建和元年)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六月)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延熹九年)三月,司隶、豫州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孝桓帝纪》
(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熹平四年)夏四月,郡国七大水。
(熹平六年)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孝灵帝纪》
东汉后期政治腐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时间
领导者
特点
影响
184年
张角
有组织、有准备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嵩朱儁列传》
东汉的兴衰
公元9年,王莽建立新朝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外戚官宦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黄巾起义
184年 张角
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东汉的建立
光武中兴
经济: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罚
政治: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民族关系: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