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2 15: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教学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EDUCATION
2
0
2
4
帝国的荣耀:罗马法的源远流长
日耳曼人占领
帝国政权保存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还延续了上千年,它是怎么做到的?最后又是怎么灭亡的?
温故知新·课堂导入
03
01
查士丁尼与《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从史料实证的角度,知道拜占庭文化的特色及其对东西方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史料实证)
知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分析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立足家国情怀吸取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启示。(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2022课标要求
知道拜占庭帝国建立、繁荣的史实,了解掌握《罗马民法大全》的内容,客观分析《查士丁尼法典》的实质,并正确评价。(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02
目录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3
1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延续下来?
3.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4.罗马法在罗马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查士丁尼与《查士丁尼法典》
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2
1.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1.观察地图,说出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变化趋势?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与原因?
3.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启示?
查士丁尼像
PART ONE
第一部分
01
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延续下来?
3.查士丁尼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
4.罗马法在罗马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观看视频,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兴衰历程
一、查士丁尼与《查士丁尼法典》
新课授课·知识讲解
395年,狄奥多西大帝去逝,其下两子平分他的帝国。霍诺里乌斯成为了西罗马的皇帝,阿卡迪乌斯成为了东罗马的皇帝。
395
罗马帝国分裂
527
7世纪
“黄金时期”
9世纪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入侵
1453
11世纪
外族入侵
476
西罗马帝国灭亡
版图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希腊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
灭亡
565





14世纪初
395年,狄奥多西大帝去逝,其下两子平分他的帝国。霍诺里乌斯成为了西罗马的皇帝,阿卡迪乌斯成为了东罗马的皇帝。
中间为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只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色雷斯农民,但他靠军功受到重用。518年,查士丁被拥立为拜占廷皇帝,为查士丁一世。因查士丁膝下无子,他便对自幼跟随着自己的侄儿查士丁尼寄予了厚望。518年之后,查士丁尼更是以养子的身份协助查士丁制订国内外的重要政策。由于政绩优异,他获得了“恺撒”和“奥古斯都”的封号。
目标导学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阅读教材,梳理拜占庭帝国发展脉络
蛮族入侵,罗马式微
左图为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徽记,可以从中发现什么历史讯息?
东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
395年
拜占庭帝国
(都城:
君士坦丁堡)
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人入侵
476年灭亡
1.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1).建立时间:
2).都城:
3).版图范围: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
希腊、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农业
商业
社会比较稳定
拜占庭帝国—黄金时代
版图范围
地理位置优越
④经济活跃,农业比较发达,有许多大都市和贸易港口。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查士丁尼对外扩张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为何能延续下来?
2.拜占庭帝国的发展
阅读教材,结合材料,思考:东罗马帝国为何能够进入“黄金时代”?
【播放视频】查士丁尼一世
公元527年,查士丁尼继承了叔父权位,成为东罗马皇帝 。他雄心勃勃,力图重振昔日罗马帝国的雄风,对内加强贵族统治,对外积极扩张,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拜占庭帝国国力空前强盛,本人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他统治期间,不仅阻挡了野蛮民族在边疆的骚扰,甚至几乎恢复了昔日罗马帝国的光辉。
查士丁尼——最后一位伟大的罗马皇帝
查士丁尼的文治武功
1.对外扩张——拜占庭帝国领土最大时期
2.颁布法典——后世影响最大的历史贡献
3.查士丁尼的文治武功
查士丁尼为何如此重视法律的编纂?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查士丁尼法典》序言
目的:稳固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权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罗马人那样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地躬身于神圣的法律旗帜之下。罗马人的文化史就是他的法律史。
——江平、米健:《罗马法基础》
重视法律的社会传统
法典的编纂原因
查士丁尼像
查士丁尼法典
时间:
目的:
法典:
529年起
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民法大全》 法典名称 法典内容
《查士丁尼法典》
《法学汇纂》
《法理概要》
《新法典》
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编
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
指导学习法律文献
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文治:颁布法典——后世影响最大的法律文献
【播放视频】《查士丁尼法典》
材料一: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材料二: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不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材料三: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
材料四: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1.《罗马民法大全》承认什么制度的合理性?与之前相比有何进步性?
2.《罗马民法大全》对哪些法律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3.你觉得《罗马民法大全》中体现了什么精神直至今日依然有其价值。
奴隶制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
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
法制精神
《罗马民法大全》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说说我们该如何评价《罗马民法大全》?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拿破仑法典》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去统一全国民法的第一次成功。
——《拿破仑法典》及其影响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地位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罗马民法大全》的地位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议一议《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
起源:
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罗马国家的发展过程
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发展:
公民法
万民法
完成:
《民法大全》
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3世纪初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统治时期
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阶段性与联系性的统一
国家发展
疆域扩大
不断发展
走向成熟
说明了罗马法对欧洲、对世界的巨大影响。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都以罗马法为立法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我国现行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采取了罗马法的原则。
【合作探究】阅读教材,结合前面学过的知识,说一说罗马法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迄今已知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人类社会法制建设过程给我们的启示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1、法治建设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
2、法治建设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
3、我们应坚持依法治国
知识拓展·开阔眼界
第二部分
02
二、拜占庭文化
1.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2.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拜占庭文化的形成与影响
PART TWO
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穹顶
希腊石柱
基督镶嵌画
伊斯兰
洋葱头式屋顶
观察图片,想一想拜占庭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
兼收并蓄
基督教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东方文明
古希腊罗马文明
基督教文明
东方文明
目标导学二、拜占庭帝国的文化
1.特点:
对基督教、古希腊罗马、和东方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
①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住开来的作用。今天的欧亚大陆各国,无不受到拜占庭艺术的影响。
帝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影响:
②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在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夜,一些东罗马人趁乱登上拉丁人的战舰,他们携带着古代的珍贵文献流亡到西欧各国,使得生活在天主教神权世界的人们重新看到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和恺撒,以及其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光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人性战胜了神性,希腊人的理性光明照穿了教皇和封建制度所构成的重重帐幕,给西欧带去了文艺复兴之光。在拜占庭帝国的废墟上,诞生了西欧的新世界。
帝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2.影响:
拜占庭文化的影响图示
拜占庭文化
基督教文化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西亚、北非等东方文化
兼收
并蓄
影响
东欧文化
空间上的纽带作用
承前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启后
西欧近代的文艺复兴
时间上的桥梁作用
2.影响:
 君士坦丁堡就是现在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富裕的城市,曾是拜占庭帝国和后来土耳其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和文化教育在当时的学校和教堂相当兴盛。现在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唯一的地跨欧亚两洲的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君士坦丁堡
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遗存
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是拜占庭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对欧洲和西亚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部分
03
三、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1.观察地图,说出拜占庭帝国的疆域变化趋势?
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与原因?
3.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启示?
观察拜占庭帝国形势图,思考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PART THREE
查士丁尼在西方的统治未能持久。旷日持久的征服战争,不仅给北非、意大利半岛以及西班牙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破坏,而且弄得拜占庭国力耗竭,民穷财尽。565年查士丁尼死后,通过战争征服来的西部领地又逐渐再度丧失。
地跨欧、亚、非
巴尔干半岛最南端一小部分和君士坦丁堡
7世纪起
9世纪以后
11世纪-13世纪
1453年,
(阅读课本第二子母,梳理拜占庭帝国灭亡的过程)
①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
②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④从14世纪初开始,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③十字军不仅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拜占庭国势日渐衰微。
1.拜占庭帝国衰亡历程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
在北方,阿拉伯帝国的兵锋三次指向君士坦丁堡,由于拜占庭帝国顽强抵抗,并且使用希腊火硝大破阿拉伯海军,使得阿拉伯人遭遇了惨重的失败。
在西方,阿拉伯人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在非洲北部最后的驻军,占领从突尼斯直到摩洛哥的广袤土地。






希腊火
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拜占庭皇帝是如何自救的?
抵御外族入侵的措施——军事封建制度
把行省改为军区,自由农民编入军队;
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9世纪以后,拜占庭帝国又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的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
1071年,塞尔柱突厥军队与拜占庭军队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决战。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兵败被俘,塞尔柱突厥军队攻占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来自北欧的诺曼人进入地中海,结束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南部的统治。1088年,突厥人的一支佩彻涅格人威逼君士坦丁堡。到11世纪末,拜占庭帝国不仅结束了东方帝国时代,而且丧失了地中海东部的控制权,充其量只是一个希腊人的王国了。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
拜占庭帝国形势图
十字军东征指罗马天主教教皇准许下,由西欧封建领主和骑士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八次,持续近200年,十字架是基督教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十字军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曾在其废墟上建立拉丁帝国,不久覆灭,拜占庭帝国复国,但昔日雄风已不在,国势衰微,领土缩小。之后不到200年,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所灭。





君士坦丁堡之战 ——1453年
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混战中被杀,君士坦丁堡经过53天的激战后失陷,标志着延续1000多年的拜占庭帝国彻底灭亡。
②国际因素:
归纳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阿拉伯入侵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对内:确立了一种军事封建制度。
对外:求助西欧封建主军事援助。
①国内因素:
外族的不断入侵
十字军的东征
b.帝国统治者心态保守,固步自封。
a.长期的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
对应
1、军队迅速动员,抵挡入侵;
2、加速了帝国封建化进程
3、形成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2.拜占庭帝国衰亡原因
西 班 牙
小 亚 细 亚








叙利亚
巴勒斯坦
君士坦丁堡(拜占庭)













拜 占 庭 帝 国
奥 斯 曼 帝 国






6世纪中期的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拜占庭帝国疆域
1451年奥斯曼帝国疆域
1453年
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由拜占庭帝国灭亡可知,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拜占庭帝国兴衰的启示
启示: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
材料: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仅在于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是创新,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庭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
拜占庭文化—特点:
影响:
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
分裂
延续原因
衰亡
对外扩张
编纂法典
过程
原因
启示
目的
名称—《罗马民法大全》
巩固措施
继位者
包括
评价
局限性
积极影响
板书设计
知识架构·总结提升
本课核心知识脉络
1.(2023·山东临沂)拜占庭帝国的军事战略与其前身罗马帝国截然不同,总体来说呈现守势状态,其目标以收复失土为主,并非开拓新疆土。由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其前身是波斯帝国 B.版图一直在扩大 C.长期进行防御战争 D.被阿拉伯人灭亡
2.(2023·四川广安)下列各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3.(2022·山东青岛)下图是某中学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讲座的名称可能是( )
A.灿烂的拜占庭文化
B.读懂雅典民主政治
C.亚历山大帝国的崛起
D.阿拉伯帝国兴衰启示录
4.(2022·江西)古巴比伦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的相同点是
A.实行森严的种姓制度 B.统治中心位于地中海中部
C.疆域跨欧亚非三大洲 D.颁布维护统治的成文法典
C
C
A
D
中考链接·课堂反馈
材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百度百科》
  坚持包容导向,促进交融互鉴。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及交流互鉴可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强大动力。要少一点傲慢和偏见、多一些尊重和包容,拥抱世界的丰富多样,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合作共赢。
  ——习近平
拜占庭帝国衰亡对我们中国的启示
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尊重包容
核心素养·立德树人
THANK YOU
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