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教学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2 15:04:44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课件)
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EDUCATION
2
0
2
4
走进古老的国度
探寻法典背后的文明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
用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爱在
西元前
导入新课
古巴比伦王国在哪儿?这里产生了哪些文明成就?
文明成就
地理位置
文明成就
地理位置
03
02
01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地点和兴衰,知道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衰和统治,知道《汉谟拉比法典》构成、内容、实质和地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重点)
利用世界古代文明中心地理范围示范图,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难点)
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特征,初步理解文明之间的差异。(家国情怀)(难点)
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2022课标要求
目录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2
3
1
一、文明起源: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二、汉谟拉比:文韬武略走向鼎盛
三、取长补短: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问题1:联系同是大河流域的尼罗河文明,请回答:大河流域与文明的产生有何关系?
问题2:汉谟拉比文韬武略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古埃及法老称自己为“神之子”,请问答:汉谟拉比为什么鼓吹自己是“众神之王”?
问题3:请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推测:它诞生于怎样的社会环境?它有何特点?
问题4: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两河流域文明虽然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它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你觉得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问题5: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我们可以从《汉谟拉比法典》中汲取哪些精神?吸取哪些教训?
PART ONE
第一部分
01
一、文明起源: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问题1:联系同是大河流域的尼罗河文明,请回答:大河流域与文明的产生有何关系?
新月沃地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形成“新月沃地”
“美索不达米亚”
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域 

两河流域之间:
两河:
问题两河流域地区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
新月沃地
目标导学一、文明起源: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新课讲解
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在这个地方诞生的文明,史学称为“两河流域文明”或者“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两河流域向西到达地中海,这条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也称为“新月沃地”。
1.地理位置
气候干旱,河流流量不稳定,
大部分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气候干旱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受制于自然条件,该地区农业生产在洪水泛滥季节需要排涝,其他季节则依赖人工灌溉,因而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居民很早就开始修渠筑堤。
古巴比伦城的供水系統
问题1、联系同是大河流域的尼罗河文明,请回答:
两河流域与西亚文明的产生有何关系?
农业生产依赖人工修建的灌溉系统。生产条件不如埃及。
苏美尔人(也译作苏默),是历史上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中下游)早期的定居民族。他们所建立的苏美尔文明是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最早,同时也是全世界已知最早产生的文明。苏美尔文明主要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通过放射性碳十四的断代测试,表明苏美尔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约结束在公元前2000年,被阿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所代替。
知识拓展:两河流域早期的定居民族
知识拓展
两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发生地之一;
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发明了轮子,制造出车辆;
根据月亮盈亏制定了阴历;
创造了楔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南部出现了一批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苏美尔人战车
知识拓展
公元前3500年
60进位制
楔形文字
阴历
以月的圆缺,周而复始为一个月。一年分12个月,其中有6个月各为30天,另6个月各为29天,全年共354天。这样每年比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少11天多时间,于是他们又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问的天数差距。确定了今天星期的名称和7天1周的规定。
美索不达米亚
发明者:
区域:
作用:
苏美尔人
古代两河流域
有力地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两河流域出现小国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与成就
2.发展历程与成就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00年
初步统一(阿卡德人)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完成统一
两河流域出现小国
2.发展历程与成就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与成就
律法
《汉谟拉比法典》
出现小国
(苏美尔人)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2400年
初步统一(阿卡德人)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完成统一
公元前539年
被波斯征服
空中花园想象图
2.发展历程与成就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历程与成就
PART ONE
第二部分
02
二、汉谟拉比:文韬武略走向鼎盛
问题2:汉谟拉比文韬武略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古埃及法老称自己为“神之子”,请问答:汉谟拉比为什么鼓吹自己是“众神之王”?
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时期,采用远交近攻策略,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强盛:
(1)建立:
约公元前3500年
尼罗河流域出现小国
两河流域出现小国
约公元前3100年
古埃及实现初步统一
公元前24世纪
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
公元前18世纪
两河流域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像
目标导学二、汉谟拉比:文韬武略走向鼎盛
1.古巴比伦王国建立与强大
武略
问题2:汉谟拉比文韬武略表现在哪些方面?
(1)措施: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时期。
(2)成就:
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不仅为其统治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也促进了两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②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政治制度
法律制度
2.古巴比伦王国
统治
问题2:汉谟拉比文韬武略表现在哪些方面?联系古埃及法老称自己为“神之子”,请问答:汉谟拉比为什么鼓吹自己是“众神之王”?
文韬
第三部分
03
三、取长补短:法治精神永远流传
问题3:请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推测:它诞生于怎样的社会环境?它有何特点?
问题4: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两河流域文明虽然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它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你觉得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问题5: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我们可以从《汉谟拉比法典》中汲取哪些精神?吸取哪些教训?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文物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
汉谟拉比
太阳神
君权神授
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正文有282条:涉及诉讼程序、盗窃处理、土地管理、租佃、雇佣、高利贷、债务、买卖奴隶、合伙经商、家庭婚姻、继承以及行医、建筑等技术性劳动。
前言主要是神化王权、炫耀权力,表明他立法的目的
结语主要宣扬他的法典之公平正义,希望垂之后世。
目标导学三、取长补短: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君权神授,神圣不可侵犯。
1.《汉谟拉比法典》
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视频:《汉谟拉比法典》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第203条,第205条)
如果奴隶告其主人云“你不是我的主人”,则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然后主人可以割掉奴隶的耳朵。(第282条)
若一自由民的房屋失火,另一前去灭火的自由民瞅见房屋主人的财产,并据为己有,这个人应被扔进火中。(第25条)
如果自由民毁损任何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毁其眼睛。(第196条)
如果自由民折断自由民的手足,则应折其手足。(第197条)
阶级歧视原则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
保护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
同态复仇法
目 的:
实 质:
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问题3:请根据《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推测:它诞生于怎样的社会环境?它有何特点?
1.《汉谟拉比法典》
反映了法典的公正观念,但这种公正主要体现在身份和社会地位相同的人之间
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制定者:
目 的:
实 质:
地 位:特 征:
汉谟拉比
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的成文法典
君权神授
汉谟拉比
太阳神
1)等级严格
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奴隶
3)商品经济活跃
2)奴隶制发达(家庭奴隶制为一大特征)
意义: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书写字体:楔形文字
1.《汉谟拉比法典》
这些规定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这些规定体现了当时刑法的残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与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精神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很大不同。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1.《汉谟拉比法典》
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积极:
①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②《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消极:《汉谟拉比法典》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奴隶无地位可言。
1)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
2)评价
1.《汉谟拉比法典》
问题3: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两河流域文明虽然早已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但它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你觉得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问题4: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我们可以从《汉谟拉比法典》中汲取哪些精神?吸取哪些教训?
2.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法治精神,依法治国,发展民主和法制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也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习近平语录: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教师:如今我们是法治社会,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重要的治国方略,有法可依,也让人民有一份法律的责任感和正义感,更有一份安全感。法律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那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该如何懂法守法呢?你对《民法典》又有多少了解呢?
2.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01
OPTION
02
OPTION
03
OPTION
汉谟拉比:
文韬武略走向鼎盛
大河流域孕育文明
击败外敌促统一
君主专制强王权
制定法典维护统治
取长补短:
法治精神源远流长
文明起源:
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法治精神,依法治国,发展民主和法制
走进古老的国度,探寻法典背后的文明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
板书设计
1.(2022年青海)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古代亚非文明。以下属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阿拉伯数字
2.(2022年江苏宿迁)《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主张君权神授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3.(2022年湖南湘西)《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4.(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下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B. 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
C. 此地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
D. 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此地
C
A
中考链接
A
B
古巴比伦空中花园
空中花园,又称悬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传说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在巴比伦城为其患思乡病的王妃安美依迪丝(Amyitis)修建的,现已不存。
空中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你知道空中花园指的是哪里吗?
发生在两河流域,是古巴比伦国的故事。
知识拓展
THANK YOU
感谢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