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西游记》
3.2 《西游记》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1.《西游记》是长篇________________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据,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 观年间________________的事件。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字汝忠, ________________代人。
3.全书共分三大部分:前 7 回写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第8-12 回写________________的来历、魏征斩龙、唐太宗入冥府, 交代取经的缘起;第 13-100 回写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西游记》中提到天下分为四大洲, 这四大洲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书中所写到的花果山水帘洞,它洞口 的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西游记》选段,根据原著填空。
(1)众神道: "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他是________________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他曾在火焰 山修行了三百年, 炼成了________________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________________,号称圣婴大王。" (2) ____________菩萨收他去, 救出我师。如今做了______________,受了正果, 与天地同寿, 日月同庚。 7.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五行山收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沙河收沙悟净 8.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____________ (地点)投宿,两个道童奉师父镇元大仙之命,
打下两枚____________送给唐僧吃,唐僧却因其酷似"三朝未满的小孩"而不敢吃。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____________取作为兵 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做了唐僧的大徒 弟,取名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
1.下列《西游记》中的外貌描写按与人物相对应的原则,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1 一头红焰发蓬松, 两只圆晴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 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 腰束双攒露白 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2 凛凛威颜多雅秀, 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 结彩纷纷凝宇宙。朗朗明珠上下排, 层层金线穿前 后。兜罗四面锦沿边,万样稀奇铺绮纷。八宝妆花缚钮丝,金环束领攀绒扣。
3 卷脏莲蓬吊搭嘴, 耳如蒲扇显金晴。獠牙锋利如钢锉, 长嘴张开似火盆。一双圆眼光如电, 两耳扇风唿唿 声。
4 身穿金甲亮堂堂, 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 足踏云鞋皆有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两耳过肩查
又硬。挺挺身才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馨尖嘴龇牙弼马温,心高要做齐天圣。
A.唐僧 猪八戒
B.唐僧 沙僧
C.唐僧 沙僧
D.沙僧 唐僧
沙僧 猪八戒 孙悟空
猪八戒
孙悟空
孙悟空
猪八戒
孙悟空
2.下面有关《西游记》的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猪悟能被高太公招为上门女婿,虽然他勤劳能干,不伤害百姓,但因相貌丑陋、食量惊人,又经常飞沙 走石、来去无影,所以被众人当成妖怪。
B.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C.过火焰山时,猪八戒大战红孩儿,为最后降服红孩儿做出很大贡献。
D.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三个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酣战之际,观音菩萨赶 来带走了妖怪,悟空也救回了王后娘娘。 3.同学小文想阅读一本名著,你向她推荐《西游记》。下列推荐语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是中国 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B.《西游记》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各路神佛妖魔在天上地下、龙?宫冥府山林湖海,尽情地施展各 自神通,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C.《西游记》的作者是清代小说家吴承恩,该书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奇异的神魔世界,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 不可磨灭的地位。
D.《西游记》善于塑造人物。无论是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主要人物,还是各路神佛妖魔等次要人物, 都写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
4.下列是《西游记》的部分回目,其情节与孙悟空无关的一项是
A.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B.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C.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D.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5.下列回目不属于《西游记》的一项是
A.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B.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C.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D.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6.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西游记》中,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 B.唐僧本是如来的第二弟子金蝉子转世,取经成功后,他被封为旗檀功德佛。
C.猴王大闹蟠桃会、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如来佛祖保举二郎神去捉拿,观音助二郎神以 金刚套,最终制服猴王。
D.唐僧西天取经所经历的第一场劫难是双叉岭遇到虎精,太上老君把他搭救出来。
7.下列《西游记》中的情节,按照先后顺序排列直确的一项是
1 三借芭蕉扇 2 三打白骨精 3 大战红孩儿 4 大闹蟠桃会 5 被压五行山
A.42315
C.45213
B.52134
D.45231
8.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朱紫国的王后被妖怪赛太岁掳去,妖怪的紫金铃厉害无比,让悟空费尽周折,最后还是 观音菩萨出面带走了妖怪,悟空才救回王后如娘。
B.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先后获得的名号依次为:美猴王一孙行者一弼马温一齐天大圣一孙悟空一斗战 胜佛。其中"齐天大圣"是自封的。
C.孙悟空具有超高的斗争艺术,他善于透过假象认清妖魔鬼怪的本来面目。比如, 白骨夫人多次变化,均 被悟空一一识破。
D.《西游记》中,为试探师徒四人的禅心是否坚定,四位菩萨假意要他们为夫婿。唐僧不为所动,悟空识 破真相,沙僧一心跟随师父,八戒却动了凡心。
9.下列对名著《西游记》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悟空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是一位充满积极浪漫
主义精神的英雄。
B.猪八戒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喜欢搬弄是非,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有时耍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 事。但他憨厚纯朴,没有害人之心,并且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C.唐僧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碰到许多艰难险阻,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无论 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
D.和孙悟空、猪八戒比较起来,沙和尚在书中显得故事较少,生气不足,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 10.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描写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作品中塑造的孙悟空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他桀骜不驯、敢 作敢当、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幽默,深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B.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 西天取经。
C.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打伤了牛魔王,她怀恨在心。
D.猪八戒用认错、求饶的方法请孙悟空救师父都无效,后来用激将法,说黄袍怪骂孙悟空,孙悟空才决定 去降伏妖精。
11.下面小说中角色出场的顺序,依次是
A.唐僧 孙悟空 B.孙悟空 唐僧 C.唐僧 孙悟空 D.孙悟空 唐僧
三、简答题
猪八戒 沙僧 白龙马
白龙马 猪八戒 沙僧
白龙马 沙僧 猪八戒
沙僧 猪八戒 白龙马
1.阅读《西游记》,完成问题。(3 分)
(1)《西游记》中孙悟空结交某些神仙朋友的方式,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请根据下列内容,分别在 横线上填出相应的选项。
_____________笑道:"那猴儿才自变座庙宇哄我。我正要捣他窗棂, 踢他门扇, 他就纵一纵, 又渺无踪迹。 可怪!可怪!"
_____________奏道:"那猴吃了蟠桃, 饮了御酒, 又盗了仙丹。我那五壶丹, 有生有熟, 被他都吃在肚里, 运用三昧火,煅成一块,所以浑做金刚之躯,急不能伤。"
A.镇元大仙
B.二郎神
C.哪吒三太子
D.太上老君
(2)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出来的《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内容。
2.猪八戒虽然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但有时也很勇敢,请简述个能表现猪八戒勇敢的故事情节。(2 分)
3. 《西游记》中妖魔鬼怪的下场各有不同,请你总结有哪几种,并列举一个妖魔鬼怪的代表。(4 分)
4. 《西游记》中, 孙猴子善"偷":偷蟠桃, 偷金丹, 偷妖怪宝贝... 请结合相关情节,举出一例。(3 分) ....可是他们师徒也有被人偷的时候。
四.阅读题
1.名著阅读,完成问题。
某同学阅读《西游记》《水浒传》时,发现两部名著中多用"三"的结构结构结织故事,如《西游记》中 的"尸魔三戏唐三藏", 《水浒传》中的"施恩三入死囚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名著, 再写出一个类似的 故事,并简要概述其情节。(4 分)
故事名字:
情节概述:
2.阅读相关名著,完成问题。(7 分)
甲
大约此后不到一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 里。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 年轻,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好。那么, 走罢!(选自《朝花夕拾》)
乙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 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 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 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 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 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 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 --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选自《西游记》)
(1) 选段甲中,"流言的来源"与,发现那里的_____________有关,此后鲁迅便去_____________学校" 乌烟瘴气"(1 分)
A.衍太太 日本
B.沈四太太 日本
C.沈四太太 南京
D.衍太太 南京
(2)选段乙内容出自《西游记》的( )(1 分)
A.第 7 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B.第 27 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C.第 61 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D.第 99 回"九九数完魔灭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3)①从选段乙看,唐僧和猪八戒各有什么特点?(2 分)
②《西游记》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乙是第二次。请简要概括孙悟空另一次离开团 队的原因和结果。(3 分)
3.阅读下面《西游记》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5 分)
甲
祖师笑道: "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 去了个兽旁,乃是个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旁,乃 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 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猴王听后,满心欢喜,朝上 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祖师 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名矣。"猴王道:"哪十二个字?"祖师道:" 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 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 A',好么?"猴王笑 道:"好,好,好,好,好!自今就叫做 A 也!"
乙
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像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女生甚么?"猴王道:"我姓孙。" 三藏道: "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王道: "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 A。"三藏欢喜 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像那小头陀一般,我与你起个混名,称为 B,好么?"A 道:" 好,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 B。
(1)根据语境,填写出文中字母 A 和 B 指代的同一人物不同阶段的称呼。(2 分)
A. B.
(2) 除了以上两个称呼以外, 还有美猴王、弼马温、齐天大圣、斗战胜佛等, 请从美猴王、弼马温、齐天 大圣、斗战胜佛四个称呼中选其一,说明这个称呼的由来。(3 分)
4.少年正是读书时。文学名著总是让人越读越觉得有味道,百读不厌初一年级的同学开展了《西游记》名 著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在精读过程中中,有同学发现《西游记》中"紧箍儿咒"是唐僧用来约束孙悟空 的法宝,现邀请你一起参与探究下表中唐僧三次念"紧箍儿咒"的不同原因,并分析孙悟空的成长与变化。
(4 分)
精读片段 探究原因 分析人物成长
他 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 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心中 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只 教: "师父!我晓得了!莫再念!" 唐僧从①(人物)处得到紧箍,骗 孙悟空戴上。孙悟空疼痛难忍, 盛怒之下,欲害唐僧,唐僧念咒 自卫。 阅读《西游记》整本书, 我们发现唐僧念紧箍 儿咒的次数越来越少, 可见孙悟空的性格发 生了由③→④ 的变化。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 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 身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 见,惊下马来,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 足足又念了二十遍。 孙悟空②(概括情节)时,人妖不 分的唐僧念咒加以阻止。
沙僧在半空道:"二位住了手,我同你到师父面 前辨个真假去。"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子 了.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唐僧为了辨别真假孙悟空而念 紧箍儿咒。
5."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兄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去就是几万里……"熟悉的歌词让大家想 起古典小说《西游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
(1)小说中的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2 分)
(2)下列《西游记》的部分回目,其情节与白龙马相关的一项是(2 分)
A.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B.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C.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D.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
五、探究题
1.阅读下面《西游记》目录(节选),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完成问题。(5 分)
第 1 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第 5 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第 7 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目录(节选) 心性修持大道生 反天宫诸神捉怪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 14 回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第 23 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 第 30 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第 42 回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 57 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誉文 第 59 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 98 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 第 100 回径回东土五圣成真
(1) 小渝想从以上目录(节选) 中查找猪八戒"闹散伙儿"的情节, 你会向他推荐阅读第 回和第 回。(2 分)
(2) 小渝想要研究孙悟空的性格变化。下面两种阅读方案, 你会向他推荐吗那一种?请结合内容, 简述理 由。(3 分)
A.精读 1、5、7、14 回,跳读其他回目。
B.精读 5、14、57、100 回,跳读其他回目。
2.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问题。(5 分)
甲
三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 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行者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 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以你说这般到官,倒也得些状告是。"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 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身,去不得西天,做不 得和尚, 忒恶!忒恶!"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生, 他见三藏只管絮絮叨叨, 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 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这般絮恶我,我回去便是了!"那三藏却不管答应,他就使一 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
乙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撒,又出化了元神,脱身儿去了, 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 足念了二十边。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 有甚话说了罢!"唐僧道:"有甚话说!出家人耳听善言,不堕地狱。我这般劝化你,你怎么只是行凶? 把平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此是什可说?"行者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 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
了,只是一件不相应。" .....行者道:"若无'松箍儿咒',你还带我去走走罢。"长老又没奈何道:"你且起
来,我再饶你这一次,却不可再行凶了。"行者道: "再不敢了,再不敢了。"又扶师父上马,陪路前进。
(1)结合《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为下面的连环插画排序。(2 分)
正确顺序是(填序号):
(2) 对比甲、乙两段文字中行者孙悟空的言行, 两处皆是悟空"行凶杀人"后, 师徒反目的情景, 但悟空 的应对方法与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对此进行具体分析,说说孙悟空性格发生了怎样的转变。(3 分)
3.小缙和小云在阅读《西游记》后,对孙悟空的名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在《西游记》 整本书中,孙悟空的名号一共有六个:美猴王、孙悟空、弼马温、齐天大圣、孙行者、斗战胜佛。名号的 变化,正体现了孙悟空"心路历程"的变化:从"放心"到"定心"再到"正心"。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名 号结合具体情节说说这个名号的意蕴。(5 分)
4.下面是网上流传的关于我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戏说", 请针对《西游记》或《水浒传》的"戏说", 写
一段评论性文字,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6 分分)
三国:学的是韬略
西游:学的是皈依 1
红楼:学的是叛逆
水浒:学的是造反
注:1 皈依:原指佛教徒的入教仪式,后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 5. (浙江金华中考)李 卓吾评点《西游记》: "灵台方寸,心也。一部《西,此是宗旨。"西行之路也是孙悟空的修心之路。请从 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比较孙悟空"被拒绝"或"被误解"后的表现,分析他的心灵成长。(6 分) A.被拒绝:索宝水晶宫--三借芭蕉扇 B.被误解: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
6. (江苏徐州中考)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10 分)
选段一:
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 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 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 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 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他闻了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 不因我不上西方,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 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选段二: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相,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 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观音、木叉,一齐围来。孙大圣也要上前, 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 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孟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 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孟之下。"大众一发上下,把钵孟揭起,果然见了本相,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
忍不住抢起铁棒, 劈头一下打死, 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 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
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被,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选自《西游记》) (1)选文涉及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故事, 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段一中的"他"是_____________ (2 分)
(2)从选文内容看,六耳猕猴有什么性格特点?(2 分)
(3) 选段一对孙悟空与唐僧发生冲突第三次离开的情节有所交代, 请你联系整部作品, 分别概括孙悟空前 两次离开的情节并对其表现进行简要分析。(6 分)
7.小湖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产生了一个疑问:铁扇公主,顾名思拿的应该是铁扇,为什么她竟是拿着 一把芭蕉扇呢?通过查找资料,他发现"三调芭蕉扇的情节是吴承恩在《西游记杂剧》的基础上添加自己 的想象做的改编你认为吴承恩这一情节改编得好不好?请结合《西游记》的相关内容简要问阐述理由。(4 分)
资料链接:
铁扇公主使用一柄铁扇子,重一千余斤……只一扇子就扇得他滴溜溜半空中转。悟空无法,只得求告观世 音。于是雷公、电母、雨师、风伯齐出,降了一场倾盆大雨,熄灭了火焰山。(《西游记杂剧》)
8.走进"西游",重温经典。(8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问题。
行者丢下扇子道: "不停当!不停当!被那所哄了!"三藏只道: "怎生是好!" ......八戒道: "只拣无
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_____________这一故事情节, 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八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4 分)
(2)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你结合《西游记》 相关情节举一个"神魔"或"精魅"具有"人"的特性的例子。(4 分)
9.《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路走过很多山,许多山代表着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成长和突破。请结合你的阅读 体验,将下列四座山与"成长真经"之间的应关系连线。(4 分)
山名 "成长真经"
花果山 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
五行山 付出终有回报
火焰山 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灵山 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 10.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 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 · 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 驯"的思考。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5 分)
孙悟空(《西游记》) 林冲(《水浒传》) 简 ·爱(《简 ·爱》)
11.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9 分)
1 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旦里,聚集群妖......那呆子有些怕他, 又不敢明着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2 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是那里来的?拿上
来!"说不了, 那些小猴, 一窝蜂,把个八戒推将上来, 按倒在地。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 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 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既是别处来的,为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 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 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
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 又推认不得, 说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走头来我看。"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 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 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3 行者道: "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 我看。"八戒道:"不曾冲撞他。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 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节选自《西游记》)
(1) 第 3 段中的"这里"是指_______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__________。(2 分)
(2)《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进行简要分析。(3 分)
(3)《西游记》中有很多人物保持动物性,既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 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4 分)
12.阅读《西游记》的节选文字,概括孙悟空在不同阶段的形象特点。(3 分)
节选一: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 猴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石猴的形象特点:
节选二:
大圣道:"他虽年劫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 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齐天大圣的形象特点:
节选三:
行者道:"……我老孙身回水帘洞,心逐取经僧。那师父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你趁早儿告诉我!" 孙行者的形象特点:
13. 《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立体丰满, 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 结合唐僧的表现, 从两个方面谈谈你 对他的认识。(4 分)
四圣试禅心 婴儿戏化禅心乱
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
1.章回体神魔小说 玄奘远出西域取经
2.吴承恩明唐僧
3.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八十一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北俱 4.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芦洲水帘洞洞天
5.花果山福地红孩儿
6. (1)牛魔王三昧真火
(2)观音善财童子
7.鹰愁涧收白龙马 云栈洞收猪八戒
8.五庄观人参果
9.七十二变筋斗云如意金箍棒孙行者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
1.D
2.C 解析:过火焰山时,猪八戒没有与红孩儿交手。
3.C 解析: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
4.C 解析:这一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五百年后,如来欲寻一信徒取经,以使佛法永传东土。观音带着袈裟、 锡杖和金、紧、禁三个箍,驾云前往东土。
5.A 解析:该回目出自《水浒传》第 34 回。 6.C 解析:应是观音保举二郎神,太上老君助二郎神。 7.D8.B9.D 10.C11.B
三、简答题
1. (1) 1B 2D (1 分)
(2) 1 流沙河 2 三打白骨精 3 大战红孩儿 4 火焰山(2 分)
2.流沙河大战沙悟净、火云洞斗红孩儿等情节,均可表现其勇敢。(2 分)
3.妖怪下场:1 回到天庭,如黄袍怪;2 被主人收服,如青牛精、金角大王、银角大王;3 被打死,如白骨 精; 4 被天界的神仙或菩萨收服,如鲤鱼精、黑熊精、玉兔精。(4 分)
4.示例一:在观音院,老和尚为谋取唐僧的袈裟,设计要烧死唐僧师徒,孙悟空用计反烧了寺庙。不料想, 火光引来了黑风山的黑熊精,趁乱偷走了唐僧的袈裟。
示例二:在天竺国,悟空、八戒、沙僧收玉华王的三个儿子为徒,并把各自的兵器交于王府工匠,要他们 照着样子各打造一件给徒弟用。谁想引来附近的黄狮怪,偷走了他们的兵器。(3 分,任选一例即可)
四、阅读题
1.示例:《西游记》中的"三借芭蕉扇":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 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的宝物。孙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一扇子 扇飞孙悟空,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折腾,铁扇公主给了一把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变成牛 魔王骗走真扇,牛魔王变成猪八戒又骗回真扇;第三次,孙悟空大战牛魔王,铁扇公主借出芭蕉扇,孙悟 空扇灭火焰山,唐僧师徒继续向西赶路。(4 分)
2. (1) D (1 分) (2) B (1 分)
(3)①唐僧宽厚仁慈,但没有主见。猪八戒喜欢挑拨是非。(2 分)
②示例一:第 14 回: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解救后,路上打死了“眼耳鼻舌意身”六贼,唐僧责怪了几句, 孙悟空怪唐僧有眼无珠,一气到了东海龙宫。悟空到东海龙王处喝茶,看到墙上挂了一幅画,正是《圯桥 三进履》,讲的是张良拜师黄石公的故事。孙悟空深受感动,就回到唐僧身边,继续西去。示例二:第 56 回至 57 回:悟空又打杀了几个贼盗,唐僧大怒,将他赶离,孙悟空便去了南海观音那里。后来混世四猴之 一的六耳猕猴趁机变为悟空的样子,抢走了唐僧的包袱,还打伤了唐僧。真假美猴王三界大战,最后如来 佛祖收服六耳猕猴,孙悟空重新回归队伍。(3 分)
3. (1) A:悟空; B:行者(2 分)
(2)孙行者——是唐僧取的称呼,在《西游记》中,也以“行者”称孙悟空。
孙悟空——菩提祖师所取的名字。事实上,悟空之名,取自唐代名僧悟空大师之法号,俗名车朝奉,唐初 开元、天宝年间人。
美猴王——孙悟空刚出世时,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后成为众猴之王,因此自称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 空在第一次天庭招安后, 因自感受骗反下天庭, 回到花果山中, 自封“齐天大圣”,后天庭被迫承认该封号。 弼马温——第一次到天界时所封官职。
斗战胜佛——孙悟空取到经书后佛祖册封的佛号,可以说是表扬孙悟空战无不胜,并一路护卫唐僧取经的 功绩,其名号可在一些佛经中见到。(3 分)
4.1 观音菩萨 2 三打白骨精
3 刁蛮任性
4 重情重义(4 分)
5. (1)忠诚,勇敢,坚毅,吃苦耐劳。(2 分)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白龙马在取经途中,表现自我的 机会不多。他的本职工作是做取经人的脚力。他一直忠心不二,吃苦耐劳。当唐僧被六耳猕猴打伤,他无 力救助,"在路旁长嘶跳咆"。当唐僧其他三个徒弟大显神通时,他坚守自己的岗位。但是,在最危急的 关头, 他勇敢、坚毅, 该出手时就出手。如第 30 回, 唐僧被变为虎精, "大师兄去得久了, 八戒、沙僧又 无音信", 在此绝境下, 白龙马现身,与黄袍怪大战,危难时刻方显英雄本色。他的忠诚、勇敢、坚毅、 吃苦耐劳是为了"功果",这正是取经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精神。
(2) B (2 分)解析:B.故事情节:妖怪把唐僧变成了老虎。白马变成宫女与妖怪打斗受伤,让八戒去花果 山求请悟空回来救师父。八戒请不动悟空,边走边骂,被众猴打翻擒住。
五、探究题
1. (1) 30 57 (2 分)
(2) 示例一:我选 B。这些回目中孙悟空的性格变化最为明显:由无所畏惧到敢做敢当,再到知恩图报, 再到有担当、有感情,最终成功,这样的性格变化,让我们了解了一个有人性、有神性的孙悟空形象。
示例二:我选 A。这些回目中孙悟空由一只野性的、叛逆的猴子, 变成一只有人情味、知恩图报、敢作敢为、 有担当的猴子,性格变化明显。(3 分)
2. (1) 3412 (2 分)
(2)甲文中孙悟空因唐僧责备,心生不满,一气之下,丢下师父就走;乙文中唐僧误会孙悟空滥杀无辜要 赶走他,孙悟空一再向师父解释,央求师父留下自己。孙悟空的性格由毛躁冲动渐渐变得重情义、有担当 和有责任感,处理问题也显得成熟了。(3 分)
3.示例一:"美猴王"--石猴发现了水帘洞,被众猴尊为"美猴王", 过上了"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 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的自在生活。这一"美"字,表明"猴王"的自信,和他对于统治者自由的向往, 他认为自己可以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美猴王"喻示着张扬个性、渴望自由的人生理想。
示例二:"孙悟空"--美猴王为觅长生不老之方,漂洋过海,越岭登山,最终来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一星 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学得"长生之妙道"以及腾云化雾之法,并获得了自己的又一个名号"孙悟空"。" 悟空"即是借用佛家的名号,希望其领悟到道家神游、佛家四大皆空的真谛,战胜一切内心的欲望,最终 达到"空"的境界。
示例三: "弼马温" -孙悟空被告上天庭,玉帝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议,将其招安上界,"拘束此间",授予 弼马温的官职。"弼"是纠正、辅佐的意思,"温"有洗涤之意,将他狂妄不羁的心洗涤干净,修成清净 之心。说明了玉皇大帝想要通过这个职位来一改孙悟空狂妄自大的个性。
示例四:"齐天大圣"--当他知道"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以后,他感觉受到了侮辱,一气之下怒返 花果山,封自己为"齐天大圣"。在遭到天兵天将打击时,英勇击败了托塔天王李靖与哪吒三太子,于是 皇帝再次招安,他便顺理成章获得了"齐天大圣"这第三个名号。这一名号充分显示了他要求绝对自由、 平等,反封建礼教的思想。而当后来孙悟空知道自己又一次被玉皇大帝愚弄时,他便彻底爆发了,大闹天 宫,甚至要求玉帝让位于他,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叛逆口号,公开提出了推翻玉帝统治 的要求。在这里,孙悟空反抗正统神权的叛逆精神达到了顶点。(5 分)
解析:孙悟空是四大名著《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孙悟空有六个名字,结合原著内容,简述名字的 意蕴即可。
4.示例:《西游记》。“西游:学的是皈依”这种说法偏离了《西游记》阅读的核心价值。阅读是个性化的行 为,固然可以有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少数一心向佛的读者可以读到“皈依”,学到如唐僧一般的向佛虔诚。 但是这不能成为绝大多数读者的学习价值。从整体看,我们可以学唐僧师徒披荆斩棘、不畏艰险的精神;
从个体看,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品质。只看到“皈依”而忽略了取经过程及 人物的毅力与精神,是有很大偏颇的。(6 分)
解析:作答本题时,要把握一个忠实于原著的原则,指正“戏说”中的偏颇之处。
5.示例一:我选 A。孙悟空向龙王索要乒器不成,就不依不饶,直至找到金箍棒;后又索要披挂,再遭拒绝, 便以在龙宫试金箍棒相威胁。借芭蕉扇时,孙悟空被铁扇公主拒绝,便先钻进她的肚子里,后变成牛魔王, 智取扇子。孙悟空从粗鲁、蛮不讲理到善用智慧,人情通达,心智更加成熟。
示例二:我选 B。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屡遭误解,他做了辩解,并表示不愿离开,但误解仍未消除,最终忍 气回到花果山。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中,孙悟空又被误解,但他先后请观音、玉帝、唐僧、地藏王、如 来佛祖等为自己辨明真身,并请观音澄清真相,终于重回取经队伍。由此可见,孙悟空办事更老练、人情 更通达、目标更坚定。(6 分)
解析:孙悟空是一百回的《西游记》中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人物,是整部书中最具成长性的人物。全书正 是通过他从妖到佛的转变来完成小说的修心寓言主题。同样是“被拒绝”,“索宝水晶宫”情节中,孙悟空 刚修成神通,是个十足的不通人情世故的粗鲁小孩,到“三借芭蕉扇”时,孙悟空笑脸相对,可见他取经 日久,人情通达,有坚定的信念,对于困难能见招拆招,心智更加成熟;同样是"被误解", "三打白骨 精"时,孙悟空虽有辩解,但态度强硬,办事鲁莽,有除恶务尽之心,没有正确认识到同伴的力量,不通 人情,到"真假美猴王"情节时,孙悟空已经意识到个人力量是弱小的,要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助力, 自己 也变得办事更周到、人情更通达、目标更坚定。
6. (1)真假美猴王 六耳猕猴(2 分)
(2)恃才放旷(自负狂妄、桀骜不驯)、贪图功名、执迷不悟、狡猾(精明)。(2 分)
(3)第一次:因打死六个强盗被唐僧絮叨而负气离开;伤人性命却不受教诲,听闻指责就发怒、不遂意就 出走,表明孙悟空行为莽撞、冲动,佛心未定,还需教诲。第二次:因三打白骨精被唐僧写下贬书,错怪 驱逐,满心委屈却不得不离开,表明孙悟空虽征途艰险但忠诚护师,虽屡遭惩处却不忘师恩。(6 分) 7.示例:改编得好。 1 原版情节太过简单,改编后,情节一波三折,吸引读者兴趣。 2 想象丰富,比如芭蕉 扇可大可小, 增强趣味性。 3 人物形象饱满, 孙悟空通过不懈努力才获得芭蕉扇, 体现了他心智成熟的过程, 以及一行人的恒心和毅力。(4 分)
8. (1)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不走西边一遇到困难就想着"散伙"(4 分)
(2) 示例一:黄狮精心存善意,开宴会需要猪羊,不是去抢,而是让两名小妖带银子去凡间的集市去买; 他把小妖当亲人,几次战斗之后,闻知洞府被烧,小妖被打死,悲伤过度,居然要撞崖自杀。
示例二: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里借走了定海神针,当龙王知道定海神针是宝物时又反悔,百般刁难,可以
看出龙王的虚伪、吝啬。
示例三:无底洞的耗子精拜托塔天王为义父,是找靠山、报恩情。
示例四:女儿国的蝎子精、狮驼岭的孔雀精、天竺的玉兔精都想嫁给唐僧,体现了人的七情六欲。
示例五:黄袍怪痴情于公主,如凡人一般动心动情。
示例六:猪八戒好吃懒做,意志不坚定,又爱占便宜,贪女色,自私自利。
示例七: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众猴按约定拥戴他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讲信义。(4 分) 9.花果山--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五行山--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火焰山--战胜困难有 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灵山--付出终有回报(4 分)
10.示例:孙悟空。孙悟空在花果山统率群猴, 逍遥自在, 自称"美猴王", 意与玉帝比肩。玉帝镇压未果, 以官封弼马温相招揽,孙悟空起初心喜,后来发觉官职卑微,顿觉受辱,勃然大怒,大闹天宫。这是他强 烈的反抗精神的体现。(5 分)
11. (1)花果山 黄袍怪(2 分)
(2) 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澳"和"坟"等动作滑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 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 外貌特征,表现了其憨厚可爱,让人忍俊不禁。(3 分)
(3) 示例一:孙悟空:1 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2 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3 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 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示例二:猪八戒:1 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2 神的本领(神性): 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3 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说孙悟空的谗言, 动不动就喊"散伙"。(4 分)
12.石猴:活泼好动、机灵可爱。(1 分)
齐天大圣:蔑视权威,具有反抗精神。(1 分)
孙行者:忠诚、有情有义。(1 分)
13.示例一:在"四圣试禅心"的故事中,唐僧坚决拒绝留下做女婿,不为美色富贵所动,体现出他取经意 志的坚定;当那妇人发怒,要求必须留下一人做女婿时,他又唯唯诺诺,
问徒弟三人谁愿意留下来,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软弱、无主见。
示例二:在"四圣试禅心"的故事中,唐僧坚决拒绝留下做女婿,不为美色富贵所动,体现出他取经意志
的坚定;在猪八戒犯错被吊在树上时,他能原谅猪八戒的过错,让徒弟去救猪八戒,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宽 容。
示例三:在"婴儿戏化禅心乱"的故事中,唐僧对于孙悟空反复说有妖怪并多次让自己下马上马这些事感 到很生气,而对红孩儿的哭诉信以为真,表明他不辨真假;唐僧一听见孩童的呼救声,就想搭救,表明他 很慈悲、心地善良。(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