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22 16:0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为了保存党的有生力量,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左”倾思想)
2.时间:1934.10——1936.10
3.起止点:江西瑞金——甘肃会宁
4.过程:
瑞金-血战湘江-突破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1935.10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甘肃会宁(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5.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地点:遵义(贵州省)
(3)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4)遵义会议的意义:
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6.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7.长征胜利的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长征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精神等。
1.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根本原因是( )
A.北上抗日,开辟抗战新局面 B.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与陕北红军会合,壮大革命力量。
2.如图是学生摘抄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内容。这次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
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 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 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 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
A.开始创建革命军队 B.由幼年走向了成熟
C.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D.实现了革命重心转移
3.从1933年9月到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经过一年苦战,反围剿失败。随后,中国工农红军( )
A.转入农村,发动群众 B.战略转移,北上抗日
C.挺进中原,战略反攻 D.战略决战,逐鹿中原
4.“……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查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
A.瑞金 B.遵义 C.会宁 D.吴起镇
5.长征途中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的事件是( )
A.井冈山会师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吴起镇会师
6.长征途中,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电视台2006年4月9日报道: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大型电视行动今天正式启动。行动以重走长征路为主线,通过记者和志愿队员的亲历,回顾历史,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展示长征沿途的新变化。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
(2)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一次什么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重走长征路,发扬长征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后,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何为长征精神?
8.红军比较顺利地突破了前三道封锁线。但到达湘江的第四道封锁线时,由于队伍携带大量物资器材,行动迟缓,在湘军和桂军夹击下,伤亡惨重,还有不少人流散,从八万六千人锐减为三万多人。这说明( )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B.内部斗争形势极其残酷
C.博古和李德等人的指挥失误 D.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9.小李同学准备参加“喜迎二十大,争做好少年”系列活动中的“党史知识竞赛”,目前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有误的是( )
A.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中共十二大——“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0.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A.道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B.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C.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11.中国近现代史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与历史走向。下表1921—1935年这一时间段对应的单元格内,最适合填写的阶段性特征是( )
时间段 阶段特征
1894-1912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1921-1935
1949-1956 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A.民主革命,转危为安 B.五四风雷,大众觉醒
C.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D.星火燎原,抗日成功
12.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卡片反映的是( )
时间:1935年1月 内容: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3.1934年,红军长征行进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时,三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半条被子”的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B.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
C.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精神 D.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精神
14.红军长征平均每天行军37千米,平均每天就有一场遭遇战,每前进300米就有一名战士牺牲,红军翻越大雪山40余座,跨过大河近百条……这体现了长征胜利的精神源泉是( )
A.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质
B.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
D.依靠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
15.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100载艰苦卓绝,10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对立时期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重庆谈判
16.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1)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件?
(2)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3)长征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它激励着无数的红军战士坚信只要跟党走,就会有前途;只要听从党中央的指挥,红军就能打胜仗红军在长征途中随时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使各族人民深切认识到,红军是人民解放者,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材料二:红军长征曾经过西南、西北大片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基本原则各民族群众十分钦佩红军严明的纪律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他们纷纷要求参加红军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参加红军的,贵州有1.25万人,四川有5.5万人,甘肃陇南有2000多人,云南扎西有3000多人。
——以上材料均摘自《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
(1)据所学知识,指出导致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概括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据以上材料,概括红军长征有何历史意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1934年,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根本原因”和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秋,蒋介石调兵百万对红军各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B项正确;红军长征是因为反围剿的失利,不是因为北上抗日需要,排除A项;红军长征是因为反围剿的失利,不是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排除C项;红军长征是因为反围剿的失利,不是为了和陕北红军会合,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据题干“1.毛泽东同志选为常委。2.洛甫同志起草决议进行讨论。3.常委中再进行适当的分工。4.取消“三人团”,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的内容。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B项正确;南昌起义开始创建革命军队,排除A项;古田会议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排除C项;秋收起义使得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B项。
3.B
【详解】根据题干“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红军长征的背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北上抗日,B项正确;转入农村,发动群众是1927年,排除A项;挺进中原是解放战争时期,时间是1947年,排除C项;战略决战是194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C项正确;瑞金,是红军长征开始的地方,与题干信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不符,排除A项;长征时期,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与题干信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不符,排除B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长征还没有结束,与题干信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B项正确;1928年4月,朱德、陈毅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两军会师后,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与题干内容“长征途中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的事件”不符,排除A项;长征途红军急行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与题干内容“长征途中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的事件”不符,排除C项;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会师,与题干内容“长征途中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的事件”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途中,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的会议是遵义会议,C项正确;八七会议召开于长征之前,排除A项;古田会议召开于遵义会议之后,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排除B项;中国七大召开于1945年长征已经结束,排除D项。故选C项。
7.(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1934.10-1936.10
(2)遵义会议;毛泽东;会议挽救了党,挽救的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不惧艰辛;乐观主义;无坚不摧等
【详解】(1)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起止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为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
(2)重要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核心:毛泽东;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精神:根据材料一“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和豪迈”和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三军过后尽开颜”和结合所学可知,长征精神就是不怕牺牲,不惧艰辛,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无坚不摧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乐观主义的精神。
8.C
【详解】根据材料“由于队伍携带大量物资器材,行动迟缓,在湘军和桂军夹击下,伤亡惨重,还有不少人流散,从八万六千人锐减为三万多人”可知,当时当时红军遭受重创,这一切是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所导致的,C项正确;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排除A项;题干说明红军伤亡惨重,未说明内部斗争问题,排除B项;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表述的是长征胜利的意义,但是在题干中未说明,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遵义会议,而不是八七会议,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走自己的路,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935年1月,在长征途中,党中央在遵义召开了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项正确;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中国革命在此前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与实际不符,排除C项;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乐观,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1921-1935年”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经过历次革命斗争的洗礼,到长征时召开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挽救了党、红军、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熟了,C项正确;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A项。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革命开始了,排除B项。1927年,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起来,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到1945年,经过十四年抗日,日本签订投降书,抗日成功,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根据“1935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C项正确;中共一大是在1921年召开,排除A项;八七会议是在1927年召开,排除B项;中共七大是在1945年召开,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表明共产党人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B项正确;共产党诞生的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共产党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排除C项;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材料反映长征过程中刻苦各种困难的现象,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红军严守纪律、亲密团结,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顾全大局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依靠群众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观察题干图示,1927年——1937年是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时期,1934年——1936年红军进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发生在国共两党十年对峙时期,B项正确;北伐战争发生在国共合作时期,排除A项;百团大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排除C项;重庆谈判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6.(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巧渡(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2)遵义会议的召开。
(3)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或革命的乐观主义);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等。
【详解】(1)原因、事件:根据所学和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可知,进行长征,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据所学和材料“金沙水拍云崖暖”可知,这体现的是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2)会议: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红军由被动变为主动。
(3)意义:根据所学和材料“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知,长征的胜利,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精神: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如,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战胜所有敌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团结互助,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等。
17.(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红军有着远大的革命理想;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
(3)有力地宣传了抗日的主张;加强了各民族团结;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详解】(1)原因:据所学可知,1933年秋,蒋介石调机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在军事上指挥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红军向西突围,开始长征。故导致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原因: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它激励着无数的红军战士坚信只要跟党走,就会有前途;只要听从党中央的指挥,红军就能打胜仗红军在长征途中随时向群众宣传抗日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使各族人民深切认识到,红军是人民解放者,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可知,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有红军有着远大的革命理想;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根据材料二“红军长征曾经过西南、西北大片少数民族地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为基本原则各民族群众十分钦佩红军严明的纪律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他们纷纷要求参加红军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少数民族参加红军的,贵州有1.25万人,四川有5.5万人,甘肃陇南有2000多人,云南扎西有3000多人。”可知,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有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故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原因可概括为红军有着远大的革命理想;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
(3)意义: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有力地宣传了抗日的主张;加强了各民族团结;壮大了红军的力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