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4-10 09:05:46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
1.(2017·无棣模拟)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7七下·钦南期末)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C.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应采用普查的方式
B.若甲组数据的方差 =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 =0.2,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C.广安市明天一定会下雨
D.一组数据4、5、6、5、2、8的众数是5
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
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
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
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
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为了解某中学2500个学生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结果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方式是普查
B.该校只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
C.样本是360个家长
D.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
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今年我市有4万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
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7.(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28.1.1 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同步练习)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  )
A.500名学生
B.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C.50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
A.了解全国每天丢弃的废旧电池数
B.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全国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
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我市加快了“九曲河”旧房拆迁的步伐,为了解被拆迁的1860户家庭对拆迁补偿方案是否满意,市主管部门调查了其中的60户家庭,有52户对方案表示满意,6户表示不满意.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为   .
10.(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种调查适用   .(填全面调查或者抽样调查)
1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2
000名学生所需运动服尺码,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
12.(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为了保证婴幼儿的饮食安全,质检部门准备对某品牌罐装牛奶进行质量检测,这种检测适合用的调查是   (抽样调查或普查)
13.(2017七下·罗平期末)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小明、小华、小李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三个方案.
①小明:检查全班每个同学的视力,以此推算出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
②小华:在校医室找到2000年全校的体检表,由此了解全校学生视力情况.
③小李:抽取全校学号为5的倍数的同学,检查视力,从而估计全校学生视力情况.
以上的调查方案最合适的是    (填写序号).
1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某同学为了解某火车站今年“春运”期间每天乘车人数,随机抽查了其中5天的乘车人数.所抽查的这5天中每天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15.(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28.1.1 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同步练习)时代中学七年级共10个班,为了了解本年级学生一周中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小亮利用放学时在校门口调查了他认识的60名七年级同学.
(1)小亮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和样本容量;
(3)根据他调查的结果,能反映七年级同学平均一周收看电视的时间吗?
1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对某中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学校共有学生1500名,其中有男生800名,女生700名,如果样本容量为150,小明现有三种方案:
A、在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B、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C、分别在男生中随即抽取80名,在女生中随机抽取70名女生进行调查.
你觉得哪种方案调查的结果更精确?说说你的理由.
17.(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28.2.2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可靠吗同步练习)某校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为6:5:4,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欲从中抽取容量为150的样本,现有四种方案.
(1)在九年级学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2)在全校学生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3)分别在三个年级各随机抽取50个样本进行调查;
(4)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分别在七、八、九年级中抽取60人、50人、40人进行调查.
你觉得哪种方案调查的结果会更准确一点?说说你的理由.
1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三名同学想了解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调查设想.
甲:周末去公园,随机询问10个小学生,就可以知道大致情况了.
乙:我有个弟弟,正在上小学,成绩中等,问问他就可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的感受了.
丙:我妈妈是小学老师,向她询问就可以了.
你觉得这三位同学提出的调查方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为什么?
1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为了了解全校同学对2013年某省第六届运动会的关注程度,小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抽查了运动场上正在运动的60名同学.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他的抽样方法是否合适?
(3)如果不合适,问题出在哪里?请提供一种合适的抽样方法.
20.(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28.2.2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可靠吗同步练习)为了了解某校中学生中有多少人已经患上近视眼,判断下列选取对象的方案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1)在校门口数有多少人戴眼镜;
(2)在课间休息时向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作调查;
(3)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调查;
(4)从每个年级每个班都随机抽取20个学生作调查.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①适合普查,故①不适合抽样调查;
②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②符合题意;
③调查要求准确性,适合普查,故③不适合抽样调查;
④安检适合普查,故④不适合抽样调查;
故选:B.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2.【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意义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A选项错误;
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必须全面调查,故B选项错误;
C、了解全校同学课外读书时间,数量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C选项错误;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具有破坏性,工作量大,不适合全面调查,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全面调查适合非常必要或对象个数不多,易操作,抽样调查适合对象多,不易操作或具有破坏性.
3.【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事件的分类;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 A.了解全国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由于人数较多,应当采用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B.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所以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不符合题意;
C.广安市明天会不会下雨不确定,不符合题意;
D.数据4、5、6、5、2、8中5的个数最多,所以众数为5,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要了解全国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由于人数较多,不宜采用普查,可对A作出判断;根据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可对B作出判断;广安市明天会不会下雨不确定,可对C作出判断;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可对D作出判断。
4.【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 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
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适合抽样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
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适合抽样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适合用普查方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得出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此题中的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的人数不多,适合用普查。
5.【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 A.共2500个学生家长,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B.在调查的400个家长中,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该校只有2500× =225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不符合题意;
C.样本是360个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不符合题意;
D.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抓住已知条件: 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可知此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可对A作出判断; 通过计算,可对B、D作出判断,根据样本的定义,可对C作出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C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
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
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
故正确的是①④.
故答案为:C.
【分析】总体是指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指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样本是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再逐一判断,可得出说法正确的序号。
7.【答案】B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样本是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故选:B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据此判断.
8.【答案】B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 A、调查的人数较大,数据不是非常重要,因而适合抽查,故不符合题意;
B、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故符合题意;
C、具有破坏性,因而适合抽查,不适合普查,故不符合题意;
D、调查的人数较大,数据不是非常重要,因而适合抽查,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普查得到的得出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若涉及到的调查对象数目较少时,适合普查。此题中的某班学生的人数不多,适合用普查。
9.【答案】60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样本容量为60.
故答案为:60.
【分析】根据样本容量是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再根据题目中的样本就可确定出样本容量。
10.【答案】抽样调查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由于食品数量庞大,且抽测具有破坏性,适用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分析】由于普查得到的得出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对于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少,适合用普查;而抽样调查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若总体中的数目较多,抽测具有破坏性,就适用抽样调查,由题意可得出答案。
11.【答案】100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样本是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的运动服尺码,
故样本容量为100.
故答案为:100.
【分析】根据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根据样本就可确定出样本容量。
12.【答案】抽样调查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了解市场上某品牌罐装牛奶的质量安全情况,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而不能将整批某品牌罐装牛奶全部用于实验,所以选择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分析】普查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对于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少,适合用普查;而抽样调查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若总体中的数目较多,抽样具有破坏性,就适用抽样调查,由题意可得出答案。
13.【答案】③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解答】解:①小明:检查全班每个同学的视力,以此推算出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具有片面性,不能作为样本,故此选项错误;
②小华:在校医室找到2000年全校的体检表,由此了解全校学生视力情况,人数较多不易全面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③小李:抽取全校学号为5的倍数的同学,检查视力,从而估计全校学生视力情况,此选项正确;
故选;③.
【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意义分别分析得出即可.
14.【答案】个体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所抽查的这5天中每天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个体.
故答案是:个体
【分析】个体指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抓住已知条件:这5天中每天的乘车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1)解答:小亮的调查是抽样调查;
(2)解答:调查的总体是时代中学七年级共10个班一周中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
个体是每个同学一周中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
样本容量是60.
(3)解答:这个调查的结果不能反映七年级同学平均一周收看电视的时间反映总体的情况,因为抽样太片面.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分析】①调查的人数与调查的总体进行比较;
②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③从调查的人的情况进行说明.
16.【答案】解:C方案更精确.
A、只在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不具有代表性;
B、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由于男女生人数不一样多,所以不具有代表性;
C、分别在男生中随即抽取80名,在女生中随机抽取70名女生进行调查,这种方案调查的结果更精确.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随机性以及可靠性分析得出即可.
17.【答案】(1)解答:只在九年级随机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2)解答:在全校学生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由于七年级人数最多,所以抽取七年级的概率大;
(3)解答: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不同,这样抽不具代表性;
(4)解答: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这就是在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七、八、九年级中抽取60人、50人、40人进行调查.
所以④调查的结果会更准确一点.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 【分析】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这就是在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七、八、九年级中抽取60人、50人、40人进行调查.
所以④调查的结果会更准确一点.
18.【答案】解:不能,理由是:
甲样本不具广泛性,不能客观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
乙样本不具广泛性、代表性,不能客观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
丙样本不具广泛性,不能客观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19.【答案】(1)解:是抽样调查,
(2)解:它的抽样方法不合适,
(3)解:抽样不具代表性,
应这样抽取:运动场上运动的学生20名,教室内的学生20名,校园内其他学生20名.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分析】(1)抓住已知条件:抽查了运动场上正在运动的60名同学,就可得出抽样的方式。
(2)抽样调查的抽样要具有代表性,可知此抽样调查是不合适的。
(3)抽样调查要具有代表性,因此可得出答案。
20.【答案】(1)解答:在校门口数有多少人戴眼镜,费时费力,方案不恰当;
(2)解答:在课间休息时向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作调查,样本不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方案不恰当;
(3)解答: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调查,样本不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方案不恰当;
(4)解答:从每个年级每个班都随机抽取20个学生作调查,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方案恰当.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 【分析】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1 / 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
1.(2017·无棣模拟)下列调查中,①调查本班同学的视力;②调查一批节能灯管的使用寿命;③为保证“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④对乘坐某班次客车的乘客进行安检.其中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①适合普查,故①不适合抽样调查;
②调查具有破坏性,适合抽样调查,故②符合题意;
③调查要求准确性,适合普查,故③不适合抽样调查;
④安检适合普查,故④不适合抽样调查;
故选:B.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
2.(2017七下·钦南期末)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  )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C.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意义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A选项错误;
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面试必须全面调查,故B选项错误;
C、了解全校同学课外读书时间,数量不大,宜用全面调查,故C选项错误;
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具有破坏性,工作量大,不适合全面调查,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全面调查适合非常必要或对象个数不多,易操作,抽样调查适合对象多,不易操作或具有破坏性.
3.(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应采用普查的方式
B.若甲组数据的方差 =0.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 =0.2,则乙组数据比甲组数据稳定
C.广安市明天一定会下雨
D.一组数据4、5、6、5、2、8的众数是5
【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事件的分类;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 A.了解全国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由于人数较多,应当采用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B.甲的方差小于乙的方差所以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不符合题意;
C.广安市明天会不会下雨不确定,不符合题意;
D.数据4、5、6、5、2、8中5的个数最多,所以众数为5,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要了解全国中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由于人数较多,不宜采用普查,可对A作出判断;根据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可对B作出判断;广安市明天会不会下雨不确定,可对C作出判断;根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众数,可对D作出判断。
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
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
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
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
【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 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适合抽样调查,故A不符合题意;
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适合抽样调查,故B不符合题意;
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适合抽样调查,故C不符合题意;
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适合用普查方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普查得到的得出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此题中的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的人数不多,适合用普查。
5.(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给交通安全带来隐患,为了解某中学2500个学生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结果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方式是普查
B.该校只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
C.样本是360个家长
D.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
【答案】D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 A.共2500个学生家长,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不符合题意;
B.在调查的400个家长中,有36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该校只有2500× =2250个家长持反对态度,不符合题意;
C.样本是360个家长对“中学生骑电动车上学”的态度,不符合题意;
D.该校约有90%的家长持反对态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抓住已知条件: 从中随机调查400个家长,可知此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可对A作出判断; 通过计算,可对B、D作出判断,根据样本的定义,可对C作出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今年我市有4万名学生参加中考,为了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
①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考生是个体;③2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④样本容量是2000.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答案】C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这4万名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的全体是总体;
每个考生的数学中考成绩是个体;
2000名考生的中考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2000.
故正确的是①④.
故答案为:C.
【分析】总体是指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指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样本是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再逐一判断,可得出说法正确的序号。
7.(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28.1.1 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同步练习)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了解某校八年级50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  )
A.500名学生
B.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C.50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答案】B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样本是所抽取的50名学生对“世界读书日”的知晓情况.
故选:B
【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据此判断.
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下列事件中最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收集数据的是(  )
A.了解全国每天丢弃的废旧电池数
B.了解某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D.了解全国农民的年人均收入情况
【答案】B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 A、调查的人数较大,数据不是非常重要,因而适合抽查,故不符合题意;
B、人数不多,容易调查,适合使用普查方式,故符合题意;
C、具有破坏性,因而适合抽查,不适合普查,故不符合题意;
D、调查的人数较大,数据不是非常重要,因而适合抽查,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普查得到的得出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若涉及到的调查对象数目较少时,适合普查。此题中的某班学生的人数不多,适合用普查。
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为“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我市加快了“九曲河”旧房拆迁的步伐,为了解被拆迁的1860户家庭对拆迁补偿方案是否满意,市主管部门调查了其中的60户家庭,有52户对方案表示满意,6户表示不满意.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为   .
【答案】60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样本容量为60.
故答案为:60.
【分析】根据样本容量是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再根据题目中的样本就可确定出样本容量。
10.(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这种调查适用   .(填全面调查或者抽样调查)
【答案】抽样调查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由于食品数量庞大,且抽测具有破坏性,适用抽样调查,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分析】由于普查得到的得出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对于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少,适合用普查;而抽样调查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若总体中的数目较多,抽测具有破坏性,就适用抽样调查,由题意可得出答案。
11.(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某中学为了了解本校2
000名学生所需运动服尺码,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这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
【答案】100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样本是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的100名学生的运动服尺码,
故样本容量为100.
故答案为:100.
【分析】根据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带单位),根据样本就可确定出样本容量。
12.(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为了保证婴幼儿的饮食安全,质检部门准备对某品牌罐装牛奶进行质量检测,这种检测适合用的调查是   (抽样调查或普查)
【答案】抽样调查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解答】解:了解市场上某品牌罐装牛奶的质量安全情况,调查过程带有破坏性,只能采取抽样调查,而不能将整批某品牌罐装牛奶全部用于实验,所以选择抽样调查.
故答案为:抽样调查.
【分析】普查所费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对于总体中的个体数目较少,适合用普查;而抽样调查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若总体中的数目较多,抽样具有破坏性,就适用抽样调查,由题意可得出答案。
13.(2017七下·罗平期末)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小明、小华、小李三个同学分别设计了三个方案.
①小明:检查全班每个同学的视力,以此推算出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
②小华:在校医室找到2000年全校的体检表,由此了解全校学生视力情况.
③小李:抽取全校学号为5的倍数的同学,检查视力,从而估计全校学生视力情况.
以上的调查方案最合适的是    (填写序号).
【答案】③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解答】解:①小明:检查全班每个同学的视力,以此推算出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样本具有片面性,不能作为样本,故此选项错误;
②小华:在校医室找到2000年全校的体检表,由此了解全校学生视力情况,人数较多不易全面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③小李:抽取全校学号为5的倍数的同学,检查视力,从而估计全校学生视力情况,此选项正确;
故选;③.
【分析】根据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意义分别分析得出即可.
14.(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某同学为了解某火车站今年“春运”期间每天乘车人数,随机抽查了其中5天的乘车人数.所抽查的这5天中每天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答案】个体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解答】解:所抽查的这5天中每天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个体.
故答案是:个体
【分析】个体指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抓住已知条件:这5天中每天的乘车人数,即可得出答案。
15.(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28.1.1 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同步练习)时代中学七年级共10个班,为了了解本年级学生一周中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小亮利用放学时在校门口调查了他认识的60名七年级同学.
(1)小亮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和样本容量;
(3)根据他调查的结果,能反映七年级同学平均一周收看电视的时间吗?
【答案】(1)解答:小亮的调查是抽样调查;
(2)解答:调查的总体是时代中学七年级共10个班一周中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
个体是每个同学一周中收看电视节目所用的时间;
样本容量是60.
(3)解答:这个调查的结果不能反映七年级同学平均一周收看电视的时间反映总体的情况,因为抽样太片面.
【知识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解析】【分析】①调查的人数与调查的总体进行比较;
②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③从调查的人的情况进行说明.
16.(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对某中学生户外活动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学校共有学生1500名,其中有男生800名,女生700名,如果样本容量为150,小明现有三种方案:
A、在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B、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C、分别在男生中随即抽取80名,在女生中随机抽取70名女生进行调查.
你觉得哪种方案调查的结果更精确?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解:C方案更精确.
A、只在七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不具有代表性;
B、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由于男女生人数不一样多,所以不具有代表性;
C、分别在男生中随即抽取80名,在女生中随机抽取70名女生进行调查,这种方案调查的结果更精确.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随机性以及可靠性分析得出即可.
17.(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28.2.2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可靠吗同步练习)某校七、八、九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为6:5:4,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欲从中抽取容量为150的样本,现有四种方案.
(1)在九年级学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2)在全校学生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150名学生进行调查;
(3)分别在三个年级各随机抽取50个样本进行调查;
(4)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分别在七、八、九年级中抽取60人、50人、40人进行调查.
你觉得哪种方案调查的结果会更准确一点?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解答:只在九年级随机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2)解答:在全校学生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由于七年级人数最多,所以抽取七年级的概率大;
(3)解答: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不同,这样抽不具代表性;
(4)解答: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这就是在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七、八、九年级中抽取60人、50人、40人进行调查.
所以④调查的结果会更准确一点.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 【分析】根据三个年级的人数比,这就是在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概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七、八、九年级中抽取60人、50人、40人进行调查.
所以④调查的结果会更准确一点.
18.(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三名同学想了解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调查设想.
甲:周末去公园,随机询问10个小学生,就可以知道大致情况了.
乙:我有个弟弟,正在上小学,成绩中等,问问他就可以了解绝大部分学生的感受了.
丙:我妈妈是小学老师,向她询问就可以了.
你觉得这三位同学提出的调查方式,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为什么?
【答案】解:不能,理由是:
甲样本不具广泛性,不能客观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
乙样本不具广泛性、代表性,不能客观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
丙样本不具广泛性,不能客观反映“他们所在城市的小学生是否感觉学习压力大”吗.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19.(2018-2019学年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同步练习)为了了解全校同学对2013年某省第六届运动会的关注程度,小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抽查了运动场上正在运动的60名同学.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他的抽样方法是否合适?
(3)如果不合适,问题出在哪里?请提供一种合适的抽样方法.
【答案】(1)解:是抽样调查,
(2)解:它的抽样方法不合适,
(3)解:抽样不具代表性,
应这样抽取:运动场上运动的学生20名,教室内的学生20名,校园内其他学生20名.
【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解析】【分析】(1)抓住已知条件:抽查了运动场上正在运动的60名同学,就可得出抽样的方式。
(2)抽样调查的抽样要具有代表性,可知此抽样调查是不合适的。
(3)抽样调查要具有代表性,因此可得出答案。
20.(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8章 28.2.2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可靠吗同步练习)为了了解某校中学生中有多少人已经患上近视眼,判断下列选取对象的方案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1)在校门口数有多少人戴眼镜;
(2)在课间休息时向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作调查;
(3)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调查;
(4)从每个年级每个班都随机抽取20个学生作调查.
【答案】(1)解答:在校门口数有多少人戴眼镜,费时费力,方案不恰当;
(2)解答:在课间休息时向操场上活动的同学作调查,样本不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方案不恰当;
(3)解答:在低年级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调查,样本不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方案不恰当;
(4)解答:从每个年级每个班都随机抽取20个学生作调查,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方案恰当.
【知识点】抽样调查的可靠性
【解析】 【分析】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