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22 16:10: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苏轼
三国战场赤壁在武汉上游,
而标题这里的赤壁指的是黄州赤壁在武汉下游
此赤壁非彼赤壁
苏轼
苏洵、苏辙、苏轼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唐宋八大家(散文)
辛弃疾
苏辛(豪放词)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苏轼
苏黄米蔡(书法)
“三苏”
欧阳修
欧苏(散文)
黄庭坚
苏黄(诗歌)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
张耒(lěi)、晁补之
个人成就
【生平概要】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贬至黄州。靠朋友资助住在东坡上的一间茅屋里(“东坡居士”有此而来),眉州眉山(今四川境内)人。苏轼思想较复杂,虽以儒家思想为主,但老庄哲学(道)和佛家思想也很浓厚。
苏轼词风:气势磅礴,场景恢弘雄壮
旷达自由,激昂豪放
【写作背景】
苏轼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此职位实为虚职,因此为排遣政治上的失意,他游历访古,三咏赤壁,写下“两赋一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是词牌名,
“念奴”为唐天宝年间的著名歌伎,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 三国赤壁【武赤壁】
“赤壁怀古”是标题。黄州赤壁【文赤壁】 怀古: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件。
怀古诗词的特点:
怀古实为伤今(伤己、讽今)
内容上:多将古时古事、古人身世写入。
结构上:一般是先写景,后议论抒情。
手法上:多用典、想象、联想或化用诗句, 借历史人物事件讽喻现实。
怀古诗特点:临古地—怀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预习检查
初嫁了(liǎo) 羽扇纶巾(guān)
樯橹(qiáng lǔ)
华发(huā) 一尊还酹(huán lèi)
①大江:
②故垒:
③英发:
④羽扇纶巾:
⑤樯橹:
⑥故国:
⑦华发:
⑧尊:
⑨酹:
长江。
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英俊勃发。
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装束,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
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花白的头发。
同“樽”,酒杯。
(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大江”就是指长江,文学常识:“江河”在古代特指“长江黄河”,以“大”修饰“江”,奠定了全词雄浑大气、壮阔磅礴的感情基调
“浪”,实指波浪,虚指时光,历史长河带走多少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引出历史上“风流人物”周瑜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 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武赤壁,赤壁战场】。
人道是:不深究真正的赤壁在何处,而是将错就错,假托赤壁以抒胸怀。
清朱日浚《赤壁怀古》“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向东名词做副词
时间上
空间上
古时军队营垒的遗址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岸边乱石林立,像要刺破天空,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
比喻:把浪涛比成白雪
意象 修饰/描述 表达作用/效果
乱石 穿空 (夸张)
惊涛 拍岸(拟人)
(浪) 卷起千堆雪(比喻)
“乱”寓动于静,写出了乱石高耸入云的动势。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
“拍”动态感极强,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
“卷”动感十足, 写出波涛力量之大。雪:突出浪花的颜色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有什么作用?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作用:结构上:过渡。承上启下“一时多少豪杰”,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
内容上:“江山如画”实写眼前景物承上,
“一时多少豪杰”虚写风流人物启下;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做了铺垫。
短短13个字从形、声、色几方面,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 暗写了赤壁大战的激烈程度,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乱:山崖的险怪
穿:山峰的陡峭高峻
惊:巨浪的汹涌
拍:波涛力度
卷:波涛的气势之大
千堆雪:浪花的颜色、浪大
夸张
拟人
比喻
视觉
听觉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
咏赤壁
视听结合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liǎo】,
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
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
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
谈笑间,樯橹(qiáng lǔ)灰飞烟灭。
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借代】烧得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不过这鬓发过早变得斑白。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鉴赏下片】
以美人衬英雄
侧面衬托出周瑜的
年轻有为。
(1)小乔初嫁了
小乔初嫁了
家庭幸福美满
雄姿英发
形象英姿勃发
羽扇纶巾
装束儒雅潇洒
谈笑间
神态自信乐观
樯橹灰飞烟灭
成就丰功伟绩
苏东坡笔下的周瑜的形象
年轻有为
英俊儒雅
婚姻
【周瑜与苏轼的比较】
周瑜
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职务
东吴都督
黄州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外貌
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
美人相伴
妻子早亡
【苏轼的仕途——波折】
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___场,___场,___场,场场________。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__________。



得志
失意
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身坎坷身世的感慨,也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之感。
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 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 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 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立大功, 他年已四十有七, 却事业无成。
所以自讥“多情” ──倾慕周瑜, 渴望建功“应笑我” 这自我讥笑当中, 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 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怎么理解这句词?
这句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
怎么看待: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消沉:
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功业无成。因此,“多情应笑我”是自嘲的苦笑,“人间如梦”道出了词人对光阴易逝,人生苦短,报国无门的焦虑感。
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祭奠自己的英雄梦。
达观:
“人间如梦”,既然英雄人物都会被时间淘尽,
那么自己又何必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呢?既然功名如过眼云烟,又何必强求呢?自然永恒而个体生命有限,何不寄情山水(酹江月),在自然怀抱中求得心灵的宁静。
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黄州,惠州,儋州,州州______________。
失意
洒脱/达观
诗意
思想感情
赞颂英雄
赞颂周瑜少年得志、婚姻美满、儒雅潇洒、大战前指挥若定、建立功业
壮志难酬
年岁渐老、事业功名未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