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一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二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知识结构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找出它们与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的关联,初步理解近代早期西欧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重要变化,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
据欧洲经济史学家统计,公元 7 世纪中叶欧洲人口为 1800 万,11 世纪为3850 万,增长到2 倍以上,其中不列颠列岛人口增长到4 倍。在这段时期内,第一次出现2 万人以上的城市,其中巴黎、伦敦、科隆、布拉格等都超过了3 万人。
——卡洛·M. 奇波拉 : 《欧洲经济史》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1.农村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多打粮
多种地
多开荒
中世纪的西欧人将怎样做?
人口增多,使粮食等农产品需求量大大增加,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重犁
(1)垦殖运动
时间:人物:
结果:
11世纪后
领主、农民
林地、荒地、沼泽成为新土地
从11世纪至14世纪中叶,大约持续了三个半世纪的时间。垦殖面积如此之大,触动了西欧大部分土地......拓荒者是农村居民中的各个阶级,有领主,有修道院,有自治团体,更有成千上万的普通农民。他们被财产和自由所吸引,走向荒芜的田野,走向人迹罕见的森林、山地和沼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拓荒及移民。
——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哪些人使用什么工具去开荒种地打粮,结果如何
中世纪农业革命的标志是引入了重犁。以前,农耕一直沿用古罗马时代的小型轻犁,并不适用于北方的土壤。而11世纪以后,大型重犁出现,湿重的土壤得以充分犁耕。
——河源温等《图说中世纪生活史》
史料实证
新垦区更加自由,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导致封建庄园劳动力短缺,耕地荒芜,逐渐走向衰落和瓦解。
新垦区和旧庄园有哪些
区别,带来了哪些影响?
结果:
新开发的地区拥有了独立的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与自由自治城市一样
史料实证
农奴
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缴纳迁徙税
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2)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①背景:
劳役地租
货币地租
随着习惯法和庄园法的规范,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②经过:
自由农民
获得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历史解释
获得人身自由的农奴
离开庄园
庄园劳动力严重不足
出租直领地”,靠“土地租金”维生。
无力经营直领地
土地出租后
“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领主
农奴
垦殖运动下庄园里的农奴和领主之间关系的变化:
包括到城市去成为城市居民的
唯物史观
富裕农民
农业工人(雇佣)
买卖
继承
联姻
转让
土地集中
出租直营地
承租、购买
租地农场
(3)租地农场建立
土地集中
佃户地产
转租、购买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时间:14世纪
通过
封建庄园
领主
农民
农奴
史料实证
过程:
租地农场和封建庄园的区别
项目 庄园制度 租地农场
劳动力 自由农民和农奴
人身关系 依附关系强
农产品用途 自给自足经济
占有土地方式 分封
性质 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资本主义性质的租地农场)
租地农场主
农业资本家
受雇农民
农业工人
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新的生产方式新在哪些方面
市场经济
自由
雇佣农业工人
转租、购买
资本主义性质
唯物史观
材料:一个叫做克莱门特·帕斯顿的人居住在英国的帕斯顿村,他是一个庄稼汉,靠耕种帕斯顿村的土地为生……
他在帕斯顿至多有5到6英亩地,而且多半是吉明翰家的领地,小河边有一个不大的水磨,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其他的生计或宅地,也没有任何其他地方的财产。
试回答:
克莱门特和他的儿子所处时代、身份以及这一时期乡村的典型经济组织形式及其特点是什么?
克莱门特是庄园时代的自由农民,这一时期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
从卡莱门特一家看庄园和租地农场
材料:克莱门特的儿子威廉,……他富裕之后在帕斯顿购置了大量田产,包括巴克顿庄园第五部分。他还承租了当地领主的大部分土地,成为帕斯顿地区最大农场主……
——《帕斯顿信札——一个望族的兴衰》
威廉是租地农场时代的租地农场主,雇佣农民耕作土地。
历史解释
2.手工业——手工工场的建立
①剩余农产品增多并远销到东方,推动手工业不断发展。
②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为市场而生产。
(1)出现原因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是结合在一起的……农村家庭手工业的产品本来是供农民家庭自身消费的,但为了筹集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钱,农民也在集市上出售一部分自制手工业品。
——《厉以宁讲欧洲经济史》
租地农场数量多,规模大
农副产品富余
农副产品进入城市
其他行业发展(手工业突出)
史料实证
(2)发展
①小手工作坊
看视频说说其中新生事物出现的简单情况。
城市中的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帮工、学徒没有工资,仅有维持生计的微薄报酬。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②分散的手工工场
史料实证
分散的手工业下,集市上商品供不应求,如果你是商人,你会怎么做?
③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
提供生产资料统一生产工具统一生产地点
工人
出卖劳动力
小手工作坊
分散的手工工场
集中的手工工场
商人和工人之间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唯物史观
分工协作,生产率提高。
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过程:
填写下表,然后归纳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下的生产关系
租地农场 手工工场
经营方式
人身关系
管理模式
农场主提供土地和生产工具
农场主雇用农民
农产品面向市场
工场主提供原材料和生产工具
工场主雇佣工人
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唯物史观
农业和手工业雇佣与被雇佣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土地关系的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业的发展(手工工场),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剥削。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3.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有何影响(意义)?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富裕农民
庄园主(领主)
无地农民
骑士
出售或出租土地应付开支
集中土地
出卖劳动力
成为农业工人
阅读课文,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世纪农村和城市居民的身份变化。
(租地农场)
2.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
手工工场主
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手工工场雇佣工人
手工业者
市民阶层
西欧城市新的阶级力量
掌握
生产资料
失去
生产资料
商人
市民阶级的财富拥有、职业经历、受教育程度和其在城市中已有的管理经验和民主理念的实践,使他们将这种进行民主政治的能力和意愿带入国会发挥作用,加快了近代国家民主政治的形成。
——庞兹《中世纪城市》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课小结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动(垦殖运动)两场租地农场手工工场两民富裕农民市民阶层1.下面是某同学在预习《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课的设计的部分知识结构图,其中①处应是()A.手工业行会B.租地农场C.手工业者D.工厂制度随堂检验B2.中世纪晚期,西欧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 ()A.垦殖运动B.租地农场C.小型手工作坊D.集中的手工工场随堂检验D3.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的“?”处是( )随堂检验D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业手工业租地农场手工工场A.西欧城市的兴起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西欧庄园的出现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4.16世纪在英国流传着一首歌谣: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并列成长行。......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士。......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施。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歌谣反映的是( )
随堂检验
D
A. 机器工厂的景象
B.庄园生活的意
C.租地农场的出现
D.手工工场的发现
随堂检验
5.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开展垦殖运动,大量林地、荒地被开发
B.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C.欧洲手工工场中出现的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D.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逐渐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核心素养全练
C
6.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手工工场的发展趋势。表述正确的是( )
A.作坊一分散的手工工场一集中的手工工场
B.作坊一集中的手工工场一分散的手工工场
C.分散的手工工场一作坊一集中的手工工场
D.分散的手工工场一集中的手工工场一作坊
随堂检验
A
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