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复习课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北洋政府的统治等内容。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组建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想,不断发起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然而,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不断破坏民主共和制度,甚至复辟帝制,倒行逆施,最终遭到举国反对,忧惧而亡。此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1894年
1905年
1895年
1906年
广州
起义
清朝
1907年
1911年
北洋政府时期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1912年
1月
1912年
2月
1912年
3月
1913年
1915年底
---
1916年6月
兴中会
中国
同盟会
萍浏醴
起义
广西
起义
黄花岗
起义
武昌起义
中华
民国
成立
清帝
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二次
革命
护国
战争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革命
成果
结果
准备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兴中会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
同盟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清帝退位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知识点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上书失败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
成立兴中会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 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筹划广州起义 1895年,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结果是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主要有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 、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
②影响较大的革命团体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檀香山
《革命军》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知识点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同盟会的成立 成立 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报 《 》
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影响 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三民主义 内容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 ”“民生”三大主义。
作用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 。
1905
民报
民权
指导思想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机关报 纲领 性质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中国同盟会 1905年 日本 东京 孙中山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兴中会成立想象画面
同盟会成立想象图
归纳提高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平等和民选。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分化。
首要前提
核心任务
补充发展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三
民
主
义
完整、系统的革命理论体系
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知识点二:辛亥革命 革命志士的奋斗 刘道一、蔡绍南领导发动了 起义,徐锡麟发动了安庆起义,孙中山、黄兴发动了广西起义,黄兴发动了 武昌起义 开始时间 年10月10日
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过程 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武昌、汉阳和汉口)取得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发展 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萍浏醴
黄花岗起义
1911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领导阶层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张 实行君主立宪制 主张推翻封建帝制,实行民主共和制
手段 依靠皇帝进行 革命方式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结果 所颁布的变法法令基本被废除,变法失败。但它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推翻了存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归纳提高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知识点三:中华民国的创建 中华民国的建立 年1月1日, 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退位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就任 1912年3月,袁世凯在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窃取 1912年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颁布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性质的重要文件
意义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912
孙中山
北京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年份 民国年份
1912年 民国元年
1913年 民国二年
1914年 民国三年
1915年 民国四年
1916年 民国五年
…… ……
公元xx年=1911+民国N年
民国N年=公元xx年-1911
民国纪年法与公元纪年法的换算
小提醒:民国纪年只适用于公元191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时间。
中华民国成立于___________年,这一年就被称为民国元年。
1912
民国纪年法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
成功: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失败:
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归纳提高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知识点四: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二次革命 背景 1913年春, 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袁世凯遭
到国内舆论的谴责。袁世凯以武力镇压国民党,并派兵南下
过程 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 ”
结果 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袁世凯复辟帝制 准备 强迫国会选举袁世凯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颁布 →修改总统选举法→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复辟 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称帝过程
宋教仁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约法》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知识点四: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护国战争 爆发 年底, 、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结果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军阀割据 主要派系 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 军阀,控制着江苏、江西、湖北等省;以 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着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 军阀张作霖盘踞东北;云南、贵州被滇系军阀唐继尧所占;广东、广西被桂系军阀陆荣廷所占
影响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1915
蔡锷
直系
段祺瑞
奉系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某班开展以“我看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为主题的讨论活动,请你参与。
[异同比较]
(1)在分组讨论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对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发现二者有很多相同点,请你代表本小组,说说两者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和结果上有什么相同点。
[论从史出]
(2)运用论从史出的学科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①戊戌变法思想文化方面的基本史实有: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据此史实可得出的基本结论(历史作用)是什么?
②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武昌起义胜利;大部分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中华民国成立;清宣统帝被迫退位。据此史实可得出的基本结论(历史功绩)是什么?
[学史感悟]
(3)通过讨论学习,在了解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原因、过程、结果等内容后,你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从学习的内容看,都向西方学习了资本主义制度;从结果看,都失败了。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对革命的艰难性、曲折性的认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国情、善于学习、取长补短的精神;不屈不挠、敢于探索、勇于牺牲的精神;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2020·镇江中考]《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
A.同盟会 B.义和拳 C.光复会 D.国民党
[2020·孝感中考]蔡元培先生1925年曾经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该挽联是写给谁的?( )
A.邓世昌 B.谭嗣同 C.孙中山 D.张自忠
A
C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2020·雅安中考]武汉有“英雄城市”“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同盟会成立
C.黄花岗起义 D.兴中会成立
[2021·北京东城模拟]有人说:“辛亥革命勉强算是挂上了一个民国的空招牌,但并没有建设民国的实际,由推翻满清一点而论,固然自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这一观点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B.达到了民主共和的目的
C.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D.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
A
A
单元导读
时空定位
整体感知
知识梳理
学以致用
思维导图
实战演练
[2019·扬州中考]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
A.同盟会成立 B.武昌起义成功
C.中华民国建立 D.新文化运动开始
[2021·长沙一模]山西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春晚舞台。该佛首于20世纪20年代被盗,并运至日本,离开祖国近一个世纪后得以回归。根据所学判断其遭盗失的历史背景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再次攻占北京
C.北洋政府统治黑暗,军阀割据混战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大片国土沦陷
C
C